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7-1040
  • 国内刊号:34-1154/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6年01期文献
  • 安徽省市县(区)级卫生应急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市县(区)级卫生应急能力.方法 对安徽省16市、62县和42区级的卫生计生行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等承担卫生应急的主要医疗卫生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级政府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将卫生应急常规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制定了各项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办公室单独设置率达45%,卫生应急队伍组建率100%,卫生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落实率达67%,全员培训率达65%,90%地区开展了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活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各项指标达95%以上,均能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的市县(区)制定了征用物资归还、补偿制度和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补助制度.市县(区)综合平均得分分别是716分、695分和601分,其中应急队伍和应急处置得分率较高,均达应得分75%以上;市级、县级和区级卫生应急能力综合评分除装备储备、培训演练外,其它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徽省已经建成卫生应急体系中的装备储备、善后机制亟待加强.

    作者:曹明华;吴家兵;张进;陈国平;龚磊;侯赛;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压力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等工具,对阜阳市2所高职院校1275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此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指数理想:CMIN/DF为1.268,GFI、AGFI、RFI、NFI均大于0.9,RMSEA为0.013.压力和消极的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具有负效应(总体效应分别为-0.374,-0.141),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正效应(总体效应分别为0.295,0.267).结论 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压力和消极的应对方式是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程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米中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使用GB/T5009.12-2010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米中的铅,参照JJF 1059.1-2012建立数学模型,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对每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得出终扩展不确定度为0.030 mg/kg(包含因子k=2),结果报告为0.70 ±0.030 mg/kg.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米中铅,对不确定度影响较大的主要为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拟合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作者:杨洋;耿天宇;陈智超;唐秀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固镇县2007~2014年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固镇县农药中毒危害现状,探讨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对策.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将2007~ 2014年网络直报的农药中毒报告数据导入Execl,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2007~2014年共报告农药中毒2168人.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86人,占农药中毒的13.19%,死亡1人,病死率0.35%,男性多于女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7、8月份,35 ~ 60岁为高发年龄;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882人,占农药中毒的86.81%,死亡48人,病死率2.55%,女性多于男性,病例相对集中发生在4-9月份,25~45岁及65岁以上为高发年龄.结论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已成为固镇县急性农药中毒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加以控制和预防.

    作者:杜文军;徐文新;李晓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安徽省2014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4年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状况,为加强安徽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省所有涉农县(区)的60%乡镇为监测点,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有关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共采集6152份水样,监测18项指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评价依据.结果 安徽省2014年水质合格率为57.1%,其中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8.7%,学校自建设施水质合格率为48.6%,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36.5%.以溪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37.5%)低,江河(61.7%)、湖泊(64.3%)次之,水库(66.9%)高;以浅井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37.0%)低,深井(58.5%)次之,泉水(69.4%)高.全省农村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前5项指标分别是:游离性余氯、二氧化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其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3.6%、72.8%、75.0%、85.0%和91.5%.结论 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尤其是分散式供水,存在安全卫生较大隐患.

    作者:徐艳龙;王志强;赵玉琳;马李;冯晓亮;郑莉;黄发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安徽省2014年肺结核病人发现、登记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4年肺结核病人登记、发现、治疗等情况,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及有关报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全省结核病发病水平、结核病患者管理情况.结果 2014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任务完成率(106.45%)、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91.23%)、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和可疑肺结核患者的追踪率(98.89%)、总体到位率(93.74%)等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新发涂阳病人发现较上年下降8.13%.结论 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并未因实施新的结核病防治模式而受到影响,但应加强医院痰检工作,提高涂阳病人发现.

    作者:王荣;王纪祥;张永忠;吴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2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124例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本院菌阳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已确诊的菌阳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124株病原菌进行培养并做药敏.结果 124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5株,占12.1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2.42%),表皮葡萄球菌3株(2.42%),溶血葡萄球菌9株(7.26%),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革兰氏阴性菌60株,占48.38%,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5株(12.10%),铜绿假单胞菌12株(9.68%),阴沟肠杆菌10株(8.06%),大肠埃希菌4株(3.23%),其他共计19株(15.31%),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真菌49株,有曲霉菌4株,余45株为假丝酵母菌,对除天然耐药以外的个别药物,均显敏感.结论 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菌阳肺结核患者以真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耐药情况较为严峻,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作者:赵京黎;王东萍;王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安徽省成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成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疾病监测地区按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及以上居民15821人进行调查体检,抽出信息完整、既往确诊高血压的全部病例共1866例,分析血压控制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为24.4%,男性和女性人群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4.5%和24.3%,人群血压控制率随年龄增大有下降趋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血压控制率40.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群血压控制率为19.6%(x2=22.22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压未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是:老年、文化程度较低、未服药治疗、BMI≥24.0 kg/m2.结论 安徽省成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低,血压控制与年龄、文化程度、BMI、服药治疗相关.

    作者:吴庆生;刘志荣;陈叶纪;徐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宿州市2014年343例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宿州市2014年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型别和分布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控方案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结果 343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肠道病毒核酸总阳性185份,阳性率59.2%.其中EV71阳性45份,阳性率13.1%;CoxA16阳性98份,阳性率28.6%;其他肠道病毒42份,阳性率12.2%.男女比为1.8∶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54.6%(118/216)和52.8%(67/127).结论 2014年宿州市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型别为CoxA16,同时伴有EV71和其它肠道病毒;男女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3,P>0.05).各县区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17,P<0.05).

    作者:张玲;葛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泾县2009~2013年非结防机构网报(疑似)结核病例转诊和追踪到位情况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在我国肺结核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一直高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前2位[2],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的措施.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结核病防治机构对未到位病人的追踪是病人发现与管理的重要途径[3].

    作者:陈界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东至县2004~2014年艾滋病疫情和抗病毒治疗状况分析

    东至县地处皖南山区,每年约有10余万人外出务工,常住人口约为47万人.2004年8月,东至县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为进一步了解东至县艾滋病疫情特点以及抗病毒治疗工作情况,现对东至县2004~ 2014年艾滋病疫情和治疗情况进行简单分析.1 材料与方法

    作者:江中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例HIV蛋白印迹试验漏检病例原因分析

    随着艾滋病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的发展,电化学发光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用于艾滋病的筛查检测.Roche Elecsys HIV combi PT将发光系统与免疫反应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全自动第四代检测试剂.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可以将21d左右的检测窗口期再缩短4~5d[1]、检测限及线性范围更宽,因出具结果较快更适合急诊(一份标本18min就可以出具HIV单项检测结果).

    作者:张艳;王睿;王毅;许亚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六安市2011~2013年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分析

    医疗机构的环境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灭菌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疾控机构对医院开展的消毒效果监测有利于从外部监督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水平.现将近年来六安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卫;常宏伟;丁业荣;高大维;李朝阳;范玉珍;秦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包河区医疗废物监管现状调查及对策

    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医疗废物流失后果严重,极易被不法分子倒卖谋取利益,危害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原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市级以上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利用处置,设市(包括县级市、地级市和直辖市)城市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基层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究竟如何?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结合具体卫生监督执法实践,对医疗废物处置全程监管浅谈一点体会.

    作者:王宏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歙县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地方法,因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关注[1],为了解歙县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现对歙县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刘磊妹;洪露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萍乡市2012~2014年游泳池水水质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夏季,游泳馆成为许多市民避暑和纳凉的好去处.随着游泳人数的增加,会加速游泳池水水质的恶化.因游泳池水水质污染可能导致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眼病等多种介水传染病的传播流行[1].为保障广大游泳者的身体健康,防止由游泳池污染而造成传染病发生,现将2012~2014年萍乡市游泳池水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罗清华;李润萍;罗建梅;徐庆军;苏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结核病之一,发病群体广泛,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近年来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结核性胸膜炎占结核病总数的2.5%[1].该病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常会引起胸膜增厚、黏连及胸廓变形,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核性胸膜炎若得到及时合理治疗,多数患者可临床治愈[2].本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病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芜湖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控制在15%以下[1],近20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急剧上升趋势,2014年全国平均剖宫产率达到54.47%[2],芜湖市近年来剖宫产率维持在68%左右,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对母婴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共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芜湖市流动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流动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缺乏也影响她们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育龄妇女在流入地怀孕和生育的比例提高[3],为了解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剖宫产的因素,芜湖市妇幼保健所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开展了一次调查.

    作者:吴炜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消毒灭菌技术研究进展

    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安全[1].20世纪初,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新型高效消毒剂相继用于消毒和灭菌.近年来,又先后研制成功了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微波灭菌装置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我国消毒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消毒与灭菌研究、应用、管理以及产品开发和技术发展的独立体系.

    作者:夏则开;王谋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中国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发出血热,引起该症状的病原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进一步研究确定该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1].自2010以年来,中国河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浙江等地相继报告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例,其中少数危重病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012年韩国和日本相继报道了确诊病例[2-3],提示该病毒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区存在并循环.在美国密苏里州的2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分离到的Heartland病毒是另一种新白蛉属病毒,其基因水平上与SFTSV同源[4].由于SFTSV是一种能够感染人的新型病毒,本文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疾病预防四方面的新研究内容进行概述.

    作者:何军;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反式脂肪酸的研究现状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TFA)是至少含有一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碳碳双键上两个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分别位于双键的两侧,空间构象呈线形[1-2].反式脂肪酸的加入具有增添食品酥脆的口感、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所以长时间以来被视为取代饱和脂肪酸(saturated-fatty acid,SFA)的较符合健康的取代品,大量地用于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烘焙食品和煎炸类等市售包装食品中[3-4].

    作者:郑妹凤;张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风险沟通在开展甲型H1N1流感HE中的应用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风险沟通措施,势必会造成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对卫生专业机构的不放心、群众出现恐慌心理,严重者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1].因此,公众、专业机构、媒体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对于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及时有效地处置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作者:郭永挺;丁振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Acrylamide)为白色结晶状固体,具有神经毒性和生殖发育毒性[1],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2],引起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慢性中毒[3],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4].由于丙烯酰胺在工业上的普遍应用,我国2002年制定的职业接触限值[5]中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8h时间加权容许浓度(PC-TWA)为0.3 mg· ml-1.目前工作场所中的丙烯酰胺现行的标准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6],过程繁琐.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王雷;唐玉菲;刘必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起学校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食物中毒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类别之一,2015年4月30日14时30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辖区某学校电话报告:该校部分学生早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疼等症状.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积极应对,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郑;李友权;樊海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