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放射科影像设备采用隔室操作,且大部分设备均未配备双向对讲装置,虽然射线防护增加了,但在语言交流上给医患沟通带来不便.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DIY了一种对讲装置.该设备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性价比高,能够完全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作者:武刚;王耀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家兔脑急性出血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及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系统,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兔脑实质出血模型后对7只家兔进行脑阻抗监测.结果:出血初期,阻抗实部明显下降,虚部变化不明显,但随时间推移,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对兔脑阻抗出血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在150 s时阻抗实部、虚部、模变化率绝对值随频率升高而升高;900 s时,在20kHz频率点,阻抗模变化率绝对值大(|-3.12%|).结论:采用电阻抗技术对脑急性出血进行监测是可行的,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阻抗大变化率频率点随时间推移向低频转移.随着时间推移,脑急性出血后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的频谱特性在变化中,这意味着以往单一频率的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脑急性出血后的阻抗变化信息.
作者:吴剑威;张鲁闽;史学涛;董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对医疗系统方便性、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网络无线传输逐渐成为主流,医疗数据与图像(如CT、MRI等)的采集处理、存档及传输等无线化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目前PACS系统数据传输的情况,设计出802.11g无线局域网PACS系统体系架构,并对其关键技术做出阐述,在此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下初步实现了PACS系统的无线传输.
作者:毛亚杰;张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高端CT的发展形成三种思路:一是继续增加探测器排数,二是增加球管个数,三是开发探测器新材料.CT能谱成像关键技术是基于新材料(宝石)探测器和瞬时变能高压发生器的基础上实现的,用于成分和性质的鉴别诊断,是CT成像的新模式.
作者:徐志荣;徐汀;王振洲;吴新社;张良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在现代医院广为运用,而与之配套的维修工作却存在技术垄断、维修成本高、时间长、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针对当前进口医疗设备维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龚世雄;封波;宁友茹;李勇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针对高速涡轮牙钻机在教学使用中出现的一次压缩机卡缸故障,进行分析和检修,总结设备损坏的原因和设备使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作者:李宇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医院制冷设备中,空调器占据相当的比重.在补充或修理后加注制冷剂时,加注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制冷效果和整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科学的制冷剂加注方法在空调维修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多年的维修经验总结了几种简单常用的加注方法.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通过对医用计算机系统的构成硬件分类分析,了解医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故障的判断、分析及其处理方法.
作者:韩金星;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心实验室大型细胞分析仪器作为学校大型共享设备,为学校教学科研、为充分发挥贵重仪器设备效能和提高仪器使用寿命及质量,更好地提供了测试技术服务支持,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孙玮;潘峰;王丽婷;罗婧;胡茂华;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根据当今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对建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思路进行了探索.
作者:戴捷;冯璐琼;苏磊;王博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完全地融入了生活以及工作.网络使生活更便捷、使平时的工作效率更高.因此,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逐渐地摒弃原有繁杂的模式,逐渐地向网络化迈进.这样不仅能够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高效,还能使固定资产的查询更准确.
作者:邱时卿;牛伟新;吴林初;唐奇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有效的项目分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二级医院所处医疗范围的特点、建设模式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原则,加强科学管理,控制人为因素,采用科学的沟通方式.阐述了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档案、在用科室及环境、使用、保养维护、设备计量、临床安全及不良事件、报废、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等方面,明确指出在二级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如何科学的管理医疗设备,才能提高设备的大优势,发挥大效能,促进医院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黄少川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颈部CE-MRA在无创检查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CE-MRA在减少流动相关伪影及运动伪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是因为注射对比剂后能够顺着血管走行完整独立显示各个血管,而且更短的扫描时间减少了运动伪影.并且3TCE-MRA能够提供更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
作者:岳风斌;张刚;姜红;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病变在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病变部位行64排CT螺旋扫描(其中14例先行椎管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矢状重建及轴位重建.结果:对腰椎、骶椎共79例病变部位行矢状重建,其中腰间盘膨出31例,腰间盘突出44例,正常4例.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立体显示腰椎的整体形态;矢状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类似MR的图像,纵向显示脊椎的排列情况及椎管的整体形态,造影后矢状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脊髓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及类似MR的腰椎图像,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姜飚;许尔屹;杨永平;茅亭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介绍超声成像领域中微气泡造影剂的工作机理与其临床应用.
作者:朱学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介绍了触摸屏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钴-60治疗机中的应用,简述了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内容,此系统控制先进,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周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由于电子天平体积小、功能全、操作简便,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各实验室的检测、化验和分析工作中.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检定,是保证质量量值准确传递的关键.根据在电子天平的实际检定工作中的经验,对其检定分度值等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史梦远;崔骊;黄殿忠;黄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2009年3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在这一关系13亿人民的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中,作为现代重要卫生资源的医学装备将发挥什么作用?改革将为医学装备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改革中将会实行什么样的装备原则和政策?都是医学装备界十分关心个问题.
作者:赵自林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当互联网已成为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时,网络教学形式也在各种教育机构兴起和发展,从而大大推动了高等院校专业知识的传播.对于免疫学这一前沿学科,探讨符合其学科特点的架构和策略的免疫学网络教学模式,是免疫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炜;安云庆;温铭杰;李蕴;何秀娟;龙军;孔庆利;赵文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