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疼痛学杂志

实用疼痛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国际刊号:1672-9633
  • 国内刊号:10-1379/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200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2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河北省优秀期刊
  • 临床医学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婴幼儿术后用舒芬太尼、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的观察

    目的 观察婴幼儿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128例婴幼儿手术,分为A、B、C三组.手术后A组昂丹司琼0.1 mg/kg静脉注射,B组舒芬太尼0.008 mg·kg-1·d-1持续静脉注射,C组术毕先以昂丹司琼0.1 mg/kg静脉注射,再以芬太尼0.08 mg·kg-1·d-1持续静脉注射,上述药物稀释至100 ml,4 ml/h.术后2、6、12、24 h评估镇痛、镇静效果和观察镇痛满意率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初期(2 h)各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其他时点,A组镇痛效果较差,满意率较低;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镇痛满意率与B组相当,B组镇痛效果佳凡满意率高,恶心、呕吐发牛率低.结论 婴幼儿给予舒芬太尼0.008 nag·kg·mg-1·d-1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效果较好,未见呼吸抑制,无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

    作者:吴江;黄德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结合三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结合三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三氧注射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我院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行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加三氧注射术(A组),另20例采用单纯三氧注射术(B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结果 A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5%(19/20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优良率为70%(14/20例),治疗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结合三氧注射术比单纯三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好.

    作者:周玲君;钱自亮;顾晖;张小雷;全养雅;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颈部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难治性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颈部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难治性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难治性颈源性头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颈部硬膜外注射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复合液后再行注射胶原酶;对照组则在颈部硬膜外单纯注射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复合液,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的疗效,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1个月后随访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随访试验组优良率(92.0%,23/2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0/25例)(P<0.05);6个月和1年后随访试验组优良率(88.0%,22/25例;91.6%,22/2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7/23例;72.7%,16/22例)(P<0.01).结论 颈部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难治性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余丽娟;姚军;白志杰;刘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芬太尼弹性输液泵静脉持续注射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芬太尼弹性输液泵静脉持续注射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以及副作用.方法 本组患者60例,均为重度癌痛,不适应放疗以及化疗者.经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置管后连接弹性输液泵,内含药物为芬太尼1.5~2 mg/m2(体表面积),氟哌利多10 mg以0.9%生理盐水稀释到250 ml,持续输注速度2 ml/h.观察镇痛疗效与用药后相关副作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呼吸状态、镇静程度等.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15例(25%);部分缓解33例(55%);轻度缓解12例(20%);无效0例.结论 对于重度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弹性输液泵静脉持续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镇痛方法.

    作者:龚敏勇;曾灵芝;左宏渡;熊超;夏云;廖立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镇痛对烧伤患者术后换药时疼痛和心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清创植皮术后换药时对疼痛和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后的患者40例,生命体征平稳.随机分成A、B两组,换药前30min均肌注咪达唑仑0.1 mg/kg,B组同时另口服氯诺昔康片8 mg,术中用多功能心电监测仪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换药完成时评估焦虑、抑郁水平,恐惧程度和镇痛效果并记录疼痛、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换药前10 min,换药完成时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及VAS均低于A组(P<0.05),B组换药期情绪反应(抑郁或兴奋),躁动、疼痛等不良反应也低于A组(P<0.05),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氯诺昔康与肌注咪达唑仑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镇痛、镇静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景强;叶斌;王春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联合颈2神经根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联合颈2神经根阻滞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DN组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联合颈2神经根阻滞;D组单纯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方法的疗效、复发情况及两次偏头痛发作问隔时间.结果 DN组有效率95%(38/40例),D组有效率为75%(30/40例).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效果优于D组.与D组比较,DN组1次治疗有效例数多,复发例数少且复发间隔时间长、症状轻,两组有效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单一方法,可降低偏头痛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连续前路腰从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和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TKA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组(Ⅰ组)和静脉持续芬太尼组(Ⅱ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通过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导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镇痛,Ⅱ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均持续镇痛50 h.记录静息及功能锻炼时视觉摸拟评分(VAS)、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及副作用发生.结果 Ⅰ组患者术后8、12、24、48 h静息时和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肌力均良好,无统计学差异.Ⅱ组患者镇静过度、恶心及镇痛不全发生率均较高.结论 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

    作者:邓姗;陈学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结合硬膜外填充术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并比较单纯行硬膜外填充术或单纯行经皮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与两法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4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行硬膜外填充术治疗组90例,单纯行PLDD术治疗组89例.PLDD术结合硬膜外填充术治疗组20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12个月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 单纯行PLDD术治疗组显效、有效、好转、无效依次为89.8%(79/89例)、4.5%(4/89例)、4.5%(4/89例)、2.2%(2/89例);单纯行硬膜外填充术治疗组显效、有效、好转、无效依次为75.6%(68/90例)、11.1%(10/90例)、0.0%(0/90例)、13.3%(12/90例);PLDD术结合硬膜外填充术治疗组显效、有效、好转、无效依次为96.6%(198/205例)、3.4%(7/205例)、0.0%(0/205例)、0.0%(0/205例).结论 PLDD术结合硬膜外填充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行硬膜外填充术或单纯行PLDD术.

    作者:云叔伟;蒋红;王金平;姚春燕;刘亚林;马丽萍;张浩;李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臀部按摩加中药袋热敷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臀部按摩加中药袋热敷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以臀部疼痛为主且伴有下肢放射痛的梨状肌综合征病人50例,臀部按摩在门诊行,中药袋热敷在家中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6个月经随访,治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结论 局部按摩加中药袋热敷能发挥手法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优势,无创伤、无痛苦,疗效肯定而持久,患者更易于接受.

    作者:靖刚;刘欣;薛明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坐骨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坐骨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20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老年组(n=12)和青年组(n=8).使用0.185%盐酸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在给药后5、10、15、25、50、90、180、360、720 min采静脉血2 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罗哌卡因的浓度.结果 老年组患者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青年组(P<0.01),无明显运动阻滞.老年组峰浓度明显低于青年组(P<0.01,1.53±0.73 mg/L vs 2.75±0.97mg/L).老年组吸收半衰期(11.25±3.58 min VS 6.23±3.91 min)和清除半衰期(10.01±3.99 min vs 4.50±1.12 min)均明显长于青年组(P<0.01).结论 0.185%盐酸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坐骨神经痛的老年患者,但罗哌卡因等浓度和剂量下,老年患者对该药的吸收、分布和清除均相对缓慢,药物在体内蓄积时间较长.

    作者:程文华;王妮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疼痛诊疗中误诊原因分析:7例报告

    本文报道7例误诊,其中颈部肿瘤误诊为颈椎病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肺癌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肝癌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1例,对各例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焦相学;叶陈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武警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康复研究

    目的 探讨武警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 对武警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6例采取药物、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出院康复指导.结果 206例患者治愈164例,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3例.结论 青年武警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包括健康教育、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和手术等综合疗法.

    作者:李长军;陆波;牟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术后多模式镇痛

    手术后多模式镇痛也称为平衡镇痛,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镇痛观念,其原理就是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和多种镇痛方法,作用于疼痛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时相和不同靶位,以求达到完美镇痛并尽可能减少单一药物和单一方法的不足与副作用,减弱疼痛和药物对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影响疾病转归.

    作者:王庆;崔灿;赵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疼痛的治疗-神经生物学、药理学与方法学的某些进展

    随着对小儿疼痛的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儿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本文就小儿急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药物学与方法学的某些进展做一简介,为临床术后疼痛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潘道波;朱兰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安全范围宽.目前,患者自控镇痛是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种良好的术后镇痛方法.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镇痛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可通过减少其用量及合用其他药物来预防.本文重点介绍舒芬太尼用于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白控镇痛与皮下自控镇痛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

    作者:张宏利;张振英;郭素香;范建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静脉自控镇痛临床用药的新进展

    静脉自控镇痛(PCIA)是一种经典的、行之有效的围术期疼痛治疗方法,但使用阿片类药物存在不少副作用,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新型镇痛药物、新的镇痛观念的出现,PCIA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本文总结PCIA临床用药的一些新进展,包括新型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不同镇痛药的联合应用以及防治PCIA副作用药物的使用等方面的进展.

    作者:蒋洪宇;中颖;刘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股内收肌管综合征1例报告

    股内收肌管综合征临床上不多见,极易被误诊,且治疗效果不佳.我院疼痛门诊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5例,现将1典型者介绍如下.

    作者:田俊斌;刘鹏斌;董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面肌痉挛的地西泮阻滞治疗与疗效观察

    临床发现不仅面神经受血管压迫可以引发面肌痉挛,其他如炎症、肿瘤、剧烈的情绪波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引发面肌痉挛.痉挛多由眼睑开始,渐累及更多的表情肌,也有累及镫骨肌者,痉挛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多不能自愈.我门诊采用面神经阻滞,患者仰卧,头偏向健侧,在乳突后缘中点下穿刺.

    作者:任曙光;徐贻斋;徐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穴内注射治疗肩周炎331例报告

    肩关节周围炎中老年发病居多,患者表现为肩痛难忍,夜不能寐,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患肢活动受限.治疗此病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效果欠佳.我院对肩周炎病例进行穴内注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云煜;张润梅;金巧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腰痛168例疗效观察

    我院疼痛科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痛.该药为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取其25 mg,布比卡因18.75 mg、维生素B<,6> 0.05g、维生素B120.025 mg共5 ml行穴位注射治疗.腰部取华佗夹脊穴,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治疗时每次选用两穴位,消毒后用注射器快速刺入穴位,当患者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即将药物缓慢注入.每穴2.5 ml,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间隔1 d,共治疗2个疗程.如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晕针,按晕针处理;局部出现荨麻疹时,为药物进入血管,按过敏反应对症处理.

    作者:何毅;刘承伟;王倩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在疼痛医学中如何运用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在规范临床试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疼痛医学是多学科的、发展中的临床学科,需要大量的临床证据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就循证医学在疼痛医学中的应用和操作做具体的介绍.

    作者:朱天琦;蒋宗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疼痛诊疗中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医疗工作发展的一大障碍,其中疼痛诊疗中纠纷的防范亦值得注意.本文阐述了疼痛诊疗中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的策略,为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提供参考.

    作者:陈天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山流水终归去,一片青山留后人——记吴珏教授逝世一周年追思会

    为缅怀吴珏教授对我国麻醉学事业所作的不朽贡献,2009年3月6~8日,在其出生地江苏省江阴市,由南京市医学会、南京市卫生局麻醉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和江阴市人民医院联合举办吴珏教授逝世一周年追思会.

    作者:陈家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麻醉先驱,一代宗师——深切怀念吴珏教授

    3月8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药理学家和临床麻醉学家吴珏教授逝世一周年.大师虽去,音影依然,他那瘦弱的身影、浓浓的吴语口音和伏案工作至深夜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作者:徐福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疼痛评估与治疗进展——2008年第12届世界疼痛大会综述之六

    第12届世界疼痛大会于2008月8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市召开.会议期间对于疼痛性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这对于疼痛科医生的知识更新很有帮助.

    作者:傅强;郑宝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麻海春简介

    麻海春,男,1963年9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日本国麻醉学博士学位,生理学博士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于亚洲简介

    于亚洲,男,1932年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