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 国际刊号:2095-6275
  • 国内刊号:10-1158/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201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急救医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文献
  •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加超前镇痛麻醉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以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n=42),对照组采用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甲状旁腺切除术(n=30).分别于入手术室时(T0)、给予右美托咪定(颈丛阻滞前15 min)后3 min(T1)、颈丛阻滞后3 min(T2)、切皮即刻(T3)、术中30 min(T4)、术中60 min(T5)、术中100 min(T6)、术毕5 min(T7)观察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镇静-躁动评分(Ramsay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SpO2维持稳定.观察组:与T0比较,患者在T1~T7时段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071):SBP由初始的(146.6±11.0)mmHg(1 mmHg=0.133 kPa)降低到(103.7±5.6)mmHg,DBP由初始的(97.3±8.3)mmHg降低到(72.6±8.1)mmHg,HR由初始的(96.6±13.9)次/min降低到(75.4±4.8)次/min;Ramsay 评分则无明显差异.对照组:T0~T7各时段比较,SBP、DBP、HR波动较大,均有明显的躁动:SBP由(146.2±11.1)mmHg波动到(122.8±9.1)mmHg,DBP由(97.2±9.4)mmHg波动到(78.7±8.3)mmHg,HR由(109.9±15.7)次/min波动到(85.8±14.6)次/min,Ramsay评分由(5.8±1.2)分波动到(2.2±0.0)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SBP、DBP、HR明显平稳,Ramsay 评分明显优越(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辅助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烦躁发生率,维持围术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安全有效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刘健;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院前急救平台提升卫勤人员急救技能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基于院前急救平台,如何提高平战时卫勤人员的急救技能及效果.方法 以武警某部医院急诊科与卫勤分队联合培训的75名卫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院前急救平台为实训基础,培训卫勤人员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如各种常见急救技术、现场救护技能、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现场急救心理素质等,并比较培训前后卫勤人员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以评估应用院前急救平台培训的有效性.结果 卫勤人员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分别为(61.5±7.0)vs(93.3±1.3)分、现场救护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68.2±6.3)vs(94.2±1.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5,P<0.05;t=35.25,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各种急救技术、仪器设备使用等考核合格率显著增加(χ2=51.92,P<0.05).结论 院前急救平台是提高卫勤分队急救技能、保障基层部队官兵健康及整体素质的有效训练模式.

    作者:彭方国;卢志勤;曾海燕;吴涛;陈晓;彭志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CU与非ICU科室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分析

    目的 比较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与非ICU科室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统计耐药率.结果 (1)共检出病原微生物2797株,经培养分离出AB 385株,占13.76%,其中ICU 230株,非ICU科室155株.(2)AB主要来自于痰液(289株,占75.1%),以及脑脊液(22,5.7% )和分泌物标本(19,4.9%)等.(3)ICU的AB耐药株和泛耐药株检出比例高于非ICU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P=0.003).(4)药敏结果示:ICU检出的AB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等耐药率高于非ICU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房AB检出率、耐药性均高于非ICU病房,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AB医院感染的流行.

    作者:高敏;汪斌;张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降钙素原对早发性卒中相关肺炎诊断及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脑卒中患者早发性卒中相关肺炎(early-onset pneumonia,EOP)的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0例.入院时检测52例EOP及168例非EOP患者血浆PCT水平,其中52例EOP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PCT监测组(27例)与非PCT监测组(25例),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入院即刻,EOP组PCT值[(0.83±0.42)ng/ml]明显高于非EOP组[(0.18±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OP组在确诊时复测PCT值[(1.83士0.71)ng/ml]明显升高,与入院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OP患者中,PCT监测组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方面均低于非PCT监测组(P<0.05).结论 PCT监测可能对脑卒中患者是否伴有肺炎具有一定的鉴别作用,同时能够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沈磊;范西真;韩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武警某部高海拔地区新兵训练致膝关节损伤分析

    目的 研究高海拔地区新兵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武警某部不同入伍地180名新兵在新训第1、2、3个月行右膝关节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对比右膝关节的骨质、半月板、韧带及关节腔损伤情况.结果 (1)入伍前是否参加体育训练及体重分级对新兵膝关节损伤无统计学意义.(2)第1、2阶段低海拔组新兵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高海拔组(P<0.05);第2、3阶段低海拔组新兵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均高于高海拔组(P<0.05);两组新兵各阶段韧带损伤及第3阶段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兵集训期应该制定正确的防护措施和科学的施训策略,以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发生.

    作者:刘志远;徐强;陈海龙;陈柱鸿;赵永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埃博拉前线医学救援护理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总结埃博拉前线医学救援的护理工作,包括病区设置体系、护理管理体系、护理排班模式、培训与考核机制、督导机制等,探讨援外医学救援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平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模块化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心理适应能力、语言及沟通能力培训,以及数字化医院建设是高效完成医学救援任务的重要条件.

    作者:赵孝英;李静;刘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为了解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其主要风险因素,笔者通过文献回顾、研究和专家咨询,归纳总结发现洪涝灾害对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率,血吸虫病的血检阳性率,不同地形区域、流行程度、人群和时期血吸虫病的流行均有一定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洪涝灾害后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胡雪军;董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是一种控制细胞在组织和对应部位间的运动,以及组织内细胞相互作用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早,趋化因子作为能够引起免疫细胞定向迁移的重要物质为人们所熟知,近年又逐渐认识到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进展中的重要作用.趋化因子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扩散和阻止细胞凋亡,进而调节肿瘤的生长.它们还可以根据肿瘤转移的需要,直接促进肿瘤细胞运动.笔者就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了解趋化因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中的机制,从而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孙登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大事件院前医疗管理的全球性数据库

    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复杂的道路交通事故、恐怖主义袭击和暴力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2001—2010年的十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因技术问题造成的突发事件超过700起,影响了约2.7亿人,每年超过13万人死亡[1].据统计,全球已有10个模板用于重大事件医疗管理[2],但模板的异构性明显,实现功能有限,而且没有进行可行性测试 [3].

    作者:陈志刚;吴敏;郭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5年INSARAG全球会议

    2015年10月18-19日,第二届国际搜索和救援咨询团(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INSARAG)全球会议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成功举办.全球的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伍及专家汇集于此,一起庆祝INSARAG自1991年初创以来的第25个周年纪念日,并通过了阿布扎比宣言,作为对2016年联合国世界人道主义峰会的献礼.本次会议紧接着之前的3个工作组会议(指南评审、培训及医疗),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队长会议和3个区域组织会议,由阿联酋政府内政部主办,人道主义事务协调(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OCHA)协办;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与参会代表共计313人,分别来自94个国家和组织,这是INSARAG有史以来大的一次集会!

    作者:罗发菊;邓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院前重大事件医疗管理报告模板

    作者:陈志刚;吴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5年INSARAG救援队长会议在阿布扎比成功举办

    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INSARAG)救援队队长会议于10月16-17日召开,该会议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内政部主办,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OCHA)协办,来自90多个国家、组织及超过180名领导人参与.

    作者:潘奕婷;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救治中机械通气的应用

    通过总结部队官兵发生的7例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救治中机械通气的应用情况,指出将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谵妄且躁动不安、全身肌肉震颤、抽搐样发作等作为气管插管指证,及早行机械通气,可能对改善组织缺血和缺氧,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提高治愈率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姚德胜;倪军;苏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切口微创内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20例

    对20例受伤1周内的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通过小切口、器械引导经皮穿针进行断端缝合修复跟腱,未出现感染、跟腱再断裂,腓肠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提示小切口微创内缝合法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一种安全、微创、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炜;张国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热射病早期救治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笔者就某部7名热射病官兵早期救治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时的各项护理体会,归纳总结CRRT技术是治疗热射病的关键措施,发现早期进行CRRT治疗并加强相关护理,有利于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姚璐;倪军;张静;李重先;王锦波;刘杰;马珍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武警内卫总队加强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思考

    处突、反恐、灾害救援是武警部队卫勤应急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有效发挥和处突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结合新时期武警内卫部队职能使命,如何更好地发挥应急卫勤保障效能,是各级卫勤指挥员应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从预有准备、科学预测、把握全局三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提高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方法.

    作者:常开齐;陈钊;杨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救治中临床路径探讨

    回顾分析7例批量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患者早期的临床诊治,探讨EHS的早期救治临床路径,包括院前急救、快速分检、快速降温止痉、液体复苏、血液净化、抗凝治疗和并发症防治,有效地应用临床路径可显著降低EHS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彩虹;姚德胜;倪军;苏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当代医药》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