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880
  • 国内刊号:11-9297/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2008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杭州市庆春路79号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2012年2期文献
  • 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应用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指邻近胆囊、膈肌、心脏、肝门部、大血管等(即肿瘤距上述器官短距离≤0.5 cm)]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外科住院的特殊部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作为治疗组,并通过分层随机选取同期普通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行B超,增强CT或MRI检查,同时检测甲胎蛋白(AFP),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经微波消融术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坏死率分别为90.5%(19/21)、90.0%(18/20);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复查AFP,转阴率均为78.6%(11/14);治疗组与对照组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21,21)、95.0%(20,21)、81.0%(17/21)、71.4%(15/21)和100.0%(20/20)、95.0%(19/20)、90.0%(18,20)、80.0%(16,20).结论 采用微波消融对特殊部位中晚期肝癌进行治疗确切有效,其疗效与普通部位原发性肝癌疗效接近.

    作者:殷平;蒋天安;牟永华;李文巨;邢人伟;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保护心肺转流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心肺转流术导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在体外循环心肺转流开始后,实验组单次加入氟比洛芬酯2mg/kg于体外循环机中,而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氧化钠注射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麻醉诱导(T1)、转流前5 min(T2)、转流30min(T3)、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5 min(T4)、CPB结束后1 h(T5)、CPB结束后5 h(T6)检测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并同时记录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血IL-6、IL-10、TNF-α、sICAM-1及A-aDO2、RI均进行性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仍均高于同组T1水平(P均<0.05).实验组IL-6、IL-10和sICAM-1水平在T3、T4、T5和T6时段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TNF-α水平在T4时段明显增高(P<0.05);A-aDO2及RI在T4、T5和T6时段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通过抑制IL-6、TNF-α和sICAM-1的产生,促进IL-10的释放,减轻心肺转流术后的急性肺损伤,从而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作者:陈国英;徐聪琴;郑翠萍;童向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经过和预后的不同影响,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问在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肠内营养组(33例)和肠外营养组(32例).肠内营养组为在内镜引导和证实下将空肠营养管越过十二指肠乳头送达窄肠并妥善固定,肠外营养通过深静脉导管静脉滴注.两组均在患者腹痛后48 h内即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并比较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率和终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肠内营养组中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入住ICU率和终病死率分别为:36.36%、24.24%、39.39%和21.21%;而肠外营养组分别为:40.63%、50.00%、46.88%和25加%.两组患者中,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入住ICU率和终病死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肠内营养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不会增加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入住ICU和死亡的风险,但町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血乳酸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血乳酸及脑氧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UTI 20万单位,每日2次,连续7 d.所有患者均于伤后第1-5天取颈内静脉球血和桡动脉血作乳酸检测和血气分析,观察颈静脉血乳酸(JVL)、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脑氧摄取率(CERO2)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JVL均高于正常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伤后第2~5天,研究组JVL水平与第1天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较同时间点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5天SjvO2、A-vDO2和CER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TI能降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JVL水平,改善脑氧代谢状况,进而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作者:李国民;万健;袁冬;王建强;管双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期机械通气老年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收治的136例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撤机成功组(72例)和撤机失败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例数、基础疾病和入科第1天及第10天的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Ⅲ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第10天的APACHEⅢ评分及血乳酸水平预测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撤机成功与否作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第1天仅APACHEⅢ评分、白蛋白水平优于撤机失败组(P均<0.05);第10天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血乳酸、白细胞、血小板、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白蛋白、血糖、血钠水平均优于撤机失败组(P均<0.05).logistic分析示第10天APACHEⅢ评分>60分、第10天血乳酸>2.0mmol,L是影响撤机成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95%可信区间:0.836~0.951)、0.738(95%可信区间:0.648~0.828).结论 APACHEⅢ评分、血乳酸水平对预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成功撤机有一定影响.

    作者:潘小东;赵晓琴;陈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9例分析

    Wernicke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v,WE)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异常性脑病.该病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起病较为隐匿,临床症状多样,症状典型者少于16%[1],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病死率约20%,幸存患者后遗症发生率高[2].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较难与外科并发症及伴发状态相鉴别,容易漏诊、误诊,给患者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报道从2001至2011年上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例WE,分析外科患者W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治疗WE的能力.

    作者:何军民;章鲁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垂体后叶素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风险和应用价值观察

    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疤痕、不开腹等优点,被认为是妇科微创手术的成功典范,被越来越多的妇科医生和患者接受和采用[1-2].为了操作方便及获得清晰无血的视野,在宫腔镜手术中需连续灌注膨宫介质,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溶液,具有折射系数小、清晰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3-5].因输卵管和腹腔间存在潜在通道,且在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膜和肌层血管会暴露在膨宫介质里,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或膨宫压力的增加,膨宫液可通过上述途径吸收入血.

    作者:陈雅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是颅脑疾病常并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低血钠、高尿钠和低血容量,其发病率较高,在颅脑疾病相关的低钠血症中占有一定比例.CSW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钠尿肽的释放和/或交感神经损伤后张力变化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有关.目前CSWS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而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钠血症治疗方法各异,所以将CSWS与表现为低钠血症的其他疾病相鉴别非常重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的临床表现类似,常难以区分,而其治疗却大不相同,尤须鉴别.CSWS对症治疗的基本原则为补充血容量和补钠,在明确其发病机制前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建;陆远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结肠代食管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16例

    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仍被公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选用三切口或者二切口根治术,用管形胃重建食管是目前首选的替代方法[1].临床上往往会遇到有胃手术史、食管贲门癌复发或者食管胃双发癌的患者需要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因此无法采用胃代食管的佳方法.由于结肠有长度足,黏膜相容性好,血运及物理强度中等特点,结肠代食管术成为次选[2],其缺点是污染较重,肠腔口径较食管口径大,手术操作复杂,容易发生感染、吻合口瘘,因此,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成为当务之急[3].

    作者:周慧娟;范丽艳;盛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老年脓毒症疗效的观察与护理

    脓毒症是指感染和创伤等诱发的剧烈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引起组织器官继发性损伤的临床症候群[1].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患者常见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病死率可达20%~80%[1-3].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它具有清除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及代谢废物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心力衰竭、重症胰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抢救水平,临床疗效日益被肯定[4].

    作者:许瑛;陈芳;陈小燕;陈峰敏;何文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作者的署名权

    作者的署名权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作者需要做出实质的工作,对该研究有创新才能被列为作者[1].作者署名权给作者带来了利益,得到该领域的同行和专家的认同;作者拥有包括文字、数据、图像的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的知识产权,可以申请专利和项目基金.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人员的数量和团队完成的论文稿件数量都在稳定增长,因此多位作者署名的论文也就相应增加.如何杜绝署名中的不规范行为,更好地体现研究中各位作者的不同贡献一直成为学者争议和关注的问题.

    作者:雷水英;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