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1-1307
  • 国内刊号:11-2249/R
  • 影响因子:0.20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97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第九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六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会议报道

    第九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六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会议于2014年7月3~6日在美丽的塞上江南——银川市举行,本次大会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联合举办.此次大会收到并录用的稿件共计244篇,其中听力学基础与临床122篇,人工听觉40篇,嗓音及言语医学35篇,其他类别47篇.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位医师参会.会议期间,我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界具权威的专家及学者们就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研究现状、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及成果、人工听觉技术、中耳手术、嗓音学问题及矫治等方面进行专题报告,介绍了各个学科的基础研究及新进展.

    作者: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第三届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暨第五届腔镜甲状腺国际研讨会”参会感想

    6月13~15日我们有幸受邀参加了在风景秀丽的杭州湘湖湖畔举办的“第三届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暨第五届腔镜甲状腺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 Thyroid Association,CTA)主办,浙江省医师协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

    作者:张少强;姚小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举办

    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4年第二期中美联合培养耳内科医师及临床听力师项目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聋病的听力学与基因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及山西省继续教育项目“鼻内镜手术进展及变应性鼻炎诊疗进展”学习班,于2014年6月6日至6月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西等地与来自美国、加拿大两国,共约200多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作者:张艳廷;索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影像导航辅助鼻内镜教学在鼻科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鼻内镜是鼻科主要手术方式;而鼻科学由于结构隐蔽,位于腔内,体积小、位置深,与周围重要结构毗邻,手术风险大.对于初学者,进行必要的鼻内镜解剖知识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而单纯的内镜教学,初学者往往容易造成对解剖结构知识的模糊.应用影像导航辅助鼻内镜,使得鼻科学的解剖及手术培训教学更为直观、更具吸引力,同时加深了学习者对解剖知识的深入理解.

    作者:何双八;孙敬武;汪银凤;孙家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导航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专家研讨会

    影像导航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专家研讨会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在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分院召开,与会的20余位专家就导航技术在鼻科领域应用展开了讨论.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魏均民副社长主持,会议设置四个议题,就影像导航在鼻科手术应用、价值与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建议,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会议首先对Fusion(R) ENT专用电磁导航进行了介绍,使与会专家对新型电磁导航系统的实用性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维内镜下腮裂囊肿切除1例

    鳃裂异常是儿童期常见的头颈部先天性病变之一,也可成年发病,临床表现为囊肿、瘘管、窦或软骨残余.囊肿是指黏膜或上皮衬里的结构,无需外部或内脏开口.窦是指带或不带囊肿的通道,无论是肠道或皮肤道.瘘管是一种呼吸道肠道连接到皮肤的病理性管道.95%鳃裂异常表现为第二鳃裂,其中腮裂囊肿发生概率是第二鳃裂瘘管或窦的3倍.其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上段前缘生长,一般不自行消退,并伴反复感染,手术切除是彻底治疗腮裂囊肿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防范医院极端暴力事件,谨记“三级预防”学

    2014年的第一季度,国内医院暴力极端事件不断发生,情况非常糟糕.医院和医师应该怎么办?医院暴力极端恶性事件发生,与政治经济环境、法制环境、民众文化与信仰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大的环境一旦形成,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医界一定要明确认识:①对于“医院暴力极端事件”,要准备打“持久战”,要“警钟长鸣”;②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的“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医院暴力及“医院暴力极端恶性事件”是可以预防的.谈到预防,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套用一下“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进行表述.

    作者:杨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计算机辅助内镜鼻窦手术:一项回顾性对照研究

    内镜鼻窦手术是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并且在其他鼻窦、眼眶及颅底疾病的处理上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先进的鼻内镜和高分辨率的术前cT的应用,但是严重的并发症诸如失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甚至死亡仍有发生,这是因为内镜鼻窦手术可能受限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或术中的出血[1].近,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已经实现术中解剖结构和术前影像学资料直接对比[2].在记录和校准之后,术者可以在计算机辅助手术设备支持下指向特定的结构,然后锁定CT影像上该设备顶端的位置[3].这种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可以获得更精准的手术切除和更高的鼻窦通畅率以及更少的并发症出现的效果[2~4].笔者把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的经验应用到术中导航中,并且就手术的安全性、持续时间、并发症以及手术结果几方面将它同无导航的手术进行了比较.

    作者:Al-Swiahb JN;Al Dousary SH;江玲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Fusion(R)影像导航系统

    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鼻内镜手术范围也不断扩大.但受解剖变异、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操作方法与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在一些复杂病例中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1986年Robers等首先报道利用声波数字化仪将CT扫描资料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形成了神经外科领域内一门新技术——影像导航技术(imaging guided).近年来影像导航系统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与鼻内镜外科技术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疗效,拓宽了鼻内镜手术的范围.

    作者:美国美敦力公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影像导航技术与鼻颅底外科

    1998年国内开始使用影像导航(IGS)引导鼻内镜手术,逐渐成为鼻窦及鼻颅底外科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促进鼻颅底外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IGS对解剖结构的精确定位,包括肿瘤边界的定位和判断,具有明显的指引作用;同时可以帮助术者纠正内镜下的解剖错觉,提高手术技术水平.关键的部分是数字化坐标定位系统,术前准确的配准是IGS手术成功的关键,软件技术也应是IGS的关键技术之一.医师需要改变观念,IGS会为临床鼻科医师提供更精确的指引.未来期待IGS不断创新,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帮助.

    作者:周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导航的进展

    经鼻内镜下手术已成为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经鼻内镜手术的适应证不断地扩大,手术所涉及的鼻腔、鼻颅区的重要结构越来越多.为了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医师越来越多地将导航系统用于经鼻内镜手术中,本文回顾分析了导航在耳鼻咽喉科应用的发展史,设备分类,应用效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作者:王德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影像导航手术影响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发病率:文献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目的 尽管影像导航手术(IGS)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其对内镜下鼻窦手术(ESS)的围手术期发病率的影响尚不可知.在此采用Meta分析系统回顾了己报告文献中的资料.数据来源 MEDLINE(1946年至2012年9月14日,2周)和EMBASE(1974年至2012年9月14日,37周).回顾方法 采用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和EMBASE中有关ESS期间IGS并且报告了围手术期发病率原始数据的发表文章.遵循PRISMA(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指南.同时纳入了含无IGS病例的比较性队列和病例系列.主要后果是严重及总体并发症.次要后果是眼眶和颅内损伤、严重出血、完成手术的能力以及再次手术.这些事件在固定效应模型中被定义为二分变量并且以风险率(RR)表示.结果 共有2586篇文章满足检索条件,纳入了55项研究.14篇是IGS和无IGS鼻窦手术患者人群比较性队列研究并用于Meta分析.队列中,无IGS组的严重并发症更常见(RR=0.48; 95%置信区间[CI],0,28~0.82;P=0.007).无IGS组总体并发症更多(RR=0.66;95% CI,0.47~0.94;P=0.02).所有其他结局疗效在Meta分析中都未达到显著性.结论 与现有评价ESS期间使用IGS的文章相反,已发表研究的证据证明,对于经选择的人群,在鼻窦手术中使用IGS的相关严重和总体并发症风险更低(与无IGS的鼻窦手术相比).

    作者:Dalgorf.DM;Sacks R;Wormald PJ;何双八;江玲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镜手术导航系统应用相关问题

    影像导航的应用推动了内镜鼻窦和颅底手术的进展,主要适用于对手术区域不十分熟悉的术者及修正手术.适用导航设备不仅要关注其物理精确度,更重要的是术中注意头架的移位和复测定位的可靠性.导航的立体显示、实时导航及机器人内镜鼻窦颅底手术是其期待改进的方向.

    作者:陈雷;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科导航系统:我们都应该使用吗?

    由于鼻窦邻近重要的解剖结构,内镜鼻窦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导航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接受和使用导航系统.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导航辅助鼻窦手术的发展历史和原理,回顾了关于该主题的医学文献,并试图评估导航系统在现代鼻科临床实践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作者:Doshi J;Youngs R;何双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微创手术中应用

    影像导航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其将影像技术、立体定向与计算机工作站相结合,能够把术中器械的实际位置与术前影像资料进行实时比较,近些年逐渐广泛应用于鼻内镜微创手术中.影像导航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术中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术者自信、提高手术效果.对于存在解剖变异或正常手术标志被破坏的复杂手术,应用该技术比一般简单手术更具有优势.临床医师应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影像导航技术所提供的辅助信息,以提高手术精确度及安全性.

    作者:康伟;朱丽;马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术导航系统在耳鼻咽喉科应用

    手术导航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在数字图像处理及高精度测量计算方面的优势,通过影像学提供的图像信息,结合立体定位技术,帮助完成复杂、精确的手术.目前常用的导航系统分为电机型、电磁感应型、光感应型和声导型等4种类型,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主要是电磁感应型和光感应型.该系统几乎可应用于所有的内镜鼻窦、侧颅底和耳显微、耳神经手术,其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精确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不能反应术中的变化、需要定时检查配准及价格过高等.术中是否应用该系统,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作者:高志强;王斌;吕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导航辅助鼻内镜下复发性鼻窦炎全组鼻窦开放策略

    鼻内镜手术是鼻科手术的里程碑,而计算机辅助导航鼻内镜手术则是鼻科又一个里程碑.笔者所在科室自2005年采用美敦力光学导航行导航辅助鼻内镜手术近2000例.本文重点讨论导航辅助鼻内镜下复发性鼻窦炎全组鼻窦开放策略.首先是术前需要拍摄鼻窦导航CT,行导航般阅片,对鼻窦按改良Lund-Mackay方法评分,对额隐窝各种气房进行识别,分析额窦引流通道,按High CLOSE方法对鼻窦及周围重要解剖标志进行严密阅片,然后按术前导航般阅片制定手术策略,术中在导航引导下按术前影像分析,按着解剖标志逐一开放全组鼻窦.导航辅助鼻内镜手术是在有扎实的解剖学基础,有导航般阅片能力基础上使用的.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医师更好的对复发性鼻窦炎行全组鼻窦开放术.

    作者:吴彦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空鼻症”的认识和思考

    2014年3月初,在深圳的一个鼻科高峰论坛上,我演讲的题目是“‘空鼻症’的认识和思考”.之所以在“空鼻症”三个字上打引号,是因为这样一种称呼并不是规范的专业术语,即便在耳鼻咽喉科学界,也远未就这一称呼达成共识.也因此,“空鼻症”并没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北京同仁医院周兵教授所描述的,“鼻部术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严重分离,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明的鼻部症候群”较好地反映了这种疾病的基本特征.

    作者:赵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2014年6月26日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总部后勤部卫生部、兄弟学协会和医学界数位院士,各地医师协会、各专科医师分会、各专业委员会、各会员单位、各主办报刊代表,以及80位获奖医师,共计近800人参加了颁奖活动.本届“中国医师奖”的获奖者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来自医疗卫生临床工作一线.他们中间,有深受百姓、同仁爱戴的医界泰斗——年逾九旬仍奋战手术台上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奠基人杨德森;有感动无数国人、患者喜爱的普通医师——身患绝症仍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河北好医师”贾永青和“白求恩式的好军医”张笋;扎根雪域高原,卧雪爬冰、翻山溜索守护群众健康的“美乡村医师”布琼;有为了抢救人民生命,舍生忘死、赢得灾区人民好评的“救灾医师”刘惠亮、朱成明……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

    2014年6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44位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到会.张雁灵会长向到会的常务理事介绍了201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包括:①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②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对协会相关部门和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③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管理措施、强化内部审计监督;④大力加强维权自律工作;⑤全力推进“三个专项基金”和“四大工程”;⑥扎实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启动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推进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及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工作;⑦逐步建立协会培训管理体系;⑧积极开展公益活动;⑨充分利用协会网站、简报、内刊、微博、微信等平台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和影响力,弘扬医师正能量.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岸医患和谐论坛今日在京召开

    2014年6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邀请台湾医师公会全联会共同在京举办了“医患和谐论坛”.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名誉会长殷大奎、台湾医师公会全联会常务理事萧志文团长一行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维权委员会员、医学专家等20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大会探讨了医患和谐话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制度建设,化解医疗纠纷”、 “医院暴力事件应急防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台湾医师公会全联会的专家向大会介绍了台湾地区医师分会在医师权益维护方面的做法,台湾地区医疗调解与诉讼途径和医师伦理规范.这些理论和实施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相关问题,对指导和帮助我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FeNO在呼吸道炎性疾病中临床应用

    呼吸道炎症是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病理生理的一个核心过程.炎症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促使上皮细胞的可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致使一氧化氮产生.2011年美国胸科学会指南指出FeNO可作为呼吸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的标志物.目前研究显示FeNO值被用于评估和管理呼吸道炎症性疾病.FeNO测定在哮喘中的应用已经日渐成熟,目前开始应用于儿童上呼吸道道炎性疾病(鼻-鼻窦炎、鼻息肉、变应性鼻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FeNO在判断表达呼吸道炎症的类型和指导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且在小儿呼吸道炎性疾病中的作用还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黄亚萍;刘大波;黄振云;赵东吉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4云南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报道

    2014年云南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于2014年7月25日至2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大会由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医师协会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领导主持,会议选举产生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1名,秘书2名,常委25名,顾问7名,委员105名.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总干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琪教授应邀到会,代表韩德民会长及分会对云南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成立表示祝贺并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来自云南省内、外100余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会.

    作者:云南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