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7-1040
  • 国内刊号:34-1154/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无为县儿童麻疹、白喉、脊灰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无为县儿童麻疹、白喉、脊灰免疫水平,为制定相关免疫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从2004年已接受接种率调查的30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取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G抗体,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白喉抗体含量,微量组织培养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3.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973.30 IU/ml.白喉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7.8%,白喉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0.1845 IU/ml,随着年龄增长抗体浓度逐渐降低,在应加强免疫的年龄没有出现白喉抗毒素抗体预计的高峰,白百破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高于95%,而相应年龄抗体的阳性率却均低于66%.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2%,98.8%,93.2%;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77.75、1:83.40、1:39.09.结论 麻疹抗体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儿童白喉的保护水平较低,儿童白百破疫苗的接种率不能客观反映儿童白喉的免疫状况,如何提高儿童白喉的免疫水平,是免疫规划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儿童脊灰中和抗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作者:完绍敏;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

    目的 建立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为此类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经乙腈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庚烷磺酸钠缓冲液作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AD)测定.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1~50μg/mL,相关系数r>0.9999,加标回收率为93%~105%,RSD为0.66%,检出限为:奶粉1mg/kg,液态奶制品0.5mg/kg.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验和乳制品出厂检验.

    作者:魏文彬;张长龙;杨翠玲;李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司他夫定、拉米夫定联合奈韦拉平治疗艾滋病患者12例效果评估

    目的 观察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联合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抗逆转录病毒方法治疗艾滋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3TC、D4T联合NVP治疗12例艾滋病患者,随访1年.随访指标为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常规生化检查和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在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例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初期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周围神经病变,一般可自行缓解.结论 该药物组合疗效显著,能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能使部分免疫功能得以重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洪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7年歙县3家哨点医院伤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伤害发生的分布特征,为伤害的预防、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监测方案,对2007年1~12月因伤害而首次就诊于3家哨点医院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集到歙县居民伤害监测报告卡6987例.男女性别比为1:0.69;年龄段以35~54岁为主(38.9%);伤害发生以农民为主,其次是家务人员和学生;伤害原因以跌落/跌倒和车祸较多,占48%和17.3%;发生时间主要在休闲和工作时为主,占28.7%和24.3%;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为主,占48%;意外伤害占89.4%,在伤害类型中居首位;家中是发生伤害事件的高发地点(31.1%),以轻度伤害为主,占71.6%;伤害发生后到医院治疗后回家者居多(82.7%).结论 歙县居民伤害以跌落/跌倒和交通事故为主,劳动力人口和学生是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

    作者:蒋江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检测方法在特殊人群梅毒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比较TP-ELISA、TP-PA、RPR 3种梅毒检测方法,为选择梅毒感染状况筛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进行抗体(包括IgM、IgG)检测,并与RP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有反应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 ELISA-IgM法有反应性率2.28%(9/394),RPR法有反应性率3.30%(13/394),ELISA-IgG法有反应性率13.20%(52/394);ELISA法与TPPA法符合率97.9%(47/48),RPR法与TPPA符合率25%(12/48),IgM法与TPPA符合率14.58%(7/48).ELISA法与RPR及IgM法差异有高度显著性.ELISA法与TPHA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LISA法能满足疾控机构监测的需要,可以在特殊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检测中应用.

    作者:王毅;李萍;张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列车乘务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列车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水平、态度及需求,为探索适合列车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出出乘前的列车员500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列车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9.62,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歧视.电视/广播是列车乘务员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方式.结论 应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对列车员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

    作者:杨金杰;王亚奎;闫玉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庆市2003~2007年结核病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安庆市2003~2007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效果,为控制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病统计监测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5年期间,安庆市有48 459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就诊率为1.60‰;痰涂片检查率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44%和36.37%;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1 528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12 768例,新涂阳登记率为33.40/10万,34.77%涂阳病人来自医院转诊;2005年起新涂阳患者发现率达到70%以上;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为92.46%,复治为78.89%.结论 安庆市结核病防治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归口管理体系,建立起以DOTS为主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模式,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效果.

    作者:李贤相;王学明;张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怀远县2002~2007年结核病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怀远县5年来结核病控制效果,为控制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2年2月~2007年3月相关资料.结果 5年共接诊因症求诊病人10 284例,发现登记涂阳肺结核2 607例,涂阳病人登记率由25.92/10万上升到58.52/10万.初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为95.3%.结论 怀远县结核病控制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杨传群;陈文化;李玉珍;李志礼;吴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怀远县1995~2007年疟疾流行特征和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近年来怀远县疟疾疫情回升的流行因素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抽样病例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人群防蚊措施和疟疾传播媒介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1995~1999年年发病率在2/10万以下.2000年起疟疾疫情迅速上升,2003年为高峰,发病率为189.54/10万,此后逐年下降,2007年比2003年下降了74.04%.饲养大牲畜头数年平均下降33.62%.2000~2006年,5~10月月平均气温24.10℃.主要防蚊措施为蚊帐,人均使用率为38.98%.媒介抗药性测定:0.01%氟氯氰菊酯、0.025%溴氰菊酯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疟疾病人及时抗疟治疗率为2.97%,复发率为2.61%.流行季节由6~9月延长为9~11月.结论 造成疟疾疫情上升的原因有气候变暖、传播媒介屏障减少、人群防护行为水平低、杀虫剂效果不确定、病例及时诊断和治疗率低等.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控制措施对疫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文化;褚永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液体氰化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和单元推出职业病控制措施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吸收器岗位的HCN浓度偶有超标,NH3、高温、噪声、总粉尘和其他岗位的HCN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总平面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措施,辅助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结论 该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方长松;侯承基;陈述平;冯隆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徽省2006~2008年度婴儿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06~2008年度婴儿死亡情况,分析主要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6~2008年度安徽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监测,并收集婴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省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为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肺炎.结论 应提高基层产儿科诊治水平,减少出生窒息的发生;进一步开展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减少严重畸形儿的出生.

    作者:孔圣华;张唯敏;尹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徽省2002~2007年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监测艾滋病在我省各类人群中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等高危人群和长途卡车司机、孕产妇进行监测.结果 吸毒人群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暗娼人群感染率维持在1%以下,性病门诊就诊者、长卡司机和孕产妇人群HIV流行率总体处在较低水平.暗娼人群中28.6%~39.6%的监测对象有吸毒行为,吸毒女性中有16.7%~100%的监测对象有卖淫行为,各类高危人群之间互有交叉,互为桥梁.各类人群中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结论 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需进一步强化预防控制措施,控制艾滋病在我省的进一步流行.

    作者:程晓莉;汪方华;肖永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5~2008年安庆市HIV抗体初筛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安庆市艾滋病实验室2005~2008年HIV抗体初筛结果,为安庆市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对待检血清进行HIV抗体ELISA筛查、复检,Western Blot(WB)试验确认.结果 2005~2008年共检测HIV抗体样本20 605份,其中初筛阳性105份,确认阳性43份.检测11个人群,9个人群检出阳性,其中以临床可疑构成比高,其次是在押人员、自愿咨询检测、阳性配偶及子女和同性恋者.感染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多数为外出农民工.结论 艾滋病实验室对各种人群的筛查确定感染依赖于WB确认试验,建议进一步加大筛查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外出打工流动人口的检测和管理,以提高对感染者的发现率.

    作者:杨积朋;余艾莲;金爱武;张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徽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 研究安徽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PLWHA)的生活质量,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阜阳市某县抽取2个艾滋病流行重点村,招募有6~18岁孩子的成年PL-WHA,采用半结构式问卷和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116名有孩子的PLWHA参加了调查,其中男性54人(46.60%),女性62人(53.40%);近一半的人没有上过学,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比男性低;自报个人年收入超过2 000元的只有3成,女性个人收入较男性低.调查对象在总体感觉、健康满意度、生理生活质量、心理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质量和环境生活质量等6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44、2.85、20.13、15.16、9.84和21.20分,经转换后分别是35.99、46.34、46.89、38.18、57.00和41.22分.4项领域合计为183.33分.不同人口学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的不同领域,但未见一个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领域,也未见多个因素影响一个领域.结论 在安徽省农村地区,有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亟需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爱文;计国平;秦义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起茶饮料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

    2008年3月30日下午,我中心于接到市疾控中心电话通知:在安医住院部出现1例饮用茶饮料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带血)、腹痛病例.接到通知后,我中心立即组织有关防疫和检验人员奔赴现场进行核实和调查处理,并与病人居住地肥西县疾控中心进行联系.

    作者:李进;周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5~2007年合肥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疟疾曾经严重影响我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1],经过采取多种有效防制措施和广大疟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到2001年报告发病数降至历史低点.近年来受沿淮淮北等周边县市暴发流行等因素影响,我市疟疾发病2007年较2001年上升了246%.为了解我市近3年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分析疫情上升原因,寻找有效干预措施,我们对2005~2007年疟疾疫情进行了分析.

    作者:陆群;仰凤桃;孔云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发放管理体会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医疗器材的回放、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发放等工作,供应的物品涉及科室广、品种多、消毒灭菌产品周转快、需求量大,每项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的质量,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控制医疗感染的关键科室.

    作者:范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现状调查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为了解我院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害情况,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季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矽肺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分析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在肺部及淋巴结形成分散或融合的纤维结节.矽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呼吸道感染,有些患者长期或反复住院,极易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现将我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间住院的28例矽肺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银川市市区2006~2007年从业人员体检HBsAg阳性结果分析

    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银川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携带情况,进一步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现将2006~2007年银川市市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罗琼;陈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探讨

    安徽省界首市是国家预防艾滋病综合示范区.2004年开始实施示范区项目工作,母婴阻断工作也同时启动.项目初期,广大妇幼卫生工作者对此项工作并没有足够重视,并由于此项工作在当时没有经验模式可借鉴,只是按项目工作布置在产前保健门诊和产科开展孕产妇预防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工作.2004年8月,在产前保健门诊筛查出第一例阳性孕妇,通过对这例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逐步探索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用手机短信提示外出儿童按时接种疫苗的体会

    短信提示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在医务工作者和受种者家长之间建立有目的的沟通,以保证儿童在外出时能及时接种疫苗,是一种医院走向社会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近年来,儿童监护人虽然对疫苗的种类、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疫苗相应传染病等方面的知识逐渐增加,但仍有遗忘、漏种的可能.短信提示及时传递信息,能有针对性地为受种者提供帮助,减少漏种或超时接种.我院计免门诊从2006年3月起开展外出儿童短信提示服务后,收到一定的成效.

    作者:刘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提高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管理体会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死亡的机会,同时也浪费了国家巨大的卫生资源.卫生部2001年统计表明,我国医院感染率平均约为4%~8%,医院感染患者中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约占30%[1].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阻断这一传播途径,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我院加强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知识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考核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子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歙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情况检测分析

    2008年以来,我中心检验科对全县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进行了检测,共检测水样441份,分析项目19项.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露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保障人民健康,依据有关法规,从事餐饮业、食品加工业、宾馆、理发、浴室、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需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持证上岗.为做好这一工作,现对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2002年和2006年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比对分析,以期通过4年前后健康检查状况的比较,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作者:朱亚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肥西县农村改厕现状调查

    在农村建设卫生厕所,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是疾病综合防治的治本措施,也是改善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肥两县积极开展农村改厕工作,但进展缓慢.2008年4~5月,在省爱卫办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对全县改厕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守文;赵广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效果,预防和控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出现的健康危害因素,防止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我们于2008年5月13日,对合肥某医院急救中心大楼、综合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效果进行了卫生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业林;赵玉琳;袁媛;吴同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解我省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我们对省内部分市(地)级疾病控制中心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李开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病人的护理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即Multip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MODS)[1]是指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症.MODs是创伤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重度颅脑损伤并发MODS者也不少见,已被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所重视.

    作者:黄先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综合医院老年科心血管病人并发谵妄症状及其治疗

    心血管疾病和谵妄症状的共患率很高,国外研究表明85%~95%的老年谵妄病人没有被临床医识别.本研究对本院老年科心血管住院及连续门诊病人共患谵妄的患者,在积极合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加用抗谵妄的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迎辉;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358例静脉麻醉无痛人流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常规负压吸引人流术,受术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心里紧张,重者出现人流综合症,我院计划生育手术室2008年1~10月份,对其中5 358例无痛人流实行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淮北市相山区2008年度35~69岁妇女乳腺癌筛查报告

    乳腺癌是妇女多发生的癌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1].乳腺癌的早诊早治,近年已被公认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群防措施[2].根据国家要求,淮北市于2008年在相山区开展了35~69岁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现就筛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思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宫颈癌介入治疗术后卧位及卧床时间的研究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还可使病灶缩小以达到二期手术切除的目的.我院介入科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宫颈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该方法是经股动脉穿刺,为防止术后出血,须平卧24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患者常出现许多不适症状,如排尿困难、腰酸背痛、烦燥、难以入睡、无食欲等等,为了让患者较快度过这一时期,减少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机会,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我们采用了新的卧位方式,减少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并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黄士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逆转病毒药物治疗

    艾滋病(AIDS)母婴传播是指母亲将艾滋病病毒(HIV)传染给其孩子(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并导致孩子感染的过程,也称为艾滋病病毒的垂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大途径之一.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3个环节,即: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生产过程中(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阴道分泌物而感染)和产后(病毒通过母乳喂养传播).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1,2].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酒中微量铅分析方法综述

    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酒的品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铅是酒类产品中必须控制的卫生质量指标之一[1-3],过量的铅进入机体不易排出而导致累积性中毒,对人的智力、体质和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肝肾的危害尤为严重[4].因此,对酒中微量铅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快速的检测铅含量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针对酒中铅的常用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钱凯;丁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徽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健康教育传播材料预实验研究

    安徽省健康教育所2005~2008年承担了目标人群为中学生的预防艾滋病传播材料开发使用项目.该项目传播材料载体为作文本,在作文本的封二、封三刊载漫画故事,封四刊载预防艾滋病顺口溜;传播的形式是漫画故事和顺口溜,核心信息是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相关信息[1].为了解传播材料初稿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我们在界首市、临泉县进行了材料预试验.

    作者:仲学锋;洪涛;董华;计国平;曹敏;程铭民;武建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徽省出国人员艾防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报告

    为了使安徽省出国人员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技能,我们于2008年7月~2008年9月,分批对安徽省国际旅游卫生保健中心的452名出国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本玉;潘芳;叶向光;周幼贤;徐业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芜湖市记者、学生和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为了解芜湖市这些年来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为制定全市今后宣传活动计划和方案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11~12月对新闻媒体记者、中学生、大学生和农民工共616人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献忠;程周祥;俞黎黎;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对策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全县范围内群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如何发挥档案功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共同研究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对寿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探讨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策略.

    作者:鲍继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教育和医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探索预防医学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娥;汪天平;姚应水;文育锋;袁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方法

    编制和书写作业指导书及其相关记录文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南于其涉及项目内容繁多、专业技术性强,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编制和书写规范.根据基层普遍反映和关注的焦点,笔者以编制和书写的PE300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方法(以下简称<期间核查方法>)和维护保养规程>(以下简称<维护保养规程>)及相关记录文件为例,归纳总结了编写中的经验和规律,以供大家共同研讨.

    作者:周青;王晓玮;陈俊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