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5308
  • 国内刊号:11-9331/R
  • 影响因子:0.19
  • 创刊:2013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高位肛瘘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比较分析40例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和30例开放式瘘管全剔出术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尿潴留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后创口渗血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肛门失禁和肛门溢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而复发率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高位肛瘘内口和瘘管盲残端处理不到位都是高位肛瘘复发的原因。

    作者:赵义瑞;李亚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MRI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且全部进行过MRI检查,均采用了轴位的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脂肪抑制序列STIR,冠状位的SE序列T1WI,全部病例进行了MRCP检查。结果 MRI主要显示胰腺肿大,胰腺周围渗出,腹腔内可见积液,STIR序列显示周围渗出更具有优越性;MRCP显示胆总管扩张,胰腺管不规则扩张。结论 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STIR序列的应用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刘金有;乔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实践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由改善前的20.5%降低至改善后的9.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李伟;季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0~2014年青岛市20~30岁年轻乳腺癌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探讨青岛市近5年年轻乳腺癌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为社会、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依据和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近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经青岛市各级医院病理确诊的88例20~30岁年轻乳腺癌患者及100例同年龄组健康女性匹配对照,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两种方式采集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疾病史、性格内向、脾气急躁、负性生活事件、睡眠不足、不善运动、嗜好甜食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工作性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蔬菜水果摄入、环境暴露等与发病不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危险因素有:肿瘤家族史(OR=1.672, CI=1.022-2.256)、乳腺癌家族史(OR=1.989, CI=1.026-4.987)、乳腺良性病史(OR=3.002, CI=1.932-5.213)、性格内向(OR=2.709, CI=2.709)、脾气急躁(OR=2.380, CI=1.320-4.541)、负性生活事件(OR=4.650, CI=1.659-12.538)、不善运动(OR=2.556, CI=1.602-4.683)、嗜好甜食(OR=2.758, CI=1.432-5.216)、睡眠不足(OR=0.413, CI=0.302-0.786)。结论青岛地区近5年来年轻乳腺癌危险因素中,遗传、精神因素、个人生活方式、性格特点、负性生活事件、饮食习惯等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思浩;宋修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湿性愈合疗法对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疼痛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方法将77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采用湿性疗法处理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创面,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疼痛程度。结果湿性疗法处理切口创面能减轻换药疼痛,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疗法在愈合不良切口处理中能减轻敷料与伤口粘连,加速坏死组织溶解,缩短清创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进程,利于伤口愈合。

    作者:管芝玲;赵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注射治疗后发生嵌顿8例报道

    目的:探讨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局部注射治疗后容易发生嵌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8例曾经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病人发生疝嵌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8例女性婴幼儿嵌顿疝均行急症手术;5例女性婴幼儿嵌顿疝内容物为卵巢、输卵管,1例为小肠,2例为大网膜,其中3例发生卵巢、输卵管坏死。全组均治愈,随访均无并发症。结论女性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的疝内容物以卵巢、输卵管多见,容易发生坏死,应急诊手术;注射硬化剂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错误的治疗方法,应当摒弃。

    作者:于安星;韩荣昌;谢经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乳头溢液128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乳头溢液的经验与疗效,为临床治疗乳头溢液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经本院诊治的12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128例患者中乳腺导管扩张症5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60例,导管扩张症伴炎症6例,乳腺癌3例;术后诊断:128例患者中乳腺导管扩张症6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56例,导管扩张症伴炎症8例,乳腺癌4例,诊断符合率96.9%。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为期4个月至4年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5.2个月,至2014年9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乳头溢液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郭涛;许彬;陈耀坤;万越;赵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段肝脏局灶性钙化性病变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肝脏局灶性钙化性病变(liverfocal calcifide lesions, LFCL)形成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52例经超声、CT和临床诊断的LFCL,分析不同年龄段LFCL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本组LFCL的总检出率4.0%(952/23800),单发性钙化灶734例(77.10%),多发性钙化灶218例(22.90%);钙化灶分布肝右叶735例(77.21%),肝左叶176例(18.49%),全肝41例(4.31%);钙化灶的直径3~40mm。临床影像学诊断为肝脏非特异性钙化灶716例(75.21%),多分布在30~59岁年龄段;肝胆管壁钙化123例(12.92%),肝血管壁钙化45例(4.73%),肝囊肿壁钙化36例(3.78%),肝血管瘤钙化19例(1.99%),肝癌钙化8例(0.84%),肝部分切除术后6例(0.63%),肝外伤后2例(0.21%),多分布在40岁以上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LFCL的形成原因及性质不同;30~50岁75%以上为肝脏非特异性钙化;40岁以上多为肝脏病理性钙化。超声和CT是诊断LFCL的可靠方法。

    作者:尉伟;梁晔;孟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等级评审对提高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本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干预前后用药合理性的比较,评价加强干预措施的有效可行性,为手术科室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和管理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本院Ⅰ类及Ⅱ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2012年2311份(加强干预前)及2013年2125份(加强干预后),进行加强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加强干预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术前给药时机、给药频次、单次用药剂量、预防用药时间、术前0.5~2h预防用药溶媒、联合用药及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等方面合理性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本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加强了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作用,使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趋于合理。

    作者:陈苏婉;许崇德;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DX-1基因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分泌细胞能力的研究前景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胰岛β细胞无法再生,也不能进行异种移植,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新型方法。已有研究证实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SC)能够被诱导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也有研究显示了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可诱导非胰岛分泌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提示PDX-1在改善胰岛β细胞再生和促进胰岛细胞恢复中有着巨大潜能。本文就当前 PDX-1基因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分泌细胞能力的研究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白国立(综述);史光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外科患者的临床应用

    本文阐述了肠内营养在疾病转归上的重要作用及原理,重点介绍了肠内营养的分类、适应证、禁忌证、给药途径及在部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肠内营养在外科疾病治疗上的认识,使其能够合理使用各种肠内营养制剂,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随着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直肠癌的发病日益增加,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首要指标是治疗时结直肠癌的分期[1],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癌5年存活率不足10%[2],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预后相对很差,若能早期就诊早期治疗,则相对很好,所以本文将就直肠癌早期症状及所需检查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李现红(综述);周东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在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病人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共38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病人,经CT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观察并分析此干预方法在病人临床转归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38例病人均经急诊行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成功且效果明显,术后2天体温恢复正常,术后当天腹痛缓解率84.2%(32/38)。其中28例(73.7%)病人术后1~8周顺利实施二期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急症干预手段,不仅能缓解病人的急症病情,而且能为二期手术治疗创造有利准备条件。

    作者:张安红;马杰;张宝民;胡孝祯;姜远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LFR组)和充分液体复苏组(AFR组),各3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短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两组患者在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限制性复苏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优于充分液体复苏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病死率,缩短PT和APTT,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肛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肛瘘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98例肛瘘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98例肛瘘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肛瘘病人手术治疗后,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苑爱玲;王奂生;郑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化疗致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报道

    68岁男性,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给予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第2疗程中出现胸闷憋气、咳白色黏痰,行肺部CT提示间质性肺炎;既往患者无肺部病史,术前及化疗前胸片检查正常;激素治疗后好转。

    作者:侯钦猛;刘超;毛伟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miR-12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miR-12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定量的方法检测57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VEGF和miR-126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和miR-126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2%和3.5%, VEGF和miR-12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6%和85.9%,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6在乳腺癌组织中担任抑癌基因的角色。可能成为将来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朱继超;孙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干细胞CD44+/CD24-/low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CD44+/CD24-/low表型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乳腺癌数据库中筛选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石蜡标本,同时随机选取53例同时期相应临床分期的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病人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CD44、CD24染色,将CD44+/CD24-/low表型在两组病人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4+/CD24-/low(+)在TNBC组中为54.71%,明显高于NTNBC组(45.28)(P<0.05)。在TNBC组,临床病理分期Ⅲ期在 CD44+/CD24-/low(+)中有15例(28.30%),高于CD44+/CD24-/low(-)(9.43%)(P<0.05);局部复发率在CD44+/CD24-/low(+)和CD44+/CD24-/low(-)中分别为24.52%和5.66%(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98%和3.77%(P<0.05)。TNBC组中,CD44+/CD24-/low(+)5年OS(62.00%)、DFS(51.00%)均低于CD44+/CD24-/low(-)5年OS(80.00%)、DFS(75.0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CD24-/low的高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及预后差有相关性。

    作者:张子彦;江威;苏天慧;綦瑶;徐静;耿少卿;刘诚聪;颜政;赵辉;邹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订阅办法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普外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吴孟超院士、黎介寿院士、夏穗生教授担任顾问,赵玉沛院士、陈孝平教授担任名誉主编,李杨教授担任主编。本刊是集70余名全国著名专家担任编委并且共同推出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9331/R,国际刊号为ISSN2095-5308。本刊为多媒体光盘期刊,附赠纸质版导读本一册。本杂志保留传统杂志的全部内容和功能,同时运用影视语言和多媒体技术,附加有精品手术视频和学术讲座,具有极强的互动性,顺应了当今期刊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 SBS),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多由广泛小肠切除、小肠短路手术造成保留肠管过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腹泻和营养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即布加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症。急性期病人有发热、右上腹痛、迅速出现大量腹腔积液、黄疸、肝大,肝区有触痛,少尿。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2):1,年龄在2.5~75岁,以20~40岁为多见。病因主要包括:①天性大血管畸形;②高凝和高黏状态;③毒素;④腔内非血栓性阻塞;⑤外源性压迫;⑥血管壁病变;⑦横膈因素;⑧腹部创伤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倾倒综合征

    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以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更为多见,食管手术引起迷走神经损伤也可产生倾倒症状。早期餐后症状群主要包括两组症状:一组是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是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嗳气、腹痛、腹胀及肠鸣等,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吐出物为碱性含胆汁;另一组是神经循环系统症状,心悸、心动过速、出汗、眩晕、苍白、发热、无力、血压降低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