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殖医学杂志

生殖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生殖医学
  • 主办单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4645/R
  • 国内刊号:11-4645/R
  • 影响因子:1.24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41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1996全国计划生育科技期刊质量评比获优秀期刊
  • 妇产科学
生殖医学杂志   2008年3期文献
  • 抗滋养细胞膜抗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抗滋养细胞膜抗体(AT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本生殖医学中心由于不明原因性不育、女方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轻度少弱精子症因素不育而接受IVF-ET治疗的妇女140例,其中持续妊娠妇女65例作为对照组,反复种植失败31例、生化妊娠丢失26例及临床妊娠丢失18例妇女作为研究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妇女各不育因素所占比例;血清ATA、抗hCG抗体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中不明原因性不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T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生化妊娠组和临床妊娠丢失组hCG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反复种植失败组(P>0.05).结论 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的ATA可干扰整个妊娠过程,hCG抗体的存在能增加IVF-ET临床妊娠流产率和生化妊娠流产率.

    作者:邹淑花;宋东坡;张鹏;丛雪;李波;吴瑞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的不同腹腔镜手术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因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常规IVF-ET治疗的294例不育患者的资料,按IVF-ET前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分组:A组: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术28例;B组:双侧输卵管造口术42例;C组:双侧输卵管切除术64例;D组:输卵管阻塞不伴积水80例;E组:单或双侧输卵管积水80例.比较5组患者在IVF-ET周期中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性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C组的窦卵泡数少于B组,发育的卵泡数及获卵数少于其他4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4组相比,C组使用促性腺激素(Gn)的支数多,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的胚胎植入率为15.9%,临床妊娠率为27.5%,为各组间低,其中胚胎植入率与A、C和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妊娠率与A和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流产率E组高(22.7%),其次为B组(14.4%),E与C组(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率E组高,其次为B组,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卵管积水对IVF-ET结局有负面影响,对输卵管积水进行适当预处理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输卵管近端结扎术不降低卵巢反应性,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低,是IVF-ET前输卵管积水预处理较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杨海燕;林金菊;赵军招;林文琴;陈霞;叶碧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问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E2促进p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 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作者:谢伟;刘义;廉红梅;吕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技术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经诊刮确诊为子官内膜癌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选择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前超声造影检查及术中肉眼观察的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与术后的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 3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诊断为Ⅰ a期5例,Ⅰ b期19例,Ⅰ C期6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的总符合率为66.7%(20/30).经一致性检验,Kappa=0.435,提示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结果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一致性.术中肉眼观察的总符合率为56.7%(17/30),经一致性检验,Kappa=0.287,提示两者一致性属一般.术前超声造影检查判断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2/5、76.7%、87.5%和2/6;术中肉眼观察分别为76.0%、3/5、73.3%、90.5%、3/9.术前超声造影判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87.5%、86.7%、5/8和95.5%;术中肉眼观察分别为4/6、87.7%、83.3%、4/7、91.3%.结论 术前应用超声造影辅助诊断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有一定意义,优于术中肉眼观察,但对于合并子宫肌腺症及病灶较大的患者易误诊,需扩大样本量及积累操作经验进一步评价其意义.

    作者:孙智晶;杨佳欣;沈铿;郎景和;刘真真;姜玉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7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收集198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0例,其中低度恶性47例、高度恶性2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结果 7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其中50例(71%)表现不正常阴道出血,46例(66%)子宫增大,17例(24%)为宫颈121或阴道内的赘生物.21例行诊刮术、阳性率为91%,术前诊断26例(37%).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平均随诊时间56个月,无瘤生存期低度恶性为43个月、高度恶性为15.5个月.结论 本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肉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诊断性刮宫可能提高术前诊断率;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手术方式与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王雪卿;潘凌亚;戴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睾丸退化的临床特征与鉴别诊断——附5例临床报告

    目的 总结睾丸退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5例睾丸退化患者的临床表现、激素测定和性腺病理结果.结果 睾丸退化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多数因外生殖器性别模糊或青春期后原发闭经而就诊,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盆腔检查无子宫和宫颈,青春期后缺乏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性腺水平低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试验睾酮无增加,性腺均为发育不良的睾丸或条索状组织.结论 睾丸退化患者临床较为罕见,其病因尚不清楚,临床上需注意与其他性发育异常患者鉴别.

    作者:田秦杰;林姬;陈蓉;周远征;孙爱军;何方方;葛秦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免疫因素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进展

    引起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RM)的原因中,免疫因素约占50%~70%,主要影响30~40岁妇女.RM分为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两种病型,前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一方面对胚胎有毒性作用,另一方面可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胚胎供血障碍;后者可能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有关.目前的免疫性治疗基本是建立在免疫学假说基础上的经验性治疗,各种药物分别作用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终使免疫反应向有利于维持妊娠的方向发展.现将近几年RM的免疫性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龙燕;边旭明;田秦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并发症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因其操作简单、超声图像清晰、手术时间短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目前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首选采卵方法,对临床治疗不育症有实用价值.本文对目前该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并发症发生及预治进行综述.

    作者:杨艳红;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胰岛素和睾酮对Ishikawa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 U/L)或T(10-3、10-4、10-5、10-6、10-7mmol/ml)刺激Ishikawa细胞48 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LUT4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分别以30 U/L INS和10-5mmol/ml T刺激Ishikawa细胞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INS浓度的增加,INS促进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强,INS浓度自0.3~30 U/L时,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加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NS浓度达60、90 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INS浓度为30 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T浓度的增加,T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明显.T浓度自10-7、10-6、10-5mmol/ml,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浓度达10-4、10-3mmol/m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T浓度10-5mg/ml相似.(2)GLUT4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3)Ishikawa细胞中GLUT4 mRNA表达,在INS组和T组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P<0.05),INS组比T组减弱更明显(P<0.05),且INS和T作用24和48 h GLUT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并降低GLUT4 mRNA的表达,推测PCOS高胰岛素、高雄激素血症的病理生理特性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过程,与子宫内膜的病变相关.

    作者:王玮;郝桂敏;李晓冬;徐素欣;曹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理生理变化发生的机制.方法 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方法制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动物模型并应用Western印迹试验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分别检测15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正常妊娠大鼠、健康育龄大鼠对照组心脏组织MAPK活性及其ERK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MAPK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正常妊娠组心脏组织MAPK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MAPK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心脏组织MAPK的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存在MAPK活性升高以及蛋白、基因的过度表达,这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理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腔内脂质体转染技术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官腔内脂质体转染法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进行基因修饰的可行性.方法 于小鼠妊娠第2天(D2),通过宫腔内脂质体转染法分别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eisl表达基因、Meisl小分子干扰RNA(siRNA)及其各自对照空载体进入孕鼠子宫内,于转染后第3天(D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eisl基因在基因转染上调组及其对照组,下调组及其对照组的表达变化.结果 绿色荧光蛋白可在小鼠子宫组织内表达;Meisl基因上调组其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eisl基因下调组其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宫腔内脂质体转染法可以介导外源基因在小鼠子宫中表达,并可对小鼠子宫内膜着床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作者:徐蓓;王昕荣;朱桂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去颌下腺大鼠睾丸Bc1 2和Bax mRNA的改变

    目的 观察切除颌下腺对大鼠睾丸Bax和Bc1 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颌下腺,分别于术后14、28和42 d处死大鼠,提取睾丸总RNA,反转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ax和Bc1 2 mRNA的改变.结果 随着颌下腺切除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睾丸Bax和Bc1 2 mRNA的比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颌下腺切除大鼠睾丸Bax和Bc1 2 mRNA比值明显升高,提示颌下腺切除所致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可能是由Bax和Be1 2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进行,但Fas/FasL是否参与该凋亡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晨阳;马百坤;侯林;徐会茹;黄祝;蒋超;黄宇烽;姚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正常子宫内膜蛋白质表达图谱的初步建立

    目的 通过双相电泳方法建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方法 收集正常卵泡期子宫内膜组织5份,采用双相电泳建立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利用凝胶染色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蛋白质点的识别和检测;随机选择5个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蛋白质的鉴定.结果 以固相pH梯度(IPG)胶条pH=4~9进行第一相等电聚焦,以12.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第二相,成功建立了正常卵泡期子宫内膜组织蛋白质双相电泳图谱,平均含(523±41)个蛋白点,匹配率81.89%.通过MALDI-TOF-MS对5个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正常子宫内膜蛋白质双相电泳图谱,并应用质谱技术进行了部分蛋白质点的鉴定,为进一步构建人子宫内膜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并为研究子宫内膜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作者:刘海元;郎景和;冷金花;孙大为;朱兰;刘珠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促性腺激素药物在超促排卵治疗的效果比较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丽申宝(珠海丽珠集团)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促性腺激素,价格相对低廉,使用方便.

    作者:齐玲玲;刘振娥;李国涛;郑艳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生殖免疫抗体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官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是流产的一种特殊情况.目前对稽留流产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抗生殖免疫抗体是否与稽留流产有关,资料尚少.

    作者:郭丽君;陈叔平;赵玉捷;徐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

    为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对行IVF-ET妇女在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及常规胚胎移植(宫腔盲插法)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郝桂敏;徐素欣;王玮;赵志明;曹金凤;崔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体外受精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均为多原核合子一例

    患者30岁,婚后6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育.月经周期7/28~30 d;2001年在当地医院行腹腔镜检查术,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雪梅;刘群;朱桂金;李豫峰;章汉旺;靳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比较四种冷冻载体在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冷冻载体对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成熟培养18 h的水牛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分别以0.25 ml冻精塑料细管(A)、自制拣卵针尖端部分制成的极细玻璃微管(D)和两种制作核移植工具针的玻璃细管(B、C)为冷冻载体卵母细胞,解冻后统计成熟率及早期胚胎发育率等冷冻保存效果指标.结果 A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果差(成熟率:A vs B、C、D为43.9%vs 51.7%、51.9%、55.9%,2~4细胞率:A VS B、C、D为34.1%vs 40.0%、40.7%、41.2%),D组卵母细胞冷冻效果好,但解冻时卵母细胞的回收率显著低于其他组(D vs A、B、C为69.2%VS 87.0%、94.1%、91.9%).B、C两组在解冻后的成熟率及早期发育率上显著高于A组,低于D组,但差异不明显,且其解冻后卵母细胞回收率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 综合回收率和解冻后早期胚胎发育率,B、C两种玻璃细管是一种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中可行的冷冻载体.

    作者:唐业刚;陈玉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保存精液标本作为预防辅助生殖技术中亲子血缘纠纷证据的探讨

    辅助生殖技术(ART)中亲子血缘纠纷是医患双方极为关注的问题.亲子血缘纠纷可产生于两个环节:治疗程序中精子、卵子和母亲间的错配;患者隐瞒提供非配偶精子.

    作者:何驰华;黄元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