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人性化急救护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在2016-01至2017-01期间收治的1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急救护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应激评定,并观察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至接受治疗时间、致伤原因与文化层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救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P=0.664;t=0.407,P=0.685);急救护理后,观察组SDS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06,P<0.001;t=6.848,P<0.001);在急救护理前,两组完全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救护理后,观察组完全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的急救护理有利于改善骨折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魏兵;李秋菊;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手术切除治疗脑肿瘤卒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吉林省肿瘤医院脑外科在2008-12至2016-12期间收治的脑肿瘤卒中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常规药物治疗患者为对照组(n=52),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n=60).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84,P<0.001);治疗结束后,两组并发症主要以听力下降、语言障碍及偏瘫为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6%)显著低于对照组(36.5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观察组肿瘤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7.3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9,P=0.011).结论 手术切除治疗脑肿瘤卒中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继伟;杜宇鹏;周学平;郭海涛;刘子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臭氧注射与曲安奈德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04至2016-10在武警8710部队医院就诊的急性腰扭伤部队官兵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低频臭氧组、高频臭氧组、曲安奈德组,每组25例.三组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其中低频臭氧组行腰椎旁神经臭氧注射1次/周,共2次,高频臭氧组行腰椎旁神经臭氧注射2次/周,共4次,曲安奈德组行腰椎旁神经曲安奈德注射1次/周,共2次.观察并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第1、2、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F=196.648,P<0.001),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F=126.355,P<0.001).经LSD-t检验示,高频臭氧组(P<0.001)及曲安奈德组(P<0.001)第2周VAS降低较低频臭氧组更显著;高频臭氧组(P=0.002)及曲安奈德组(P=0.004)第2周JOA评分升高较低频臭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臭氧注射可有效代替曲安奈德在急性腰扭伤中的治疗,但需增加臭氧注射的次数.
作者:蔡志扬;邹毅清;刘荣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技术用于妇科手术微创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组;Ⅱ组:喉罩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维持及复苏所用药物种类相同,但Ⅰ组采用气管导管通气技术,Ⅱ组采用喉罩通气技术.记录并比较两组在不同时点的心率、血压数值,患者插管/置罩反应情况,麻醉复苏期患者耐受气管导管/喉罩情况及发生恶心、呕吐、呛咳、体动、咽喉痛等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及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及麻醉复苏期拔管前的心率、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保持稳定(P<0.001),患者诱导期插管/置罩反应发生率、复苏期的不耐受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降低(P<0.001),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明显增高(P<0.001).结论 喉罩通气是一种微创操作,具有置入快捷、刺激性小、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药物使用量少、并发症少、手术医生满意度高、患者舒适度高易于接受等优点,以其提供通气保障的静脉吸入全身麻醉方式是安全、有效的微创麻醉技术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温品;史亮;丁雪娇;俞慧;刘月琴;潘丽丽;朱石鹏;吕东东;刁宏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颅脑外科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015-12至2016-12收治的127例颅脑急诊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超声组(n=64)和对照组(n=63).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盲探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穿刺成功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1)超声组穿刺时间(3.60±0.85)min短于对照组(8.19±1.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80,P=0.006);(2)超声组一次成功率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2,P=0.04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4)一次性穿刺成功组与非一次性穿刺成功组之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危重症颅脑外科急诊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能有效节约抢救时间,值得在急救一线和临床操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凯;鲍杨;史东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在创伤性鼻出血老年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患者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顺序将182例老年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n=91),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及时止血、改进填塞方法、填塞后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化护理措施的患者为观察组(n=91),比较两组急救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总改善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急救护理后,两组HAMA及HAMD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二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3,P<0.001;t=-2.187,P=0.030);观察组总改善率(89.01%)明显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0,P=0.00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11%)明显优于对照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6,P<0.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高于观察组(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6,P=0.047).结论 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是创伤性鼻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主要方法,采用优化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丁可;杨一多;徐娜;孙铭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小板反应性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 将122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60)和氯吡格雷组(n=62),在行PCI术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给予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18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继续口服维持剂量的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2 h、24 h、7 d的血小板反应指数(platelet reactivity index,PRI)和1 d、7 d、30 d炎性因子水平及随访30 d后的缺血率和出血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术后2 h、24 h、7 d的PRI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7 d、30 d替格瑞洛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缺血和出血事件无明显差异.结论 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够有效降低NSTE-ACS患者术后PRI和炎性因子水平,并且可能有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趋势.
作者:丁鹏;魏玉杰;刘惠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粘质沙雷菌一度被认为是无害的环境污染菌,然而近年来粘质沙雷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不断增加,其能引起下呼吸道泌尿系统伤口感染及菌血症,该菌具有侵袭性并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1,2].为了应对院内疑似粘质沙雷菌聚集性暴发感染,避免过度治疗造成的不合理用药或延误处置导致暴发更为严重的院内感染,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自 2014 年采取标准化处置模式应对疑似粘质沙雷菌聚集性暴发所致院内感染.
作者:卫军;徐莺;梅昕;万向农;毛亦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关节软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由于关节软骨缺乏自我修复能力,一旦损伤难以完成再生修复.针对软骨不能自我修复的特点,临床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目前针对软骨损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关节镜下探查清理术、马赛克技术、微骨折技术、骨膜移植术、软骨移植技术等.其中,软骨移植技术已成为修复软骨缺损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属于细胞型骨组织工程,主要包含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和生物调控因子.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软骨移植技术中三要素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姚旺林;张加廷;张仲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生存质量在医学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关注,成为评价关节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应从多维度视角下做好定期评估、定性评价.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量表评定的方式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合理的应用患者自我评价工具能够帮助医护全方位认知医疗和护理方案对患者疾病症状、肢体功能和整体健康的作用效果.
作者:赵媛;徐旭东;王燕;宋国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系统(United Nations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Coordination, UNDAC)是突发事件国际应急响应系统的一部分,队员包括来自70多个国家的250多名国家应急管理者,此外还有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OCHA)的人员及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16个国际和区域组织.UNDAC于 1993 年成立,目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阶段为联合国及受灾国政府的救援工作提供援助,并在国家层面或紧急情况下,帮助协调外来救援.其中,评估、协调和信息管理是其在紧急响应任务中的核心任务.
作者:付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Works Agency for Palestine Refugees in the Near East,UNRWA),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根据 1949 年 12 月 8 日联合国大会第 302 (IV)号决议成立,于 1950 年 5 月 1 日开始运转,负责满足本区域约 75 万名巴勒斯坦难民的需要.工程处已发展为联合国规模大的机构之一,目前已有工作人员近 2.7 万名.宗旨是为在加沙地带、西岸、约旦、黎巴嫩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发展做出贡献,直到找到解决难民问题的公正解决办法.
作者:程亚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美国、日本在长期的灾害医学救援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灾害医学救援模式.本研究基于对美日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及灾害医学救援现状,依托对比分析,提出构建我国灾害医学救援模式的建议.研究提出,我国应加快建立现场投送、快速转运、立体救援、军民融合的灾害医学救援模式.
作者:王珂;李明;陈金宏;杨钧;李晓雪;郝昱文;赵喆;郑静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美军前沿外科手术队(forward surgical team,FST)是由20~30名不同专业医疗骨干组成的小型化、具备快速部署能力和独立手术能力的综合性机动卫勤单元,作为部署在Ⅱ级救治阶梯中的救援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在战场上为伤员提供紧急的高级生命支持和损伤控制性手术.笔者通过分析美军FST的发展历史、职能任务、人员组成、救治能力、装备配备和训练演练等情况,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灾难医学救援力量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灾难医学救援力量建设的几点启示.
作者:李伟;奚望;乐士冠;张宇峰;肖健;杨潜;王志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武警遂行抢险救灾任务愈发繁重,因群众积怨、利益纠纷、社会矛盾等导致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日益凸显,笔者通过分析影响灾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形式、具体危害,研究总结出应对之策,以期为武警部队遂行好上级赋予的救援抢险任务提供参考.
作者:何敬和;俞磊;郭季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属于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病死率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 45%~90%,平均为 50%[1].2014 年初在西非暴发,以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国疫情为严重.
作者:蒋小娟;赵孝英;袁小丽;李静;王贤华;刘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自 2011-12-07 创立以来,迄今已逾五年,在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刘中民教授的主持下,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学无止境,工作也没有尽头,因此,我们应大力把我国灾难医学的建设,再向前推进一步.现从以下几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各位同道共勉.
作者:王一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