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及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8.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下降.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葛根素能增加脑血流,减轻脑缺氧损害,保护神经元,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2年9月~2006年12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煊;林谦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25%~4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数年后发展为糖尿病肾病[1].早期控制DN的发生发展,对于延长糖尿病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DN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郭向东;王小琴;熊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0~2006年,我们用复方苦参汤熏洗配合美兰及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肛门湿疹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阳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外伤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有一定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大56岁,小8岁;挫伤43例,眼球穿孔伤15例;合并前房积血者16例.就诊时均不能查及眼底,视力指数为眼前-0.04.
作者:牛俊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自拟梗塞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建民;穆绪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通络汤联合别嘌呤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益肾解毒通络汤加别嘌呤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别嘌呤醇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益肾解毒通络汤合别嘌呤醇治疗尿酸性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徐海虹;杨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成人水痘一般较小儿水痘症状重,多数伴有发热.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水痘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蓉;陈大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5年来,笔者采用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缘进路行侧隐窝药物注射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英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5年10月~2006年9月,我们用西药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夏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其病理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作者:殷振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1年5月~2007年5月,笔者辨证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崇先;马学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5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通阳祛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3例均为2002年4月~2006年5月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48~76岁,平均63.2岁;病程8个月~16年.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稳定型心绞痛29例.
作者:梁彩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33例肝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及整体护理,以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黄疸指数、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8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疗效可靠,简便易用,尚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徐霞;陈飞;谢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下瘀血汤加味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康复疗法,疗程为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高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治疗老年性瘙痒病血虚风燥证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用当归饮子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用盐酸曲普利啶胶囊及维生素A治疗,2周为一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饮子加味治疗老年性瘙痒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龙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4年1月~2007年6月,笔者用养血御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中华;张根源;陈金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从2000~2006年采用自拟加味黄柏灌肠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龙;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是指缺血性中风发病后2周(中脏腑者1个月)至半年内.近年来,笔者采用补肾活血、化痰通络方法治疗8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启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缩泉汤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38例均用益气缩泉汤(煅龙骨、煅牡蛎、生黄芪、太子参、山药、山茱萸、石菖蒲、菟丝子、芡实、炒白术、乌药、炙升麻、益智仁、鸡内金、金樱子)口服,配合中药(肉桂、覆盆子、五味子、五倍子、丁香、龟板、芡实)贴敷治疗.结果:痊愈25例,好转1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益气缩泉汤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遗尿有显效.
作者:王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用小叶散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3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瑞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998年以来,我们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采用传统的托马氏架牵引或水平位牵引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又有不同慢性病,牵引治疗疗效欠佳,甚至出现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后来我们采用角度牵引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朝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35例收到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小50岁,大75岁,平均65岁;发病时间8h~2天.有高血压病史(收缩压180mmHg以下,舒张压105mmHg以下)20例,合并有冠心病8例,均无糖尿病史.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5年来,笔者用柴平左金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76例,均为2001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大70岁,小28岁,平均47岁;胃脘痛1年以下20例,1~3年38例,3年以上18例.
作者:陈廷学;祝仁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998~2006年,笔者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治疗低血压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中,男13例、女69例,年龄35~80岁,病程2~13年,平均5年.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头痛、心悸、心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差、食后腹胀,自汗、记忆力减退、易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血压低于90/60mmHg.
作者:李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疼痛,又称痫性抽搐.我们用止痉散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鹏飞;王道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5年来采用运脾化痰法治疗失眠,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3例,女19例;20~30岁3例,31~40岁5例,41~50岁8例,51~60岁9例,61~68岁7例;病程短6个月,长11年,平均6年.均有失眠,睡眠不足2h,头沉重,纳呆,舌苔腻.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咳喘、外伤、瘙痒、疼痛及噪音干扰所致失眠.
作者:丁茂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6年10月~2007年5月,笔者用芎芷羌活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世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60例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结果:服药3个疗程后,治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确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禹建春;赵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5年以来,笔者以中药内服、外敷、药枕配合颈椎牵引、红外线照射、推拿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龙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等新型、高效抗癌药物的不断问世,化疗效果有明显提高,但化疗副反应也日渐突出.2006年5月~2007年5月,笔者自拟温肾健脾汤治疗化疗后腹泻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0年以来,我们根据跟骨骨折移位机理,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培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3年9月~2007年7月,我们采用推拿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安玫;段祥余;杨美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用针灸配合早期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5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大82岁,小27岁;病程长2年,短2天;左侧偏瘫40例,右侧偏瘫10例;脑梗死34例,脑出血16例.均经CT等检查确诊.
作者:陈军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4例均于骨折早期经髋关节外侧切口行DHS内固定术,术后2~3天开始髋关节及同时膝关节的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和主动运动.结果: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为10周.2~6周开始负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5%.结论:DHS系统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
作者:张海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中用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90例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大75岁,小20岁;骨质增生75例,无骨质增生15例;病程长25年,短1年.临床表现主要有突发头晕、恶心、乏力等.以症状、体征X线片或CT检查为确诊依据.
作者:史连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运用推拿手法治疗痛经56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6例中,已婚37例,未婚19例;年龄大35岁,小18岁;经前疼痛36例,经期疼痛20例.均经妇科检查,无子宫发育不良或位置过度倾屈或畸形等器质性病变.
作者:尤家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腰腿痛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坐骨神经痛及麻木、胀等.近年来我们采用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百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足部推拿结合腹泻点推拿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以拇指腹压揉胃脾大肠区,点按腹泻点,然后在全足按摩基础上按摩肾、脾、胃、膀胱、肠道、淋巴腺反射区、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对照组16例口服庆大霉素和培菲康片.均以7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38.7%、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治愈率18.8%,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叶信画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咳嗽李某,男,60岁,2006年6月30日初诊.咳嗽、咯痰1周.曾服头孢噻肟钠,静滴鱼腥草注射液治疗1周无效.仍咳嗽,咯痰,胸闷,痰多、色白、易咯,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濡.辨为痰湿阻肺.治以除湿化痰止咳.
作者:杨泽远;罗江志;龚贵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当归芍药散为《金匮要略》妇科篇的主要方剂,主要为妊娠肝脾不和所致的腹痛而设,亦用于其他多种疾病引起的腹中疼痛.当归芍药散方中重用芍药和营养阴,敛肝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肝舒筋;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和中;泽泻甘而微寒,渗湿而不伤阴.
作者:陈月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根据皮疹所发部位,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为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 产后荨麻疹胡某,女,28岁,2007年6月7日初诊,半年前产一女婴,产后3个月即全身续发荨麻疹,3个月余不已,期间虽经中西医治疗,但旋治旋发.皮疹淡红,小如黄豆,大如钱币,或融合成片状,肌肤粗造,皮疹以胸腹部、两股内侧为甚,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小弦.胸腹部、股内侧属阴.
作者:徐宝秋;徐复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已故朱星阶老师用枳马二仙丹治疗胸壁软组织迸挫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表现有外伤史,伤气型痛无定处,深呼吸、咳嗽加重.或疼痛牵扯至腋窝、肩背.伤血型局部压痛、刺痛、瘀斑、微肿,翻身转侧困难.
作者:宋炳华;胡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将小儿腹泻分为风寒型、湿热型、脾虚型,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风寒型刘某,男,2岁,2006年10月12日初诊.因腹泻、呕吐2天就诊,解黄稀蛋花汤样或青绿色稀便,偶夹泡沫,每日5~8次,量中等 ,微臭,有腥味,食后作呕,呕出为胃内容物,每日2~3次,伴轻咳,流清涕.
作者:贺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桃仁、归尾、赤芍、川芎、地龙等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长肌肉为主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和营,少佐桃仁、红花、地龙以化瘀通络.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举例如下.
作者:储水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笔者用逍遥散改逍遥汤加味治疗一些良性肿块,效果显著,兹介绍如下.
作者:荆玉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金氏针灸由浙江一代针灸名医金文华先生所创立,笔者使用其独特配方的药饼灸,治疗多种疾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笔者临床应用金氏药饼灸的治案介绍如下.
作者:徐勇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在用脱敏汤方(旱莲草、紫草、茜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启示下,用其加味并重用茜草治疗过敏性荨麻疹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郑书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丹红注射液是由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红花提取的复方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并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作者:吴柏林;徐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踝关节扭伤系骨科临床常见病,占关节韧带扭伤的首位[1].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遗留疼痛及关节不稳,继而发生骨关节炎等.现就踝关节扭伤的中医药外治综述如下.
作者:匡军;陈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形成的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1].
作者:曾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 EBN),EBN又名实证或求证护理,其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
作者:谢小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老年脑病涉及的病症较多,临床常见的有老年性眩晕、头痛、失眠、痴呆、中风等.陶老(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临证多年,对常见老年脑病的防治有独到见解和经验,兹择其要,整理于下.
作者:邱伯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柔肝熄风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40例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0例加服柔肝熄风通络汤,两组均治疗15天.结果:治疗组主观症状积分改善、神经体征积分改善、治疗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用柔肝熄风通络汤治疗DPN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高志生;谢国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暖宫贴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7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24h应用暖宫贴,每日1次,连用5天)及对照组(常规清洁换药),比较两组术后24~7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优、硬结形成少、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暖宫贴能减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而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少.
作者:王小敏;王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顽固性呃逆可影响进食、讲话、呼吸和睡眠.临床上一般把呃逆持续发作或间歇发作,时间超过48小时者称为顽固性呃逆.
作者:彭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征候群,症状为突然出现的极端的疲劳状态,延续6个月以上,反复出现微热、头痛、咽喉疼痛、淋巴腺肿大、肌肉疼痛、臂力下降,以及精神错乱、记忆大减退、睡眠障碍等.
作者:张承舜;贾朗;罗丽娜;胡玲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拔罐疗法具有见效快、操作方便等特点,可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活血、清热降火、解毒泄浊、益气温阳、扶正固本[1].
作者:未秋平;冯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用血塞通治疗,对照组55例用香丹注射液治疗,用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的改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7.27%,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生活能力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天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是西医学习中医者,至今有38年的行医生涯,近20年来已完全用中医治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有许多疾病,用中医治疗效果很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顾文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周百川,1917年生,浙江余姚人,1933年在汉口从师钱少甫习研女科四载,后从师许慕韩,临诊儿科一年.1938年随师赴渝.1940年任中医救济医院重庆市诊疗所医师,并继任该所主任.1941年在渝开业.1956年参加市卫生局中医门诊部工作.
作者:肖幼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旭日喷薄灿霞光,彩被西隅火凤凰,凤凰展翅兮九万里,前程锦绣空前绚丽辉煌!浩浩长江、一泻千里系襟带;滚滚嘉陵、昼夜奔流奏乐章.
作者:罗荣汉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