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880
  • 国内刊号:11-9297/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2008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杭州市庆春路79号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脑外伤患者伪装智力缺损的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外伤患者伪装智能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外伤患者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智力鉴定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给予鉴定.于心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BFDMT)及韦氏智力测验(WAISRC)的分值. 结果 干预组其伪装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8.33% vs.28.3%,P=0.005),干预组WAIS-RC及BFDMT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2.90,P=0.009;t=2.36,P=0.017). 结论 在脑外伤后智力鉴定中,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被鉴定患者合作程度,减少伪装,智力测验结果更具真实性.

    作者:郑维芳;陈素玲;王蕾;叶敏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导管在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导管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9例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78例行微导管肝动脉介入治疗(微导管组),41例行普通导管介入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 结果 微导管组临床治愈和明显好转者共69例(占88.46%);其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80.77% (63/78)、58.97% (46/78)、28.21%(22/78).对照组临床治愈和明显好转者共31例,(占75.61%);其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75.61%(31/41)、43.90% (18/41)、17.07%(7/41).微导管组临床治愈和明显好转率及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其栓塞后反应及血管内膜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应用微导管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能增强疗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富强;张大忠;殷建林;刘海日;田为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杭州地区2009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中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2009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重症患儿中人类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确诊为甲流重症患儿的呼吸道样本79份,用传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hMPV及其他呼吸道病毒.选择hMPV阳性样本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比对分析,并绘制基因进化树. 结果 79份甲流病毒阳性样本中,hMPV及其它呼吸道病毒阳性率20.25% (16/79),hMPV阳性PCR扩增产物4份,占甲流重症病例的5.06%(4/79).其中3份hMPV阳性PCR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1% ~ 99.5%,与广东省流行株GD-165,泰国株155N及B1代表株高度相似,并且被GenBank收录. 结论 杭州地区确诊感染的2009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中存在与hMPV共同感染状况,且hMPV均为B1基因型.

    作者:寇宇;于新芬;周银燕;濮小英;郑伟;潘劲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von Willebrand因子和α颗粒膜蛋白140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和α颗粒膜蛋白140 (GMP-140)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5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骨科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同的是治疗组患者术前12h和术后每天一次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共11d,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7和14天患者血浆VWF和GMP-140水平,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血管判断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前血浆VWF和GMP-140含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血浆VWF和GMP-140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VW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3.126、9.163,P均<0.01;t=11.785、8.291,P均<0.05).两组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现有DVT.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降低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血浆VWF和GMP-140水平,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并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作者:周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致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且符合上呼吸机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LPVS组16例和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15例.分别观察3~5d内(通气期间)两组的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等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X线胸片与患者的病死率. 结果 LPVS组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VS组患者的PIP、PEEP较对照组(P均<0.05);LPVS组患者的PaC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的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VS组VALI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线胸片显示进展延缓病例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LPVS可以一定程度改善APP肺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VALI的发生率,对APP导致的肺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渝峰;张雪丰;徐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度可调式气管切开导管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的观察

    气管切开是对短期内病情无法好转的危重症患者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气管切开导管由硬质材料制成,其形状无法随患者体型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插入深度也不能调节,易发生管口贴壁,气道黏膜出血等并发症,如何解决该难题的报道极少.为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对部分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采用新型深度可调式气管切开导管,并在客观条件下评估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收住的,因短期无法拔除气管导管而行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93例.

    作者:郁慧杰;宗酉明;殳儆;施云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消化道肿瘤术后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5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恶性肿瘤,年病死率在总的癌症致死率中占65%左右[1].手术切除肿瘤在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消化道肿瘤患者大部分年龄偏大,术前常有食欲减退、身体消瘦,为肿瘤消耗体质,营养状况较差.不仅患者的机体免疫机能常受到明显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也会减退,且发生率较之一般人群明显升高.而并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影响患者术后重要器官的功能及内环境的稳定,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将会进行性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浙江省台州医院行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共7560例,包括食管癌、胃癌、胰头癌、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患者等.经统计,术后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并得到确诊者15例,发生率为0.20%.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单仁飞;崔可;张远怀;林荣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临床分析

    我国民间有生食鱼胆治疗眼疾、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病的习俗,但近年来陆续有服用鱼胆中毒导致肾脏、心脏、肝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报道[1].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收治了12例因食用鱼胆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其中7例表现为肝、肾、心等器官严重损害,经血清净化等治疗后好转,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资料1.1 研究对象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41 ~ 60)岁,平均年龄(50±7)岁;服用鱼胆半枚至3枚不等,其中服用鲢鱼胆一例,草鱼胆4例,青鱼胆1例;1例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l例有高血压病史,余患者既往均体健.

    作者:周晶;王海珍;陈灵敏;李月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肺复苏研究的新进展

    2010年版国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与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ECC)指南是在总结了2005年到2010年5年间CPR研究证据的基础上所达成的专家共识[1],指南颁布至今不到2年,临床上对指南的解读、讨论和推广方兴未艾,但复苏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目不暇接,许多研究的结论针对指南观点,其中不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现就相关热点的新进展撮要,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何爱文;陈寿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11ACCF/AHA肥厚性心肌病(HCM)诊治指南:诊治肥厚性心肌病的推荐

    2011年11月10日,ACCF/AHA公布了肥厚性心肌病诊治指南,该指南对HCM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复习,引用了367篇参考文献,对我们了解HCM的历史和现状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目前尚缺乏高水平的关于HCM的RCT,许多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故该指南更多地表现为专家共识.在推荐类型方面,Ⅰ类推荐较少;在证据水平方面,A级证据缺乏,C级证据占绝大多数.对HCM还存在广阔的探索空间.掌握指南提出的推荐意见,显然有助于我们提高对HCM的诊治水平.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