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卵裂球受损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18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了解胚胎级别与冷冻受损的关系,分析受损程度(完整存活、受损率≤20%和> 20%组)和移植平均≥6、<6细胞胚胎对妊娠率和种植率的影响. 结果 1、2、3级胚胎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损伤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1).完整存活胚胎、受损率≤20%及>20%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移植≥6细胞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显著高于<6细胞胚胎组(P<0.05). 结论 胚胎卵裂球受损率评价胚胎受损程度优于胚胎存活率.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胚胎质量、移植时胚胎细胞期和受损程度是影响妊娠率和种植率的胚胎学因素.
作者:刘浩;金志魁;耿春惠;帅祖兵;邱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植入窗期血清雌(E2)、孕(P)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 方法 40例不育患者在行IVF-ET前一周期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植入窗期血清E2、P水平;免疫组化SP法和组织学积分H-score法对LIF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定位和半定量分析.IVF-ET后患者分为:妊娠和未妊娠两组. 结果 植入窗期血清P水平妊娠及未妊娠组分别为(56.59±4.83)、(44.89±3.08)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F在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体表达,两组分别为(1.56±0.41)、(1.31±0.32)及(1.45±0.31)、(1.15±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水平与子宫内膜LIF的表达显著相关(腺体r=0.589,P<0.01;腔上皮r=0.553,P<0.01). 结论 植入窗期血清P水平下降及子宫内膜LIF的表达减弱可导致IVF-ET妊娠失败.植入窗期血清P水平和子宫内膜LIF的表达可作为预测IVF-ET成功与否的指标.
作者:董方莉;谭丽;郑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胚胎冻融后体外培养时间以及采用激光辅助孵化(AH)技术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方法 126名患者,130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按照是否实施AH技术分为AH组和非AH组,又按胚胎解冻后的不同培养时间进一步将两者分为2 h(A/A'组)、1 d(B/B'组)及2 d组(C/C'组).冻融胚胎采用慢速冷冻-快速解冻方法.冻融后的胚胎均置囊胚培养液培养2 h、1 d或2 d,自1.48 μm双极二氧化碳激光系统(ZILOS-tk)安装后的冻融胚胎均施行AH技术. 结果 AH组培养2 h、1 d、2 d 三组临床妊娠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培养1 d与2 d组中,实施AH与非AH组的临床妊娠率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应用激光AH技术以及胚胎冻融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时行胚胎移植均显著提高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邢琼;周平;章志国;曹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100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的血糖水平并评价能否将抽血4次减为3次.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妇产科出院的、经50 g OGTT阳性(服糖后1 h血糖≥7.8 mmol/L)后行100 g OGTT、按照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DDG)标准诊断的115例GDM患者的100 g OGTT血糖水平. 结果 如果不取空腹血糖值,将有2例(1.7%)GDM孕妇被漏诊;分别略去餐后1、2和3 h的血糖值,依次有42例(36.5%)、63例(54.8%)和36例(31.3%)孕妇被漏诊. 结论 省略餐后1、2或3 h任何一个时点的血糖值都将出现较高的GDM漏诊率.目前资料显示,不论采用75 g或100 g OGTT,尚不能将试验时间由3 h简化为2 h;而诊断标准是沿用NDDG还是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标准,有待进一步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覃舒文;成宁海;刘俊涛;单莹;边旭明;向红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雷洛昔芬(RLX)对绝经后妇女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对62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试验组(n=32)和安慰剂组(n=30),分别给予RLX 60 mg/d及安慰剂,共12个月. 结果 RLX组用药6个月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无明显变化,用药12个月时明显降低,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LX组用药12个月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 RLX可降低绝经后妇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作者:惠英;吴宜勇;张巧;李燕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卵巢高反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IVF/ICSI周期临床资料,根据雌二醇(E2)峰值百分位数确定卵巢反应,分为P25~75(E2 4,302~10,791 pmol/L),530个周期,定义为正常反应组(A组),E2水平在 P75~90 (E2 10,792~14,669 pmol/L)159个周期, 为中度高反应组(B组),P90以上(E2≥14,670 pmol/L),105个周期为高反应组(C组),比较各组妊娠结局. 结果 与A组相比,B和C组获卵数显著增多(P<0.01),但卵母细胞质量和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着床率(21.4%)显著低于A组(29.7%)(P<0.05),3组早期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COH中卵巢高反应对胚胎质量无显著影响,但着床率降低,提示高雌激素环境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者:陈秋菊;孙晓溪;李路;高晓红;吴煜;程利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雌激素对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影响各家报道不一.本文综述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妇女体内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乳腺密度和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认为只要定期监测,有补充激素指征的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妇女使用雌激素是安全的.
作者:林芸;孙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预防性卵巢切除术(prophylactic oophorectomy,PO)是目前一个备受重视但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PO的实施对象、手术过程、病理评估、风险、心理及术后阶段进行综述.
作者:丁颖;孙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体外构建子宫内膜是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在体外构建结构、形态与功能上与体内子宫内膜相似的三维模拟体.种子细胞分离培养、生物支架材料的合理选择及体外构建方法的优化是体外构建子宫内膜的重要因素.构建的子宫内膜在病理研究、三维培养体系、胚胎发育学及移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只有更进一步模拟自然子宫的结构,优化构建技术路线和培养条件,才可以再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工程化子宫.
作者:王和平;王常勇;江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下丘脑分泌,刺激或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相当的活性潜能.在治疗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发性真性性早熟以及辅助生殖技术中广泛应用,本文对其在妇科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马晓玲;张学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求冻融人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能力. 方法 胎儿卵巢组织分为新鲜胎儿卵巢组织(新鲜组),慢冻-快融胎儿卵巢组织(冻融组),解冻的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到8只裸鼠肾被膜下(移植组)三组.2个月后开始隔天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持续5个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 h后裸鼠处死取得移植物.胎儿卵巢组织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 结果 冻融组和新鲜组中绝大多数是原始卵泡.与新鲜组相比,冻融组中正常及总的原始卵泡数虽有下降,异常原始卵泡数虽有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移植组的原始卵泡数明显少于新鲜组和冻融组(7.2±1.64,20.4±5.68,17.2±4.27,P<0.05),但可见到数个形态正常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窦卵泡.三组的原始卵泡均未见有PCNA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见于移植组初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次级卵泡和窦卵泡的颗粒细胞. 结论 冻融人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后能存活,卵泡能正常发育到窦卵泡.
作者:韩海艳;周颖;金畅;傅晓艳;黄卡特;徐炳森;叶碧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子佐剂C3d3增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基因疫苗在不同品系小鼠的体液免疫效应. 方法 分别用pCMV4-hCGβ-C3d3、pCMV4-hCGβ和pCMV4-hCGβ+pCMV4-C3d3联合免疫以辅助性T细胞(Th)2型优势的BALB/c小鼠和Th1型优势的C57BL/6小鼠,免疫剂量分别为5、10、50、100和500 pmol,同一剂量免疫两次、间隔3周.初次及加强免疫后每周采血,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抗hCGβ抗体水平.硫氰酸钠洗脱法ELISA分析抗hCGβ抗血清亲和力. 结果 两种品系小鼠pCMV4-hCGβ-C3d3免疫产生抗hCGβ抗体的时间和效价均显著早(高)于pCMV4-hCGβ和联合免疫组.在50 pmol免疫剂量时,C3d3在两种品系小鼠呈现出强的佐剂活性,分别使hCGβ的免疫原性增强了400倍(BALB/c)和251倍(C57BL/6). pCMV4-hCGβ-C3d3组两个品系小鼠亲和力成熟较快. 结论 在Th2型及Th1型免疫优势的不同品系小鼠,分子佐剂C3d3均能增强hCGβ基因疫苗体液免疫效应.
作者:余敏;李大金;袁敏敏;王秀丽;姚晓英;李华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雌激素、孕激素、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对Ishikawa细胞中HOXA10基因表达的调节,探讨HOXA10基因在胚胎种植中的意义. 方法 体外培养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按实验目的分别加入雌激素、孕激素、雌孕激素联合、雌孕激素RU486联合、HB-EGF刺激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三种方法测定各个条件下Ishikawa细胞中HOXA10基因的表达. 结果 雌、孕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48 h后都可以显著提高Ishikawa细胞中HOXA10基因的表达(P<0.05),同时加RU486后HOXA10基因表达的上调趋势减弱.加HB-EGF刺激48 h后HOXA10基因的表达量增高(P<0.05). 结论 雌、孕激素、HB-EGF对HOXA10基因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RU486能够抑制孕激素的上调作用.
作者:刘雪梅;朱桂金;钟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输卵管积液对小鼠胚胎体外培养胚胎发育及着床能力的影响机制. 方法 收集人输卵管积液,小鼠促超排卵,自然受精后适时收集囊胚,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含有不同浓度的输卵管积液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囊胚的发育,计算囊胚孵出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迹法测定囊胚和培养液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含量. 结果 输卵管积液组的囊胚孵出率低于无积液组,囊胚及培养液中的MMP-9和TIMP-1低于无积液组,并呈剂量依赖性,MMP-9/TIMP-1随积液浓度增加而降低. 结论 输卵管积液通过降低胚胎MMP-9/TIMP-1的分泌和影响胚胎早期发育潜能,从而影响胚胎着床的能力.
作者:许重洁;靳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不育症中,输卵管性不育约占女性不育的1/3[1],其中又以继发感染多见,近年支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有所上升.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感染与抗生殖抗体的相关性研究已成热点.现就我们观察的输卵管不育患者UU、CT感染及生殖免疫的状况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梁瑞宁;刘娟;王慧民;李冬兰;卢君;章海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输卵管性不育是不育症的治疗难题.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采用单纯导管导向法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育患者107例,报告如下.
作者:迟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研究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aromatase)的表达和雌二醇(E2)分泌的影响,以了解罗格列酮对PCOS卵巢颗粒细胞的局部作用.
作者:邓小艳;刘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RSA)患者母胎界面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的检测,以探讨其在RSA中的作用,及母胎界面与外周血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齐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11月5~10日,第18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大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会议中心隆重举行.FIGO大会是全球妇产科医生的一次盛会,每3年在五大洲轮流进行.
作者:田秦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