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雄性家兔下丘脑弓状核核团的神经电活动及其在性成熟前后的变化.方法:依据出生时间和睾丸大小确定雄性家兔的性发育成熟.选择性发育成熟前雄性家兔8只和已发育成熟的雄性家兔7只,采用核团微穿刺记录放电的电生理技术,比较两组动物的下丘脑弓状核核团放电.并经过脑组织切片证实微电极正确定位于弓状核.结果:经切片证实微电极准确定位于弓状核的10只(占67%).去除未准确定位的放电记录后,性成熟前的雄兔下丘脑弓状核放电频率明显少于性成熟后的雄兔,但大脉冲幅度差异不显著.结论:下丘脑弓状核是调节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主要核团,其电生理活性表达、尤其是脉冲频率与雄性兔的性成熟相关.
作者:贾悦;崔毓桂;田青乐;张朝辉;冯婷;马骋;李玫;狄福松;仲远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妇女紧急避孕法的使用状况及未使用原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上海市三所妇幼保健院的606名人工流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往及本次妊娠的末次月经后分别有5.3%和2.2%的人使用过紧急避孕法.使用药物均为53号避孕药,药物来源以药店为主.57.9%的对象以往有过可用紧急避孕而未用的情况,未用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或不了解紧急避孕法及以为自己不会怀孕.本次妊娠中听说过紧急避孕法的159名非意愿妊娠对象未使用紧急避孕法的主要原因是未发觉避孕失败(46.6%)和不了解紧急避孕方法(31.2%).13名使用者紧急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法错误.据推测计算,如果可用紧急避孕者能及时获得并使用紧急避孕法,人工流产至少可再减少46.9%.结论:人工流产妇女的紧急避孕使用率低,其主要原因为对紧急避孕知识缺乏了解.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紧急避孕、提高紧急避孕服务质量势在必行.
作者:楼超华;高尔生;赵双玲;涂晓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甲磺酸酚妥拉明在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试验分为片剂组(A组)、胶囊组(B组)、安慰剂的片剂和胶囊组并为一组(C组).组间比例为1∶1∶1(A∶B∶C).共有241例参加了临床试验,其中217例完成试验.试验药物(片剂或胶囊)必须在性交前1 h服用,每次服1片(40 mg);两周内至少有3次服药并尝试性交以保证达到统计学要求,但服药不能超过8次;整个试验持续10周.药物的有效性按国际性功能量表(IIEF)衡量,安全性以监测试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来反映.结果:有效率,A组为68%,B组为62%,C组为45%.A、B组和C组比效有显著性差异.整个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酚妥拉明片和胶囊是一种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王益鑫;曹文雷;韩银发;陈斌;曹小蓉;张祖豹;周文龙;王浩飞;张永康;张立;方银忠;戎瑞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由对二氯化苯制成的樟脑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外受精等方法研究樟脑丸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能力的影响.结果:接触樟脑丸3 d组和5 d组对小鼠的卵巢和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5 d组能显著降低超排卵数;樟脑丸对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没有影响,但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释放,影响其存活率及降低体外受精率.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樟脑丸可能影响超排卵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明显降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的能力,并表现有明显的生殖细胞毒性.
作者:季坚;沈维干;王丽;朱银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80年代末初婚7 693对夫妇婚后6年内妻子避孕知识状况.方法:由描述及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妻子婚后6年时避孕知识得分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时96.3%的夫妇已有一孩;妻子平均避孕知识得分(16.4分)虽明显高于新婚3个月时(5.9分),但与婚后15个月时比较(11.9分),无显著差异;0.9%仍对避孕措施一无所知;20.5%仍不会正确使用避孕套;虽95%知道口服药,仅31.8%能正确述出使用方法,对安全期基本了解的正确性相对较高,在91.7%的知道该措施的妻子中,77.1%能基本掌握推算排卵期方法.多元回归模型显示,该时妻子避孕知识得分主要与其对避孕措施的负性态度、了解生殖健康有关知识的广度或受丈夫的避孕知识的影响有明显关系.不了解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性病或不愿使用某避孕措施的妻子其避孕知识得分明显偏低;产后首选非宫内节育器或有多种性生活体位者该时的避孕知识得分也相对较高.结论:随婚后时间的推移,上海市妻子避孕知识增长趋向缓慢.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及社会媒体有必要结合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继续加强对已生育孩子的夫妇双方避孕知识,特别是口服药对妇女健康效应的教育,以提高可接受性,进一步保障妇女健康、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郭友宁;吴敏伦;车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 β)对控制超排卵和卵泡发育及妊娠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共20个治疗周期.分别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日和胚胎移植日采血,取卵日收集卵泡液,测定IL-1 β、雌二醇(E2)、孕酮(P)的浓度.结果:卵泡液IL-1 β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水平(P<0.05),两者呈正相关(r=0.73).卵泡液IL-1 β水平和取卵日外周血及卵泡液E2水平呈正相关(r=0.45,r=0.53).卵泡液IL-1 β和取卵数目及成熟卵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34,r=0.42).妊娠组hCG注射日IL-1 β水平明显高于取卵日和移植日(P均<0.05);非妊娠组移植日IL-1 β水平明显高于hCG注射日和取卵日(P均<0.05).妊娠组hCG注射日外周血及卵泡液IL-1 β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组水平(P均<0.05).结论:IL-1 β参与控制超排卵周期的生殖内分泌变化,调节卵泡发育并与妊娠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玮;沈鸿敏;徐素欣;左一鹏;曹金凤;宋时莉;李建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细胞外基质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越来越清楚.这种受体命名为整合素(integrin),是一种完整的跨膜糖蛋白,由两种不同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包括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min,LN)、胶原(collagen,COL)及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VN)等受体.整合素和ECM相互作用促进细胞的粘附、生长、迁徙、增殖及分化[1].子宫、输卵管及早期胚胎中广泛存在整合素和ECM.在精卵识别过程中,整合素起调节作用,促使胚泡粘附于子宫内膜上皮,使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内膜,并调节随后的胚胎生长[2].本综述主要讨论整合素在着床中的作用.
作者:陈军;李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ob)的表达产物,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一种激素,除调节体重外,还与内分泌代谢、生殖密切相关.leptin的分泌水平与性别、肥胖有关,肥胖女性leptin浓度较非肥胖者高,但在月经周期中随性激素改变而发生节律性变化的能力较后者差.有研究证明[1],有正常排卵月经周期的女性在黄体期leptin有明显升高.其中一些女性在排卵前的雌激素高峰时还有一个leptin升高期.顾卫琼等[2]对中国人血清leptin水平与肥胖的研究发现,leptin水平性别差异显著,女性leptin水平几乎较男性高2~3倍,这种差异在扣除体脂因素后仍很显著(P<0.001).在体外脂肪组织培养中,雌二醇(E2)能促进女性leptin的分泌和释放[3].睾酮抑制leptin 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4].由此可知性甾体激素对调节血清leptin浓度有着重要作用.leptin还可以激发青春期发育及保持生殖功能.Ahima等[5]发现,leptin注射组雌鼠较对照组表现为更早的青春期开始,因此认为leptin是青春期的启动信号.
作者:于健;苏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过程控制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方案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降调节已被常规采用.使用GnRH-a的COH方案能避免过早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峰,防止卵泡过早黄素化,提高卵子的质量,增加妊娠率,但也增加了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延长治疗周期,未能有效地抑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而一种GnRH类似物-GnRH拮抗剂(GnRH antagonist),可以解决以上问题[1-4],经过数年临床试验,其第三代制剂目前正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不久将进入市场,用于COH.
作者:方丛;庄广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发现原因不明的不育患者,免疫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对女性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AhCGAb)进行了检测,以便了解原发与继发不育免疫因素的区别.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9年1~6月在北京市慧忠医院不育门诊就诊的患者268例,分为原发不育与继发不育两组.原发不育组139例.平均年龄(30.19±3.62)岁,平均不育时间(5.49±3.10)年;继发不育组129例,平均年龄(32.26±4.80)岁,平均不育时间(4.16±3.43)年.另以宣武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孕妇71人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42±2.88)岁.
作者:陈叔平;李潭;林艇;黄劲松;鹿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们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旨在观察尼尔雌醇替代(ERT)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改善作用.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选取1999年2~11月在我院住院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4.61±2.93)岁,绝经1~7年,平均3.67年.其中绝经前发病6例,平均病程4.23年;绝经后发病12例,平均病程5.13年;所选对象平均病程为4.81年.所选病例均符合1985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体重指数(BMI)为22~25 (kg/m2),尿蛋白阴性,无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140 mg/dl,餐后2 h血糖<180 mg/dl),试验期间可选用双胍类或磺脲类降糖药.近3月内无甾体激素服用史,无雌激素使用禁忌症,宫颈刮片正常,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
作者:吴雪清;叶碧绿;叶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问题,妇女生殖健康正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及研究,保证妇女在各个生理时期的健康、安全、幸福,是生殖健康的内容之一.本研究试图了解高校知识女性的生殖道感染状况,找出在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需要和现有的社区保健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向该人群提供生殖健康的优质服务的社区规划.
作者:陆海音;张河川;郭思智;罗兆福;赵云伟;范家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ame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 GIFT).主要适用于非输卵管性不育症.由于GIFT技术,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临床妊娠率较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TV-GIFT)助孕技术,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0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不育患者30例(32个治疗周期),其中原发性不孕18例,继发性不孕12例;年龄25~36(30.4±4.9)岁.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有一侧或两侧输卵管正常.不育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18例,免疫性育4例,男性因素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不明原因不育症1例.
作者:刘义;舒家振;高颖;耿育红;陈汉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从1996年6月开始,对因不同原因需要赠卵的13对夫妇进行治疗,至2000年12月已有9例妊娠,并已出生双胎2例,均发育正常.一、材料与方法1.受者:赠卵治疗13例共13个周期,其中卵巢早衰6例,高龄不育3例,控制超排卵反应不良4例.年龄26~46岁,平均(31.0±4.3)岁,不育年限2~12年,平均(5.9±0.7)年.2.供者:年龄25~35岁,平均(29.9±0.7)岁,均已婚并育有健康子女,自愿供卵,血型与受者相符合,无家族遗传病史,排除精神疾病及传染病史.
作者:王克华;孟祥阁;李娟;张梅心;江平;张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血清CA125检测已经有20年历史,CA125测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完全不同于由绒毛分泌的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后者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而肿瘤则没有特异性抗原,只有肿瘤相关性抗原,因之特异性差.所以需要了解CA125测定的原理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一、基本概念1981年Bast等以卵巢上皮癌细胞株OVCA433为抗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OC125,OC125所识别的抗原称为CA125.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标记OC125后可进行卵巢上皮癌的检测.并以OC125检测各种组织,发现CA125不但存在于卵巢浆液性上皮癌中,尚存在于下列组织:(1)间皮细胞组织,包括腹膜、胸膜及心包膜;(2)副中肾管上皮,包括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间皮细胞瘤等.
作者:郁琦;连利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分子量约为46 000.一旦妊娠即可由血循环与尿中检出.hCG的相关分子组成了hCG分子家族.血中hCG多数以完全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游离的α和β亚单位,而在尿液中起免疫反应的是hCG的代谢产物.目前的检测方法有尿与血两种,尿hCG为定性试验,快速、简单;血hCG可进行定量观察其变化规律,但需取血与一定的设备.一、尿hCG定性试验目前国内多数采用试纸条,只能观察阳性或阴性,阳性敏感度为30 mIU/ml.尿中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如喝水、尿量的多少等的影响.协和医院曾比较了近千例血与尿含量的关系,结果差异很大,未能找到相关规律,因而不能用尿中hCG为定量试验反映临床病情.
作者:张德永;张浩;刘欣;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