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资料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仅3例术前明确诊断,术中确诊9例,术中漏诊、术后诊断1例,误诊率7.7%,死亡1例,治愈12例,治愈率92.3%.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及时手术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病情复杂,在上腹部损伤要仔细探查十二指肠,对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十二指肠损伤可行单纯修补术,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及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胃空肠双管造瘘十二指肠减压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德海;张晓旭;李雪莲;甘启祥;杨益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不同离心转速和不同离心时间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互2009年2月制备的血小板各50份;利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含量.结果:四种制备方法结果比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均在合格和不合格范围内,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差异.第3组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高.结论:第3组离心转速2100rpm,离心时间6',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顺清;曹文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果糖胺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与控制情况,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和长期血糖控制信息灵敏而可靠的指标.
作者:夏和平;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复制大鼠酒精及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必需磷脂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实验持续4周.A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ml/100g体重.B组(模型组):白酒灌胃,每天1ml/100g体重,同时ccl4腹腔内每次注射0.025mg/100g体重,每周2次.C、D、E组(必需磷脂小、中、大剂量组):在B组基础上预先灌胃必需磷脂相应剂量.F组(阳性对照组):在B组基础上凯西莱预先腹腔注射.第4周末取血检测ALT、AST、SOD、MDA、GSH-Px等项目.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取肝组织行病理检验.结果:酒精及四氯化碳可引起大鼠肝功能损害、脂质过氧化加重,组织学出现肝纤维化表现.给予必需磷脂可明显减轻这些改变.结论:必需磷脂对大鼠酒精及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有明显防治作用.
作者:冯先礼;岑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在DSA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至血栓处附近,超早期给予尿激酶局部溶栓.结果:行超早期动脉溶栓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偏瘫肌力很快恢复.结论:超早期溶栓效果肯定,对符合超早期溶栓患者应尽量采用动脉局部溶栓治疗.
作者:汤晓辉;钱德才;曾蜀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Ⅳ-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Ⅳ-C浓度,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UV-GLDH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Jaffe's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Cr).结果:对尿素和Cr,糖尿病无肾病组(DM1)和初期肾病组(DM2)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肾病组(DM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Ⅳ-C,DM1与对照组间二个个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M2和DM3二个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Ⅳ-C浓度测定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郭洪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以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并且分别应用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赖诺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塞进行治疗,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观察血压,并监测血钾、血钠、肌苷、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结果:赖诺普利联合引迭帕胺与赖诺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噻降压效果均明显,赖诺普利联合引达帕胺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结论: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与赖诺普利联合氢克尿噻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但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更小,更不易出现低血钾.
作者:叶世权;肖志华;贺立群;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双氯西林钠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应用HP-5毛细管柱(30m×0.32μm×0.5μm),载气为氮气,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30℃,保持5min,然后10℃/min的速率升温至135℃.测定了双氯西林钠中的乙酸乙酯和丙酮的残留量.结果:乙酸乙酯和丙酮能有效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8.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双氯西林钠中的残留溶剂的检测.
作者:汪洋;闵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检测过程从监控到结果的判读和报告的发放均应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持续改进,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陈筱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乐山市五通桥区30岁以上部分干部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52名干部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尿酸(uA)含量.结果:除了老年男性组以外各组的TG、TC及LDL-C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进入老年期后,男性TG、TC、LDL-C有回落趋势,女性TC、LDL-C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HDL-C随年龄下降趋势,男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的uA水平随年龄升高,与T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脂及血尿酸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关,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常常并存,男性血脂水平在45-49岁达高峰,女性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因而从该阶段特别注意控制膳食,增加体力劳动,以防止和减少心管病密切相关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许慧;张旭英;代德富;何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近年来,因ABO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在临床输血工作中时有发生,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作者通过自身所遇到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引起ABO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使用凝聚胺配血法和卡式配血法.结果:在对1例临床病人常规合血过程中,经凝聚胺和卡式配血法进行严格操作,出现主侧凝集,配血不合.病历显示病人有反复输血史,通过不完全抗体检测,发现病人血清中有抗-E产生,通过调换同型血液后配血成功.结论:多次输血可产生不完全抗体,引起输血不合,遇有ABO同型交叉不合病例,应首先检查血型是否正确,有无输血史,利用筛查试剂检查不完全抗体,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将预约病人的不完全抗体筛查列入常规工作,提前为将要输血的病人作好准备,避免在合血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找原因而浪费时间.如自身无法作详细的血型检查的,应及时将标本送血液中心请求帮助.
作者:仰大贵;涂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健康人群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288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结果:健康体检人群血清CA199的浓度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二者呈正相关性,95%位教为23.69 U/mL;血清CA125、CA153浓度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不大,95%位数分别为28.84 U/mL、21.21 U/mL.结论:确定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范围,应以单侧大95%位数为参考上限.南充市健康人群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和CA15-3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3.69 U/mL、28.84 U/mL和21.21 U/mL.
作者:邓安彦;李艳;吴啸天;李多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合型与游离型两种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免疫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在11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中,检测出结合型不规则抗体4例,其中男1例,女3例,阳性率分别为0.22%和0.46%;游离型不规则抗体3例,男1例,女2例,阳性率分别为0.22%和0.31%.结论: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应成为输血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芳;毛炜;牟绍英;钟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人携带致病菌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96倒ICU病人痰标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 ATB金标准进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2007年1月~2007年12月从我院ICU96例痰标本中检出致病性细菌30例,发生率占32.1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有22例,占致病菌的73.30%,其它细菌有8例,占致病菌的26.70%.结论:我院ICU病人痰标本中致病性细菌的阳性检出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在医院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黄作富;陈琦;张孝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六一散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394例肛肠术后病人按照入院编号奇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定时听流水声,热敷膀胱区,同时服用六一散;对照组仅采取定时听流水声,热敷膀胱区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8小时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0.66%,对照组为21.42%,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六一散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有较显著疗效.
作者:李英;高莉;李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机场医救中心急诊室就诊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和就诊规律,探讨机场急诊病谱的构成梯次及特点.方法:选择我中心2006-01-01到2008-12-31急诊室就诊共6815例患者病历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排列出前十位急诊疾病的构成与顺位情况.经统计处理,摸索出机场急诊就诊患者的构成梯次与病谱规律.结果:急诊就诊病历主要集中在青年人群.位居前三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创伤.患者普遍男性多于女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机场医救中心急诊室就诊病谱构成以及常见病种的分布特点.为做好急重病的预防,做好机场医疗急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在疾病高峰到来之前做好相应的医疗设备及物资配备,提高救治的效率,提供了基本资料.
作者:朱祥胜;黄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荼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1-01-2007-12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52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应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首次按0.1静脉推入,继之以0.1以0.03-0.05速度静脉泵入,连用3天.比较两组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显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19/30)和93.3%(28/30),对照组分别为31.8%(7/22)和59.1%(13/2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X=5.0424,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X=6.9878,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作者:张静;李晓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A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实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结果,同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IgG、IgA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Ig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补体C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作者:安有芳;张璐雯;陈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改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方法,完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又能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作者:曾莉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全球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我们重新审视和制定适合本国、各地区的医学教育质量标准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开放性实验室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本文就开放实验教学特点以及设立与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自己思考和建议.进行高校开放实验改革体系的研究,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以及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对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全球医学教育基本标准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冷言冰;陈建;刘新;韩琴;杨晓虹;陈卫中;彭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根据高校学报与作者之间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将高校学报拥有的著作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校学报本身拥有的独有著作权;二是对学报上的作品拥有的部分著作权.本文通过从这两个方面对高校学报编辑需要注意的著作权问题进行归纳和讨论.指出只有贯彻执行著作权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编辑著作权法意识,将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实现对高校学报著作权的保护.
作者:范冀;刘筠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加快行政道德法制化建设是行政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行政道德的维系和实现有其特殊性,由于权力的可增值性和可交换性,可以给拥有者带来极大的利益,这就使得权力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所以行政道德仅仅靠社会舆论、靠人的自觉、靠人的內心自觉来维系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加快推进我国行政道德法制化进程势在必行.
作者:李佩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会计信息是经济活动的反映,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文章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会计盈余、风险的披露、股票的估值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信息提供方管理成本的影响.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要看到在应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重要正向作用和负面的影响,以便使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能够更好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和单位微观经济管理、决策.
作者:李丰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行政道德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破坏了政府的管理秩序和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本文从社会历史、行政制度、行政人员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们行政道德缺失的原因.
作者:李弘阳;李佩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临床检验的任务是通过实验室的各种检查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检查、分析,所得结果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痛情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刘琳;安有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我校2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3分法评估其家庭功能状态.结果:288名大学生的平均分为了5.18,其中家庭功能重度障碍占28.47%(82/288)名,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占39.24%(113/288),家庭功能良好占32.29%(93/288).结论: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现状令人担忧,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关怀.
作者:彭昭宣;陈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胶体金早早孕试纸法、酶联免疫法和B超三种方法诊断早早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停经时间在40天内的妇女进行胶体金试纸法、酶联免疫法和B超检测.结果:胶体金试纸法、酶联免疫法和B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8.3%、88.3%和54.2%.结论:胶体金试纸法结果准确,对早早孕检出率高,简便、快速.
作者:刘洪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产前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发病的影响,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CS)的主要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来收治的58例妊娠合并梅毒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梅毒的情况.结果:新生儿期确诊先天性梅毒19例母亲未治疗组15例,CS临床表现以早产、皮疹、肝脾肿大为主.结论:母亲产前尽早筛查,孕早中期有效正规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的关键,如能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不主张终止妊娠.新生儿期的CS症状不典型,诊断要依据临床和梅毒血清学检查及母亲梅毒病史.青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钟杰;姜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确定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及前庭大腺脓肿的更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及前庭大腺脓肿患者的治疗结果.将采用菱形切口和纵形切口的11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菱形切口术后仅2例切口闭合,复发1例.②纵形切口术后切口闭合28例,复发20例.结论:菱形切口疗效优于传统纵形切口,在缺乏激光手术刀的基层医院,目前宜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钟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6年5月-2009年4月宫颈癌术后病人尿潴留52例采取自愿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尿潴留,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尿潴留,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2%)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电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尘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住院病人评估表对尘肺结核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提高了尘肺结核患者对用药指导、生活指导、消毒隔离知识指导等方面的依从性.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扩患双方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海英;刘萍;胥艳;刘素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它与护士的职业劳动紧密结合.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对指导护理专业的道德发展方向,调节护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造福于人民的健康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熊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提前到来,其发生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容易发生骨折等并发症可致残、致死,耗资大,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文章从膳食的指导上充分考虑绝经期女性患者的辩证分型.从而减轻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作者:李英;高莉;罗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DM)作为高患病率、高致残和高致死率的慢性终身疾病已引起全球广泛性关注.通过糖尿病教育,促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从而远离病痛的折磨.
作者:廖丽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终止带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力求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与相应的信息和依据.方法:我站于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对33例带宫内节育器(IUD)旱孕而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试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研究组),并与非带器妊娠者进行比较(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为96.9%,对照组为97.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地终止带器妊娠,效果与单纯妊娠药物流产相似,其安全性、有效性令人满意,而终止带器妊娠成败的关键是宫内节育器的处理问题.本文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法处理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王天玉;李宗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理告知是临床护士必尽的义务,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必然要求.临床护士要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好这一义务,告知各项操作的目的及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得到病员的同意、理解、及配合,顺利地完成各项操作.
作者: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