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 国际刊号:2095-6275
  • 国内刊号:10-1158/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201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急救医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文献
  • 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7至2015-07及2015-08至2016-07长春市急救中心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各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前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后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方案.比较两组院内抢救情况、入院前后抢救成功率等. 结果(1)观察组院内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窒息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院前死亡2 例,院后抢救无效死亡2 例,抢救成功116 例(96.67%);对照组院前死亡6 例,院后抢救无效死亡7 例,抢救成功107 例(89.17%),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结论 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能按照计划快速进行抢救,缩短院内进一步抢救时间,提高院内救治成功率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24名护理本科学生按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63).试验组采用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课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期末考试理论成绩. 结果 (1)课前,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课后,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与同组课前得分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为(74.58±9.28)分,高于对照组的(67.54±1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9,P=0.005). 结论 相对于普通的案例教学法,进展性案例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

    作者:沈锐;金瑞华;郭伟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灾害脆弱性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主要灾害脆弱因素,为加强灾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美国应急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发的Kaiser模型,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的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自然因素、技术因素、人员因素和危化品因素四大类共有41个项目纳入调查,其中自然因素占9.76%(4/41),技术因素占46.34%(19/41),人员因素占39.02%(16/41),危化品因素占4.88%(2/41);根据Kaiser模型,风险值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医闹暴力(67.31%)、火灾事故(48.64%)、信息系统瘫痪(46.16%)、停电(45.77%)和强暴雨(42.39%);相对风险值排名靠前的15项脆弱因素中,按类别分主要是技术因素,达53.33%(8/15),其次为人员因素占33.34%(5/15),后是自然因素占13.33%(2/15). 结论 医闹暴力、火灾事故、信息系统瘫痪、停电和强暴雨是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风险防范重点,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便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作者:曾运红;廖海彬;曾舒桐;陆平涛;谭卫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种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三种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小腿软组织缺损用不同皮瓣修复的佳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至2016-05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依创面修复方法分为三组,胫后动脉穿支转位皮瓣组22例(转位皮瓣组),隐神经交腿皮瓣组14例(交腿皮瓣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组12例(游离皮瓣组),三组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治疗.比较三组皮瓣之间的平均面积、皮瓣长度、皮瓣宽度,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1954),对皮瓣的感觉恢复进行评价,对皮瓣的血液循环状态进行评分. 结果 (1)转位皮瓣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58,P<0.001;F=48.290,P<0.001);(2)三组间修复皮瓣长度、宽度和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转位皮瓣长度、宽度和面积均小于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位皮瓣组修复后感觉功能为s3~s3+,交腿皮瓣组修复后感觉功能为s2~s3,游离皮瓣组修复后感觉功能s2~s3. 结论局部转位皮瓣的质地、颜色与原皮肤缺损区的皮肤相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游离皮瓣独特的优势是在受区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条件下,皮瓣可覆盖小腿的软组织缺损较大创面;对于创伤周围血管损伤严重,烧伤、烫伤及周围疤痕的患者,交腿皮瓣适用.

    作者:罗登科;周纳新;陈蔚东;陈垦;万峰;聂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SOFA评分及SOFA评分对ICU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比较

    目的 通过引入评价胃肠道功能衰竭的急性肠胃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评分,形成改良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探讨SOFA评分与改良SOFA评分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或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 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ICU/EICU收治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对其入院24 h(首日)及ICU/EICU期间疾病重阶段24 h的各项生理参数和实验检查结果分别进行SOFA评分和改良SOFA评分.以28 d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n=27)和死亡组(n=13),根据两组之间的评分及在同一组不同时间段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判断的能力. 结果 存活组入科后首日改良SOFA评分、高改良SOFA评分均低于死亡组;两组评值符合正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P<0.01;t=-7.000,P<0.01).首日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35,首日改良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54,高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65,高改良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905.首日SOFA值与改良首日SOFA值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3,P>0.05).高SOFA值与高改良SOFA值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5,P<0.05). 结论 高SOFA评分值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优于首日SOFA评分,改良SOFA评分对ICU/E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优于SOFA评分,可用改良后的SOFA评分代替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刘晋豫;张国秀;张亮;巩德成;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青稞米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患者进食富含β-葡聚糖的青稞米粥后血糖波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有效指导IFG患者饮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从武警总医院1个月内体检人员中筛选出IFG患者36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使患者进食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的大米粥(市售大米组)和青稞米粥(青稞原米组),并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后的血糖情况.观察分析食用青稞米粥和大米粥后血糖的波动情况;并对食用青稞米粥后不同血糖波动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腰围、体重指数、高血压及吸烟等)分析. 结果 (1)青稞原米组餐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血糖均值高于空腹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市售大米组各个时间点血糖均值高于空腹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同一时间点两组间血糖均数比较:空腹时两组间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4,P=0.129);餐后各时间点市售大米组血糖值均高于青稞原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青稞原米组餐后15 min与90 min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其余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市售大米组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处理组之间不同时间点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年龄>50岁、女性、腹型肥胖及吸烟史患者食用青稞米后血糖波动更明显. 结论 对于IFG的人群,进食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青稞米能够明显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和波动幅度.而在年龄>50岁、女性、腹型肥胖及吸烟史可能是影响餐后血糖波动的因素.

    作者:王丛丛;胡南;范大剑;鲁飞翔;刘庆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风险评估和干预为主导的确认单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风险评估和干预为标准的确认单对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成立专家小组并编制《以风险因素评估和干预实施为目的的危重症患者转运确认单》,比较实施前后危重患者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4.62%(270/708)下降至18.98%(136/71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03,P<0.001).其中,病情恶化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技术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26.55%(188/708)下降至7.82%(56/71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78,P<0.001);其中因技术性问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由转运前的25.42%(180/708)下降至7.45%(54/71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0,P<0.001).结论《以风险因素评估和干预实施为目的的危重症患者转运确认单》作为指导转运工具,能有效降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转运中的安全.

    作者:张允忠;冯静;刘德义;张华锋;胡本玲;杨广盈;崔继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化瘀通腑祛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NSE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探讨化瘀通腑祛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浓度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长春市人民医院2015-11至2017-02收治的16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通腑祛痰汤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1 d、1.5 d、3 d及7 d的血清S-100β、NSE浓度,以及在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结果 (1)两组在治疗后1.5 d、3 d及7 d时的血清S-100β (F=74.651,P<0.001)、NSE(F=62.104,P<0.001)浓度较治疗后1 d均显著降低;经LSD-t检验提示,观察组治疗1.5 d、3 d、7 d后的S-100β、NSE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60,P<0.001). 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化瘀通腑祛痰汤配合西医方法不仅可降低患者的血清S-100β、NSE浓度,还可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郑荣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78例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效果,为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1至2017-02吉林省省直机关幼儿园保健室调查的156例患流行性感冒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发热、咽痛、咳嗽、扁桃体肿大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51,P<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8,P<0.001).(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82,P=0.005),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治愈效果好于西医综合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彬;徐阳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线科于2014-02至2016-10收治的9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关节积液检出率及分期情况. 结果 (1)MRI组阳性检出率89.1%(41/46)明显高于CT组的58.7%(27/46),关节积液检出率32.6%(15/46)也较CT组13.0%(6/46)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9,P=0.001;χ2=4.998,P=0.025).(2)CT组确诊的27例患者中,11例为股骨头坏死Ⅰ期,8例为Ⅱ期,5例为Ⅲ期,3例为Ⅳ期;MRI组确诊的41例患者中,17例为股骨头坏死Ⅰ期,10例为Ⅱ期,8例为Ⅲ期,6例为Ⅳ期,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8,P=0.843). 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方面,MRI在准确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CT,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灾难护理学组在上海正式成立

    2017-09-24,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国际城市安全与一带一路灾难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的灾难护理分会场,举行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灾难护理学组成立仪式,标志着中华医学会领导下的灾难护理学术组织正式成立!

    作者:邹圣强;刘蕾;付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加强核化生武器袭击条件下灾后救援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核化生武器(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NBC武器)具有突发性、扩散性强、杀伤力大和危害性广等特点,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未出现过动用此类武器的战争,加之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在NBC武器袭击条件下卫勤保障救援存在力量建设不足,制度预案流程不健全,指挥协同运作不通畅,专业人员培养不足,缺少专业团队等问题.笔者从袭击特点和卫勤保障特点两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分析、讨论和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措施以及对未来灾后救援的展望.

    作者:桑宇飞;汤新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虚拟现实技术在灾害救援演练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加之近年来我国灾害事件频发, VR技术在灾害救援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地震救援演练、消防训练、灾难教育等.本研究对VR在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等救援领域的需求性、可行性及已有应用案例现状作一总结,并对VR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灾害救援演练提供指导性建议.

    作者:孙秀明;安丽娜;彭碧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毒性中药生半夏在急重症中的应用及病案举隅

    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其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三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半夏生品列为下品,历代本草文献中也都记载其有毒,且将其列入中药28种剧毒药品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半夏的刺激性主要表现为对黏膜(胃、肠、眼、咽喉)的强烈刺激,生殖毒性和致突变毒性 [1].因此,当今医师临床多用其制品,如法半夏、清半夏,而恐用其生品.现代临床发现,生半夏可治疗疑难杂证,生、熟半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临床疗效相差很大.半夏炮制后不仅去除了毒性,其药力也大为减弱,这对于轻证初病或许有效,但重病痼疾则力有未逮 [2].笔者以名家医案及临床验案为例,总结生半夏在临床急重症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一线中医药工作者运用生半夏治疗多种急重症疾病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陈旸;朱宏;曹军平;李勇;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9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及其细菌药敏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发热患者常见病因之一,如果不能及时诊治,极易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如脑脓肿等,有时会危及生命;同时由于该病穿刺标本和血培养阳性率不高,临床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分析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3-01至2016-01收治的6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以后临床抗生素选择提供指导.

    作者:张金龙;蔡建刚;张舒琪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