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疼痛学杂志

实用疼痛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国际刊号:1672-9633
  • 国内刊号:10-1379/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200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2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河北省优秀期刊
  • 临床医学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1年6期文献
  • 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患者手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子宫与附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试验组术后即刻持续硬膜外泵注低浓度地佐辛与罗哌卡因合剂,对照组同法泵注吗啡与罗哌卡因合剂,观察术后72 h内的呼吸循环变化、镇痛评分、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平均镇痛时间分别为(22士10)h与(21土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72 h内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平稳且术后不良反应少(P

    作者:郑翠芳;王厚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疗效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CASC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黄烈弥;陈筱玲;杨秋萍;刘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国产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松解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评价国产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Analgecine)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松解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手术后残留疼痛的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国产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松解治疗组(NN组)和单纯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松解治疗组(N组),评估其疼痛缓解程度、感觉异常缓解情况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NN组与N组比较,第3周时VAS评分分别为5.5±0.8(N组)和3.9士0.8(NN组)(P

    作者:彭丽桦;周泽军;杨晓秋;闵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丁丙诺啡肌注预先镇痛在甲状腺手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丁丙诺啡肌注预先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甲状腺手术194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预先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各时点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O.05).结论 丁丙诺啡肌注预先镇痛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甲状腺手术后的疼痛.

    作者:阮晓群;陈万坤;杨旅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射频热凝术联合美洛昔康与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射频热凝术联合口服美洛昔康片,辅助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行射频热凝术,美洛昔康片7.5 mg每日1次,功能锻炼每次30 min,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每日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分别进行疼痛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为95.2%(40/42例),对照组为66.7%(28/4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作者:于慧;王德强;高勇;徐昕;谭树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巴喷丁与奥卡西平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并比较加巴喷丁与奥卡西平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Ⅱ型糖尿病合并疼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加巴喷丁(n=31)与奥卡西平(n=30)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记录患者的疗效.结果 与用药前VAS相比,加巴喷丁组和奥卡西平组患者用药后1、2、4周时VAS均下降(P

    作者:尹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剂量氯胺酮对舒芬太尼皮下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对舒芬太尼皮下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F组)和试验组(SK1、SK2、SK3组).术毕即刻分别持续皮下输注舒芬太尼0.5 ng·kg-1·min-1+氯胺酮0、0.5、1.0、2.0 ug·kg-1·min-1.比较术后舒芬太尼用量、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SK1、SK2、SK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VAS评分均低于SF组(P

    作者:何建伟;龚文魁;何月贞;贾振华;蒋群锰;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 比较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K组)和奥卡西平组(()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时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镇痛有效率、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及疼痛缓解程度增加,但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的上述指标相似,K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P

    作者:郭文龙;宋文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型臂X线引导下侧隐窝阻滞与骶管阻滞治疗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C型臂X线机引导下侧隐窝阻滞与骶管阻滞治疗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单侧突出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C型臂X线机引导下患侧腰椎旁侧隐窝阻滞治疗组(C组)与骶管阻滞治疗组(D组).用药均为0.66%利多卡因加复方倍他米松,7 d注药1次,多3次.记录注射次数及治疗前、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与术后3个月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1个月时的VAS评分下降(P

    作者:王建光;朱新杰;蔡明珍;徐华琴;周子超;徐振兴;翁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阿片类镇痛药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局部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晚期肿瘤骨转移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局部放射治疗加口服氨酚羟考酮组(RO组,n=30)和局部放射治疗加口服美菲康组(RM组,n=30).两组患者骨转移疼痛部位以大分割放射治疗,分割剂量DT 3 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脊椎部位DT 30 Gy/10次,非脊椎部位DT 39~45 Gy/13~15次.同时不同分组给予相应的口服药物,于治疗结束后2周、8周时评定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2周时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RO组90.o%(27/30例),RM组86.7%(26/30例),治疗结束后8周时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RO组96.7%(29/30例),RM组93.3%(28/30例),两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放射治疗辅助El服氨酚羟考酮或美菲康均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癌痛的方法,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手术患者98例,随机接受PCIA和PCEA,记录患者的镇痛满意度、VAS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下肢麻木、烦躁、尿潴留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结果 PCIA患者的镇痛满意度高于PCEA(P

    作者:崔绪芳;马兴燕;艾爽;苏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联合面神经阻滞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面神经联合阻滞,同时配合药物口服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中痊愈9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以星状神经节、面神经联合阻滞配合口服药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作者:王升;钱文玲;王子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超声波治疗疼痛触发点的研究现状

    大多数颈肩腰腿痛都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产生及活化有关,而对于其治疗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相对于传统的注射技术和针法,超声波治疗技术因其无创、经济、安全及有效被广泛用于疼痛触发点的临床治疗.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对超声波治疗疼痛触发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汤莉;黄强民;吕娇娇;范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连续周围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连续周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手术后功能恢复,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神经刺激器、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的出现,使得连续周围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技术日趋完善,而对于局部麻醉药的选择、药物浓度等的相关研究使这一技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刘艳艳;闵苏;何开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面部疼痛研究进展

    本文重点介绍面部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面部疼痛的患者往往面临着困难选择:该去看口腔科医生还是去看内科医生,这种选择决定了后采取的治疗方式.有证据表明许多非牙源性疼痛患者也接受了牙齿的相关治疗.许多患者对疼痛不能缓解充满失望,经过多次就医,才得到正确的治疗.

    作者:刘国凯;黄宇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预先镇痛的临床研究

    由于罗哌卡因低浓度时具有仅阻滞感觉神经的特点,本文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加用O.3%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其预先镇痛(preemptiveanalgesia)的效果.

    作者:杨红飞;刘立;陈晓东;朱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本研究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作比较.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即刻开始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镇痛药物S组为0.12%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5 pg/ml;F组为同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 ug/ml,均共计100 ml.背景剂量4 ml/h,自控量2 ml/次,锁定时间20 rain.

    作者:陶信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因关节内、外粘连而至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本研究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针刀与手法松解治疗.取患侧肌间沟穿刺臂丛,但与手术麻醉不同,治疗时无需找异感,从而避免了损伤神经.注入消炎镇痛液,内含曲安奈德40 mg,维生素B6 200 mg、维生素B12 0.5 mg、2%利多卡因5 ml与0.9%氯化钠10 ml.观察5~lO min,无不良反应后再行痛点阻滞及针刀松解.患者骑坐治疗椅上,在治疗前先寻找局限的压痛点并标记,多见于肱骨大小结节、喙突、三角肌附着点、肩峰下、四边孔等处.每点注入上述合剂3~4 ml.然后行针刀治疗,在各压痛点行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做通透性剥离.肩关节推拿及手法松解先施行传统推拿手法松解,放松法给予滚法、拿捏法,再行关节运动法施行摇法、抖法、扳法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关节粘连松解.

    作者:张东然;张红梅;秦美玲;李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氯胺酮预先镇痛在腹腔镜妇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本研究拟评价小剂量氯胺酮预先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对腹腔镜妇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间断追加芬太尼、阿曲库铵,并以异丙酚静脉维持.预先镇痛组于切皮前静脉推注氯胺酮0.5 mg.kg~,观察组不予用药.

    作者:杨粉兰;孙粉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副神经阻滞在麻醉与疼痛临床上的应用

    副神经阻滞在国内尚未见临床应用的报道,作者近年将其应用于腋窝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副神经阻滞也可用于临床麻醉和斜颈治疗,用局麻药进行阻滞时不仅并发症少,操作也比较容易,是颇有临床价值的技术,尤其对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过度紧张时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配用此法时可提高疗效.本文评述其相关解剖、操作方法、适应证与副作用.

    作者:严相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学识渊博德高望重——麻醉学泰斗刘俊杰教授

    刘俊杰教授1922年3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葛店镇(解放前属湖北省鄂城县管辖)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祖父是晚清秀才,因治学有方曾被举荐到两江总督张之洞家任家庭教师多年.父亲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和著名人士翦伯赞、杨献珍等为同班同学.

    作者:刘萍;姚尚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重视颈源性引起的头面痛

    头痛是个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是疼痛门诊的常见主诉.2010年,北京301医院神经内科的于生元教授在WHo资助下,调查了中国5 000多名无亲属关系的18~65岁成年人,发现原发性头痛的年患病率为23.8%,其中偏头痛9.3%和紧张性头痛10.8%.原发性头痛中有23%~47%需看医生,每年造成经济损失6 679亿元(直接损失1 040亿元,间接损失5 639亿元),占GPD的2.22%,他提出头痛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需引起全社会关注[1].

    作者:卢振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吴玉莲简介

    吴玉莲,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五临床疼痛中心执行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新疆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新疆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新疆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新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部麻醉科苏生科疼痛中心介绍

    前言 冈山市位于日本的中部地区,是冈山县的县厅所在地.人口大约70万.铁路线以冈山车站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冈山车站以南2,km的鹿田区,属于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图1).自2002年7月冈山大学医学部麻醉科苏生科疼痛门诊更名为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疼痛中心以来,主要从疼痛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医疗三方面开展工作(图2).

    作者:石川慎一;溝渕知司;森田潔;张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