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口服来曲唑促排卵后行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自我监测与阴道超声监测排卵的效果.方法 募集PCOS患者56例,于月经第3~7天每日给予来曲唑1片(2.5 mg/d)行促排卵.根据地域分布确定为尿LH试纸自我监测组(试纸组,27例)和阴道超声监测组(B超组,29例).均于月经第10天开始监测排卵.适时指导同房.后期均给予黄体支持10d.停药7d观察是否月经来潮,早孕试纸或医院抽血查HCG,判断是否妊娠. 结果 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不育年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超组29例共行77周期,试纸组27例共行68周期.B超组的排卵率与累积妊娠率分别为77.92%和58.62%,高于试纸组(64.7%、40.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组的总周期妊娠率(22.07%)与尿LH试纸组(16.17%)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COS患者中用来曲唑促排卵后行尿LH试纸自我监测与超声监测排卵有近乎同等的效果.
作者:王改;赵勇;刘玲玲;王蔼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采用不同黄体酮制剂联合用药进行黄体支持的妊娠结局及药物费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囊胚激素替代周期的患者160例,均采用芬吗通白片先口服后阴道给药方式准备子宫内膜.按照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64例,采用黄体酮针剂注射(60 mg每日1次)联合地屈孕酮片口服(10 mg每日2次);B组50例,采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阴道给药(90 mg每日1次)联合地屈孕酮片口服(10mg每日2次);C组4 6例,采用黄体酮针剂注射(60 mg每日1次)联合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阴道给药(200 mg每日2次).两两比较A、B组及A、C组患者的妊娠结局、黄体酮药物费用. 结果 分别两两比较A、B组及A、C组的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开始使用孕激素日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平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每移植周期黄体酮药物费用1538.5元、每获得1例临床妊娠所需费用3 077元,均高于A组的261.29元、522.58元和C组的271.49元、624.73元.接受黄体酮注射患者局部红肿发生率2.7%.接受阴道缓释凝胶及微粒化软胶囊阴道给药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伴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2.0%及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地屈孕酮口服的患者发生轻度胃肠道不适为1.76%. 结论 对于冻融囊胚移植周期,联合多途径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结果.相比较于给药更简便,患者舒适度高但价格较贵的黄体酮缓释凝胶联合地屈孕酮片组(B组),黄体酮针剂联合地屈孕酮片(A组)或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组更经济(C组).根据患者具体的经济情况、给药方式的接受度、对不适反应的认识程度来制定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案.
作者:徐芳;林佳;赵军招;沈晓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性评价脱氢表雄酮(DHEA)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CBMDISC、MEDLINE、Elsevier等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服用DHEA与不服用DH EA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DOR患者妊娠结局作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共同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5篇R CT,共532名患者.Mete分析结果显示:DOR患者在进入IVF周期前口服DHEA与不服用或者服用安慰剂相比,临床妊娠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RR=1.32,95%CI(0.91,1.90),P=0.14];Gn总用量口服DH EA组明显少于对照组MD=-528.58,95%CI(-992.59,-64.56),P=0.03],获卵数[MD=1.27.95%CI(0.26,2.29),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周期取消率、HCG 日E2值、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OR患者进入IVF周期前口服一定剂量的DHEA较不服用或者服用安慰剂者周期获卵数增加,促性腺激素(Gn)总用量较少,临床妊娠率未增加,并且周期取消率也未降低.提示:DOR患者联合应用DHEA不能改善其IVF的妊娠结局,但同时考虑到各组研究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样本量少以及在DHEA给予时间上也存在差异,所以DHEA能否提高IVF的妊娠结局,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科学严谨的前瞻性RCT证实.
作者:董娟;徐望明;董兰;解美婷;陈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多精受精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新鲜周期IVF-ET治疗的患者,其中长方案IVF-ET组1 388例,短方案IVF-ET组311例,供精IVF-ET组276例.根据多精受精率不同,供精IVF ET周期分为3组,正常受精组:多精受精率为0;低频多精受精组:0<多精受精率≤20%;高频多精受精组:多精受精率>20%.比较各组的女方年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率(2PN)、正常受精优胚率、正常受精可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 结果 供精IVF组和IVF长方案组的女方年龄显著低于IVF短方案组(P<0.05),平均获卵数和多精受精发生率显著高于IVF短方案组(P<0.05).正常受精组(64.79%)和低频多精受精组的正常受精率(62.46%)显著高于高频多精受精组(43.93%)(P<0.05);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高频多精受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优胚率、可用胚胎率及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供精IVF-ET过程中,高频多精受精的发生会显著影响正常受精率,可能会降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明昭;施文浩;李伟;师娟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49例,分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组(380例)和黄体酮常规保胎对照组(369例).根据淋巴细胞注射时机和淋巴细胞来源不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组又分为3组.A方案:常规方案;B方案:应急方案;C方案:备选方案.对各组的妊娠结局、再发流产率与妊娠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组患者流产率(10.3%)显著低于对照组(67.8 %) (P<0.05).主动免疫治疗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9.7%,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32.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治疗A、B、C三方案的再发流产率与妊娠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有效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封闭抗体检测能够对妊娠结局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作者:陈建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低剂量GnRH-a长效制剂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低剂量长效GnRH-a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4个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长方案促排卵周期,其中低剂量长效组134个周期,短效GnRH-a组150个周期.对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时间、促排卵治疗中性激素的水平及IVF-ET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 低剂量长效组降调节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0.95±1.58)U/L]、HCG日LH水平[(1.58±2.21)U/L]、HCG日雌二醇(E2)水平[(11 649.78±2 137.92)pmol/L]较短效组均低[分别为(1.25±1.58)U/L、(2.72±2.08)U/L)和(14 698.23±2 380.35)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总量[(34.06±8.12)支]和Gn天数[(10.43±1.25)d]较短效组[分别为(27.91±7.54)支和(9.43±1.01)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卵数[(10.96±2.01) vs.(11.28±2.08)枚]、MII卵数[(9.97±1.25)vs.(10.56±1.78)枚]、优胚数[(4.31±1.02)vs.(4.81±1.54)枚]、可利用胚胎率(64.81% vs.59.81%)、胚胎着床率(38.46%vs.35.34%)、临床妊娠率(55.05% vs.49.22%)、持续妊娠率(53.21% vs.47.66%)、周期取消率(2.24% vs.2.00%)以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发生率(0% vs.1.33%)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控制性超排卵中,低剂量长效GnRH a单剂量可达到与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相同程度的垂体降调节状态,临床结局满意.
作者:郑娟;周黎明;孙亦婷;赵雅云;夏爱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中孕期羊水间期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之后漏诊非13、18、21、X、Y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核型的残余风险,从产前咨询的角度来评价间期FISH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6 125例中孕期羊水传统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假设这些病例均进行间期FISH检测,计算在三大产前诊断指征(孕妇高龄、孕母血清学筛查18-三体或21-三体高风险、妊娠23周前超声发现胎儿有结构异常)情况下间期FISH检测的检出率以及残余风险. 结果 从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共有6 125例单胎孕妇行中孕期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共检出207例(3.38%)异常核型.有161例(77.8%)为涉及13、18、21、X、Y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核型(包括嵌合体),其间期FISH检测结果为阳性.有46例(22.2%)异常结果是非13、18、21、X、Y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其中包括平衡性结构重排31例(67.4%)、非平衡性结构重排14例(30.4%)、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1例(2.2%).在这46例异常核型中,有6例涉及21号染色体和1例涉及13号染色体的不平衡性重排的间期FISH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39例间期FISH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计算间期FISH检测的检出率为81.2%(168/207),间期FISH检测的残余风险为0.65%(39/5957). 结论 间期FISH检测是核型分析的有效补充,但不能取代核型,单纯行间期FISH检测进行产前诊断会漏诊约18.8%的染色体异常.在产前遗传咨询时应向病人解释间期FISH的检出率和残余风险,了解间期FISH的优点和局限性,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产前诊断手段.
作者:戚庆炜;郝娜;周京;刘善英;刘俊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甲状腺自身抗体(antithyroid autoantibody,ATA)是反映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异指标,常见的有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近年发现,ATA阳性的患者即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其发生自然流产及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风险都有所增加,提示ATA是预测自然妊娠和ART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单纯ATA阳性与自然流产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作者:王欣欣;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阻断遗传性疾病垂直传播的一种稳定而有效的孕前检查技术.近年来,随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PGD指征正逐步扩展到遗传性癌症相关基因的植入前基因筛查.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BRRCA1/2)是目前已知的乳腺癌高外显率易感基因,且BRCA1/2基因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发病关系为密切.目前,针对遗传性乳腺癌的个性化PGD已经证实可行.该综述回顾了乳腺癌易感基因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徐晓菲;张雯柯;王莉;李娜;刘迎玉;李敏;张翊昕;范俊梅;姚元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并鉴定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POP发生的分子机制. 方法 在绝经状态、年龄、体重指数、产次等因素匹配的前提下,选取5例行子宫全切和盆底重建的POP患者与5例无POP行子宫全切患者的主骶韧带复合体标本.提取组织总蛋白,普通双向电泳分离,银染显色鉴定蛋白质抽提质量和在胶图上的分布情况.荧光染料分别标记POP组、对照组以及内标,进行双向电泳得到双向荧光差异凝胶图谱.对胶图进行匹配和差异分析,筛选出两组之间丰度差异≥1.5,P<0.05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将差异蛋白质点胶内酶解后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 结果 提取的组织蛋白经定量和普通双向电泳检测,平均可获得(1 224±22)个蛋白质点.获得5张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胶图,每张胶图上共约(1 111±54)个蛋白质点,经过比较分析筛选出3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均在POP组下调,大下调比例为8.5倍.质谱成功鉴定出半凝乳素-1、亲环素A、丝切蛋白等蛋白,均在POP组下调. 结论 在POP患者中半凝乳素-1和亲环素A发生降调节提示,POP的发生可能与神经损伤相关.
作者:王静怡;孙智晶;朱兰;郎景和;梁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缺血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选择SPF级,8~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建立子宫内膜缺血预处理(IPC)以及缺血(ISCH)模型.根据供体小鼠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CON组)、预缺血处理组(IPC组)、缺血处理组(ISCH组)、ISCH+ IPC组以及Akt抑制剂预处理的ISCH+IPC组(ISCH+IPC+LY组);采用HE染色检测异位移植内膜病灶大小,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RT-PCR测定子宫组织Akt、Bcl-2以及Bax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p-Akt、Bcl-2以及Bax蛋白表达. 结果 (1)IPC组成模率高于CON组(P<0.05),IPC+ ISCH组成模率以及内膜存活率均高于ISCH组(P<0.05).(2)CON组细胞凋亡指数(AI)与I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ISCH组AI低于ISCH组但高于I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显示,IPC组Akt-mRNA、Bcl-2-mRNA以及Bax-mRNA表达均高于CON组(P<0.05);ISCH组及IPC+ ISCH组Akt-mRNA、Bcl-2-mRNA表达均低于IPC组,而Bax-mRNA表达高于IPC组(P<0.05);IPC+ISCH+LY组Akt-mRNA、Bcl-2-mRNA表达低于IPC+ISCH组,而Bax表达高于IPC+ISCH组(P<0.05).(4) Western blot显示,IPC组p-Akt、Bcl-2及Bax蛋白表达高于CON组(P<0.05);ISCH组p-Akt、Bcl-2蛋白表达低于IPC组(P<0.05),IPC+ISCH组p-Akt、Bcl-2蛋白表达高于ISCH组、而Bax蛋白表达低于ISCH组(P<0.05);IPC+ ISCH-+LY组p-Akt、Bcl-2蛋白表达低于IPC+ISCH组(P<0.05),而Bax蛋白表达高于IPC+ ISCH组(P<0.05). 结论 子宫内膜预缺血处理能够抑制异位移植后内膜细胞凋亡,而这一机制可能与Akt信号通路磷酸化以及上调其下游靶蛋白Bcl-2、下调Bax有关.
作者:王敬华;祁建青;尤莉芳;吴宏宇;卢艳阳;任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玻璃化冷冻-复苏液及冷冻-复苏过程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潜能及卵母细胞特异性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C57BL/6小鼠417枚成熟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新鲜对照组154枚,新鲜-复苏液处理组105枚,玻璃化冷冻复苏组158枚,行体外受精比较三组2-细胞率及囊胚率,比较三组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H1foo、Bmp15、Gdf9、Sohlh2、Nobox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体外受精后玻璃化冷冻复苏组2-细胞率(63.93%)显著低于其他两组(81.25%、77.42%) (P<0.05),囊胚率三组无统计学差异.Bmp15、Gdf9、Sohlh2、Nobox的mRNA表达水平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1foo αmRNA和蛋白表达在玻璃化冷冻复苏组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和新鲜-复苏液处理组(P<0.05).结论 玻璃化冷冻-复苏液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及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而冷冻复苏过程会降低体外受精后2-细胞率及H1foo-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郎婧雯;孙贻娟;谷瑞环;冯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体外上调及下调miR-133a对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的粘附及侵袭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培养的HTR8-SVneo细胞根据脂质体转染因素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上调组(转染mimics)、下调组(转染inhibitor),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iR-133a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粘附能力的变化,同时运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R-133a上调组细胞黏附能力显著下降,miR-133a下调组细胞黏附力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miR-133a上调组细胞侵袭力显著降低,miR-133a下调组细胞侵袭力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 miR-133a在调控滋养层细胞粘附能力和侵袭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媛;李博;陈书强;王东;孙惠君;董杰;周晶;郭雯娓;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影响外来女性流动人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如何降低其高危型HPV发生率.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在江山市务工的外地户籍且有性生活史的女性(2 998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检测,对影响外来女性流动人口高危型HPV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2 998名女性流动人口中,共发现HPV感染者348例,高危型HPV感染发生率为11.61%;女性流动人口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在吸烟或被动吸烟、文化程度、性伴侣人数、首次妊娠年龄、性生活频率、性伴侣包皮过长、性生活是否使用避孕套、初次性生活年龄、以及常加班或熬夜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每天吸烟或被动吸烟、性伴侣数≥2人、性生活频率每周≥3次、性伴侣包皮过长、以及常加班或熬夜等是女性流动人口发生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均<0.05). 结论 吸烟或被动吸烟、较多的性伴侣、频繁的性生活、性生活后阴道出血和常熬夜或加班是女性流动人口发生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郑东霞;郑东月;李水凤;徐伟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月经量增多及中、重度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和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7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放置LNG-IUS治疗.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3、6个月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月经周期和经期.应用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检测FSH、LH、E2和癌抗原125(CA125)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疼痛程度、月经量评分、月经周期长度和经期长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和CA125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的FSH、LH和E2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生率和脱环率分别为1.41%(1/71)和1.41%(1/71),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P<0.05). 结论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增生,能够显著降低月经量,缓解患者痛经程度,降低患者CA125水平,雌激素水平影响小,且不良反应较轻,应用简便、安全.
作者:张凤格;米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药物流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并发症.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984例.统计患者的流产失败率,应用log-rank检验及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药物流产结果的因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囊直径、停经时间、孕次、子宫位置、有无剖宫产史、是否合并盆腔炎症等7个因素均为影响药物流产结果的主要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孕囊直径≥20 mm、非水平位子宫位置、有剖宫产史、合并盆腔炎症这4个因素是导致患者流产失败的重要因素.发生并发症的种类有阴道流血过多、阴道流血时间过长、过敏反应、感染和月经失调. 结论 药物流产的失败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后进行处理.
作者:姜健;朱艳红;李丽俐;陆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