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日,某城区—辆停放在路边的私家车后备厢被撬,被盗现金一百万.经技术勘查未能获得理想的生物物证.通过调取现场监控,侦查人员发现作案过程中一名疑似男性犯罪嫌疑人有翻动受害人放置在车内手提包的动作,遂提取该手提包送DNA检验.1.2 DNA检验使用脱落细胞提取仪(北京布兰特警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对手提包的提手、外侧面和内侧面脱落细胞进行了分区域吸附收集,采用硅珠法提取DNA.因受害人为女性,为获得充分遗传信息,使用Identifiler(R) Plus试剂盒(美国AB公司)和Yfiler(R) Plus试剂盒(美国AB公司)进行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STR的扩增检验.
作者:章申峰;陆松尧;李佑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胡某,男,33岁,农民工,无出海经验.某年12月11日与另外两名同乡随一渔船出海捕鱼.由于没有海上作业经验,3人均出现晕船反应,出海后3日内多次呕吐.12月14日上午,胡某因反应过于剧烈而躺在床上拒绝干活,引起该渔船大副韩某的不满,遂禁止其进食.据了解,数日来胡某几乎未进食,偶尔有人私下给予零星食物,但饮水未受限制,无证据证明胡某曾遭受殴打.12月21日,大副为泄愤将胡某所盖棉被丢入海中,自此胡某睡觉一直未盖棉被,当时处于初冬季节,海上气温为0~10℃.12月24日傍晚,胡某多次自诉胸闷,起身上厕所时摔倒过两次.20时许,胡某在进食一个油饼和饮用热水后回床铺休息.
作者:李志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杨某,男,34岁,因交通事故致左腕部受伤.查体:左腕部畸形、肿胀明显,纵叩痛,局部压痛(+),可扪及骨擦感.X线片示:左桡骨骨折断端可见骨碎片分离,骨折断端累及腕关节面.诊断为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尺骨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在司法鉴定过程中,法医发现伤者杨某双手罕见畸形.1.2 法医学鉴定1.2.1 法医临床学查体1.2.1.1 双手外观双手拇指掌指关节处粗大,拇指、无名指指间裂间隙位于腕背部前缘,大鱼际粗大,拇指与无名指指间裂间隙增宽,指间裂间隙达腕部前方,双手示指、中指及第二、三掌骨相应掌部软组织缺如,无名指、小指整体完整,小指短小,第四、五掌骨的相应掌部软组织完整(图1).
作者:李日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日,某法院执行拘留途中,坐在车内后排的被执行人用所戴手铐(前铐位)勒住坐在前排的工作人员颈部,致其受伤.伤后2个月,该法院以涉嫌暴力妨害公务报案,侦查机关委托对伤者进行损伤程度鉴定.1.2 病史摘要患者以“外伤致咽喉疼痛伴呼吸困难1h”入院.现病史:患者叙述于入院前1h被他人用手铐勒住颈部,当时意识丧失2~3 min,被叫醒后感觉咽喉部、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痰液,眼眶胀痛,头痛,胸闷、气短伴渐进性呼吸困难.入院时声音嘶哑.查体:颈部右侧皮肤见青白相间勒痕,范围约3 cm×2 cm.
作者:李新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年6月10日9:00许,李某与梁某发生争执,后李某持枪射击梁某将其打死.1.2 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男性尸体,身长169 cm,发育正常,体型健壮,尸僵存在于下颌关节,强度一般,余关节未出现僵硬;尸斑呈淡红色,分布于枕、项、腰、背未受压部位,指压退色.头发黑色,顶部发长11 cm;双眼睑闭合,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6 mm,睑、球结膜苍白;耳郭完整,左、右外耳道无出血;外鼻完整,鼻腔无异物及出血;口唇黏膜苍白,牙齿完整,口腔无异物.额部有一处9.0 cm× 1.5 cm皮肤擦伤,左眼角外侧有一处4.0 cm×2.0 cm皮肤擦伤,左面部有一2.5 cm×0.1 cm皮肤擦伤,鼻梁部有一3.0 cm×1.0 cm皮肤擦伤,人中处有一2.5 cm×0.1 cm皮肤擦伤.左乳头外侧2.0 cm处有一2.1 cm×1.8 cm创口,创缘呈波浪形;左胸部及左上臂共有69处呈类圆形、椭圆形及短条形小创口,长度为0.3~ 1.0 cm,创口中央缺损,创缘周围皮下出血;创口呈散在性分布,范围上至左侧第二肋间隙,下至左肋弓,右至右胸骨旁线,左至左上臂中段内侧;左腰部有一2.1 cm×2.5 cm类圆形创口,边缘呈锯齿状,创口周围7.0 cm×7.0 cm范围内可见火药烟晕及颗粒嵌入,用探针探查创口深达腹腔.余体表检查未见明显损伤.
作者:梁鑫;林子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2003年3月某公司开办铜砂加工厂,从2004年起,工厂附近某村的大量村民开始出现头晕头痛、浑身酸痛、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并发现盛水的铝壶、铝桶常出现腐蚀脱斑现象,怀疑水质(井水)有问题.2006年经当地环保部门监测,发现村民井水中镉超标,多数村民经当地省职业病医院诊断为生活性尿镉、血镉偏高或生活性慢性轻度镉中毒.蔡某(女,46岁)是本次重金属污染事件中受害者之一,曾因中毒性肾病、持续性低分子蛋白尿评定为工伤八级;因镉中毒后同时伴有肝损害(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蔡某主张被告赔偿肝损害方面的后续治疗费,要求对肝损害与镉中毒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作者:刘会;王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年4月15日,某市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该命案先后发现有3人被杀,经侦查系同一人所为,米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在对米某进行布控抓捕时,又在其住处发现第4具尸体(陈某,男性,约40岁),怀疑均为嫌疑人米某所害,对该尸体进行法医学检验.1.2 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斑位于背、腰、臀部未受压部位,尸斑呈暗红色,指压不退色,尸僵已缓解.面色苍白,角膜重度混浊,双眼球、睑结膜未见出血,口、鼻腔未见出血;左侧鼻翼外侧见3.0 cm× 1.5 cm皮肤擦挫伤,右侧鼻翼外侧见1.0 cm×0.8 cm皮肤擦挫伤,鼻背部见2.5 cm×2.0 cm范围点状皮肤擦挫伤,未触及鼻骨骨折;口唇黏膜苍白,未见破损及出血;颏部左侧见1.5 cm×1.0 cm皮肤擦挫伤(图1).胸部左侧乳头外上方见16.0 cm× 14.0 cm皮肤红肿;胸部左侧乳头内下方见10.0cm×5.0cm不规则皮肤色素改变伴皮革样化(图2).双手十指甲床轻度发绀.左肘部两处疑似注射痕.双侧腹股沟区见陈旧性注射后愈合针眼.左小腿中段胫前见0.4 cm×0.3 cm皮肤擦挫伤,右膝部内下侧见2.0 cm× 1.0 cm皮肤擦挫伤.其余未见异常.
作者:陈竹;刘锋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张某,男,64岁.2013年9月21日,张某在湿滑的道路上奔跑时摔倒受伤,并送院救治.治疗终结后,张某先后两次于不同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第二家鉴定机构还对张某的外伤参与程度作了相关评定,认为其右肩关节陈旧性损伤及退变在伤残等级中的参与程度约为30%.为正确审理此案,2015年5月法院委托本鉴定中心对张某的损伤后果与外伤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作者:马丽莉;王云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种属肌组织形态的特征指标,建立种属鉴别的判别方程,尝试建立一种种属鉴别新方法. 方法 分别提取20名成年死者三个部位(肱三头肌、股二头肌和竖脊肌)的肌组织和达到出栏年龄的猪、羊、牛各20头三个部位(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长肌)的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测量人及猪、羊、牛肌组织的11项观察指标,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建立种属判别方程.结果 筛选出4项观察指标建立人与猪、羊、牛之间种属鉴别的判别方程,对人肌组织的判别准确率可达90%,对猪、羊、牛肌组织的判别准确率分别可达80%、100%和80%.结论 形态学方法为人与猪、羊、牛之间肌组织的种属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为动物种属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楼旭鹏;张伟;郑剑;徐宏;赵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特异性存在于阴道分泌液中的微生物菌群.方法 收集阴道分泌液16份、唾液样本16份、粪便样本16份、精液样本8份、外周血样本8份、尿液样本5份及鼻腔分泌液样本4份,对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和阿托波氏茵的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采用3130xl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和阿托波氏茵在阴道分泌液中的检出份数分别为15、5、8、14和3份.卷曲乳杆菌和詹氏乳杆菌特异性存在于阴道分泌液中.结论 检测卷曲乳杆菌和詹氏乳杆菌对鉴定阴道分泌液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凯南;胡萌;黄江平;周怀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汉族人群VEGF基因5'端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应用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DNA微测序技术SNaPshot分析184例广东地区无关个体VEGF基因5 '端4个SNP位点(rs699947、rs1570360、rs833061、rs2010963)的遗传多态性.应用PowerMarker v3.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广东地区汉族无关个体VEGF基因5'端4个SNP位点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每个位点均检出3种基因型.rs833061和rs699947位点紧密连锁.共检出6种单倍型,其中C-G-T-C、C-G-T-G、A-A-C-G、A-G-C-G频率均>10%,为主要单倍型.rs699947、rs833061、rs2010963位点的个人识别率为0.583~0.634,非父排除率为0.133~0.144;4个SNP构成单倍型的个人识别率为0.868,非父排除率为0.438. 结论 广东地区汉族人群VEGF基因5'端序列呈现出高度遗传多态性,可作为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的遗传学指标,同时可用于相关疾病关联分析.
作者:何文智;马晓燕;冼嘉嘉;袁天丽;李少英;李双琳;刘海波;黎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体脑组织多种RNA指标的表达水平与早期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12例已知PMI (4.3~22.5 h)的个体,提取脑组织总RNA.选取8种常用RNA指标(β-actin、GAPDH、RPS29、18S rRNA、5S rRNA、U6 snRNA、miRNA-9、miRNA-125b),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运用geNorm软件筛选早期PMI表达稳定的内参指标,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死亡原因)的关系.运用R软件将内参标准化的RNA指标代入前期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推断PMI,计算推断PMI的误差率以验证模型精确性. 结果 5S rRNA、miRNA-9和miRNA-125b表达稳定,其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无关.利用β-actin推断PMI的误差率为24.6%,GAPDH为41.0%. 结论 5S rRNA、miRNA-9和miRNA-125b在死亡早期表达稳定,适合作为人体脑组织的内参指标.β-actin表达水平与PMI相关性良好,有望成为推测早期PMI的辅助指标.
作者:吕叶辉;马开军;李志宏;顾峻;鲍建瑛;杨智昉;高静;曾颜;陶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像(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imaging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IMS)技术建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脑组织内蛋白差异化表达的质谱成像方法.方法 应用Autoflex Ⅲ MALDI-TOF质谱仪在质荷比1 000~20 000范围内对DAI组和对照组脑组织进行质谱扫描,利用ClinProTool 2.2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挑选出存在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分子进行质谱成像,观察不同质荷比的蛋白质分子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 质荷比为4963、5634、6253、6714及7532的5个蛋白质分子在DAI大鼠脑组织内表达量存在差异. 结论 MALDI-TOF-IMS可用于大鼠DAI后脑组织内差异蛋白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质谱成像技术检测DAI大鼠脑组织中差异蛋白分布的分析方法.
作者:任冠恒;翁榕花;施妍;黄平;邓恺飞;刘宁国;陈忆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麻植物中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和大麻酚(cannabinol,CBN)三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方法 采用通用C18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15 mol/L KH2PO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同时收集波长190~400nm的紫外光谱图,并以此光谱图及保留时间作为定性依据.结果 所建方法能良好地分离THC、CBD和CBN,三种成分在0.4~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回收率大于87%,低检出限分别为1.8、2.0和1.3 ng,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 结论 反相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大麻植物中THC、CBD和CBN的定性定量检测.
作者:傅强;舒智;邓轲;罗璇;曾昌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毒品在体内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磺基转移酶、丁酰胆碱酯酶、儿荼酚-O-甲基转移酶和吗啡6-脱氢酶等代谢酶催化下,发生葡萄糖醛酸化、水解、氧化、磺酸化等多种反应,生成有活性或者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然后经尿液、胆汁或者其他途径排出体外.不同毒品的代谢途径不同.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吗啡类、苯丙胺类、氯胺酮、大麻类和可卡因等毒品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研究,综述了这些毒品体内代谢的代谢部位、代谢酶、代谢产物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碧粉;邵雷;张润生;梁晨;张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几年二代测序(second generation sequencing,SG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通量增大、读长增加的同时测序成本大幅降低,给生物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使法医遗传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测序技术在法医遗传学的应用历程展开,回顾了测序技术对法医学遗传标记检测的重要性.以已有相关法医学研究应用的Roche、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三大测序技术公司推出的二代测序技术平台为例,探讨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潜能.目前可依赖这些平台完成DNA水平遗传标记(SNP、STR)、RNA水平遗传标记(mRNA、microRNA)及线粒体DNA全基因组的测序.然而,技术产品的推出及验证、分析软件的成熟化、与现有数据库的对接、大数据使用中的伦理问题等都是决定该技术能否替代(或补充)成熟PCR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及普遍应用于案件检测的关键.
作者:张素华;边英男;赵琪;李成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处于高糖、高酮状态并且导致代谢失代偿的危险并发症.这类死者常规法医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需要进行死后生物化学指标分析.死后生物化学是一种采集死者体液进行生物化学检测,从而判断死者生前的代谢状态进而明确死因的检查方法.本文综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的基本情况、法医学检查表现,并着重阐述运用于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后生化指标,从而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思路.
作者:丁杨;鲁琴;胡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8周岁作为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甚至免于死刑的年龄节点,在我国司法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四肢长骨骨骺、第二性征等在18周岁时已基本发育完成,而锁骨胸骨端骨骺是人体各大关节干骺端骨骺闭合较晚的骨骼.近年应用多元影像技术探讨锁骨胸骨端骨骺闭合规律的研究显示,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在18周岁年龄推断中有一定价值.X线、超声存在一定弊端,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CT特别是薄层CT目前应用较广,但薄层CT扫描辐射较大,非诊疗目的的影像辐射不符合当今医学伦理.MRI是无辐射的断层影像,易于评估,是锁骨胸骨端发育推断骨龄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总结了锁骨胸骨端骨骺闭合规律在骨龄评估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总结应用锁骨胸骨端骨骺闭合规律进行骨龄评估的可行性.
作者:范飞;涂梦;骆莹贞;张奎;陈晓刚;邓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20例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例海洛因相关死亡案例死者的一般情况、毒品使用方式、死亡原因、法医学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法医病理学改变.结果 本组案例死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组织病理学检验为非特异性改变.死亡原因包括海洛因使用(或泄露)后急性中毒死亡(13例,占65%)、滥用海洛因后继发性疾病(3例,占15%)、吸食海洛因致吸入性窒息(2例,占10%)及戒断综合征导致死亡(2例,占10%)四种.结论 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者的法医学鉴定,需在全面系统的尸体检验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对死者体内海洛因及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综合案情资料、现场勘验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黄万麒;李利华;李桢;洪仕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某县杀亲案件的现场情况、损伤情况以及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为杀亲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2013年23例杀亲案件的资料,从涉案人员基本情况、死者与嫌疑人之间的关系、死亡原因、作案动机、作案地点、作案时间、作案工具及作案后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23例杀亲案件中,以夫妻关系为主,主要为激情杀人,作案工具多为就地取材,作案地点多选择在住所,作案时间以夜晚为主.结论 杀亲案件的分析应依据现场勘验、尸体检验并结合调查走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谢晓;董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DYS391等24个Y-STR基因座在南京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考察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AGCU Y-PLUS(24) PCR试剂盒对南京580名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进行Y-STR基因座扩增检测分型,用软件计算24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等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湖北、辽宁、广东、北京、成都汉族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南京580名汉族无关男性个体在24个Y-STR基因座共发现580种单倍型,各基因座的基因多样性(GD)为0.294 6~0.939 8,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83 7.六地人群G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YS391等24个Y-STR基因座在南京地区有法医学价值,可用于案件检验及家系排查.
作者:孙大鹏;闵涯邻;连昌舟;俞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广泛、多态性高、可复合扩增,已被广泛应用于亲权鉴定、个人识别以及种族识别.由于同一STR遗传标记在不同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存在差异,因此,应用于法医学鉴定前,必须通过群体调查获得该群体的基本遗传学参数[1].本研究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无关个体的血样进行21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获得该群体21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信息,为个人识别、亲权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
作者:马丽英;张子龙;魏铄蕴;孙红兵;杨鑫;骆继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是一类简单重复的DNA序列,其重复序列仅2~6 bp,重复次数在10~60次,又称为微卫星DNA.STR分布广,散布在整个基因组中,平均每20 kb就有一个STR基因座,在人类基因组中约存在着5万~10万个STR.STR基因座具有极高的多态性,亦按孟德尔定律遗传[1].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共有保安族20074人[2],主要聚居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本研究应用AmpFlSTR(R) Identifiler(R) Plus PCR扩增试剂盒(美国AB公司)对聚居于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境内聚居的301名保安族无关个体(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1.499%)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群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孙小明;赵鹏;丁延云;张宗清;张瑞智;陈蓉;罗春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吴某,女,35岁,2010年8月5日因“发热10d伴皮疹、咽痛7d”前往某市人民医院诊疗,8月11日被诊断为成人Still病.8月19日晨测血压下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血压仍进一步下降,14:20出现寒战伴四肢末梢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经抢救无效于17:30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成人Still病的预后好,是某市人民医院诊疗行为过错导致了吴某的死亡,医方认为其诊疗行为不存在任何过错,但是吴某的死亡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故某人民法院委托本鉴定所对吴某的死亡原因以及对吴某在治疗过程中,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有无直接因果关系及参与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
作者:田甜;王宝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裁判医学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并在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以湘雅医学院裁判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为主线,阐述了裁判医学的演进,包括科学理论基础、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探求裁判医学在湘雅医学院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近现代法医学的缩影,并为中国法医学发展提供历史参照.
作者:闫杰;龙玲玲;任立品;廖慧丹;扎拉嘎白乙拉;郭亚东;邱棠;蔡继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