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参复混肥是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由集安人参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是一种以生物菌剂为主,又含氮、磷、钾、钙、镁等多种人参所需营养元素的复混肥.此肥在西洋参上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同时也提高了西洋参的品质,增强了抗病性.现将此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如下.
作者:于春刚;刘振环;张艳秋;王景云;郑殿家;崔东河;江敦友;赵家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洋参与人参是同科同属多年生宿根药用植物.西洋参也叫花旗参,产于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西洋参的药用作用与人参不同,属凉性,可降压、镇静、解热、止痛、抗疲劳、抗衰老.
作者:钱少军;李学芝;孙国刚;田永全;郑殿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细辛,别名细参,全草入药,全草含挥发油2.65%,油中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油酚、黄樟醚、优香芹酮等,有祛寒、开窍、温肺止咳、止痛等功效.
作者:刘振环;崔东河;李公启;钱少军;金慧;宋心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人参有着几千年的药用史,它具有补元、养气、贻神的神奇功效,古代的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人参的文字记载.这些记载对后世研究人参有着重要意义,这其中清朝乾隆帝的三首咏参诗在人参文化研究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者:张雯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对晚期小视野青光眼病人,改善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结合小梁切除或晶体摘除手术,使眼压控制,从而促使部分尚未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视网膜功能的恢复.方法:对这组病人40例,72眼,分为治疗组(益母草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均给予检查:视野、前房角、眼底、眼压、视力、出凝血时间.术前先给予降眼压,视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加用益母草注射液10ml加5%GS 250ml静脉点滴3~5天.当眼压控制正常,眼部炎症静止,再行小梁切除术或小梁联合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继续采用神经营养药及益母草静脉点滴10天.结果:术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追踪复查,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组视力相对提高,眼底与术前相同,视野比术前扩大5~20度,15例28眼,有效率70%.对照组视野扩大5~15度6例12眼,有效率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在晚期小视野青光眼术前、术后应用,有利于视功能恢复.
作者:徐珊琪;林泽贤;陈少如;陈葵;郭军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人参多糖具有确切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和强壮作用,但在人参制品的开发中多被忽视,尚未见商品出现.本文报道人参多糖胶囊的生产制备和应用效果.
作者:回秀兰;齐淑芳;回文莉;张艳琴;谷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原产美国和加拿大.我国从1975年开始正式引种试验(7510工程),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努力,1980年引种试验成功,从此结束了西洋参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作者:赵世群;李树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从1996年~2000年,在长白山的东、西、南、北坡共设置了5块样地,对本区治疗毒蛇咬伤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储量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收集了不同植物在长白山三个垂直带的分布、区域、生境和储量等数据和资料.
作者:于锡刚;张艳;董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北天南星的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方法,为开发和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肖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洋参(Panax quinpuefolium L. )原产于北美洲,我国1975年开始引种,先后在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栽培.
作者:孙春华;高景恩;黄瑞贤;黄淑敏;郑艳梅;韩继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危害人参、西洋参的虫害包括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害虫,地下害虫多是蝼蛄、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地上害虫有草地螟等,它们分布广、食性杂、为害重,被害人参呈孔洞和缺刻状并易遭致病害的发生,因而大大降低人参、西洋参的产量和质量.
作者:孙涛;张忠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又称洋参、花旗参,原产美国和加拿大,我国80年代初引种成功,并在全国大面积栽培,形成新兴西洋参产业,成为世界上生产西洋参的国家之一.
作者:王铁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医药废水有害物质排放种类多,超标倍数高,对环境污染较大,需积极治理,减少对水环境和人群的危害.
作者:董旋;张国东;张淑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