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5308
  • 国内刊号:11-9331/R
  • 影响因子:0.19
  • 创刊:2013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1期文献
  • 医师不同优势手、眼及不同年资对腔镜技术学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师不同优势手、眼及不同年资对腔镜技术学习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接受腔镜技术训练的40例在职医师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不同优势手、眼及不同年资予以分组,均通过腹腔镜模拟训练器实施缝合打结训练与剪纸训练,对不同分组医师训练前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训练前不同优势手及优势眼医师缝合打结及剪纸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均明显较训练前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训练后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医师训练前、后缝合打结及剪纸数均优于低年资组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组医师训练后情况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模拟训练器可有效提高医师腔镜技术,不同优势手、眼对腔镜技术学习无显著影响,但高年资医师由于临床经验丰富,在腔镜技术学习中更具有优势.

    作者:毛明新;黄勇平;苗艺译;杨栋;彭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D腹腔镜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山市阜沙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52例甲状腺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81例)和研究组(171例).前者予常规开放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后者予3D腹腔镜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腹腔镜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引流量,术后患者疼痛轻,并发症少.

    作者:梅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胃癌病人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常规输液的对照组40例和限制性输液的限制组40例.动态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连续4天输液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术后住院天数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尿素氮(BUN)、血肌酐(Cr)、BNP等.结果 限制组病人术后第1和第3天白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3天和第7天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限制组病人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可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相峰;刘超;梁国刚;马贵亮;肖永来;李林浩;毛伟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番禺区化龙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49例)和常规组(46例);常规组行传统疝修补术,研究组行疝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临床手术情况和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要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低于常规组8.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常规组复发3例(6.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何铂玲;林新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辅用布托啡诺与地佐辛全麻诱导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术过程中辅用布托啡诺与地佐辛全麻诱导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临床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了地佐辛组51例和布托啡诺组5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切皮时(T2)、手术10分钟(T3)时刻的HR和MAP波动幅度水平显著低于布托啡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布托啡诺组相比,地佐辛组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波动幅度更小.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临床手术麻醉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与布托啡诺相比地佐辛是临床麻醉的理想用药.

    作者:梁跃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取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A组行早期(入院后48小时内)手术,B组行择期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A组术后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B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同B组(34.15%)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见死亡病例,B组死亡率为4.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庄晓波;邹健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南山医院及江门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2.63%,观察组复发率为5.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创伤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恢复,也能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新生;缪丁丁;王欣;钟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Blake引流管在乳房全切术术后积液引流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房全切术术后术区使用Blake引流管的引流效果.方法 将80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行乳房单纯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使用Blake引流管对手术区积液进行引流;对照组40例,放置普通硅胶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两组不同的引流管每日对术区积液的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拔管后再次发生皮下积液的概率.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引流管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开始,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有效地引流术后的积液(P<0.05).观察组残腔引流管留置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852,P<0.01),两组均未出现如大出血、淋巴水肿、皮瓣大面积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拔管后发生皮瓣下积液者2例,对照组为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结论 乳房单纯切除术术后使用Blake引流管,可以更加有效地引流积液,缩短拔管时间,有效降低皮下再积液的可能性.

    作者:陈宇霞;杨伟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照组维持正常中心静脉压,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切肝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前(切肝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降压后(切肝后)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降压后(切肝后)HCO3-值与B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切肝时间,减少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强;张岳农;罗荣;邓靖单;林伟雄;曾志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不同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环状结构域基因(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kringle 1,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三种胃癌细胞系SGC7901、MKN45、MGC803的抑制杀伤效果.方法 以野生型腺病毒(AD5-EGFP)和空载体双靶向腺病毒(TH-AD-EGFP)为对照组,以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TH-AD-HGFK1-EGFP)为试验组在感染复数(MOI)为100的条件下分别感染这三种胃癌细胞,测定其在72小时的细胞生存率状况(CCK8试验),并比较三种胃癌细胞试验组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三种胃癌细胞的72小时细胞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KN45试验组明显低于SGC7901和MGC803试验组(分别是P=0.004和P=0.002).而SGC7901试验组和MGC803试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599).结论 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三种胃癌细胞SGC7901、MKN45、MGC803均具有抑制杀伤作用,但对SGC7901和MGC803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MKN45.

    作者:林蕤;巢晨;马贵亮;毛伟征;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前期病变研究的新进展

    乳腺癌前期病变及癌前病变是一个临床及病理经常讨论的话题,但由于这个领域病变较多,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难以形成统一认识,使临床医生不能精准的判断,使许多不需要手术的患者遭受手术之苦,而真正的早期癌变由于疏漏,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终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错失佳治疗时机.为此,笔者参阅了大量历史及当前研究进展,总结出较为明确的分类和概念.近一百多年乳腺癌治疗史,全世界的医学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发生了革命性认识及进步,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的延长,但是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终死于复发和转移,这不得不考虑从起源上认识和解决发病率的问题,只有在源头上有效地防范,才能真正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早期预防前期病变将是乳腺癌控制的终极目标.

    作者:张思浩;崔童星;王刚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胆汁酸与代谢性疾病

    胆汁酸是肝脏中胆固醇分解的产物,胆汁酸通过正、负反馈调节维持自身在体内的平衡.胆汁酸对脂代谢有调控作用,7α羟化酶(CYP7A1)是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CYP7A1的活性水平对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速度起到了制约作用;胆汁酸激活与葡萄糖的代谢有关的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和G蛋白耦联受体(TGR5),从而起到调节糖代谢的作用;胆汁酸与胆结石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胆汁中脱氧胆酸(DCA)数量的增加易加快胆固醇结晶析出的速度,从而产生结石.

    作者:华尚伯;李杰;顾卯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救演练带教模式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通过急救演练带教模式,以提高实习护生应急能力.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二科的120名实习护生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60名(常规带教模式组)和观察组60名(急救演练带教模式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带教模式.将2组实习生带教前后的学习积极性、应急能力、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师对实习生和实习生自我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带教后观察组的学习积极性、自我应急能力、出科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教师对实习生和实习生自我满意度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急救演练带教模式能够培养护生的临床应急能力,是符合当前临床带教工作的基本要求.

    作者:宋晓梅;闫桂芸;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压疮管理简易方法探究

    目的 探究临床压疮管理中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方法 制定《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以此进行临床督导检查并反馈跟踪.比较该标准应用前后高危压疮上报符合率、治愈好转率及护士压疮知识提问合格率.结果 高危压疮上报符合率提高到96.5%,与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压疮处置能力提升,治愈好转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士压疮知识掌握更加全面,提问合格率上升到95.9%(P<0.05).结论 运用《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压疮管理,统一了检查方法,督导内容明确,措施落实到位,压疮评估和处置水平提高,管理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管芝玲;刘志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抗凝治疗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的作用与药学监护的工作意义.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一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抗凝方案的制定,并提出监护重点.结果 综合患者个体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桥接抗凝治疗方案,降低栓塞与出血的风险.结论 对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围术期治疗,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应综合权衡患者栓塞与出血风险制定抗凝方案,并结合凝血指标监测,确定手术与停用药时机,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凝治疗.

    作者:马超;杨晓秋;王家玲;李然;张梓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例肾功能不全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的药学监护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是多见的急腹症.我国阑尾炎发病率为1.4‰~1.5‰,约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1].随着社会老龄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发病率也升高.因为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所以主诉可能不强烈,临床表现轻,但术中常常发现阑尾炎病情严重,有的已坏疽甚至已穿孔.加之老年人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本文药师参与一例肾功能不全老年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的治疗,从患者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选择、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药物监护.探讨肾功能不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向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博;马昱琨;于颖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