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5308
  • 国内刊号:11-9331/R
  • 影响因子:0.19
  • 创刊:2013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廉江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1-2015年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7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42例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 的差异.结果 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接受剖腹探查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早于接受剖腹探查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腹症患者来说,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在明确病因时实施治疗.

    作者:黄仁林;刘日清;阮永军;刘如锋;赖石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开腹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为28.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余结石率为5.13%,对照组为2.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确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李旭刚;张耀明;温治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9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除数量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 两种手术对于直肠癌的治疗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能够快速促进术后康复,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江福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术和P型Roux-en-Y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全胃切除的80例胃癌患者中,40例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术,40例行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随访2年,对其术后并发症、VISICK指数、体重变化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后患者的VISICK指数为Ⅰ-Ⅱ级,患者体重变化,营养指标等明显优于P型Roux-en-Y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能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结论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对于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极大意义,是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颈前小切口入路及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

    目的 探讨颈前小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及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各35例.A组患者采用颈前小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等基本疗效情况.结果 颈前小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显著高于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均P<0.05),而满意度评分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均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颈部恢复活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但该手术方法 住院费用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颈前小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虽然手术切口长,患者满意度低,但其住院费用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对有经济状况有限者,其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肖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阑尾炎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复杂疑难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手术治疗的复杂性阑尾炎16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168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均早于开腹组(P<0.05),术后24小时疼痛感,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开腹组<腹腔镜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开腹组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 复杂阑尾炎在治疗效果上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无明显区别,但在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感染、实现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进美容效果等方面,腹腔镜阑尾切除优势明显.

    作者:季长辉;蒋志龙;周斌;季涛;张立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杂交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50例IVCS并发DVT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抗凝治疗及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随访结果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5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显示观察组并无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症状,对照组出现1例,两组术后随访结局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杂交手术治疗IVCS并发DVT,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伟;陈文;陈康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福田区人民医院收治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6例.A组行腹腔镜下D2胃癌根治术,B组行开腹D2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显示,A组未出现肿瘤复发,B组出现1例(3.85%)肿瘤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自主排气、下床活动、进食及住院时间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D2胃癌根治术可减小手术创伤,也利于术后恢复,适用范围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剑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以及手术时间的选择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在番禺区化龙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出患者发病的原因、手术进行的时间以及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 48小时内手术治疗的患者57例,48小时后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34例,死亡2例.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肠粘连、腹腔内感染、死亡.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肠梗阻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何铂玲;林新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前自然排便对混合痔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自然排便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外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0例,观察组术前自然排便,对照组为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便血情况,术后疼痛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便血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水肿、排便困难、疼痛等并发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术前自然排便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降低水肿、疼痛、便秘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瑞琴;林洁;鲁开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的相关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渐进性功能恢复锻炼的相关护理指导,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月后,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达标率82.4%,高于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达标率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关功能恢复锻炼知识普及程度为(82.6±4.9)分,高于对照组(72.7±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9.4%(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及时接受渐进性功能恢复锻炼的相关护理指导可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庞兴玲;韦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科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青岛市市立医院外科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青岛市市立医院外科2014-2015年上报的ADR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涉及的药物共有62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高,中药注射剂次之;ADR引发的组织器官损伤常见于皮肤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症状;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较多(48.41%).结论 应重视安全用药,加强监测管理,及时上报ADR.

    作者:迟明亮;谭海玲;田震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药师参与前后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病例,对其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判断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后,用药指征合理率提高26.95%,品种选择合理率提高52.93%,术前给药时间合理率提高69.55%,用药途径合理率提高7.1%,用法用量合理率提高61.26%,联合用药合理率提高8.19%.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王家玲;杨晓秋;薛新建;马超;张梓彤;李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肉瘤73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合理临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邵庄中心卫生院于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3例乳腺肉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73例乳腺肉瘤患者中分叶状囊肉瘤44例,非分叶状囊肉瘤29例,29例非分叶状囊肉瘤患者第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6%、82.8%、68.9%;44例分叶状囊肉瘤患者第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5.5%、93.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疑有乳腺肉瘤的患者宜常规行术中快速病理确诊;原发于乳腺的分叶状囊肉瘤预后好,可单纯手术治疗,瘤体较小者可行保留乳房手术,瘤体较大宜行全乳腺切除;非分叶状囊肉瘤预后较差;病理高分级(Ⅲ级以上)和(或)肿瘤直径的≥5cm.乳腺肉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较差,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冯继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2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息肉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安康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68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息肉发病原因中,与长期胃肠蠕动功能差有关者有68例,消化功能不良者36例,HP感染76例,胃部炎症等88例密切相关.129例胃息肉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67例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72例上腹饥饿痛或餐后痛,恶心,呕吐,胃灼热等症状.结论 胃息肉内镜下切除安全有效.炎性小息肉及增生性息肉可能与HP感染有关.

    作者:周高东;邬振国;牛明华;杨莉萍;张攸君;陈永永;黄咪;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疗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 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7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对症治疗治愈,1例死于术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完善围术期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行I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