对血气分析仪检测通道、检测项目及操作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苏庆;熊陆平;王玉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婴儿培养箱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詹绍伟;张亚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PULMONETIC LTV-1000型呼吸机是美国PULMONETIC公司生产的应用了第四代内置超强微涡轮技术的呼吸机.因其无需外置空气压缩机,在体积上得到了很大缩小,重量相比其它很多品牌的呼吸机也轻了很多,所以运输携带更加方便.该呼吸机配置了多种电源接入,除了220V外还特别配置了外接/内置直流电(11V、15VDC)及汽车点烟接口,在氧源接入方面也很灵活,既可接高压氧源也可接低压氧源,因此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其它呼吸机一样,在几年对PULMONETIC LTV-1000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遇见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很大的典型性,有必要总结起来以方便临床使用.
作者:李世录;余巧生;徐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叙述GEVivid 7超声诊断系统的信号流程,结构,以及各子系统的功能.然后,描述了如何设置和运行该系统的故障诊断软件.
作者:杨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外生产血液透析机的大企业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并且各自的产品各有其特点.目前,我院使用着两家企业产品:美国百特1550和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通过多年对这两种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予以介绍.
作者:彭毅;李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诚信、择优的国际招标投标竞争机制和评标原则等目的,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2004年又重新颁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即商务部二○○四年第13号令),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执行.该办法的实施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但在具体的招标、投标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及误区.根据笔者从事国际招投标具体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以医疗设备的国际招投标工作为例对有关的问题加以探讨.
作者:孙明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制定合理的计划,正确选购设备,为医院提供品种、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
作者:陆叙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是医疗设备运行的全部历史记录,它的建立、管理与使用为医疗设备的合理、高效运行、维修、保养、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为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完善档案内容,提高其质量和功效将对医院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炜;兰建忠;魏朝兰;陈利欣;陈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要求实时和可靠,利用计算机集群技术的优点,设计了基于集群技术的医院网络信息系统.
作者:谢育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在收集开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医用加速器平均故障工作时间的Crow-AMSAA(NHPP)计算模型.对医用加速器正常开机的可靠性预计,预防性维修的参考有重要作用.方法:根据本院之Electa precise加速器维修纪录,统计时间为连续57个月,间隔以(天)为单位,根据可靠性理论的Crow-AMSAA(NHPP)模型分析医用加速器的可靠性增长及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该加速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3.83day.故障率=0.096T1.1192.结论:根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RCM理论的三种基本的维修方式(定时方式(HT)、视情方式(OC)和状态监控(CM)方式),MTBF时间点必须加强预防性维护.根据部件的损耗数据,应当定时更换.医用加速器平均故障工作时间的Crow-AMSAA(NHPP)计算模型,对医用加速器正常开机的可靠性预计,预防性维修的参考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俊广;张春光;曾达夫;潘国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X线检查是基层单位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针对在野外环境下实时获取X线图像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了利用电耦合数字成像技术构建野战便携式X线机数字成像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
作者:黄家富;陈海峰;张远林;吉峰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介绍双目视差立体视觉原理和实现立体视觉的常用技术,详细说明了基于立体显示器的立体视觉实现技术原理,并对软件编程所涉及接口函数作一说明,并在立体显示器上实现三维模型立体显示,后讨论了该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赵辉;尹志勇;王正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医学数字影像的降噪法,提高临床大夫对医学影像细节的诊断能力.方法 采用图像的多尺度小波变换局部模大值进行空域滤波(主要是边缘检测及降噪)的方法.结果 此方法得到了满意的边缘检测和降噪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结论 此方法降噪能力强,定位精度高.
作者:孙勇;丁一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从靶向药物载体技术,细胞分离技术,免疫分析,酶的吸附与固定作用和基因治疗几个方面简要分析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功;殷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介绍全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结构、流程和软硬件设计,实现了心电信息的全程实时采集、分析、存储、查询和举证.
作者:种银保;肖颖彬;史长宁;戴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