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582
  • 全年订价:3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知网
  • 医药卫生综合
心理与健康杂志   2015年12期文献
  • 必须好

    蓝10多岁的时候总是感冒,开始他只是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的普通感冒,后来逐渐出现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的症状,医生终诊断蓝患上了哮喘.从那以后的20多年来,治疗的方法从药物抗炎、抗过敏、免疫治疗到吸氧、吸痰、雾化治疗、针灸、刮痧、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试了无数的方法,确实有效果,但也只是四五个月发作一次,不好的时候一个月要发作几次,让蓝苦不堪言.一年前,蓝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正巧这期间我们在各临床科室为患者家属开展心身医学科普讲座,蓝的妻子了解到哮喘的心理治疗,把蓝带进了心理治疗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玉米心

    那天去幼儿园帮朋友接小孩,因为来得早,看到孩子们围着桌子在画画,老师大概是要求画一穗玉米,孩子们低头忙碌着.我站在旁边悄悄地看,孩子们画的玉米有的开满了花,有的玉米粒带着嫩绿的芽,有的把玉米粒画成了一个个肥嘟嘟的小虫子,还有的干脆是玉米上长满了五色斑斓的珍珠.看着这些彩色的、充满了想象与童真梦幻的玉米图,内心里既温暖又感动.

    作者:陈柏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喧嚣的背后

    1我的世界,沉默是底色!我用沉默,敬畏山的执着,敬畏水的磅礴;敬畏天的广博,敬畏地的辽阔.苍穹之下,我就是一株微不足道的草,在风中呵护一份内心的坚守!2寂静,是喧嚣的另一种表达.欲望,是有毒的蔓藤,总在暗夜疯狂蔓延,拦不住,掐不断.甜蜜与酸楚,只有自己明白.装一盆月晖,把灵魂漂洗,捞起、晾晒.失望无处可逃,往事沾染了灰!我用虔诚为生命祈祷,擦肩的麻雀、金龟子、夜屁虫、飞蛾、田螺、泥鳅,还有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片叶、每一道光……在耳畔诵经、辩论.

    作者:唐雅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美好的时光

    抽屉里有一大捆用盒子装着的信件,来自家人、同学和朋友.每当怀揣心事,无法释怀的时候,我就会拿出这些用不同信封装着的信件,一一读来.读罢,真的就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提起写信,大概应该要从第一次离家去异地读书那年开始吧,那年我18岁.那个时候,和家人、同学的联系方式,也就是写信了.每当一封信寄出,迫切的事就是跑到传达室去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

    作者:一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家有寒卉一冬香

    每年冬天,我家都要摆上几株蜡梅几颗水仙,点缀室内,点缀岁华.这些寒窗花草也不负所望,按时开放,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特别是春节前后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给我们带来喜气,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带来生机.记不得哪年开始喜欢它们的了,只记得先有蜡梅后有水仙,相差大约一年.那年的水仙是朋友从福建带回来的,正宗的漳州水仙.

    作者:刘绍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难忘儿时纸灯笼

    临近新年,大街小巷忽然涌现出许多卖灯笼的.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塑料灯笼让人眼花缭乱,装上电池还会响、会转,磁铁一样吸引着小孩子的目光.但我还是怀念儿时的纸灯笼.每年冬天,母亲都会记着给我做灯笼.她从破旧的帘子上找来竹篾,用细线扎模型,有时是五角星,有时是亭子,有时是一朵小花,但更多的是动物的样子,因为我爱小动物了.

    作者:寇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把尊严刻在心底

    已经是百万富翁的农民发明家王宝宁是我的好朋友,因而我了解他走上发明道路的真正动因.王宝宁读大学的时候,曾看上了一个来自高干家庭的同班女同学,并且两人相互都有好感.恋爱进行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有一天,女同学的父母突然邀请他到家中去作客.当时,王宝宁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虽然为了赴约他专门狠狠心买了一身西装,可怎么打扮也免不了一身乡土气息.

    作者:韩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有关钢笔的日子

    收拾孩子的房间,看到他用过的一大堆中性笔、签字笔.读高中的孩子学业繁重,对笔的消耗量可想而知.有时他们为了省事,不买中性笔芯来更换,而是直接用完一支笔再换一支新的,而且为了用得顺畅,总是换着牌子使用,如真彩、晨光,白雪、三菱什么的.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文具比我们当初先进多了!

    作者:盛丽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藏好你的痛

    去年退役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球星巴蒂尔是佳防守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球迷十分熟悉和喜欢的球员.人们喜欢巴蒂尔,因为他有高超的球技,特别是他的突破、跑位和防守,简直天衣无缝;人们喜欢他,还因为他效力于火箭队,是姚明的亲密战友……可我喜欢他,还有另一条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他身上有男人的责任感、绅士风度和脉脉温情.

    作者:鲍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我在中间蹦蹦跳跳

    朋友的孩子过满月,大家相聚庆祝,敏姗姗来迟,神情十分疲惫,坐下来没多久,她从背包中拿东西,无意中将一页纸落到桌面上,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几个大字:离婚协议书.我们都吓了一跳,敏和大伟结婚五年,孩子也上幼儿园了,两人感情基础很好,却由于性情的原因,平时免不了吵吵闹闹,敏也说过要离婚之类话,我们都以为是开玩笑,难道要动真格的?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朵花的幸福不叫春天

    他与她,是两小无猜地走过来的,她一直担当着贤内助的角色,而他呢,是企业的高管,雷厉风行,每天迎来送往,美女如云,一来二去的,他的心难免臣服于另外一朵花之下.他想离婚,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借口,但那边的她,每天将他的电话打爆,并且按图索骥般地准备袭击他们的爱巢.他心有余悸,一直想着以一个合适的理由结束现在的爱情生涯.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蝴蝶梦

    晴空丽日下,蝶与花在卿卿我我,窃窃私语.蝶恋花,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这些千古爱情佳话一样,蝴蝶也想拼尽全力在爱情这本大书上挥毫泼墨,留下一幅拿得出手的画.蝶的初,只不过是一只青涩的小虫卵罢了.一日一日地壮大、饱满,然后成为一只臃肿难看的蛹.蝶躲在灰暗的角落里默默隐忍,生生等待肉体的聚变,痛苦不算什么,只要能长出美丽的翅膀,它想以好的容颜去面见那个等了几世的情人.终于,修成正果了,如凤凰涅槃,它羽化成蝶.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幸福的原点

    又是周末.胡教授开车奔驰在回老家的路上.老家有亲切的山水,有他耄耋的爹娘.已近花甲的胡教授,在家排行老四,就职于一所大学.自从儿子上了大学,他每个周末都要回老家陪父母,就像公式,多年没变.胡教授几次要接老人去城里安度晚年,但是两位老人总有理由拒绝.于是,他每周末都要开车回老家,周周必到,风雨无阻.他的心里,有块丰腴的绿地,那里种植着蓬勃的温暖,冉冉的牵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愈演愈烈.

    作者:姚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撒下爱的芳香

    我到外地出差几天,家里的小孩却病了,拉肚子拉得厉害,妻子一个人在家,跑医院,给孩子喂药,做饭……忙得够呛.我这边办完事,便心急火燎地往家赶.正赶上春运,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位,我便买了一个简易的小椅子,免得在车上站着十几个小时,太累了.到站下车,我直接到路边打车.可20分钟过去了,还没打上.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留借口给自己

    那是我第一次决定从国有企业跳槽到一家私营公司.当我提前半小时匆匆赶到公司时,热闹的场面还是吓了我一大跳,一大堆人已挤满了公司大门.当然,知名大公司加之每月近8000元的底薪工资,任何人看了都会眼红,人人兴奋的脸和充满渴望的眼,增加了我内心的不安.当与周围的人简单交谈后,内心更加不安——我的文凭是低的,而且经历又是如此不堪一击,心中的鼓又适时敲了起来……

    作者:聂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焦虑父母制造焦虑孩子——失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工作中,每每遇到那些精神心灵备受折磨的来访者,会发现大多是背后的原生家庭教育模式和家庭环境存在问题.泡菜效应恰当说明了这一点:蔬菜在清水里泡是一个样,在泡菜缸里泡是另一个样,不一样的环境会造成一不样的结果.通常,对于年轻的父母,哪怕他们不是来咨询亲子关系或儿童教育的,我也会在咨询中捎带着谈谈育儿问题.因为,有人格完善、心理素质过关的父母,就会有各方面发展良好的孩子.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拥抱也是一种慈善

    珂珂是一名小学生,民工子弟,他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还有一个也在上小学的妹妹,母亲身体有残疾,全家仅靠父亲一个人在工地上打工生活.我知道珂珂的家庭情况后,平时组织同学外出旅游时,我总是用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免除他的费用,还将班上剩余的班费作为奖品,为他买些文具等.珂珂很争气,学习一直很刻苦、很努力.他平时从不乱花一分钱,放学后,许多学生总喜欢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零食吃,珂珂从不买,有时有同学多买了一份送给他,他总是客气地推辞.

    作者:旭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那些曾经的默默许愿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人,和我非亲非故,可是,按村里默认的辈分,我应该叫她太祖.70多岁,孤苦的一介人,她时而疯,时而正常,疯的时候见到我,就像要把我吃掉似的,吓得我直哭;正常的时候,慈爱的面孔,和善的言行,像我的外婆一样,对我百倍亲热.那时,我就默默许愿:等我长大赚了钱,一定给太祖治病,让她永远都是正常人,给村人带来安宁,不是一会安宁,一会心焦.可是,离开村子,我去外地上学,几年以后传来太祖去世的消息.妈妈叹息,你太祖命苦.我在一旁呆想:她怎么不等等我就死了呢?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情绪的过山车

    小玲是一个19岁的大二女生,正如别的女孩一样,她在享受一生中好的年华.她漂亮,聪明,活泼,努力,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学习、生活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2014年的12月,小玲迎来了英语四级考试.她所在的院校规定,在校期间只有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毕业时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小玲很重视这次考试,也为这次考试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作者:黄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邸晓兰:同性恋能不能改变?

    同性恋能不能改变?关键要看他们自己想不想,还有就是能不能.没有任何力量和方法可以让一位不想改、不能改的同性恋变成异性恋.我国有5000-6000万的人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男多于女,大约2:1.这个比例与西方国家及大多数东方邻国基本一致,即人群的3%一5%.继发性的、境遇性的同性恋无须特别干预,随时可以改.比如,监狱里的犯人、长期在海上漂泊的海员,在没有异性的环境中,有人会用同性恋性行为安抚自己的性冲动,甚至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迷上一位特定的同性.可一旦回到正常社会中,他们自然会去寻找异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以爱抗艾——获取生命的能源

    美国人安德鲁是一位艾滋病患者,不久前,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3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公开了自己患病34年的事实.这位艾滋病患者在采用医疗方式有效控制病毒的同时,不仅娶妻,甚至在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下生下了3个健康的孩子.安德鲁是位艾滋孤儿,从一出生就在与HIV病毒抗争,经过34年的抗争,他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向世人宣布,艾滋病患者不仅可以延长生命,也可以拥有普通人一样的家庭生活.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