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查中药单方制剂清眩降压片的降血脂作用。选用与临床高血脂疾病形成机制相近的高脂饲料造模方法,分别采用小鼠和大鼠两种试验动物,从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两个方面对清眩降压片进行降血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小鼠预防性灌胃给予清眩降压片2周血清TC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量效关系明显;清眩降压片高剂量组动物血清LDL-C含量较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治疗性灌胃给予清眩降压片2周时,高剂量组动物血清TC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给药4周时,高剂量组动物的血清TC、TG、LDL-C含量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或P<0.05)。清眩降压片对高脂血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王怀生;何忠梅;丁云录;马吉胜;李光子;孙玉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甘草种衣剂对一年生甘草中根长、根干重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为甘草包衣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根长,烘干后测量根干重的方法,甘草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根部粉末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析。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nm。结果甘草种衣剂可以增加一年生甘草根长、根干重和甘草酸含量,包衣组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比未包衣组的增加了0.01%。结论甘草种衣剂可以促进增加甘草根长和根干重,进而促进甘草根部的生长,HPLC法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甘草种衣剂可以提高甘草中甘草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甘草的品质。
作者:张浩;杨世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不同前处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在0μg~1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1,检出限为0.0025g/100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6%~8.56%,加标回收率在80.8%~103.3%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测定食品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作者:李青;刘思洁;石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参研究》杂志(ISSN 1671-1521;CN22-1156/S)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由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院)主办,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作者:《人参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成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探讨人参食用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中、大剂量组和人参醇提物大剂量组均可使正常成年大鼠血浆CRH含量降低(P<0.05),人参原粉大剂量组和人参醇提物中、大剂量组均可使正常成年大鼠血浆ACTH的含量降低(P<0.05),人参原粉、人参水提物和人参醇提物各剂量组对正常成年大鼠血清GH,肾上腺、垂体脏器系数以及体重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人参原粉和人参醇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江一川;张虹;付雯雯;徐华丽;于晓风;睢大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主要利用三种发根农杆菌 A4、15834、R1601诱导苦参产生毛状根,初步为建立苦参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提供参考。本实验采用共培养法,考察了不同外植体、菌种、培养时间对苦参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并对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进行初步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毛状根的佳诱导条件是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 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终测定诱导率高为27.6%,存活率为45.8%,而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富集量为1.68mg/g(苦参毛状根干重),未检测到苦参碱。
作者:贾春秋;赵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不同种类人参,人参不同部位中,红参加工过程中人参皂苷Ro(简称Ro)和姜状三七皂苷R1(简称R1)的含量含量。方法:采用HPLC的方法,对样品预处理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鲜参中Ro和R1含量比红参中含量高;不同部位中Ro和R1的含量差异为:芦头>参须>主根;红参加工过程中的蒸制使Ro含量升高,R1含量降低。结论本文所建立的人参中人参皂苷Ro和姜状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靠。
作者:朱琼;李德坤;周大铮;叶正良;鞠爱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实验研究寻找出野山参生长年限与近红外光谱的相关性,近而研制出一种不用破坏野山参原植物就能判断野山参年限的检测设备,为野山参年限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途径。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年限的野山参样品供成份分析和光谱分析用,采用Nicolet870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对样品在10,000~4,000cm-1范围内进行全光谱扫描,建立野山参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库。建立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年限人参芦、体、须近红外光谱数据库。结论建立的野山参生长年限近红外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野山参生长年限的快速检测。
作者:韩士冬;张倩;刘强;曹志强;卢启鹏;丁海泉;高洪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以种衣剂包衣处理甘草种子,比较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草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某些形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甘草的株高、茎粗、根粗、根长、根干重、根体积、茎干重、叶干重、叶面积和壮苗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甘草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甘草的品质与产量。
作者:杨慧洁;张浩;杨世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杞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五杞胶囊2、4、8g生药/kg组。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五杞胶囊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系数,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活力及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五杞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肝脏系数,升高大鼠血清ALB含量及A/G比值,降低血清AST、ALT、CHE活力及GLO 含量,减少肝组织Hyp、MDA含量,升高SOD活性。结论五杞胶囊通过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肝功能,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的白蛋白降低。
作者:高普均;秦俊杰;王中锋;张秀娜;曲绍春;于晓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用索氏提取法乙醚提取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确定化学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人参中的挥发油(即人参的脂溶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采取气质联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鉴定及含量测定。结果鉴定了71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和酯、挥发油。结论乙醚提取人参,得到的化合物经知网、万方数据库查询,在人参挥发油中未见报道的有23种。
作者:赵花;魏建华;徐涛;赵岩;张倩;曹立军;高光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草莓中多酚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取单因素实验考察回流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时间、温度等多种因素对草莓多酚得率的影响,并进行正交优化。结果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确定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20,时间3h,温度70℃。结论在佳工艺条件下草莓多酚得率稳定可达2.46%。
作者:王志巧;罗晓丽;贾江新;张曼;赵丽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长期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对民国时代与国民党难于界定,对民国时期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被埋藏,甚至避而不谈。(一)教育家、民国时代的元老级人物蔡元培先生主持和领导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任院长时期(其前为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做出历史性贡献。蔡元培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设立国药研究室,1929年8月聘请药学家赵燏黄为专任研究员,对人参的本草学、生药学、化学、药理学开展全面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在助手朱晟等协助下,有既往工作为基础,赵氏于1931、1932年出版了《中国新体本草图志》(原称《实验新本草》),全面展示出人参研究成果,是中国民国期间人参界的奇葩,应当客观真实发掘其历史全貌。
作者:宋承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龟甲养阴薄膜衣片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5μ);流动相:以甲醇-水(56:44);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3nm。结果丹皮酚在0.01448~0.2896μg(r=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8%,RSD=0.90%。结论方法简便可行,易于操作、准确、可靠,可用于龟甲养阴薄膜衣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哲汉;许清华;巩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采用不同播种量、播种方式、覆土厚度大株红景天种子育苗出苗的影响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大株红景天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环节是: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播种量为处理好的种子1g/㎡,播种方式为条播,覆土厚度为过筛细土0.1㎝,并依据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特点加强水、肥等田间管理。
作者:张卫东;张增江;刘长武;刘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利凉遮阳液来自荷兰的高科技遮阳、降温产品,可有效解决春夏季温室大棚内的强光和高温问题,为作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利凉遮阳液可避免传统遮阳网遮光过多问题,提高作物产量,遮阳更有效。同时,它在温室大棚表面形成白色反光涂层即可以保护温室覆盖,又解决了室内闷热的问题。利凉遮阳液具有遮阳降温、耐风雨和紫外线辐射、延缓棚膜老化、经济实惠、操作简单的特点,在蔬菜大棚及温室上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富玲;黄佳云;郑芝强;付龙;刘志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参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与瘁倒病(pythium debaryanum)是人参苗期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人参的茎基部,而且症状相似,单凭感观不易区分,由于两种病害侵染的病原菌不同,常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现将两种病害的区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公启;孙国刚;孙秀安;金键;崔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海拔高度是影响人参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与人参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含量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综述了不同海拔高度对人参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的影响,文献研究表明在海拔400~1000 m范围内,人参皂苷的含量较高,是人参栽培的适宜海拔高度。但不同海拔高度对人参蛋白质,多糖,挥发油等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种植。从而为提高人参品质,综合开发利用人参资源和改善人参生产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曦;刘双利;张连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内生菌存在于健康的植物组织内部,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人参作为传统的名贵中药,近年来其内生菌的研究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人参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活性作用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潘晓曦;关一鸣;张舒娜;吴连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参文化,是人参产区文化活动与人参经济的总和,包括了这个地区的全部生产生活活动。长白山区的人参文化,伴随着人参采挖及栽培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如何使人参文化与人参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同步发展,这便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作者:黄维刚;黄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