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880
  • 国内刊号:11-9297/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2008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杭州市庆春路79号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颌面部骨折CT检查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颌面部骨折的CT表现及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颌面部骨折的CT表现.采用1.5~3.0 mm层厚对感兴趣区进行薄层轴位扫描,观察鼻骨及眼眶细小骨折时,层厚为0.5 mm,部分病例加扫冠位.后处理运用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显示窗宽2000 Hu,窗位200~500 Hu. 结果 256例颌面部骨折分别为:鼻骨骨折35例;眼眶骨折63例,其中单纯爆裂性骨折57例,眼眶复合型骨折6例;颧骨骨折76例,其中单纯颧骨骨折16例,颧弓骨折60例;上颌窦壁骨折9例,其中6例为多壁多处骨折;下颌骨骨折6例,髁状突骨折2例,其中1例为双侧并伴双侧颞颌关节脱位;蝶骨骨折5例;62例为颧骨、眼眶、上颌骨等复合型骨折.CT轴位扫描诊断骨折252例,3例眼眶骨折可疑,1例鼻骨骨折阴性,经过二维和三维重建而清晰显示骨折. 结论 CT薄层轴位扫描显示颌面部骨折的敏感性高,二维和三维重建可以从多方位更准确、更直观的显示骨折,对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对脓毒症大鼠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la2,D-Leu5]enkephalin,DADLE)对脓毒症大鼠存活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120只SD大鼠(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对照组(n=20),及4个DADLE治疗组.各DADLE组按给药剂量及方式分为制模前给药3 mg/kg组(n=20)、制模前给药5 mg/kg组(n=20)、制模后给药3 mg/kg组(n=20)、制模后给药5 mg/kg组(n=20).观察各组大鼠CLP术后的存活时间,计算7 d累积死亡率. 结果 与CLP模型未治疗组比较,各DADLE治疗组大鼠CLP术后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各组7 d死亡率分别为85%、60%、70%及75%,均较CLP组明显降低;但各DADLE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能够明显延长脓毒症大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脓毒症大鼠的死亡率.

    作者:冯文明;朱鸣;鲍鹰;温晓红;卯云;叶关娣;张晓岚;陶玉龙;蒋晓颖;王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21例,发病6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除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比较治疗后24 h、14 d和90 d存活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治疗后14 d、90 d的Barthel指数(BI)及90 d综合生活能力(改良Rankin评分,mRS),并记录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90 d存活率分别为57.14%和23.08%(P<0.05).治疗组溶栓后24 h、14 d、90 d较溶栓前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14 d、90 d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24 h、90 d 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溶栓后14 d、90 d BI评分分别为(70.00+29.05)分和(92.50±39.57)分,对照组治疗后14 d、90 d BI评分分别为(49.09±27.37)分和(60.23±25.75)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90 d后mRS评分分别为(1.00±0.95)分和(2.63±1.77)分(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 1%和10.26%(P>0.05),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致死病例.结论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发病6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赵景礼;朱建勋;王学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老年原发性脑干出血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中老年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观察并收集1998~2008年经CT确诊为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中老年患者,分析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本组病例共48例,终死亡36例,痊愈出院2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出院10例,首发症状较多见的是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语言障碍、肢体无力,体征较多见的是眼部体征、颅神经障碍、运动障碍等.存活组与死亡组在下列项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 ml,来院时昏迷,12 h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高热. 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出血量>5 ml、昏迷、短期内呼吸衰竭和高热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唐忠;李志祥;宋明浩;温瑞;马文斌;陈江生;凌毕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患者,其中98例为直接切开,22例为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观察其术后疗效. 结果 手术成功120例,111例病情稳定后拔管,5例合并重度脑干损伤及2例高位颈髓损伤呼吸肌麻痹患者长期带管,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手术平均时间4.5 min,平均切口长13 cm,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手术相关死亡的发生.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具有迅速、微创的优点,可快速开放气道,且并发症较少,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秀玉;殷尚炯;刘洪泉;王立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性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高白细胞白血病通常指WBC>100×109/L的白血病,由于白细胞异常增高常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的症状,易发生颅内出血,缓解率低,死亡率高.以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发病的白血病临床少见,二者同时出现的高白细胞白血病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性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作者:耿立霞;王永福;李光海;王清杰;马纲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草甘膦中毒13例分析

    草甘膦为低毒农业除草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中毒机会不多,临床中毒报告多为生活性口服所致[1-3].我们对我院收治的13例口服草甘膦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许明正;刘全有;龙继贤;任积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18例诊治分析

    创伤性膈疝是一种少见的易被延误诊断的疾病,临床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随着损伤原因的增多,其发生率明显升高.由于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且一经确诊均需手术治疗,所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及时的手术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破裂18例,通过对其诊断与治疗的回顾,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勇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266例ICU患者白细胞形态学特征分析

    目前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虽然很普及,但再先进的血液分析仪,都还不能准确鉴别所有血细胞,特别是幼稚细胞和各种异常形态细胞,在白细胞分类方面,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对白细胞形态及内部微细结构等进行仔细观察和鉴别,对仪器给出各种异常警示标志的标本,用常规血涂片染色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陆颖;刘勇;甘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4-二硝基苯酚中毒

    2,4-二硝基苯酚,分子式HOC6H3(NO2)2,相对分子质量为184.11,淡黄色固体,熔点为112~114℃,不溶于冷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相对密度(水=1)1.7,相对密度(空气=1)6.4,常温下性质稳定,但遇火种、高温、摩擦、震动或接触碱性物质、氧化剂时均易爆炸.

    作者:王杰赞;黄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由于肿瘤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康复进程[1].其与健康人的疲乏不相同,CRF更严重,更痛苦,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作者:孙燕燕;许骁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昏迷的诊断思路

    昏迷(coma)指各种病因导致的高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处于严重而广泛抑制状态的病理过程,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部分或全部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大脑功能衰竭的王要表现之一.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甲型H1N1流感防治进展

    2009年3月18日在墨西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2009年11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于公布了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新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11月1日,全球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至少已达6071例,而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99个.

    作者:黄建荣;连江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会议纪要加强质量意识丰富品牌内涵——2009年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学习研讨会纪要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重新颁发了<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的管理随即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作者:沈敏;鲁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第二届长三角地区国际创伤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