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1-1307
  • 国内刊号:11-2249/R
  • 影响因子:0.20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97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2013年6期文献
  • 从“鼾眠”到“酣眠”——Pillar止鼾支架开辟鼾症治疗新途径

    对很多人来说打鼾只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生活习惯,但从耳鼻咽喉疾病来说,鼾声不仅是疲劳、饮酒等状态的副产品,更有可能是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25000多例鼾症患者的追踪调查发现,其中27%有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疾病中OSAHS的发病率至少在80%以上.OSAHS患者需长期应付缺氧状态,因此易造成心肺额外负担,更易得心血管疾病.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患者数超过100万,其中,猝死于睡眠之中者达30%,其罪魁祸首就是OSAHS.

    作者:丁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大陆地区成人OSAHS患者接受治疗现状及对策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患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生的低氧血、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OSAHS可导致白天嗜睡,工伤意外、交通事故增加,是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肺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

    作者:易红良;殷善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正确看待OSAHS外科治疗的价值

    1 关于成人OSAHS外科治疗价值的争论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一直是多学科模式.内科治疗主要是以呼吸科和口腔正畸科为主,依赖睡眠时配戴辅助器具进行治疗,如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下颌前伸为主的口腔矫治器;很多患者期待睡眠中不受器具的约束而选择手术.外科治疗中耳鼻咽喉科以鼻、腭咽和喉咽等上气道手术为主,近年也扩展到使用CPAP及与咬合无关的简单颌骨手术;颌面外科以颌面部骨结构手术为主,如双颌骨同期前徙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骨牵引成骨等;普通外科则主要通过胃和肠道手术矫治病态肥胖来治疗OSAHS.

    作者:李五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OSAHS外科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障碍中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儿童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这些概念都不陌生,但在儿童OSAHS外科治疗领域,仍然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

    作者:刘大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部位的术前评估

    外科手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重要方法之一,睡眠外科治疗已经发展到针对上气道不同部位和各种结构的多平面、多层次手术,术前对上气道评估判断阻塞部位和形态学异常是多平面手术的前提和预测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罗伟;王旭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OSA的诊断和治疗——挑战、机遇和发展共存

    由上气道阻塞导致的睡眠呼吸功能障碍包括鼾症(snoring)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一类常见疾病.由于病因纷繁复杂,加之造成气道阻塞平面部位的不同,使得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人们对OSA认识的不断提高,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与理念也在发生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元化干预、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格局和特点,这一现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OSA的诊断与治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作者:李晓明;宋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辅助腭扩展治疗OSAHS

    口腔矫治器已被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等睡眠医学权威著作认定为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或治疗不能耐受持续正压通气(CPAP)重度患者的替代疗法.所言及的矫治器基本上是下颌前移型矫治器,主要治疗机制为将上气道前方组织前移,从而扩张上气道;而横向开展包绕上气道的软硬组织,是否能够同样扩张上气道,以及如何在临床实施,均是前沿探索话题,也是口腔睡眠医学向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发展的表现.

    作者:高雪梅;曾婧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OSAHS手术中应用进展

    机器人手术是21世纪先进外科技术的代表,其不仅改进了传统内镜微创手术的技术,而且扩大了内镜手术的范围.机器人手术可大程度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创伤,是目前微创外科学前沿的技术,同时也有望应用于远程急救医学,实现战争、地震等极端环境下的遥控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经历了伊索系统(AESOP,1994年)、宙斯系统(Zeus,1999年)、达芬奇系统(DaVinci,2000年)3代的发展.

    作者:温武;石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舌/舌骨悬吊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极高,认知度低,但诊断相对容易,治疗上出现了多学科参与的多元化格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公认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法,但相对较低的治疗依从性依然是当今比较突出的问题[1],对于大多数不接受CPAP治疗或治疗失败的OSAHS患者,如无外科手术禁忌证,准确的上气道阻塞平面定位诊断后,针对性的上气道外科扩容手术为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法[2-3].针对舌源性阻塞或喉咽腔阻塞的术式虽然种类繁多,但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尚缺乏针对性的标准术式,本文旨在讨论OSAHS外科治疗技术的舌/舍骨悬吊术,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推荐读者参考相关文献.

    作者:陈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结构因素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中的作用及评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5%~4.6%[1,2],是心脑血管、代谢、神经及精神系统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OSAHS的病理特征是睡眠时上呼吸道反复暂时性塌陷,继而阻塞,导致呼吸暂停.目前已经证实许多危险因素参与OSAHS的发病和进展,其中以下几类因素发挥重要作用[4~6]:①解剖因素,各种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导致结构负荷增加;②肥胖;③上呼吸道扩张肌的代偿功能下降;④通气控制的稳定性,高环路增益将会造成通气控制的不稳定;⑤觉醒阈值,部分OSAHS患者存在觉醒阈值降低,加重了通气控制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呼吸暂停的反复发生.

    作者:叶京英;李彦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OSAHS的外科治疗策略

    近年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由于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并造成多器官损害的睡眠呼吸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能是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作者:袁琨;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Repose骨螺钉系统在OSAHS手术中的应用

    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常见的狭窄部位是腭咽平面和舌咽平面.腭咽、舌咽部是由软组织构成的软性管道,软组织体积增大及睡眠时由于胸腔负压及重力作用,软腭、舌体后坠,从而引起上气道阻塞.外科手术治疗OSAHS是通过减少腭咽、舌咽部软组织负荷,改变上气道内径和形态来达到改善症状和降低发病率的目的.

    作者:郑宏良;石崧;陈世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尚杏林春暖德育桃李芬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王锦玲教授访谈录

    王教授,受杂志社委托,我接受了采访您的任务,非常感谢!我们很想了解您的成长历程,你是怎样走上从医路的?为什么选择耳鼻咽喉科?年少时,我上学路上总经过一家医院,经常看到呼啸而过的救护车、身穿白衣的医护人员们忙碌的身影.“白衣天使”救人于危难中的圣洁形象在我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杀医现象”有赖制度解决

    近,砍杀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除了哀悼逝者、严惩凶手、加强医院防范措施外,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些机制性的问题.2003~2012年中国医疗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初步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随着医保制度的发展,个人直接医疗支出占了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快速下降,从2003年的58.3%,下降到了2011年的34.8%.这一比例已经与巴西、墨西哥、韩国等中等收入国家接近.

    作者:董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耳正常及病理传声机制理论研究

    1 前言在声音从外耳道传递至内耳过程中,中耳起着关键传声作用.由于中耳结构个体差异较大,因而中耳传声效能也有一定个体差异.尤其是当中耳存在听骨链固定等病理改变而行听骨链手术后,中耳传声功能更加千差万别.由于临床上直接测量术后中耳各结构力学特性比较困难,从而研究术后中耳各结构传声特性也就十分困难.

    作者:Takuji Koike;王杰;李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医师协会等联合呼吁对医疗暴力零容忍

    针对浙江温岭等地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于201 3年10月29日召开座谈会,强烈谴责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呼吁对医疗暴力零容忍.中国医师协会等四部门指出,医务人员是生命的守护神,对医务人员的伤害是对生命的亵渎,是没有人性的行为,也是对广大患者权益的侵害,全社会都应予以谴责.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不仅伤害了医护人员的身体,而且伤害了医务人员的心灵,更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医疗环境.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无医可求”绝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预言.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办公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暴力零容忍

    医者仁心是医者的高祈愿,有多少医者希望能达到仁心仁术的愿望.可成为医生之后,方知长路漫漫,且一路荆棘.王云杰医生被凶手杀害,让我和同事们再次回忆起曾发生在同仁医院和北大人民医院的血案,集体不寒而栗.时至今日,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王云杰医生的遇害,又将医患关系的讨论推上了一个至高点,这一系列的“医暴事件”也赤裸裸地向全社会揭露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现状和生存现状.为此,杂志社将于近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内发生的“医暴事件”进行调查,了解事实真相.

    作者:王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在局部麻醉的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局部麻醉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的对比,证明鼻中隔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更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成年患者分为甲乙对照组,甲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立即行鼻中隔缝合术不伴鼻腔填塞,乙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行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术后第1、2、3d对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并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所得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乙2组患者在术后第1、2、3d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 0.05),两组术后VAS在术后不同处理方法下随时间有交互作用,即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缝合术的患者症状随时间减轻的更明显;术后3个月随访,甲乙两组均未发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塌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鼻中隔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缝合术的对比,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更能减轻鼻中隔术后的症状.

    作者:王英力;贾国章;李秀梅;杨斌;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眼双重获益,文适(R)微笑起航

    2013年5月25日文适(R)(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中国上市会在上海佘山艾美酒店举行,300多名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及药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文适(R)这一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新鼻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在中国上市.

    作者:葛兰素史克公司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