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肃省卫生厅联合多部门出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办法》,明确提出一些促进和扶持中医药的具体政策,如: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中医床位补助标准、鼓励基层提供中医药服务等.目前第一批93种院内制剂已确定并在全省范围调剂使用,同时将中医药诊疗服务中8个亚类97个项目的价格提高了2~3倍.该办法成为全国第一个由省级医改办专门为中医药工作下发的单行配套文件,在全国具有创新性.
作者: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6月1日,《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正式施行,成为我国第一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江苏新农合自此跨入依法管理的崭新发展阶段.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以完善,保障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广大农民群众.2011年,江苏省参合人数达到4380万人,人口参合率持续多年稳定保持在95%以上.经过八年多时间的实践,江苏新农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三亚市中医院先后与俄罗斯、瑞典、奥地利、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签订了中医国际疗养和带教合同,与莫斯科2个大型医疗所签订了中医疗养联络协议,在莫斯科、阿拉木图有合作诊所;俄罗斯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多次考察,也与中医院签订了中医保健疗养合同;三亚市中医院为外宾治疗情况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传统中医国际交流中心海外合作网站上发布,在中央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海南日报等多家媒体作了相应的新闻报道.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浙江省从2010年2月25日开始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到2011年3月25日全省90个县(市、区)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提前一年实现了全覆盖.政府举办的4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99家乡镇卫生院、47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512个村卫生室,还有部分县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统一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目录的药物,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销售价平均下降30%.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经卫生部批准,昆明市、广州市列为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地区.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在昆明市进行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要求,昆明市于2009年4月10日下发了《昆明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并开展了试点工作.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昆明市卫生行政部门注册,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可以在昆明市辖区范围内1个以上3个以内(含3个)执业地点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湖北省在全省范围统筹推进以新农合业务、医院就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居民健康服务一卡通工程.截至2011年9月底,共为参合农民免费配备磁条卡1528万张,21家省级和29家市(州)级定点医疗机构通过专线已与新农合省级信息平台全面连通,农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已具备实现全省一卡通和即时结报的条件,参合农村居民持卡可在省级和市州级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现场即时结报.
作者:胡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3月,陕西省政府决定在全省37个县开展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力争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方面有所突破,全省试点县区已由年初的37个增加到56个,占县区总数的57%. 主要措施有:统筹规划县域卫生资源.子长、宁陕等10个县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由市级政府审批后,县级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勉县将原来的7个县级公立医院整合为4个,总床位控制在1000张之内.宝鸡市完成了《宝鸡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2011 ~ 2015年)》编制工作,并按区域将市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分片组建3家医疗集团.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辽宁省卫生厅启动县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达到相应水平的县医院可以晋升三级医院.县医院的评审标准突出县医院的功能定位,突出导向作用,把重点向适宜技术、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控制、帮扶乡镇卫生院等方面倾斜.同时,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审、建设、改革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争取用3年的时间努力实现全省4~5所县医院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水平,10所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其余县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的总体目标.
作者:阎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新农合年人均等资标准由2010年的154.3元提高到30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260元,高于国家要求的60元,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也同步提高到300元.同时,新农合将门诊慢性病、地方病、高原病由21种扩大到22种;提高了省、州、县、乡四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60%、70%、80%、90%,比上年各提高了15个百分点;实行大额住院费用二次补助、分段按比例报销政策,每人每年高报销8000元,比上年提高了5000元;提高参合农牧民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透析三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全省范围推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急性白血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救治工作,其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由4种增加到15种.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6月,卫生部对全国10个省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考核,广西的督查考核成绩位列末位.针对这个情况,广西采取果断措施,成立专门机构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引进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进行统筹组织、管理、协调该项工作,并要求各市必须成立相应机构,做到工作专人抓,事情专人干.
作者:莫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重庆市强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建立五项新机制重庆市从完善政策体系出发,明确了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多渠道补偿机制,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以及规范性基本药物采供机制.通过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按岗聘用、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人事管理机制,建立起了竞争性的用人机制.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为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困难,继2010年8月,江西省对全省范围的儿童白血病和5个设区市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开展免费救治试点之后,2011年4月将救治范围覆盖全省.目前,已累计收治白血病患儿342例、先心病患儿3773例,挽救了一大批儿童生命,给患儿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希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江西省免费救治工作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救治费用全免,患者不用承担任何费用;二是救治范围更广,覆盖全省城乡儿童;三是救治病种更多,由卫生部指定的6种增加到10种.
作者:朱烈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的指导意见》,成为黑龙江省医改的又一亮点.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黑龙江省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各级卫生部门统筹研究提出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总体规划.同时对本地区现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梳理,摸清各类性质、各种形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队伍状况,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和履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上,公共卫生界呼吁社会应更关注慢性病.目前,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达到85%以上,而且用于慢性病治疗的费用也达到卫生支出的68%左右. 面对威胁寻求改变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教授在会上发言时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疾病谱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慢性病应该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医改,一步一个脚印2009年:试点启动.2009年8月4日,合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时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晓麟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卢仕仁任常务副组长. 10月14日,合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下发了《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合肥市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对全市的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布置,新医改正式全面推进.
作者:陈社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们的体制到现在几乎没怎么改,有时甚至还在回避.而医改的关键是医院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否则很难单军独进.比如医药分开.药品收入现在大约占医院收入的40%,把这部分利润从医院里拿走之后,怎么补偿?没有人提.有人说国家把钱投入医保,补了需方,医院的补偿问题就解决了.哪有那么简单?在基层医疗体系、人才队伍等问题没有真正解决的情况下,国家在需方投入的钱多了,老百姓会更加倾向于到大医院看病.大医院会变得更拥挤.
作者:刘晓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9年4月新医改启动,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医改全方位展开,医疗保障在短时间内实现了96%的覆盖率,公共卫生、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各地医改实践丰富多彩. 三年医改大的成效是在基层医改的各种探索中,用中国方法破解世界难题的道路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医疗卫生领域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后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2012年将是医改的攻坚年.具体要做的是: 一、确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模式.通过两年多来医改的探索,各地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已浮出水面,它是以税收(国家)、保险(社会)和个人多元筹资体系,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多元办医为补充的全民健康保障模式.这一模式的鲜明特征是:多元综合,公立医院为服务主体,健康为目标.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近三年,改革在基本医疗保障扩大覆盖面和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医疗服务的多数资源使用发生在医院,因此公立医院改革至关重要.三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在17个城市试点,随着改革的发展,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有四个核心问题需要思考. 核心问题一:管办分开与现有政府行政体制的协调.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的方向,但是管办分开的各种试点方式与现有政府行政体制并不协调.现有行政体制中影响医院治理的决策机构(人事、财政、规划和医保)都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
作者:俞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马上就要进入第九个年头了.现在,这一全新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了约8.4亿农村人口,人均筹资从当年的30元,已经增加到200元,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庞大,在医疗保障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中近年来的重大成就. 当然,正因为发展快和规模大,可能会难以避免地带来或掩盖了一些问题.医疗保障或保险与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两大主体.医改各项举措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大主体的互动状况,因为它们各自都拥有数量巨大的资源.
作者:毛正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的一年,展望公立医院改革,我们更多地期待政府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公立医院自身还可以做点什么?现阶段,中国公立医院尤其是公立大医院的发展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很多现象值得深思.为什么国内几千张床位的大医院一年完成的任务,欧美国家几百张床规模的中小医院就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公立大医院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技术和人才,但我们的医患矛盾却如此尖锐?我以为,中国公立医院还缺乏人文.公立医院改革,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学人文素养.
作者:丁义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三年新医改的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过程中争议和难度大的一部分,应该全面认识和客观分析这些问题,并谋划下一阶段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肩负着几重任务:第一,通过改革要切实适应居民看病方面的需求,提供适应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是医疗机构应发挥的专业职能;第二,公立医院作为重要的事业单位构成之一,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第三,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看,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政府塑造公共服务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因为,公立医院是政府出资兴办的,但是不可能全部事务由政府包办,如何通过制度安排使其发挥公益作用并保持一个高的效率是亟须探索的问题,而从这个角度看,公立医院改革可以对其他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王虎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各类医疗保障覆盖人群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90%,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医疗保障制度总体上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劳动者和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筹资的公平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在新的一年里仍然有很多重要的课题有待破解. 一、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构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作者:王延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