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应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联合注射臭氧与胶原酶,治疗巨大型(突出物长径>5 mm)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CT引导下穿刺,穿刺针经小关节内侧缘进入硬膜外间隙、突出物内及椎间盘中后1/3处,在盘内注射浓度为60 μg/ml的臭氧10 ml,突出物内注入胶原酶600 U水溶液1 ml和浓度为60 μg/ml的臭氧5 ml,硬膜外间隙神经根旁注入浓度为40 μg/ml的臭氧10 ml和得保松7 mg.结果 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定,优20(55.6%)例,良14(38.9%)例,差2(5.5%)例,有效率94.4%.治疗过程全部患者无严重疼痛及症状加重,无脊髓、硬膜囊、血管、神经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 该方法在CT引导下操作,定位准确,穿刺顺利,成功率100%,无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同时为髂骨翼较高、横突肥大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后方盘内穿刺进针困难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方便的进针入路.
作者:王达建;张雷;王新敏;肖越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我们设计经颈椎间孔穿刺在硬膜外侧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旨在为颈椎间盘化学溶解术寻找一条简捷安全有效的穿刺途径.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典型根型颈椎病患者23例,在C形臂X线机定位下,穿刺针经椎间孔至硬膜外侧前间隙并经造影证实无误后注射胶原酶1 200U/3 ml.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穿刺成功,23例患者术后3日症状均获缓解,VAS评分为0~2,优良率为91.3%(21/23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9例,7~42个月,均为优、良.结论 影像监视下经椎间孔硬膜外侧前间隙胶原酶注射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入路,定位精确、穿刺径路短、较为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张达颖;张学学;翁泽林;王瀚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仰卧位,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部浸润麻醉,徒手刺中三叉神经半月节后以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毁损,温度控制在65℃-78℃,持续时间60~90 s.结果 本组850例疗效优良732例,好转103例,无变化15例,总有效率98%,出现并发症131例,占15.4%,一般自行恢复.结论 用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熊铁农;成军群;张全会;陈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国产氯诺昔康(lornoxicam)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并与进口氯诺昔康相比较,同时观察镇痛药配伍对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 65例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开始镇痛.根据静脉PCA药物配伍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国产氯诺昔康+芬太尼组(n=21),Ⅱ组为进口氯诺昔康+芬太尼组(n=23),Ⅲ组为单纯芬太尼组(n=21).观察患者24 h内VAS评分、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PT、BUN和GPT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物总用量等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3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差异,但是Ⅲ组镇痛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三种给药方法对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的影响相似(P>0.05).结论 进口和国产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可获得相似的良好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芬太尼用量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张洁;黄咏磊;王珊娟;杭燕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术后应用舒芬太尼经静脉或经硬膜外复合罗哌卡因进行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于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IA)组和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30例.静脉组PC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100 μg+氟哌利多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负荷量3 ml,背景剂量0.5 ml/h,自控给药剂量0.5 ml/次,锁定时间5 min.硬膜外组PC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80 μg+氟哌利多5 mg+罗哌卡因25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负荷量4 ml,背景剂量2 ml/h,自控给药量3 ml/次,锁定时间30 min.结果 两组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似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A组镇静评分均高于PCEA组(P<0.05),PCIA组48 h用药量少于PCEA组(P<0.05),PCIA组总按键次数高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良至优者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PCIA组较PCEA组高(P<0.05).结论 舒芬太尼经静脉或经硬膜外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均可取得安全满意的效果,但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PCEA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的优率高,按键次数少,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于术后镇痛.
作者:时飞;孟岚;艾登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在CT引导下穿刺到椎间盘中心及突出物内,注入60 μg/ml臭氧10 ml~30 ml消融椎间盘髓核.结果 治疗后1、2、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63.2%(24/38例)、73.7%(28/38例)、86.8%(33/38例),60岁以下单纯腰痛及伴下肢痛,椎间盘突出型及病史短者效果较好.结论 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西霞;赵谦;李荣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药刀微创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痛点检查器、探针查及痛点准确位置并固定,药刀在探针导航下准确刺入痛敏点进行粘连松解,同步注射药物,内含布比卡因、曲安西龙等.结果 临床治疗1 000例中,有效944例,有效率94.4%,治愈786例,治愈率78.6%,一次性治愈580例,一次性治愈率58%.结论 药刀微创治疗简便、易行、准确、安全为其优点.痛点小、病变局限之软组织疼痛为佳适应证.
作者:陕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或硬膜外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其有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本研究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与维生素B12预防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1~70岁、体重52~98 kg,下腹部及下肢手术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药为1.5%~2%利多卡因.术毕硬膜外注入负荷量(泵内液5 ml)后接PCA泵.两组患者均用一次性镇痛(PCA)泵,背景剂量2 ml/h,PCA追加量为0.5 ml,锁定时间10 min,镇痛模式为:负荷量+背景剂量+PCA,镇痛时间48 h.
作者:张连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对经过筛选的输尿管结石及疼痛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16例,结石直径在0.4 cm~1.2 cm,经B型超声波检查或X线平片确诊后立即行硬膜外阻滞,取L1-2间隙置管并注入1.5%利多卡因15 ml~20 ml,之后并用扩容、利尿及头高斜坡健侧卧位下的物理捶打等治疗措施,治疗后观察结石排出,否则接镇痛泵,并进行第2次治疗.结果 1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等症状迅速消失,有13例输尿管结石排出体外,1例注入膀胱,2例无效.治愈率为81.3%(13例),总有效率87.5%(14例).结论 直径<1.0 cm,发病时间<30 h的输尿管结石采取硬膜外阻滞治疗是有效的排石方法,且止痛理想,无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倪小庸;于瀛;张立杰;宿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急性疼痛是指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麻醉科医生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就目前的急性疼痛治疗技术、镇痛药物的现状与进展及特殊患者急性疼痛的治疗作简单综述.
作者:颜璐璐;郭曲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椎间盘突出是诱发脊神经源性疼痛的常见原因,对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方法.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包括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射频消融术、间盘电热疗法、髓核成形术、臭氧髓核消融术、化学溶解术等.本文就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姜丽;郑宝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介绍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及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以及目前已知的有关机理,并综述局麻药毒性的预防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周仁龙;王珊娟;杭燕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机制非常复杂,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以远侧对称性神经病为主要表现,麻木、疼痛、痛觉过敏、肌无力等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检查手段来区分特异的神经成分病变,但对其疼痛治疗和评估常被忽略,错过了佳的治疗时机.联合采用控制血糖、神经营养、改善循环以及合理选择镇痛药物与神经阻滞等措施是治疗和延缓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佳策略.
作者:曾令全;龙万梅;魏安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总称,在基层医院门诊较为多见,药物治疗不够理想.近5年,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368例.首先用1%利多卡因(lidocaine)10 ml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药侧出现霍纳(Horner's)综合征,1次/周,3次为1疗程.患双侧时两侧交替阻滞.同时以小针刀在喙突处肱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小圆肌、冈下肌的抵止端分别做切开拨离法,或纵行疏通拨离法,在肩峰下滑囊做通透拨离法1次/周,3次为1疗程.
作者:傅安锁;赵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腰腿痛病因复杂,一般采用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牵引、口服药物与神经阻滞等方法治疗.近年来我院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
作者:铁发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应用硬膜外注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由来已久,国内外临床报告已加以肯定,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硬膜外持续滴注药物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
作者:王淼;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呃逆是一不易治疗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在治疗上还缺少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本文就其病因学、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作一详细叙述.
作者:郑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对兔膝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病理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4只,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预防照射、防治照射、治疗照射组,每组中又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结果 照射各组膝关节软骨病理总积分和软骨细胞病理变化积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和P<0.01).电镜观察显示照射组软骨细胞的破坏明显减少,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明显,以防治照射组为著.结论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明显减缓膝关节软骨的病理过程,对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延长照射时间和疗程会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姚军;武广义;王红杰;李前进;王颖;李耀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9月8日至9月11日,第9届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会议共收到世界各地稿件2 261篇,其中知识更新287篇.注册代表2 140人,参会代表3 000多人,除国内专家、学者、代表外,还有我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地区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著名麻醉学专家45人.开幕式在国际会展中心能容纳5 000人的轩辕堂举行.开幕式由河南省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孟凡民主持,河南省政府李建庄秘书长致辞,河南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讲话,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罗玲出席会议.李树人主任委员做了第八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工作总结报告.
作者:姜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历时3日的《实用疼痛学杂志》第一届编委会暨疼痛学术会议在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及全体编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河北省及各兄弟省份代表的积极参与下,于2006年10月21日至23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又称河北省肿瘤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该院疼痛康复科成立于2006年,是集疼痛诊疗、肿瘤患者康复治疗和姑息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科室的前身为该院的疼痛门诊,系国内疼痛界前辈张立生教授在1986年创建的,是国内早开展疼痛诊疗的专业门诊之一.现任科室主任为刘小立教授,科室设病床31张,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博士学位2名,硕士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护士10名.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