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4.6%,病情凶险,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心肌酶谱改变及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临床医生往往只注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忽略出院后随访管理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报道1例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以使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作者:黄舒洁;郭延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从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组织管理因素、护士素质和护理技术因素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对医疗设备和药物的管理、人力资源的配备、护理人员培训、各部门的沟通,并运用制定护理记录表格、转运流程和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来对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从而为更好地进行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提供依据。
作者:余涵;郑丽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微创、准确、客观、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对急危重症患者起到重要指导治疗作用。本文就PICCO监测在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海云;戴木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动态变化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例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男3例),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发热、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3例中,1例表现为单叶实变影,1例表现为双肺多叶实变影伴间质性改变,1例表现为单叶实变影伴斑片状影及磨玻璃改变。病变特点:两肺多叶、多段受累,病变具有游走性,进展期实变影增多,病灶吸收缓慢,可出现肺纤维化。3例均见不同程度胸膜反应伴胸腔积液;未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胸部X线检查是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病变密度、形态和范围以及变化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作者:蔡瑞萍;杜瑞宾;李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从急救中心120调度会话的微观层面观察其会话特征,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紧急救援电话如何实现有效、迅速的信息传递。方法从省急救中心“120”调度自然录音形成的语音资料库中,选取具有明确的呼救需要、紧急救援会话清楚、完成救护车调度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录音文本转换后进行会话分析。结果15个案例中,通话时间基本控制在60秒内(接警54.87秒,调度32.93秒);话轮互动的频率相对较高(接警11.07次,调度9.33次);打断次数、重复确认较多(接警话轮互动中信息确认3.40次,调度话轮互动中信息确认5.67次);语气词使用较多(呼入方4.67次,调度员1.80次);在会话发起、主导与结束上,发起为呼救者,120调度员表明身份后,话语的主导方转给了调度员,直至会话结束。结论在紧急状态下,120调度会话呈现“预设——抢话——询问——确认”的程式化特征,报、接警具有明显的特点和规律,急救中心要注意建构120调度会话语言规范,强化调度员语言能力训练,从而实现120调度迅速、有效。
作者:陈沂;黄守勤;陈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对早期创伤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格拉斯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早期创伤性脑损伤且颅脑CT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行颅脑磁共振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I(T1WI、T2WI、FLAIR)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SWI序列检查,分析研究各序列上脑内损伤出血灶的检出率和分布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磁共振常规序列共发现30个出血灶,在DWI上共发现46个出血灶,在SWI上共发现402个出血灶。出血灶分布于深部脑白质区、额颞叶皮髓质交界区、胼胝体、放射冠、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等区域。GCS评分13~15分25例,9~12分12例,≤8分3例,GCS评分较低者其出血灶数较多,出血灶范围大者其GCS评分亦较低。SWI检出病灶数与其他多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WI在早期创伤性脑损伤检查比常规则MRI能显示更多脑内微小出血灶,GCS评分高低与出血灶的多少及大小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俞顺;范帆;包强;苏家威;杜瑞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大鼠肝细胞的凋亡和炎症介质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系大鼠编号并分成对照组(n=8)和实验组(n=32)。实验组大鼠腹腔内按30mg/kg注射浓度为20%的百草枯,对照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观察0.5、1、3、7天后,实验组有8只大鼠死亡。分别收集两组大鼠下腔静脉和肝脏组织中的血液。通过运用ELISA方法测定IL-1β和TNF-α水平。运用RT-PCR测定IL-1β、TNF-α、iNOS和p53的mRNA表达量。在干预第3天时,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肝脏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的表达含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作者:李伍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乌司他丁对窒息致心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效应及潜在机制。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只)。窒息致心搏骤停后4分钟给予心肺复苏。治疗组在复苏开始时给予15mg/kg乌司他丁。复苏后24小时统计死亡率。复苏后24、48及72小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此外,在复苏后1、3、6、12、24、48及72小时分别测定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NFκB、TNFα及IL6水平以评估乌司他丁对脑组织TLR4信号通路的效应。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0 v.s.30%;P<0.05),而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TLR4 mRNA表达、NFκB、TNFα及IL6水平在每个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1)。因此,心肺复苏开始时予乌司他丁治疗可通过阻断TLR4信号通路减轻复苏后炎症反应并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林世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是为了研究选择性磷酸酶抑制剂是否能够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自噬和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将200只wistar系大鼠编号,并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0只。模型组(PQ组)大鼠每天一次按40mg/kg比例即1ml百草枯洗胃,同时用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大鼠每天2次用等量的1ml盐水洗胃,同时用1ml盐水腹腔注射。其余两组大鼠每天一次按上述毒物浓度洗胃,并在第1天、第3天、第5天用磷酸酶抑制剂1ml进行腹腔注射,分别按0.5kg/kg(sal 0.5)、1.0kg/kg(sal 1.0)。我们收集第7天的肺组织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自噬相关蛋白LC-3Ⅱ阳性表达,然后用WB检测LC-3Ⅱ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们报道一种新的可以调节血管功能的脂肪细胞衍生因子。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分子机制、信号途径和脂肪细胞源性醛固酮的功能意义,检测导致血管功能障碍的脂肪细胞源性醛固酮在糖尿病相关肥胖中是否升高。研究是应用从人类和小鼠(C57BL/6J)脂肪组织中分离的3T3-L1脂肪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从肥胖型糖尿病db/db和控制db/+小鼠中获取有或无周围脂肪和成熟脂肪的肠系膜血管。醛固酮合成酶在3T3-L1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检测到,这种酶分泌基础醛固酮和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在3T3-L1脂肪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刺激导致醛固酮分泌的增加和CYP11B2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被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和FK506)和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减弱。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FAD286减低脂肪细胞的分化。坎地沙坦治疗的db/db小鼠中(每天1 mg/kg,4星期),血浆醛固酮、CYP11B2的表达和醛固酮的分泌都有所减低。在包含有周围脂肪db/db肠系膜动脉中,乙酰胆碱诱导的松弛通过依普利酮(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有所增加。脂肪细胞含有醛固酮合成酶,并且产生醛固酮以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钙调磷酸酶/核因子(依赖活化T细胞)的方式。有功能的脂肪细胞源性醛固酮调节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血管功能分别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这些新的发现认为脂肪细胞在醛固酮和血管功能障碍之间有可能存在潜在的联系在糖尿病相关肥胖者中。
作者:李伍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介绍:心搏骤停后目标体温管理已在2010国际指南推荐。我们在2012年开展德国全国性调查评估该措施的施行情况。方法:我们对德国951个ICU进行全国性电话调查。通过德国网上注册医院进行ICU的确定。应用调查问卷对ICU基本信息及心搏骤停后目标体温管理实施细节进行调研。
作者:林世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七氟醚后处理已被证实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中,我们对线粒体ATP依赖钾通道(mitoKATP)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在七氟醚后处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林世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72小时内死亡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EICU93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这些患者是否在中毒72小时之内死亡分成两组。我们比较两组患者在中毒24小时内性别、年龄以及毒物剂量,尿中百草枯浓度、血灌后尿中百草枯代谢产物浓度、WBC数值、淋巴细胞数量、动脉血气分析、血钾、血钠、血氯、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I、CK、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浓度。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尿百草枯浓度和百草枯剂量关系。用ROC曲线分析中毒早期死亡指标的预测值。
作者:李伍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将于2014年11月7~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建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急诊医学分会、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社等承办。本次会议正值灾难医学分会成立三周年,也是灾难医学分会的第二次年会,年会的主题是:①灾难救援的准备及科普教育;②灾难现场救援的组织指挥与管理;③灾难现场医学救援技术;④灾难风险评估与信息传送;⑤灾难心理救援;⑥灾难救援装备与转运。届时将有来自大陆及海外的灾难医学、救援医学、急诊医学、重症医学等医护、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等共聚一堂,共同展示和研讨近几年来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总结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和展望我国未来灾难医学的发展前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未与任何论文中介网站、机构或个人建立稿件合作关系,并严禁所有工作人员接收“中介”投稿或个人额外收受作者钱物,本刊暂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本刊并未开设“《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网络在线投稿平台”,投稿方式仍为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csyjzzz@163.com。本刊官方网址为:csyjz.pmph.com。请广大作者鉴别。特此声明。
作者:《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集光盘、纸版导读、网络、手机报、微信、微博等多位一体的国家级电子期刊,现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929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372,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光盘定价:20元/期,2013年9月加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以“全身骨骼疼痛1年余”于2013年8月1日就诊本院。入院前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踝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逐渐累及双膝,后渐出现双侧肋骨及腰骶部疼痛,活动时明显,静止时可稍缓解,伴四肢无力,严重时需拄拐行走,无肉眼血尿、排尿不适,无发热、脱发、口腔溃疡、皮疹,无皮肤紫癜、腹痛、黑便,无头痛、头晕,多次就诊当地多家三甲医院,查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骨骼ECT:双侧肋骨、左侧骶髂关节、双侧足跟部异常放射性浓聚;生化全套:磷0.27mmol/L、碱性磷酸酶(ALP)149U/L、肌酐95μmol/L、尿素氮4.9mmol/L、尿酸94μmol/L、葡萄糖4.6mmol/L、钠141 mmol/L、氯111 mmol/L、钾3.9 mmol/L;自身免疫全套、抗中性细胞胞浆抗体(ANCA)、肿瘤标志物:均阴性;尿常规:葡萄糖3+、蛋白弱阳性、隐血阴性;PET-CT (2013.04.05):①肝硬化、肝右叶囊肿、脾切除、门脉高压改变;②胆囊结石、双肾小结石;③双侧肋骨陈旧性骨折;④骨质疏松;⑤左肺及右肺上中叶多发病灶,考虑感染性可能。诊断“重度骨质疏松”,予“镇痛、抗炎、调节骨代谢”等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月余,就诊北京某医院,查膝关节、踝关节超声:双侧膝关节少量积液,左膝轻度滑膜增生,右侧股骨下端骨面毛糙,退行性病变,双侧踝关节及右踝足背跗骨关节少量关节腔积液,左右踝轻度滑膜增生,双侧跟腱止点处滑囊炎;骨代谢检查(2013年6月15日):甲状旁腺素(PTH)正常、25羟维生素D313.4ng/ml、总I型胶原氨基酸端延长肽149.1μg/L、β-胶原降解产物测定0.829ng/ml。诊断为“低磷血症、骨关节炎”,予“补磷、补钙、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降尿蛋白”等处理,踝关节、双膝关节疼痛有所好转,但仍有双侧肋骨疼痛及四肢无力,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本院门诊,门诊拟“低磷血症原因待查”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食欲、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既往35年前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20年前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22年前因“脾功能亢进”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脾切除术”。有2型糖尿病史20年,有高血压病史15年右。1年前于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对青霉素过敏。体格检查:T 36.8℃;P80次/分;R 19次/分;Bp 168/55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可见肝掌,颈、胸部可见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颈软,双侧肋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右中下腹壁静脉曲张,左腹壁见以长约20cm陈旧性手术疤痕,全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24小时尿磷:61.3mmol/d,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肾穿刺术病理提示(见图1):光镜:部分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刷状缘脱落,部分坏死脱落管腔;电镜: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损伤,灶状坏死可见,上皮细胞水肿+++;肾小球轻微病变;免疫病理:阴性;考虑“慢性小管间质疾病”。追溯病史,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持续5年,临床表现为骨骼疼痛、四肢无力,低磷血症,诊断:低磷骨软化症,阿德福韦酯致肾损害,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Fanconi综合征,慢性肾脏病2期。治疗上予立即停用阿德福韦酯,改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并口服磷酸盐合剂20ml QID补磷,骨化三醇及补钙治疗,1个月后患者双侧肋骨疼痛缓解,四肢无力缓解,并能独立行走,复查血磷在0.85~1.1mmol/L。随访第3个月,患者仍需补充磷酸盐合剂维持血磷浓度在正常范围。但剂量减少至15ml QID。复查尿蛋白转阴,尿糖减少为1+,血尿酸恢复正常。
作者:杨国凯;林苗;张丽;洪富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迄今尚未有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报道,该家系2例患者同时患有成骨不全和强直性脊柱炎,复习文献发现成骨不全和强直性脊柱炎在骨质改变方面均存在骨密度减低的特征性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调节成骨细胞功能及骨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均参与成骨不全及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本文结合本病例特点,同时联系临床和文献报道,对Wnt信号通路在成骨不全及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讨论。
作者:刘剑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概述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物质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组织灌注不足或血流分布异常所致的一种广泛的细胞低氧性急性循环衰竭,以全身组织低灌注和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点,是机体对过敏原的一种即刻的致命性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起病急骤,来势凶猛,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引言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均为人类感染的致命病原体,可导致感染者急性起病并迅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目前,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造成约70%的患者死亡,而2005年非洲爆发的埃博拉及马尔堡病毒病的致死率则高达80%~90%。对于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病毒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但对暴露后的预防及治疗研究已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上取得进展。
作者:Mike Bray;MD;MPH;陈研(翻译);陈刚(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健康期望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人体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进入老年期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受到外界或者自身不利因素的侵袭后极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终出现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
作者:朱鹏立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