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然锇同位素进行了离心分离.选择OsO4作为工作介质,以单机分离实验结果证实了γij=γ0△Aij关系式,拟合出实际的γ0.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台级联分离实验得到了192OS丰度大于99%的OsO4.
作者:周明胜;杨光伟;聂玉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用14 MeV中子轰击Pt,通过198Pt(n,2p)反应产生197Os.用高纯锗探测器观测197Os的衰变γ射线,获得了10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97Os的衰变,测定它的半衰期为2.8±0.6 min.根据γ(x)-γ符合测量,建议一个197Os的部分衰变纲图.
作者:袁双贵;杨维凡;徐岩冰;肖永厚;王贤义;赵力民;王平志;李恒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pH、各种成分用量对99Tcm-N4AIPO标记率的影响.在佳条件下,标记率为95%.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药盒中主药(1-氨基-3-(4-硝基咪唑)丙醛肟,N4AIPO)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药盒在不同储藏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药盒在0~4℃冰箱中保存6月以内、室温条件下保存2月以内或于40℃水浴中存放10天以内,可保证放化纯度>90%.说明药盒稳定可靠.另外,异常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药盒的毒性低.
作者:李儒君;褚泰伟;王毅;刘新起;王祥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采用苏氨酸转变为苏氨酸乙酯,再用LiAlH4还原该乙酯合成了苏氨醇,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和Fmoc(9-芴甲基羰基)保护的氨基酸合成了7肽树脂;再用三氟醋酸铊(Tl(Tfa)3)在7肽-树脂上形成7肽的二硫键;用苏氨醇氨解法裂解肽-树脂并在7肽链上接上苏氨醇形成八肽;然后用三氟乙酸脱去氨基酸侧链保护基团,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八肽,得到了奥曲肽(OCT).
作者:宋娜玲;赵启仁;党永红;刘国藩;刘洁;褚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采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了5-氨基水杨酸包衣片对犬结肠的靶向性.用99Tcm标记5-氨基水杨酸后,将标记物制成包衣片;通过在人工胃、肠液中测定放射性泄漏的方法观察包衣片的包衣膜性能;实验犬口服包衣片后,用SPECT显像观察包衣片在犬消化道内的运动过程.结果显示:包衣片在人工胃液中不溶解,外观无变化,无放射性漏出;将包衣片在人工胃液中滞留1 h,取出放入人工肠液中3 h,包衣膜被部分溶蚀,出现大量孔洞,但无放射性漏出;3.5 h后有放射性漏出,表明包衣膜开始破裂释药.犬口服后,包衣片在升结肠开始释药,并在结肠内停留6~7 h.表明5-氨基水杨酸包衣片能在结肠定位释药.
作者:李云春;张宣;张志荣;杨晓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研究了125I种子源的自屏蔽、不同容器和容器的形状、源的几何位置等对125I种子源表观活度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125I种子源表观活度的测量只有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较准确的测量.因此为用户测量125I种子源的表观活度提供几点建议:选用材质为聚丙烯的标准尖底放免管作为测量容器;逐个测量;测量时,源必须放在托盘中心.
作者:金小海;白红升;樊红强;尹卫;高惠波;陆巍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对33例经胃镜检查初步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进行18FDG-PET(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扫描)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癌术后随访病例19例,以评价18FDG-PE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18FDG-PET对于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7%(32/33),1例假阴性,远处转移准确率100%(6/6).对于单纯胃局部(主要为第1站)淋巴结转移灵敏度55%(6/11),特异性为100%.改变22%(7/32)的患者治疗方案.19例随访病例中7例PET显示阴性,其中5例随访时间超过2年而未见复发.12例发现局部和/或多发转移,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3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吻合口局部复发3例,骨转移6例.18FDG-PET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丁勇;田嘉禾;姚树林;张书文;邵明哲;卫勃;徐白萱;刘雁翎;尹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用生理盐水将20%医用人血清白蛋白(HSA)静脉注射液稀释后,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制备HSA微胶粒(SAA),冻干制成药盒;电镜检查显示得到了粒径<80 nm的SAA,颗粒范围适合于骨髓、淋巴和炎症显像.用Na 99TcmO4溶液对药盒进行标记,标记率>99%,并可稳定至标记后4 h.小鼠生物分布结果提示,99Tcm-SAA主要从肾脏排泄,60 min时肝、脾和肾放射性较高;家兔显像结果显示给药后30~60 min骨髓可以清晰显影.该SAA药盒标记方法简单,质量稳定,骨髓摄取率高,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胶体显像剂.
作者:杜延荣;陈方;吴贵华;龙明清;周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利用在pH6.5的乙酸-乙酸钠(HAc-NaAc)缓冲溶液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In(Ⅲ)与苯基荧光酮(PF)形成红色胶束络合物反应,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放射性111InCl3溶液中微量In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68 nm,参比波长为520 nm,该胶束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568,520为2.6×104 m2/mo1,其化学组成为n(In):n(PF):n(CPB)=1:2:2.ln浓度在0~0.4 mg/L范围内工作曲线符合比尔定律.因此,用此显色体系对实际样品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准确性较好.符合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放射性溶液中微量In的要求.
作者:叶肇云;孙亚勤;陆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采用T3抗体包被酶标板微孔、生物素化T3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链亲合素作为信号放大体系,一系列定量游离T3(FT3)为标准品,并以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为显色底物,建立了FT3的生物素-亲合素(BA)酶联免疫分析(FT3-BA-EIA)法.其灵敏度为0.90 pmol/L,标准曲线范围0.9~45.0 pmol/L,批内变异系数3.1%~8.1%,批间变异系数4.9%~10.6%.测定了101例临床血样,其中正常人46例,实测范围2.5~11.1 pmol/L,均值为5.1±2.0 pmol/L;27例甲亢病人,实测范围9.7~37.3 pmol/L,均值为20.5±7.1 pmol/L;20例甲低病人,实测范围0.9~3.8 pmol/L,均值为2.0±0.9 pmol/L;8例孕妇,实测范围为3.4~8.5 pmol/L,均值为6.0±2.5 pmol/L.通过对临床血样的检测,本法与化学发光法(CIA)及放免法(R1A)的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应用本法可有效地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快速的特点,适于临床检测和科研应用.
作者:崔素珍;韩世泉;官国英;侯惠仁;李丽波;张莉岭;许文革;刘一兵;王玉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采用NaI(T1)闪烁谱仪测全能峰的方法测量了137Cs和60Co的γ射线在铅、铜、铝材料中的吸收系数.对137Cs(0.661 MeV)分别为1.213、0.642、0.194 cm,与公认值相差均约1%;对60Co分别为0.674、0.481、0.1 49 cm1,与公认值相差均在5%以内.利用铁的吸收系数对其未知厚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误差均约2%.
作者:陈英琦;陈玲燕;张哲;徐垚;李雅;秦树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探讨103Pd支架预防经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分流道狭窄的效果.健康乳猪18只行TIPSS,术后分为两组,分别置入103Pd支架和普通支架.并于术后4周、8周行血管造影、病理解剖和光镜管腔面积检测.门静脉造影显示4周时放射组2例、对照组3例狭窄;8周时放射组全部闭塞,对照组部分狭窄.术后4周肝实质段支架内径组织增生厚度(12.95 MBq组)为3.64±1.01 mm,对照组增生厚度为2.24±1.02 mm,两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表明,9.25和12.95 MBq103Pd支架均未能抑制TIPSS分流道术后狭窄.
作者:高沁怡;张曦彤;舒强;李亚明;裴著果;许书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采用γ计数仪测定β粒子产生的韧致辐射定量测定32P.结果显示在相同样品体积、相同介质的情况下,韧致辐射计数与32P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体积或介质发生变化时韧致辐射计数也会发生明显变化.提示γ计数仪可以用于32P的定量测定,但在进行此类测量时,须保持相同的测量条件.
作者:马娅;孙自平;赵蔚冲;孟斌;于文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对62例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手术前行SPECT亲肿瘤显像,其中99Tcm(V)-DMSA显像组32例,99Tcm-MIBI显像组30例;并对两组患者早期和延迟影像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显像方法对MTC原发灶诊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99Tcm(V)-DMSA对原发灶显像的早期摄取比、延迟摄取比、滞留指数明显高于99Tcm-MIBI显像,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99Tcm(V)-DMSA显像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邓波;肖欢;陈小凤;陈华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18F-2-脱氧-D-葡萄糖(FDG)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正电子显像剂,但在鉴别诊断肿瘤时,很难区分炎症和肿瘤病灶,可能造成肿瘤诊断的假阳性结果.胆碱代谢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能够弥补FDG某些不足,已用于各类肿瘤的鉴别诊断,特别在前列腺癌、脑瘤和膀胱癌的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FDG PET.本文对胆碱代谢PET显像的基本原理、常用正电子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概述.
作者:唐刚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简要评述了碳酸锂对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体积、甲状腺激素等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适用范围.锂离子可以增加131I在甲状腺的停留时间,减少1311用量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碳酸锂有抑制甲状腺合成、释放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可望通过服用碳酸锂减轻131I治疗后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另外,由于碳酸锂有一定的升白细胞作用,因此碳酸锂与131I联合应用治疗Graves病(GD)有一定的适应症.
作者:康玉国;匡安仁;陈淼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