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2775
  • 国内刊号:11-9316/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粪便肿瘤标志物对胃肠道肿瘤的筛查

    胃肠道肿瘤的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非常高的肿瘤,人一生中患该病风险为6%.早期检测是减少胃肠道肿瘤病死率的关键因素.常用的筛查手段包括内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和粪便DNA分析.内镜检查为金标准方法,但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基于联苯胺及其衍生物为底物的化学法隐血试验是较常用的方法,较好的降低了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针对于人血红蛋白的免疫学隐血试验,改善了化学隐血试验受食物及药物的影响,并提高了隐血试验的检出率.粪便DNA检测是早期胃肠道肿瘤检测的新手段,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均达90%,但其存在价格高的不足之处.本文对粪便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胃肠道肿瘤中的筛查意义作综述.

    作者:向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近年来,随着对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肿瘤免疫治疗(tumor immunotherapy)的目的是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结合,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生物学治疗方法[2].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及过继免疫疗法等,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日趋深化,但真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建立科学完善的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特别是标准化的免疫功能监测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确立,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推广应用中至关重要.

    作者:许潇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致畸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关节内软骨和骨质被破坏关节功能障碍是RA的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后将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大量研究显示多种自身抗体对于R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病情发展,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有重要价值.现将RA患者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一例多发性骨髓瘤五类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q21缺失、RB1缺失、D13S319缺失、p53缺失和IgH相关易位五类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不同荧光素标记的1q21/RB1、D13S319/p53、14q32(IgH基因)三组探针检测分析10例正常骨髓涂片标本和1例MM患者骨髓涂片标本.结果 FISH技术以10例正常骨髓标本建立参考范围,检测出该例MM患者骨髓核型中存在RB1纯合性缺失.结论 FISH技术可以检测出MM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作者:孙毅;刘静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UriSed与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分析与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检测原理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检测结果比对,探讨其应用范围.方法 选取1800例常规尿液标本,分别在Urised和希森美康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进行RBC、WBC检测,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相关分析,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三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UriSed和UF-1000i检测的1800例尿液标本RBC、WBC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0.963和0.946、0.961,佳分界点分别为4.68个/μl、8.91个/μl和11.45个/μl、13.55个/μl,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927、0.930和0.920、0.944,特异性分别为0.887、0.897和0.865、0.872;Urised和UF-1000i与人工镜检分级比较,其符合率分别为80.92%、84.06%和79.86%、83.82%;Urised、UF-1000i与人工镜检的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0.669,二者相关系数为0.804.结论 两款仪器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均较高,可利用其优缺点互补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宋颖;高彦娥;薛青;王胜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LH 75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研究

    目的 研究LH 75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DC)的可靠性.方法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该仪器DC的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人工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该仪器D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的精密度良好/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CV值分别为①手动进样模式:1.62%、2.03%、7.14%、5.66%和16.45%;②自动进样模式:1.77%、2.29%、7.51%、5.37%和17.38%.WBC形态正常的标本,仪器与人工DC的结果比较,Neut、Lym和Eos相关性较好(r2值:0.9508、0.9443和0.9327);Mon次之(r2值0.7978),Baso的相关性欠佳(r2值0.4995).白细胞分类报警的假阳性18.71%、假阴性6.35%、准确度85.95%、特异度81.29%和敏感度93.65%.白血病细胞灵敏度(报警次数)测试结果显示,急非淋白血病的原幼细胞报警灵敏度较高(1%~3%:1/6、5%:2/6、10%~40%:24/24).急淋白血病的原幼细胞报警灵敏度较低(1%~5%:0/8、10%:2/4、20%:3/4、30%~40%:8/8).高胆红素、脂肪乳和老化标本,也可干扰LH750仪器的白细胞分类结果.结论 该仪器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精密度良好,形态正常的标本准确、可靠,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实验要求.对怀疑WBC分类异常或有报警的标本,仪器DC结果必须经显微镜复核后才能报告.

    作者:乐家新;兰亚婷;任爽;沙超敏;李雅坤;王成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无核裂细胞性非伯基特淋巴瘤亚型──附胸水中检出淋巴瘤细胞一例报告

    小无核裂细胞性非伯基特氏淋巴瘤亚型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在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面具有部分重叠,因此在临床鉴别诊断上常常难以把握,由于其在治疗和预后上与DLBCL和BL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将其简单归入DLBCL或BL.本文主要侧重于细胞形态学诊断简要报道1例.

    作者:殷志伟;刘彩红;王伟峰;李广生;张潇;周道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特殊类型一例报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晚期常转入加速期或急变期,急变期类型中2/3~3/4为髓系急变,1/3~1/4为淋系急变,也可见双表型,极少数为组织细胞变,本例从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很难明确类型,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简要报道如下.

    作者:高占玺;韦美萍;李顺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门诊检验科医疗纠纷及差错的来源与应对策略

    目前国内大型医院检验科常在住院部和门诊部各设置不同功能的检验科,住院部开展项目齐全,科室分类明确;门诊检验室以检测常规项目为主,且多而杂,报告及时率要求高,因此检验事件中出现纠纷或差错在所难免.据统计,临床检验事件中出现误差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比例约为71: 18: 11[1],而目前国内有报道称这个比值达到62: 30: 8[2].由此可见分析前误差占居很大比例,也是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现结合本科室近两年纠纷或差错事件进行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高彦娥;薛青;宋颖;王胜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非临床研究进展

    多种有害因素如烟雾吸入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肺损伤,死亡率较高.其死亡主要原因为急性肺损伤、肺功能障碍.本文将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主要药物其药效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正冠;王成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OCT的应用现状与不足

    即时检验(POCT)又称床旁检测因其快速、便携,不受检验场所的限制,可以明显缩短检验周期等特点,在各个大中型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OCT的出现引起了检验医学空间和时间上的革命,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在其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业界关注.

    作者:李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烟雾所致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

    烟雾所致吸入性损伤是导致火灾烧伤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烟雾中有毒气体、颗粒的大量吸入与外界缺氧、热力环境共同作用,造成呼吸系统等急剧损伤,且损伤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给救治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在对烟雾所致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以评价和探寻针对吸入损伤的有效疗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刘一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癌血清抗体的相关研究进展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由于肺癌较低的早期诊断率和较高的死亡率,早期诊断成为当务之急,血清抗体在可以早期诊断肺癌的同时还可用于组织学分型、临床分型、预后判断和疗效检测.本文将综合叙述肺癌现状并就新发现的肺癌血清自身抗体包括NY-ESO-1、sox2、MAGE、CAGE、GBU4-5、抗Hu抗体和p53七种血清抗体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郭宇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维持DNA末端长度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端粒是一种封闭真核染色体末端的脱氧核糖核酸,对染色体起保护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它的存在维持大多数组织的端粒的长度,从而抵消了因细胞分裂导致的端粒DNA的消耗,解决了染色体末端复制缩短的问题,研究表明,端粒酶的过度表达与细胞的永生化和癌症有关.因此,有关端粒、端粒酶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在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芮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细胞分析仪全血质控品研究与制备进展

    文章从血球分析仪质控品的研究制备的国内外进展,以及质控品制备过程常见的各个程序包括,血细胞的醛化固定,保养以及后自制质控品的稳定性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为质控品的制备提供思路,指导全血血球分析仪质控品的研究与制备.

    作者:徐舒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良SYBR GreenⅠqPCR检测HBV

    目的 探讨北京泰格瑞分子检验改良SYBR GreenⅠqPCR试剂盒检测HBV DN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北京泰格瑞改良SYBR GreenⅠqPCR试剂盒和已获得临床应用资格的TaqMan探针法试剂盒(甲公司)对143例乙肝阴性和106例阳性血清样本检测HBV DNA含量,分别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对阳性率检测结果 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试剂盒标准品的扩增曲线.结果相比ELISA结果,改良SYBR GreenⅠqPCR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9.28%、95.45%、97.59%;而TaqMan探针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8.53%、92.04%、95.58%.两种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YBR GreenⅠqPCR检测灵敏度更高(P<0.05).改良SYBR GreenⅠqPCR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更宽,对低浓度样本检测更准确.结论 泰格瑞改良SYBR GreenⅠqPCR试剂盒和甲公司TaqMan探针法试剂盒检测HBV的结果无显著差异,两试剂盒都适用于临床检测,且泰格瑞改良SYBR GreenⅠqPCR试剂盒更适于普及应用.

    作者:刘姗姗;岳素文;江洪;吕保北;王成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CRP、Fib、D-D和六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六种肿瘤标志物(TM)和三种血浆物质CRP(C反应蛋白)、Fib(纤维蛋白原)、D-Di(D二聚体)水平,探知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141例肺癌患者、6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CRP、Fib和D-Di,血清CEA、CA125、CA199、CA153、NSE和SCC水平,比较各自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三组指标单一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同时检测对不同组织分型有较高诊断效率的TM,比较九种标志物在不同组别的数值分布图.结果 肺癌组九种血清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种血清物质在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三种血浆物质在肺良性疾病和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肺癌组各检测物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九种检测物在不同组别的数值分布明显不同.结论 联合检测三组指标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能够综合评估患者的状况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郭宇妮;徐舒敏;陈文燕;王成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于《全军ISO15189评审员培训班》的 会议纪要

    为使我国临床检验管理工作与国际标准相衔接,提高各级医院和采供血机构及独立医学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了解和掌握医学领域实验室检测能力国家认可工作的相关内容与要求,由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列伯实验室认可技术交流中心主办,解放军总医院承办的全军ISO15189评审员培训班于2013年9月22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顺利开班.

    作者:白雪;兰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海口1家三甲医院ICU病原菌的分布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ICU引起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从ICU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29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43株,占73.86%,检出前6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其次是真菌感染55株,占16.72%,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革兰阳性球菌31株,占9.42%,检出前3位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结论 ICU感染的病原菌多已产生了多重耐药性,应重视ICU患者出现的感染及耐药性监测,全面系统地监测ICU重症患者的感染细菌分布及细菌耐药动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并能及时杜绝交叉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圣艳;全金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贝克曼-库尔特LH750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参数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贝克曼-库尔特LH75O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RET)4项参数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用LH75O血细胞分析仪对521名健康成人做网织红细胞检测,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ET%:男0.71~2.43,女0.63~2.13,RET#:男32.45~124.64,女25.81~91.52,IRF:男0.21~0.41,女0.20~0.38,男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V:男99.27~123.48,女100.29~121.58,男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网织红细胞4项参数生物参考区间因性别、仪器原理及实验室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生物参考区间.

    作者:邓明凤;王长征;肖秀林;张娟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在凝血检测中的性能评价

    目的 对CA-7000的精密度、准确性、携带污染率、线性实验、参考值范围、干扰实验等性能进行验证实验,并给出适当的评价.方法 严格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与检验标准化研究院(CLSI或叫NCCLS)推荐的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的要求,对该仪器进行多项指标的验证.结果 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准确性实验的PT和APTT验证结果均合格,FIB和TT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携带污染实验不论高值对低值的污染,还是低值对高值的污染,均可以忽略不计;线性实验FIB符合要求;同时我们也检测了适合洛阳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值范围为PT 8.3~14.5s,APTT 23.6~45.0s,FIB 1.8~4.4 g/l,TT 13.0-22.0S;干扰实验溶血标本、黄疸标本、脂血标本的PT、APTT、FIB均合格.结论 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精密度、准确性、携带污染率、线性实验、参考值范围、干扰实验等主要性能均能达到仪器说明书上的要求,验证实验均符合判定标准,合格.因此,CA-7000可以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多数指标也能达到ISO15189的要求,基本也可以应用于ISO15189认可合格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作者:刘伯让;黄培;莫基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皖南地区居民3799例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研究、了解皖南泾县地区居民近年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IFG)患病率;比较WHO(1999/1985)DM两诊断标准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泾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11年1月~6月完成健康体检的3799例无糖尿病史体检者的FPG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研究和分析;血浆葡萄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比色法.结果 WHO(1999/1985)DM诊断标准3799例空腹血糖DM/IFG的检出率分别为7.89%/17.76%和3.95%/21.71%;男性和女性两组间FPG≥6.10mmol/L检出率、IFG检出率、DM(WHO1999/1985)检出率的统计学处理结果,χ2值分别为0.00、1.15、2.61、4.52;除WHO(1985)DM诊断标准(FPG≥7.80mmol/L)男性和女性两组间 χ2值为4.52,P<0.05外,其他3项统计学结果均P>0.05.根据年龄分组,WHO(1999)DM诊断标准FPG≥7.00mmol/L各个年龄组的糖尿病(D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17、0.029、0.063、0.108、0.149;列联表χ2=10.16;P<0.05.WHO(1999)FPG≥7.00mmol/L诊断标准与WHO(1985)FPG≥7.80mmol/L诊断标准比较,糖尿病(DM)阳性者增加了150例,其占糖尿病(DM)阳性检出例数的50.00%(150/300);受检者总体糖尿病(DM)阳性检出率提高了3.95%(150/3799).结论应用WHO(1999)诊断标准,本地区居民糖尿病(DM)患病率为7.89%(300/379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7.76%(675/3799).其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8.50%(182/213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7.20%(367/2136);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7.10%(118/1663)、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9.50%(308/1663).性别在糖尿病发病因素中无显著意义,DM诊断标准不同,其检测结果有所差异;但是,自然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应用WHO(1999)FPG标准对自然人群中DM的筛检和存在DM发病高危因素者的监测,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

    作者:廖远泉;倪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