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7-1040
  • 国内刊号:34-1154/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合肥市高中学生性知识、性心理和性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合肥市高中学生性知识、性心理和性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合肥市4所高中学校1 379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44.3%的学生对个体性成熟有所了解.65%以上的学生对自身出现第二性征能够接受.对生育能力、手淫与健康、性病传播回答正确的分别为42.3%、23.2%、74.3%.有93.1%的学生生活中有异性朋友.与异性间有过拥抱、接吻、抚摸、性交行为的学生分别为33.1%、15.3%、21.1%、4.1%.对以上行为有26.6%的学生反感;28.8%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38.9%的学生做过有关性的梦;22.1%的学生有手淫现象,频繁手淫者占2.0%.结论高中学生对性知识掌握不够,大部分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学生中异性交往和发生性行为的现象客观存在.今后应加强对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帮助男女中学生健康交往.

    作者:王淑芬;徐粒子;王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乙肝疫苗接种无免疫应答儿童复种后抗-HBs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免疫应答儿童复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严格筛选无应答儿童46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人.两组用不同剂量(每剂分别为20ug,5ug)乙肝疫苗,按0、1、6免疫程序进行肌肉接种.完成7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无应答儿童复种20ug组21人产生抗体应答;复种5ug组16人产生抗体应答.无应答儿童复种20ug组抗-HBs阳性率和抗体阳性水平(GMT)均明显高于复种5ug组(P<0.01).结论无应答儿童复种能起到改善免疫应答.大剂量(20ug)接种好于小剂量(5ug)接种.

    作者:董学明;申树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环境铅污染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婴幼儿铅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水平、母亲孕中血铅水平等对其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及其关联程度,为控制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某区进行了为期6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组对1996年12月~1998年12月间参加婚检并准备怀孕的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其间对观察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情况记录,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代发育情况.共采集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样,98份脐带血样.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2001年11月,研究组再次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子代进行体格检查和儿童问卷调查,并在婴幼儿体检时采集到指血165份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G±s)依次为62.71±2.18μg/L、72.93±2.06μg/L、130.39±1.88μg/L、54.32±2.11μg/L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μgg/L样本所占比率分别为32.38%、38.09%、43.03%、10.20%和9.68%.脐带血铅与幼儿身长Z标准分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幼儿血铅水平与幼儿身高增长率呈负相关(β=-0.03843,P<0.05).结论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作者:朱中平;沈彤;杨永坚;俞翠莲;刘俊玲;朱启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池州市放射卫生监督效能评价

    目的研究1999年、2003年前后2次卫生许可监督时放射工作单位防护状况,探讨卫生监督管理对放射工作单位防护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次卫生许可监督中分别用现场卫生监督笔录和专用调查表记录有关单位防护状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防护问题,通过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结果前后2次卫生许可时,有关单位放射防护状况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第2次卫生许可时防护状况较好.结论放射卫生监督具有改善防护状况的正向促进作用.

    作者:胡江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合肥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漏报调查

    目的评估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网络直报漏报原因,为及时发现并纠正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与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漏报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中共查出法定传染病20种1 148例,漏报率为14.11%,报告不及时率为10.24%.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有明显差别.结论应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技能培训,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督导管理工作.

    作者:刘怀珠;吴金菊;刘振武;刘旭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建大型煤矿粉尘危害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新建大型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状况,为今后开展煤矿尘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家新建大型煤矿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各矿均采取了较完善的综合防尘措施,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共设点96个,超标点18个,超标率18.75%.结论新建大型煤矿现代化程度高,防尘设备完善,大部分作业环境粉尘浓度符合卫生标准.粉尘危害主要存在于采煤作业和岩巷掘进作业,这些作业场所是我们防尘工作的重点.在目前情况下,加强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作者:方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四年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01~2004年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贯彻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防制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方案和调查表,对规划实施单位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2004年各市县结核病规划季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各级政府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占85.3%.2001~2004年各级政府结核病防治经费到位率分别为27.1%、34.9%、45.6%、43.4%.95.1%的卫生行政部门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工作考核目标.2001~2004年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6 375例,占规划2001~2004年规划目标任务的79.2%.结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尤其是落实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承诺刻不容缓.

    作者:史四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休宁县2004年麻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休宁县2004年麻疹爆发相关情况,为麻疹流行病学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休宁县2004年麻疹疫情报告的疑似和确认麻疹病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医院、学校等地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发热出疹病人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4年休宁县麻疹爆发涉及5个乡镇,共上报疑似麻疹病例472例,确诊140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14岁,其中无免疫史的有75例(53.57%).结论休宁县计划免疫的整体工作尤其是在疫情监测、疫情诊断、疫情报告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急需加强.

    作者:童乃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淮北市1994~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淮北市1994~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订细菌性痢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11年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淮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从1994年的134.94/10万下降到2004年的31.81/10万.细菌性痢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发生病例多,约占全年发病总数8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结论加强夏秋季节疫情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作者:张思华;吴运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建餐饮业施工图纸设计卫生学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新建餐饮业施工图纸中存在的设计卫生学问题,为制定<饮食建筑设计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自1996年以来审核、评价的新建餐饮业的施工图纸进行分析.结果厨房面积均≥8m2.厨餐比<1:2的47份,占69.12%;≥1:2的21份,占30.88%.设计了4条通道的仅6份,占8.82%.有19份(27.94%)图纸仅设计了1间厨房;设计有8个专间的仅4份,占5.88%.消毒设施、对外入口处的防蝇设施、木门的防鼠设施均未设计.地面设计防滑地砖的15份,占22.06%.内墙面设计铺砌瓷砖的12份,占17.65%;顶棚做防水、防霉设计的4份,占5.88%.设计有排水地沟的19份,占27.94%;地沟的宽度、深度设计为200~500mm;地面向地沟方向设计了0.2%~1%的排水坡度.结论新建餐饮业施工图纸难以符合设计卫生学要求.应尽快制定<饮食建筑设计卫生规范>,设立强制性条款.

    作者:李俊;沈华瑾;卢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滁州市2000~2004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研究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所有麻疹个案调查资料及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558例麻疹疑似血清标本中,麻疹IgM(+)263份,标本阳性率47.1%;全市年平均发病率1.77/10万;以春夏两季为发病高峰;5~14岁年龄期发病占57.9%;确诊病例中有咳嗽、卡他症状、结膜炎3项典型症状者只有53.6%.结论滁州市处于高度散发与偶然局部爆发的麻疹流行态势.加强麻疹监测力度,实施强化免疫策略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作者:韩茂昌;穆娟娟;张勇;陈德惠;黄卓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推进农村改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环境卫生学调查与水质检测的方法.结果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2001年至2003年水质比较稳定,合格率以二级水为标准达到44.60%,以三级水为标准达到61.88%;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合格率较高,均在90%以上;丰水期水质比较稳定,枯水期水质变化相对比较大.结论安徽省农村水源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水质合格率偏低.需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和饮水消毒工作.

    作者:黄发源;徐业林;王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淮南市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分析

    目的评价淮南市2001~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为进一步做好这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淮南市2001~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1~2004年AFP监测系统报告了本市29例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年发病率>1/10万.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均为100%.其它监测指标也均超过上级要求.4年来全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5.01%、94.65%、96.40%、99.78%,调查接种率为99.77%、98.86%、98.73%、95.85%.4年开展了4次8轮农村地区强化免疫接种、城区查漏补种活动,4次的第1轮接种率在97.15%~99.42%之间,第2轮在98.10%~99.42%之间,每轮评估接种率均大于90%.结论要继续加强AFP监测工作,维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巩固无脊灰发病成果.

    作者:曹承红;张静;邱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芜湖市江北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芜湖市江北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家长,指导他们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表.结果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儿童外祖父母、祖父母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父母亲组;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家长.本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回答正确率偏低.结论芜湖市江北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不高,应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作者:杨尚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1992年到2002年上半年期间,宿州市无狂犬病.自2003年下半年狂犬病再次传入以来,报告发病逐渐增多.为探讨发病急剧上升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现将我市2004年报告发生的30例狂犬病人个案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庆新;李家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依法实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探讨

    农村经济文化较落后,防护条件较差;农民防治传染病意识相对淡薄,容易引起传染病发生流行.作为主要为农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传染病疫情,防止法定传染病漏登、漏报、迟报,为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农村漫延提供疫情信息,就必须依法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作者:王叶飞;何维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流行及其初级预防综述

    由于期望寿命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血压的发病快速增加.高血压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需采取综合性措施全面开展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高血压的初级预防,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家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当涂县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回升原因及防控措施探讨

    当涂县2003年急性血吸虫病35例,较2002年上升了23例.现将35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沈翠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6家煤炭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情况调查

    为加强我省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我们于2003年7月对安徽66家煤炭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葆春;樊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徽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项调查报告

    为加强全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掌握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防止呼吸道传染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和蔓延.我们于2004年2月~3月在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马鞍山市开展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欣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芜湖市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芜湖市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建筑工地的数量急剧增加,城乡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为之带来了诸多卫生问题,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尤为突出.食堂基础设施的好坏和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人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如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不仅给工人带来损失,而且会造成工地停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对芜湖市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调研.

    作者:夏成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会阴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8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常见部位为盆腹腔及脏器[1],会阴侧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较少见.现对我院自1985年8月~2005年8月20年间收治8例会阴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炙治疗难治性弱视疗效分析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3亿多儿童中有1千多万的弱视儿童,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1],随年龄增长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不断下降;12岁以后无特效治疗方法[2].由于弱视孩子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差,给今后的升学、就业、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地负面影响.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弱视儿童30例(其中12岁以上者5例),治疗后视力均提高2行以上,有效率达100%,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摘录5例不同年龄,不同弱视类型,在针灸治疗前均曾采用其他方法治疗2个月~6年,均视力停滞不前,来我所加入针灸治疗后,视力显著提高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莉;魏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期不慎落水致不能直立行走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5岁,住院号52147.2005年3月旬月经来潮时不慎落水,致腰腿痛不能直立行走.于2005年4月14日人院.

    作者:徐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保健性婴儿游泳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婴儿游泳是一种全新的健康保健活动,是在专业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运用专业婴儿游泳器材,让0~1岁的婴儿进行适度的水中活动.我科自2003年开展了此项婴儿保健活动,并对部分能坚持定期游泳的新生儿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宁;李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开展术前访视的体会

    做好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让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将手术病人开展术前访视的体会作以下介绍.

    作者:董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流动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我国每年约有8 000万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1].流动人员中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居住地分散且不固定、不易集中、多为青壮年、已婚者多夫妻两地分居.加强对这些人员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为探索此类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我们尝试在流动人员较集中的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常识的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作者:胡祥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