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微流控芯片技术,结合了医学领域中的化学技术、免疫层析技术、色谱、光谱、生物传感器及光电分析技术、计算机芯片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在POCT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从核酸检测、蛋白检测和细胞检测及创新方法这四个方面简单介绍微流控芯片技术在POCT方面的应用实例.并对芯片技术在POCT的应用进行展望,相信随着高科技技术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流控芯片在POCT方面的应用在功能及实用性等方面的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可以为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新的平台.
作者:梁臻龙;王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t(8;21)(q22;q22)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其易位产生AML1-ETO融合基因.AML1-ETO阳性AML通常被认为是预后较好的白血病类型,但只有一部分患者可用目前方法治愈.AML1-ETO阳性AML是一类异质性很大的疾病,复发难治的原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其预后相关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细胞遗传学异常、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和治疗等方面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顾李霖;康慧媛;潘玉玲;刘改霞;葛素君;李绵洋;王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全球范围内已位居各类恶性肿瘤前列.在我国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消化内镜和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伤、价格昂贵等因素,局限了在胃肠道肿瘤的筛查的作用.随着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粪便检查成为人们筛查早期胃肠道肿瘤新的手段.现就粪便检查对早期胃肠道肿瘤筛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马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肿瘤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喜人的进展.特异靶向肿瘤异常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抑制剂是当前新药开发的重点之一.RAS/RAF/MEK/ERK(MAPK)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侵袭和血管再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肿瘤中存在着该通路的异常激活.MAPK的异常活化在血液恶性疾病中同样意义重大.作为MAP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分子,MEK在疾病发生中的关键地位显而易见.本文就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分子MEK展开,主要阐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EK抑制剂在白血病治疗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清昕;郭宇妮;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AT缺陷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AT缺陷能够使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数十倍,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的形成,多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其次为髂静脉,肠系膜静脉,动脉血栓少见.约2/3患者首次发病在10-35岁之间,且常常是一种无症状疾病,首次发作往往就可能致命.所以进一步研究AT缺陷导致易栓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降低血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邸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八种常见病原体的流行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方法 收集6020例ARI住院患儿,按年龄和发病季节分组:婴儿组(0~岁)1837例,幼儿组(1~岁)2692例,学龄前期(3~岁)1200例,学龄期组(7~15岁)291例;春季(1~3月)1440例,夏季(4~6月)1603例,秋季(7~9月)1630例,冬季(10~12月)1347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的IgM抗体,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流行病特征分析,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病原体抗体检出率与气象因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020例ARI患儿中八种病原体抗体检出率为35.53%,其中MP抗体检出率高(9.15%).RSV,LP,PIV和MP抗体的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有显著差别(P<0.05).除了ADV之外,其他七种病原体抗体检出率在四个年龄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抗体在婴儿组检出率高,FluA和FluB抗体在学龄期组的检出率高.除了ADV、CP之外,其他六种病原体抗体检出率在不同季节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抗体检出率与月平均湿度呈正相关;ADV抗体检出率与月平均风速呈负相关;MP抗体检出率与月合计雨量呈正相关,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LP抗体检出率与月合计雨量,月平均湿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八种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感染率存在性别、年龄、季节性的差异,且RSV、ADV、MP、LP的感染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应在重点在流行季节前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防控工作.
作者:林建生;饶灶鑫;施宗明;黄安清;林春丽;傅清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D8+T细胞功能相关指标,并做对照分析.结果 接受放射治疗后,肺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TNF-α表达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IP-1β表达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IFN-γ、CD107a表达百分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结论 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CD8+T细胞的不同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临床上应配合有针对性的免疫增强疗法.
作者:余孙兴;谢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包括30例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检健康者30例.所有受检者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hs-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可作为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指标.
作者:任颖;樊彩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稀释法消除溶血对凝血检测结果影响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外观正常凝血标本40例,经注射器反复抽吸使其溶血后,溶血前后凝血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溶血后标本2倍稀释,稀释后结果通过回归方程换算出的结果与溶血前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溶血前后两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溶血后测定值高于溶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血标本2倍稀释后两项指标检测值经过回归方程换算后所得数据与未溶血的原检测数据相比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溶血标本PT和APTT的检测,采用稀释法后能较好消除溶血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作者:王秋菊;肖辉建;吴双;凌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脉造影和NT-proBNP检测的6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冠心病亚型、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分析患者血清NT-proBNP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同时选取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血管支数和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NT-proBNP水平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冠脉病变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杨新宏;杨晓峰;闫妹姝;孙常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