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是规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双方行为的行为准则和重要法律依据,然而,对其法律性质的认定,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有争议.行政私法合同是行政主体运用私法合同达致行政公法目的的手段,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符合行政私法合同的特征和本质属性,因此,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的法律性质是行政私法合同.
作者:杨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以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经过27年反复斟酌的《精神卫生法》终于出台,填补了精神卫生领域立法的空白,也将人权保障写入法律.精神障碍患者以自愿住院为原则,强制住院为补充,减少了“被精神病”的发生,但是对于强制住院的异议机制规定甚少且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在借鉴国外精神障碍强制住院异议制度的基础上,从提出异议的主体、异议机构以及异议程序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对强制住院异议机制进行完善.
作者:刘清萍;冉晔;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进入乡村医生队伍的资质要求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乡村医生后续力量的补充;乡村医生的执业行为囿于诸多乡土文化,很难做到法律要求和新生代权利人渴望的规范性,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在目前的状况下,原本存在很大执业风险的乡村医生已经通过自身的不作为使得自身几乎不存在执业风险,但从长远角度观察,这将阻碍医学的进步和损害社会公众的福祉.
作者:刘炫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药品缺陷责任法律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十分重要.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十分不完善,既没有维护好受害者的权益,同时又未能将责任在责任主体间进行公平分担.现行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达成以上目标,必须重新建构科学合理的药品缺陷责任制度.在此基础上,实践中医疗机构药品缺陷责任畸重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作者:赵一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疗立法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新医改关于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和公立医院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依法卫生行政的内在要求.在分析医疗法立法的依据和原则后,借鉴日本、德国、台湾医疗立法经验,建议以总则、医疗法人制度、医疗安全保障、病人权益保护、信息公开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法律责任作为医疗法的基本框架,并就我国医疗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曹艳林;魏占英;王将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近年来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进而追究卫生监督员玩忽职守罪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结合案例,从犯罪构成的角度分析此类案件的过失、危害行为、因果关系、主体的认定,从中找寻此类案件的辩护要点,避免在辩护中陷入误区.
作者:王建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在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遭遇了法律法规不适用、与其它部门职能交叉、应急建设能力落后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的研究进展,并就如何提升卫生监督机构的应急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李智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已经2年多,国家立法机关及高人民法院迟迟没有出台关于医疗损害技术鉴定的法律解释.一些省、直辖市出台了地方性规定,但做法各不相同,理论上并没有彻底解决鉴定二元化的问题.目前部分地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似乎出现一种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医疗损害争议案件的解决,急需尽快完善顶层设计,规范鉴定机制,尽快结束鉴定的二元化局面,为医疗损害争议案件诉讼的解决提供保障.
作者:宋红章;江琪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文对海南省推行全省统一的医疗责任保险方案实施两年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医院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医疗纠纷通过医责险赔偿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险公司的逐利性和医院对投保的初衷存在巨大差异,购买医责险并非医院自愿;二是医责险在理赔中困难重重,该赔不赔、随意压价、限制受理范围等等导致调解失败,医院没有真正从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医闹”问题仍困扰医院;三是保险方案设计和保费调整系数不合理,医院承担的保费过高,而赔偿过低,未能达到风险转嫁的目的.作者提出不断完善医疗纠纷赔偿机制,尝试建立医疗风险互助金制度.
作者:王平;郭玉娟;姚聂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医院本该是人们抵抗重大疾病灾害、托付生命的地方,却因医患矛盾和纠纷的不断出现,导致医院形象和口碑严重受损,乃至无法正常运转.医患关系是基本的民生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和社会秩序,给医院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文通过整 形医院管理者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探讨医院只有转变行业作风,加强行业自律,才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行之有效的办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杨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加强放射诊疗监督管理是落实放射诊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对确保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接受诊疗的患者以及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活动的其他人员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11年12月31日通过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对基层放射诊疗许可及个人防护用品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就法律适用中几个问题提出粗浅见解.
作者:杨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由于小型餐饮业经营者投入不足,加之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小型餐饮业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小型餐饮业点多面广,而基层卫生监督力量薄弱,导致了小型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存在诸多死角和真空.本文在分析小型餐饮业食品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餐饮业卫生监督现状,探讨小型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期为小型餐饮业的卫生监管提供参考.
作者:逯延敏;虞洁红;张鲁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国现行卫生法律人才教育模式偏重向学生传授基本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具有医学与法学交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建立卫生法学综合实验中心,培养卓越卫生法律人才.
作者:徐喜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了提高医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医学法学教育.本文以《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及相关卫生法规为切入点,采取专题讲座、开设医学法学选修课、编写《医学生医疗纠纷防范手册》、链接临床案例等综合手段干预学生的认知.结果提示,学生医学法学的认知水平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在学时有限情况下,案例式的医学法学教育、专题讲座、专业课与医学法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交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在新一轮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中,尝试链接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案例,使学生医学教育与法学教育同步提高.
作者:王延文;王建强;庄臻丽;田秀芳;罗玉清;许家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