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辅助练习器械和系统活动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7例在医院接受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辅助练习器械组(72例),系统活动组(73例),辅助练习器械联合系统活动组(72例).3组患者分别接受相应的护理方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进行DVT的预防.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2 d内观察症状,并检测和比较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水平变化.结果:术后第1 d、3 d、7 d、12 d,辅助练习器械联合系统活动组患者踝上5 cm肢体周径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6,F=4.256,F=3.452,F=4.678;P<0.05);但3组患者髌上10 cm肢体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 d、3 d、7 d、12 d,辅助练习器械联合系统活动组踝上5 cm肢体表面温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9,F=4.325,F=3.196,F=4.754;P<0.05).辅助练习器械联合系统活动组患者中出现腓肠肌压痛征和腓肠肌疼痛征的数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7,x2=8.517;P<0.05).术后第7 d辅助练习器械联合系统活动组血浆D-D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3,P<0.05);其他血浆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练习器械联合系统活动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沙翠萍;白纯;李祥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与护理干预在预防、降低肝癌伴门脉癌栓金标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波刀治疗前肿瘤靶区金标植入术,术后5~7 d开始射波刀治疗,术中证实金标植入定位准确,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3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金标植入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与术后护理干预,30例患者中发生低热1例,疼痛1例,低血压、低血糖晕厥1例,均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提出金标植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射波刀治疗的优势及金标植入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的护理,是金标植入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童芳;黄玉荣;杨晨芳;郭楠;胡铁锋;曲宝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深圳宝安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其整合子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93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检测、酶检测改良Hodge法检测碳青霉烯酶、B-last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在93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对16种抗菌素耐药率>60%的占43.8%,其中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和(或)舒巴坦耐药率高,占97.0%和95.0%,其次为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占20.0%和23.0%,多粘菌素E低,占11.0%.在93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碳青霉烯酶阳性率为80.7%,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7.0%,改良Hodge法与PCR比较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合子耐药基因阳性率高的为blaSHV-11,占81.7%;其次为blaKPC-2,占63.4%;blaSHV-142和blaIMP-4低,占2.2%和4.3%;3株同时检出blaKPC-2和blaTEM-1基因,1株同时检出blaCTM-M-14和blaCTM-M-65基因,78株同时检出3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结论:深圳宝安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耐药现象严重,敏感为多粘菌素E,其次为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碳青霉烯酶和(或)β-内酰胺酶阳性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整合子耐药基因普遍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其中blaSHV-11和blaKPC-2基因为优势基因.
作者:袁利;徐羽中;程明刚;刘香萍;李小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芒硝外敷联合通腑合剂保留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328例肠麻痹患者,采用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3例),观察组术前、术后给予芒硝外敷联合通腑合剂保留灌肠;对照组术后6 h清水灌肠,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时间、测定腹腔压力、胃电图振幅和频率以及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t=8.32;P<0.05);腹腔内压力在术后一般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12 h和24 h腹腔压力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t=1.71,t=1.53;P>0.05);术后胃电图正常慢波百分比在第24 h和第48 h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t=6.71;P<0.05);胃电图平均振幅在第24 h和第48 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t=8.62;P<0.05);胃动素水平在术后24 h和48 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t=4.71;P<0.05);胃泌素水平在手术前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芒硝外敷联合通腑合剂保留灌肠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张红芬;瞿紫微;曾红玲;陈红;施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无创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性脑病(HE)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AECOPD合并HE患者,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无创通气(NIV)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IM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h后血气指标;采用卡氏性能量表(KPS)评分评价两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1年病死率;评价集束化NIV治疗的可靠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KPS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其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均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插管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18,t=8.523, t=7.954;P<0.05);观察组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失败12例,院内死亡4例;对照组中院内死亡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1,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4,P<0.05);两组患者1年病死率比较无差异.结论:对于AECOPD合并HE患者在满足无创机械通气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无创机械通气策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云芳;包宁;杨孝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深圳大鹏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儿童IDA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大鹏新区2850名进行体检的学龄前儿童,按儿童年龄将其分为0~1岁组(781名),1~3岁组(806名),3~4岁组(732名)和4~6岁组(531名);对检测出IDA的患儿分别进行性别、居住环境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常规及血清铁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IDA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结果:在2850例学龄前儿童中共检出IDA患儿305例,检出率为10.70%;发出问卷305份,收回305份,收回率为100%;其中男儿童和女儿童IDA患病率分别为10.58%和10.8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IDA患病率为18.21%,明显高于城区5.00%的患病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5,P<0.05);在305例IDA患儿中,轻度贫血249例,占81.64%(249/305),中度贫血45例,占14.75%,重度贫血11例,占3.61%,轻度贫血儿童分别与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29, x2=35.942;P<0.01).在4组学龄前儿童中,0~1岁组儿童IDA患病率为15.4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315,x2=11.027,x2=11.751;P<0.05),其次为1~3岁组,患病率为10.30%(83/806),高于3~4岁组和4~6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7,x2=4.205;P<0.05),而3~4岁组与4~6岁组儿童ID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8, P>0.05);人工喂养、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和妊娠贫血是引起儿童IDA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导致儿童IDA发病率分别为16.24%,10.73%,14.93%和10.29%.结论:深圳大鹏新区学龄前儿童有一定的IDA发病率,好发于0~3岁和农村儿童,以轻度贫血为主.人工喂养、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和妊娠贫血是引起儿童IDA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招湛静;林丽云;徐威力;姚雪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数据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1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对其于治疗前采用热塑面网固定,利用Varian TrueBeam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行CBCT扫描.获取图像后,通过与定位CT对比,获得左右(X)、垂直(Y)和头脚(Z)3个方向的误差值.比较放射治疗前4周与5~7周平均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21例患者共获得137幅图像,X、Y和Z的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9±1.33)mm、(-0.29±1.38)mm和(-0.32±1.46)mm,放射治疗前4周与5~7周摆位误差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5,Z=-2.11,Z=-1.88;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期摆位误差的变化不明显.建议PTV外扩边界X、Y和Z3个方向分别为3.55 mm、3.25 mm和3.08 mm.
作者:罗学臣;李雪南;沙翔燕;王婵;修霞;李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在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在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并纳入肝移植组,选择同期年龄相近的20名健康体检者并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移植组术前NL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术前与术后第1 d及术后1个月PL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肝移植组的淋巴细胞、NLR及血小板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4,t=2.534,t=-2.299;P<0.05);肝移植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PL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组术后出现的NLR变化可能与术后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术后感染、移植后特有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或服用免疫抑制剂有关.NLR可作为肝移植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师伟;刘建红;梁红萍;郝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应用双通道OQAS评价患者视力情况以及点扩散函数(PSF)、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MTF截止空间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OQAS值OV100%、OV20%和OV9%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P<0.05).治疗后,患者OSI、PSF和OV9%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2,F=9.102,F=5.029;P<0.05);而在MTFcutoff、SR、OV100%、OV20%的比较中均无差异.MTF为5 cpd和10 cpd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的MTF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F=4.039;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分别在5 cpd、10 cpd和15 cpd的MTF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9,F=6.921;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视觉质量,能够客观上反映患眼的像差、散射和衍射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秋阳;滕妍;白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与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06例睡眠障碍及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60例),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4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动态心电联合血氧监测,对比两组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CT90%)、氧减饱和度指数(ODI)即每小时氧饱和度下降4%的次数、呼吸暂停次数(A)和低通气次数(H)各项指标,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与多导睡眠监测两种监测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比较监测费用及依从性.结果:两种监测方法AHI、MSaO2、LSaO2、CT90%、ODI、A和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诊断准确率为98.33%,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97.17%,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平均每次监测费用显著低于多导睡眠监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3,P<0.05);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依从性优于多导睡眠监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2,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与多导睡眠监测诊断对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的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前者可降低平均每次监测费用,提高监测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海燕;崔淑芬;赵夕娜;张淑静;杨红;栗建辉;徐从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构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静脉药物从分散配置转变为集中调配供应的配置方式,以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取净化空调系统及建立不同级别层流房间方法实现静脉药物配置的无菌环境,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进行集中配置.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降低药品成本;在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效率、合理解决人力资源分配的基础上,保证了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结论: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静脉药物的配置转变为集中调配供应,对于临床用药的安全以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均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士龙;李晓梅;战润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方法,规范放射治疗技师队伍的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放射治疗技师在放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放射治疗技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日常工作管理依托品管圈方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采用应急演练的方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结果: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对新放射治疗技师和有工作经验的技师统一要求,在培训管理中进行区别对待,有利于放射治疗技师队伍的建设.结论:规范放射治疗技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放射治疗技师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保证放射治疗计划的准确执行,提升放射治疗技师的服务质量.
作者:段禾祯;钟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医院物资管理工作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加强医院的物资成本管控,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医院医疗水平.方法:对医院后勤物流中心利用信息系统,针对医用低值不可计费材料及民用材料两类物资进行专项数据统计分析,以信息数据为支撑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临床科室物资管理考核办法,并进行实例探讨.结果:以临床科室平均每床日物资耗用成本作为统一考评依据的方案切实可行.结论: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办法,促使医院从上到下高度重视,物资成本管控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任林;吴晓东;黄进;杨扬;谢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子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在常规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内窥镜质量控制,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内窥镜使用率.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内窥镜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重点维护环节,落实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提出内窥镜相关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所指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精准实施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发现故障问题及时维修,有效防止故障的发生;2016年度较2015年度故障频次下降,每条镜子的平均维修费以及每次平均维修费明显降低,内窥镜使用率得以提高.结论:加强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与质量控制,提高了内窥镜使用率与设备管理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彭任君;肖统生;廖华明;陈锦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水处理设备安装项目执行及验收工作的合理化流程,建立规范化安装验收体系.方法:结合医院医学装备部与血液净化中心近年来医疗装备管理工作的实际,将水处理设备安装验收工作分为安装前期技术支持、多方联合协调、基建项目的实施及检查确认、设备到货及吊装搬运、水处理的安装执行、设备验收和交付临床使用7个环节,规范安装验收全过程.结果:通过医院的水处理设备安装制度化与流程化建设,提高了血液净化中心水处理设备安装与验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水处理设备安装制度化和流程化管理对水处理设备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以保障,并有助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水平的有效提高.
作者:花毅;郝建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DCA)管理对提高监护仪完好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医院现有1119台监护仪的维护与巡查,针对监护仪存在的心电波形异常、无创血压与血氧测量异常、电池失效、维护保养延迟等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PDCA管理,对主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对监护仪运用PDCA管理实施质量改进后,其完好率与质量改进前相比,由92.35%提升至9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5,P<0.05).结论:应用PDCA强化监护仪设备管理,可有效提高监护仪的完好率,保障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和管理规范化.
作者:孔德友;范琳琳;王东哲;吴海燕;赵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PX2001型野战洗手器进行改进升级,以确保其工作安全可靠.方法:使用HMS87C1202AP单片机控制,增设液位监测装置,设计声、光报警电路来实时对液位进行监测报警.结果:该电路能准确监测液面是否满足工作条件,且当液位过少时可自动切断电路,强制保护水泵器件,确保装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结论:基于Proteus的PX2001型野战洗手器的功能改进方式具有经费使用低、操作便利、安全可靠、稳定性高等特点,极大提高了其使用率,能够在战时或非战时有效的发挥消洗作用.
作者:张伟;李效银;尹晓峰;张谷敏;王静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比较晨检仪和剂量仪、三维水箱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学参数检测结果,对晨检仪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使用剂量仪、三维水箱测量并调整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学参数,确保加速器束流系统稳定性;建立基准值后使用剂量仪、三维水箱和晨检仪分别测量其中心轴输出剂量、射野均整度和对称性,收集数据并比较其差异性,并将晨检仪结果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评价其性能.结果:晨检仪监测结果接近于三维水箱结果,中心轴输出剂量、左右方向均整度、枪靶方向均整度、左右方向对称性和枪靶方向对称性结果偏差大值分别为0.87%、0.96%、0.48%、0.40%和0.59%,均在设定误差3%的范围内,符合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TG-142报告的要求.结论:晨检仪对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日常质量控制有效且可行,可以作为日常质量控制的工具.
作者:王哲;程金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的角间距参数对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的影响,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5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按照病种将其分为鼻咽癌组(10例)、肺癌组(10例)和乳腺癌组(5例),进行VMAT计划设计.除更改角间距参数外,同一病例的计划设计所有参数均不予改变,计划剂量优化结果要求达到临床使用要求.分别采用2°、3°、4°角间距进行对比,并以2°角间距所做出的计划作为对比参照计划.统计并比较靶区的体积剂量D98、D95、D50、D02,以及适形度指数(CI)与均匀性指数(HI).比较不同角间距导致的危及器官体积剂量参数;统计所有计划的跳数与控制点个数(contral point),并且对比同病例患者计划的跳数与控制点数目.结果:角间距的改变对鼻咽癌的计划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4°角间距计划中,肺癌组靶区的D98、跳数、双肺的V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68,F=5.667, F=6.878;P<0.05),其他参数无明显差异;对于乳腺癌组,2°角间距做出的计划靶区D02、D50、跳数、CI与H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5,F=61.029,F=19.464,F=10.363,F=40.504;P<0.05),肺部V2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12, P<0.05),有较大优势;鼻咽癌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浅部肿瘤靠近皮肤如乳腺癌等采用小角度角间距2°可以得到更优的剂量分布,CI更佳;深部肿瘤非靠近皮肤如鼻咽癌、肺癌等较为深部的肿瘤在选用角间距时差异较小,建议采用较大角间距4°参数作为计划优化首选,以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吴晓辉;许敬辉;黎杰;陈亚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测量Synergy-S医用直线加速器新型多叶准直器(MLC)的漏射和透射剂量,分析漏射和透射剂量产生的原因.方法:应用PTW UNIDOS剂量仪和MP3三维水箱,分别在水中、空气中以及RW3固体水模中测量Synergy-S加速器内置的BeamModulator型MLC叶片间和叶片端面的X射线漏射,以及漏射随射线能量和机架角度的变化.结果:能量对叶片间漏射稍有影响,对叶片端面透射剂量影响较小,重力和MLC的运动对叶片间透射影响较小,偏轴方向两测量点漏射率很低,且有随离轴距离越远漏射呈降低趋势.结论:随着调强放射治疗以及旋转弧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由于使用子野或野中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单次照射的机器输出跳数很高,对MLC的透射要求越来越高.因其叶片间透射线的存在,在优化放射治疗计划时还应根据情况转动机头,利用铅门再次遮挡重要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以降低辐照风险.
作者:李军;张西志;张先稳;桂龙刚;孙新臣;李金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防刺伤医用穿刺针降低对护士针刺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个临床科室全年在岗的232名护士纳入常规输液钢针组;将2016年推行一次性防刺伤医用穿刺针应用的8个临床科室全年在岗的233名护士纳入防刺伤医用穿刺针组.统计两组在使用不同医用穿刺针中刺伤的发生率和人均针刺伤次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防刺伤医用穿刺针的使用可明显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P<0.01);一次性防刺伤医用穿刺针的使用可明显降低人均针刺伤次数,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7,P<0.01).结论:一次性防刺伤医用穿刺针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效果明显,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作者:张小纯;宋卜;张秋红;蒋仁秀;孙秀艳;王烈明;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蒸汽灭菌器利用高温过饱和蒸汽,通过不可逆的破坏蛋白质结构从而杀灭一切微生物使物品达到灭菌.STATIM 7000型卡式高压蒸汽消毒灭菌器(加拿大赛康SciCan公司),采用薄壁卡式消毒设计,利用脉动正压排气技术,具有升温和冷却迅速的特点使消毒腔内空气残留量少[1].完整的消毒循环由加热、升温、加压、灭菌、排气以及干燥6个阶段组成,针对不同器械,有不同消毒循环方式[2].该设备具有自动检测程序,一旦检测出现问题,灭菌循环自动停止,并在显示屏上显示错误代码.因设备使用频率较高,若不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出现故障也较多[3-4].就日常使用中的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马帅;张涛;张泽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多参数床边监护仪是医院不可或缺的基本配置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监护仪通过对患者各种生理参数监测及分析,在患者生理机能参数超出某一数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是医护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1-2].
作者:严振才;李平;杨萍;刘雅克;熊光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磁共振成像是医疗系统目前较先进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具有组织分辨率高,显示病变敏感、无幅射危害、安全无痛苦、可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角度多平面直接成像等优势.GE 1.5T HD磁共振系统(美国GE公司)是大型高端精密仪器,其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1].现将日常使用中出现的5例故障进行分析与检修,以供医学工程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作者:苏根元;王立艳;贾卫伟;王格;张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将CT与SPECT有机整合,并能使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进行符合线路显像,一次显像能同时获得SPECT的功能代谢和CT的解剖诊断信息图像,还能够计算相对半定量分析指标靶与非靶(T/NT)比值,是目前肿瘤诊疗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之一.但是对于T/NT比值在肿瘤诊断中鉴别良恶性的界值以及NT的感兴趣区(ROI)选取部位,还缺乏公认的标准.如果参考T/NT≥2.5为恶性肿瘤诊断阈值,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故对符合线路-CT显像的T/NT比值ROI选取部位及影响因素、诊断肿瘤良恶性的界值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证实增加了CT功能的符合线路显像的增益价值在于,可从解剖学上更加精确地寻找病灶,也为计算T/NT比值时ROI的勾画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信息,从而为临床活检、手术或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等提供更有用的影像资料.
作者:李楠;章斌;邓胜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阐述各种现代内窥镜成像的原理,并调研主流品牌的内窥镜临床和科研应用情况,分析、对比其应用范围.其中一些技术较为成熟,如放大内窥镜、染色内窥镜、超声内窥镜等已在临床应用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步,自体荧光成像、相干断层成像、共聚焦成像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内窥镜技术的革命,可以提高癌症早期检测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并且使得在体实时光学活检将成为可能.
作者:汪长岭;朱兴喜;黄亚萍;吴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健康,设计一种糖尿病足底防护鞋具,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方法:利用表面肌肉电信号监测不同状态的下肢肌肉群的活动强度,基于刺激血供及降低峰值压强指标,自定义鞋垫设计.选取3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8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生物力学测量手段对糖尿病患者展开步态分析,测定患者静态和动态时的足底受压情况,并与健康者对比.结果:以活跃血供和降低足底峰值压强为主要特点开发的糖尿病足底防护鞋具,有效缓解和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健康,减少重压对足底造成的损伤,降低足部病.结论:糖尿病足底防护鞋具设计重量轻,减压效果好,穿戴舒适,防滑透气,可满足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需求.
作者:陈庆;沙益夫;尤若宁;毛坤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实现医院电子病历的无纸化归档以及医院门诊处方、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住院病历等医疗记录的电子签名.方法:以国家电子签名法为法律依据,以电子签名技术为技术基础,建立电子签名的签名、加密和验证机制;以医院主管信息化院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科长、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任小组成员,健全医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保障电子签名的有效实施.结果: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实现了医院门诊处方、检查检验报告、病历文书的电子签名及住院病历的无纸化归档.结论:电子签名的实施保证了电子病历的合法性、真实性及修改行为的可追溯性,实现了医疗文书的无纸化,强化了医疗信息在医院内部共享.
作者:李迎新;陈能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R(PET-MR)在MR常规序列采集时的磁场环境中PET的性能测试.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18988-1(NEMA NU2-2007),在MR常规序列采集时,同步测试PET的空间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灵敏度、校正精度及图像质量指标.结果:视野中心1 cm处横向和轴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3.9 mm和4.2 mm,10 cm处分别为4.9 mm和6.5 mm.视野中心和距中心10 cm处的系统灵敏度分别为13.5 kcps/MBq和13.8 kcps/MBq,散射分数为36.4%.当放射性浓度为21.6 kBq/ml时大噪声等效计数率为187.9 kcps;真符合计数率峰值为713.6 kcps,计数丢失及随机符合校正大误差为13%,散射和衰减校正的相对误差为22.82%.结论:一体化PET-MR在MR常规序列采集时的磁场环境中,PET的性能指标与同期的PET-CT中PET的性能指标相当,甚至更佳.
作者:刘家金;刘猛;姚树林;彭齐;尹大一;陈英茂;徐白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植入碘125(125I)粒子的前列腺癌患者出院后对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研究,评估辐射危害并提出防护建议.方法:对放射性125I粒子前列腺植入术治疗患者在出院后9个月内,对周围不同距离处的辐射剂量率进行测量,计算对周围的辐射水平,评估辐射危害.结果:植入125I粒子患者周围的剂量率以患者身体后方大,身体前方次之,身体侧方低.随时间的变化,剂量率在3个月前基本为指数下降,3个月后检测值明显高于理论计算值.结论:植入125I粒子的患者出院后,随着时间及距离增加,患者周围剂量率快速下降.建议在术后2个月内患者避免与他人、尤其是孕妇和儿童近距离接触,应穿戴铅防护用品,以减少对周围人的辐射.
作者:杨剑;耿建华;洪浩;吴一田;肖泽均;郑容;陈盛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评价运动试验后缺血患者与心肌显像正常者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临床疑似或确诊的195例冠心病患者,依照运动-静息显像灌注积分差值(SDS)评分情况,将其分为心肌缺血组(90例)与心肌显像正常组(105例),所有患者均行两日法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静息和(或)运动负荷门控心肌SPECT显像,均采用改良的迭代法重建图像,用定量门控SPECT(QGS)软件测量负荷及静息状态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以及高峰充盈率(PFR),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17节段5分法评分.所有患者均在门控心肌显像前后2周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门控心肌显像与心脏超声测得的LVEF值.结果:心肌显像正常组负荷与静息状态所测量心功能参数EDV、ESV、LVEF以及PF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t=1.8,t=-1.38,t=0.45;P>0.05);心肌缺血组负荷与静息状态所测量LVE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而心肌缺血组负荷与静息状态所测量心功能参数EDV、ESV以及PF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心肌缺血组中,共有60例患者负荷门控所测量LVEF值小于或等于静息门控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4.81,P<0.05);门控心肌SPECT显像所测LVEF值高于超声心动图所测值.结论:心肌显像正常患者运动负荷与静息状态心功能参数无差异;心肌缺血患者运动负荷试验后LVEF下降;心肌缺血患者是否有一过性心腔扩大与其缺血程度有关;心肌缺血组与显像正常组的运动负荷及静息状态PFR并无差异.
作者:樊蓉;郑容;马谭源;李家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显像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钙磷代谢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临床确诊的SHPT患者,按常规方法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双时相显像,采用视觉分析法统计阳性(高于周围组织)病例数、病灶数、病灶浓聚程度、病灶形态及病灶双期变化特点;收集显像前或显像后1个月内血PTH、钙和磷结果,采用IBM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例99Tcm-MIBI显像阳性患者血PTH(999.1±943.1)pg/ml及血钙(2.5±0.3)mmol/L水平高于53例显像阴性患者(164.5±218.5)pg/ml,(2.4±0.2) mmol/L,血磷无差异.PTH>200 pg/ml患者中,99Tcm-MIBI显像阳性率为86.8%(46/53),PTH<100 pg/ml时,阳性率仅为19.5%(8/41).61.1%(44/72)患者病灶位于一侧,4例病灶位于甲状腺外.单发血PTH及血磷(708.4±802.5)pg/ml和(1.1±0.6)mmol/L明显低于双发(1208.9±934.6)pg/ml和(1.8±0.8)mmol/L及多发组(1559.5±1060.1)pg/ml和(1.9±0.8)mmol/L,双发及多发组间血PTH无差异,三组间血钙无差异.病灶对99Tcm-MIBI浓聚程度、浓聚形态及双期变化形式与血PTH、钙和磷无关.结论:核医学甲状旁腺显像对PTH>200 pg/ml的SHPT患者病灶诊断能力强.双期显像中任一期出现阳性病灶即可诊断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需分次手术切除所有阳性病灶方可缓解症状,核医学甲状旁腺显像有助于术前定位.
作者:刘轶敏;刘宇;霍力;陈丽萌;王正华;胡亚;李雪梅;景红丽;陈黎波;廖泉;李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PET-CT)在固定管电流模式下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确定佳临床扫描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iscovery Elite型PET-CT,CT扫描的有效剂量采用Model RS-550型仿真人体模替代受检者试验获得.CT采集条件为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范围在30~250 mA,20 mA为间隔,螺距为0.984和1.375,转速为0.5 s/转和0.8 s/转.模拟临床PET-CT的分段扫描方式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全身扫描,记录各种扫描条件下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CT).结果:固定管电流模式下CT部分有效剂量,范围为1.05~18.99 mSv,并且随管电流及转速(s/转)的增加线性增加,随螺距的增加线性降低.结论:对确定的受检者,固定管电流模式下,不同的采集条件,CT部分有效剂量差异较大.Discovery Elite型有效剂量低于Discovery ST-16型.因此可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不同机型,灵活选择不同的CT扫描条件,可有效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
作者:梁子威;耿建华;赵葵;王奕斌;杜召猛;毕高畅;齐雍鹤;吴宁;郑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31I治疗病房建设中的场所选址和布局设计,为医疗机构建设核医学科131I治疗病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管理政策、131I治疗特点、工作流程及工作经验,分析探讨131I治疗病房场所选址及布局设计相关问题.结果:提出医疗机构核医学科建设中131I治疗病房场所选址及各功能区域的布局设计原则及具体方案.结论:131I治疗病房需要使用高活度和易挥发的131I放射性药物,其场所选址与布局设计不同于核医学其他场所,医疗机构在核医学131I治疗病房建设中除了考虑其工作特点及流程外,还要考虑放射防护、通风及衰变池的特殊要求,合理进行131I治疗病房场所选址和布局设计,为131I治疗病房场所放射防护优化打下基础.
作者:耿建华;陈英茂;郑容;田嘉禾;陈盛祖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