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5308
  • 国内刊号:11-9331/R
  • 影响因子:0.19
  • 创刊:2013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3期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结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3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在广西省百色市平果县人民医院外科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共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组为29例,开腹手术组为21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除淋巴结数目和术后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临床应用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诊断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Iary tumor of pancreas, SPT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其影像学特点。CT检查12例,MR检查2例。结果女性11例,男性3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2岁。肿瘤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11例。肿瘤大径为2.5~9.1cm,平均5.9cm,边界清楚。CT均表现为单发、外突性生长的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以囊性成分为多,2例以实性成分为多,4例伴有钙化。CT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或接近正常胰腺实质,囊性成分各期均无强化。MR检查2例,1例在T1WI出现高信号,提示肿瘤内部有出血。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术后远期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月莉;薛萍;冯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泡沫硬化剂在大隐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1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以及32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行空气+聚桂醇制备而成的泡沫硬化剂注射。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静脉曲张患者平均每条患肢应用9.5ml泡沫硬化剂,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平均应用1.5ml泡沫硬化剂。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静脉曲张患者15例存在静脉炎表现,12例有局部存留曲张静脉团块,毛细血管扩张患者18例效果良好,14例有一定程度残留病变。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可有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效果确切,副作用轻微,但其远期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MRI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完整影像资料。结果根据胆囊癌的临床分型,将本组胆囊癌分为3型:腔内结节型5例,厚壁型9例,肿块型14例。MRI表现:①腔内结节型,MRI显示胆囊形态正常或增大,肿瘤位于颈部者胆囊增大明显,结节性肿块由胆囊壁向腔内突出,基底可宽窄不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软组织早期明显强化,MRCP可见胆囊形态不规则,有充盈缺损,或部分囊腔消失;②厚壁型,MRI上可见胆囊形态增大或正常,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增厚的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病灶可见肝门区淋巴结肿大。MRCP显示胆囊不规则,或部分显示;③肿块型,MRI可见胆囊区不规则肿块,胆囊腔被大部分或完全充填,原发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STIR序列上病灶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信号不均匀, MRCP显示多数胆囊不显影。其中有2例可见肝脏直接受侵润,胆囊附近肝脏内可见大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强化与胆囊强化程度相仿。胆囊癌MRCP显示胆囊充盈缺损,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腔消失。结论 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原发性胆囊癌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刘金有;高磊;姚煌;程世德;乔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梗阻性黄疸手术风险的评估价值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liver disease, MELD)对梗阻性黄疸手术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按照MELD评分结果将两组患者分为3个小组。观察组患者于Ⅰ期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Ⅱ期再行开腹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对照组患者未经PTCD,直接行开腹手术,解除胆道梗阻。结果观察组MELD评分<10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同MELD评分小组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10分≤MELD<20分组及MELD≥20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相同MELD评分小组(P<0.05)。结论 MELD评分在评估围手术期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手术风险方面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张晓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应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术治疗患者40例(穿刺组),行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治疗29例(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穿刺组患者住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组。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优越性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退热快、早期拔除引流管、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较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建建;刘琼琼;王海桃;高延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预处理对普外科老年全麻手术病人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普外科老年病人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2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需行气管内麻醉的老年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3组,每组40例。未行麻黄素预处理的为A组,行麻黄素预处理的为B组,应用麻黄素加利多卡因预处理的为C组,观察3组诱导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2min(T3)、插管后5min(T4)等4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等参数的变化,记录3组阿托品与再次应用麻黄素的用量。结果3组ECG、SpO2无明显改变。C组在BP、HR从T2到T3的变化要比A组和B组平稳,T2时A组血压变化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3时, A组和B、C组病人HR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AP变化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插管后5min(T4),两组病人MAP、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C组麻黄素与阿托品的用量少于A组和B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A组中有12例患者收缩压(SAP)<70mmHg,而C组没有。结论麻黄素加利多卡因预处理后,能有效防止普外科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的低血压和心率骤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诱导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董复宗;田聪聪;李晓川;杨文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抑肽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抑肽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取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另采取抑肽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及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78.0%,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26±0.95)d(、6.22±1.34) d、(7.21±1.36)d、(7.12±2.69)d、(16.36±3.02)d与对照组(6.87±1.31)d、(9.14±1.77) d、(9.54±1.90)d、(10.25±3.45)d、(22.78±4.06)d比较显著较低(P<0.05);研究组并1例急性心衰、2例腹腔脓肿、1例胰腺假性囊肿,对照组1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82, P>0.05)。结论抑肽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康复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健军;郑跃东;张秋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TAPP在双侧腹股沟疝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改良TAPP)对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9月至2014年7月,对39例无选择性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经改良过的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应用脐内侧襞覆盖网片的方法)。结果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自切皮开始至关脐完毕需花30~115min,手术时间均值为:(61.59±5.54)min。出血量均少于10ml。结论改良的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改良TAPP)对双侧腹沟疝的的手术治疗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方锡明;罗健;陈旭辉;黄原;安文伟;洪锐东;李铭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和痔的新方法-PPH

    痔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疾病,素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文献报道我国肛肠疾病的总体发病率为58.4%,其中痔的发病率为87.25%[1]。Johanson调查结果显示,有症状的痔在人群中的比率为4.4%[2]。Marti认为50%~90%的个人在其一生中至少1次有痔的主诉[3]。“痔疮”也是祖国医学早记载的疾病之一。我国早期的中医典籍都有对痔病的描述,《山海经》、《内经》中就对痔的病因和治疗有了详尽的描述。唐《外台秘要》中早记载了内、外痔的病名。中医古籍文献多从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脏腑经络的顺逆交错和机体内外因素的平衡等角度探讨痔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现代医学则认为痔的发病机理复杂多样,学界较为认同的是肛周静脉曲张学说和肛垫下移学说。基于以上两个学说,现代医学治疗痔病的方法繁多,如饮食调节,药物治疗,胶圈套扎,硬化注射,手术切除等。Milligan-Morgan[4]法是普遍使用的痔切除术。PPH术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近几十年来国际较为流行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和痔的新方法。

    作者:周东风;徐立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BX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HNF-4α及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转染X基因HepG2人肝癌细胞脂质体中NF-4α及NF-κB的表达,探讨X基因与HNF-4α,NF-κB及肝癌细胞的关系。方法将HepG2成人肝癌细胞分成三组:将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转入HepG2细胞做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载体细胞组和未转染HepG2细胞组作为对照组。PCR检测各组X基因、HNF-4α及NF-κB的核内RNA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NF-κB核内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HBx细胞组中HNF-4α的表达值低于另两组,而NF-κB表达值高于另两组。同组中,HNF-4α的表达值与NF-κB表达值呈负相关。结论成功将X基因转染入HepG2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转染HBx基因可通过X蛋白抑制HNF-4α的表达而增强NF-κB的活性,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致其癌变及生长转移等方面加速。

    作者:陈增银;史光军;类成刚;赵业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直肠腔内超声在早期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

    目的:评价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 ERUS)在早期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的136例早期直肠癌拟行经肛内镜下微创外科切除的患者行ERUS作出超声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ERUS对T浸润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8.2%(120/136)。PT0、PT1期直肠癌超声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7%(52/58)和87.2%(68/78)。结论 ERUS能准确的判断早期直肠癌浸润层次,为TEM手术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1]。

    作者:夏立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接受医治的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人,试验组患者给予计划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仅仅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57.50%);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患者及时实施计划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上疗效明显,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管圈及追踪管理法降低患者鼻肠营养管非计划拔管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及追踪管理法对胃癌术后鼻肠营养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开展品管圈及追踪管理法前98例留置鼻肠营养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102例留置鼻肠营养管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鼻肠营养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区别。结果通过追踪管理,圈员参与活动,使留置鼻肠营养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由改善前的14.29%降低至改善后的3.92%。结论品管圈及追踪管理法可有效降低胃癌术后鼻肠营养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

    作者:张瑜;郑黎媛;任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例克罗恩病患者妊娠期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1]。CD根据病情活动度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CD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比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要好,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持续缓解率,不良反应小[2]。本科家庭营养支持无偿访视小组于2013年2月收治1例CD缓解期伴妊娠早期的女性患者,经积极的家庭营养支持治疗与护理,患者在治疗期成功产下1名3.6kg重的女婴,母女平安。

    作者:沈如婷;李培;刘思彤;王新颖;彭南海;黄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胰腺炎确诊病(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观察数据。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7天后血液中炎性介质IL-1、6、8,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炎性介质水平,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于囡;韩建建;袁琛;刘琼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普外科手术麻醉用药评价与分析

    目的:调查麻醉科在进行普外科手术时的用药情况,评价手术麻醉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指标,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份麻醉科为普外科手术开具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数药物使用合理,苯磺顺阿曲库铵等新型药物在本院使用普遍,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情况。结论本院麻醉科用药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高值药品的使用应进一步规范。

    作者:李静;李祥鹏;秦贤;孙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订阅办法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普外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吴孟超院士、黎介寿院士、夏穗生教授担任顾问,赵玉沛院士、陈孝平教授担任名誉主编,池一凡教授担任主编。本刊是集70余名全国著名专家担任编委并且共同推出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9331/R,国际刊号为ISSN2095-5308。本刊为多媒体光盘期刊,附赠纸质版导读本一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脾肿大的程度临床分级

    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级:轻度脾肿大:超声测值稍增大,形态无明显改变,仰卧位、平静呼吸情况下,脾下缘不超过肋缘,但深吸气时可以超过肋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柏-查综合征

    柏-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由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又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本征于1846年和1889年分别由Budd和Chiari报道。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痛、肝脾肿大、腹水和下肢水肿。本征相对少见,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

    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是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一个粗略估计,二期的界限很难划分,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轻重差异也很大。Child(1964年)将血清胆红素、腹水、血清白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一般状况等5个指标的不同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2,3)进行计分,5个指标的低分为5分,高分为15分,根据计分的多少分为A、B、C三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