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8803
  • 国内刊号:11-9356/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妇产科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炔雌醇环丙孕酮预防宫内息肉腔镜电切术后复发体会

    目的: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复发情况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子宫内膜息肉就诊于我院的患者48例,均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术后患者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高效合成孕激素炔诺酮治疗,实验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结果实验组24例患者中有20例月经恢复正常,其余4例仍存在阴道不规则流血。给予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复查妇科彩超均无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对照组24例患者中有15例月经恢复正常,给予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复查妇科彩超,有3例出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治愈率高,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较为方便、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嫚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龄伴高血压产妇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建立

    目的:高龄伴高血压产妇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建立。方法对对照组的4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4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评价显效的有28例,评价有效的有10例,评价无效的有10例,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的48例患者中评价显效的有42例,评价有效的有5例,评价无效的有1例,有效率为97.92%。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并发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后,使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情况有效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姜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女性结肠肿瘤临床特征和结肠镜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结肠肿瘤临床特征和结肠镜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女性结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结肠镜检查,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结肠镜检查后,共检出良性肿瘤患者38例(23.03%),恶性肿瘤患者127例(76.97%),全部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乏力、消瘦、贫血、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临床表现。结论利用结肠镜检查,可充分掌握女性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与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

    目的:2011年我国卫生行业出台的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标准包括一步法和二步法,本文比较两种方法GDM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进行正规GDM筛查的单胎孕妇2319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一步法和两步法GDM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一步法检出GDM239例,检出率为10.3%,两步法检出GDM116例,检出率为5%,一步法检出率明显高于两步法。结论 GDM一步法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步法,采用一步法可减少GDM的漏诊率,对医疗条件好的医院建议采用一步法诊断GDM。

    作者:张红;奚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性乳腺包块8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就诊女性中无痛性乳腺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科近几年门诊诊治乳腺包块病人216例,其中82例无痛性乳腺包块患者,对其给予药物及手术治疗。结果对无痛性包块82例进行乳腺包块的鉴别是对乳腺癌的筛选。32例触诊诊断为乳腺纤维瘤,但质地较硬,近期生长快,不能确诊纤维瘤者行穿刺,查及癌细胞3例,占0.94%。38例触诊为乳腺增生,但片状或索状包块内有较硬结节者以及近期明显增大,痛胀明显者行穿刺,有3例查及癌细胞,占0.78%。12例包块质硬、活动、不规则,考虑为乳汁淤积、脂肪坏死、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慢性炎症等。结论乳腺包块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包块可触诊,对于包块较大的应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彭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女性ST-T改变的临床分析56例

    目的:通过对24 h动态心电图中ST-T改变与冠脉CT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围绝经期女性(45~55岁)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ST-T段的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女性,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5岁,做相关血生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尿酸等结果为阴性,心脏超声心动图阴性。排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排除心动图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及药物影响等,与冠脉CT对照。结果56例女性患者中39例(69.6%)冠脉CT阴性排除冠心病,11例(19.6%)提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伴斑块形成做冠状动脉造影后支持冠心病诊断,6例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不能轻易诊断为冠心病,围绝经期妇女心电图ST-T改变功能性的多,器质性的较少,需充分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

    作者:李秋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疏导与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

    目的:针对放置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的妇女术前、术中、术后由于紧张、焦虑、担忧的心理影响IUD的有效使用,观察心理疏导后IUD的使用情况。方法将放置IUD的妇女365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84例和对照组181例。观察组门诊、术前、术中、术后、随访均给予心理疏导;对照组只一般常规处理,不采取心理干预。两组均分别于术后1、3、6、12月随访,观察IUD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副反应发生率、IUD因症取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续用率、副反应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下移率、脱环率、带器妊娠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置IUD的妇女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可显著提高服务对象对IUD避孕的信心和对副反应的心理耐受,促进副反应的痊愈,降低因症取出率,提高续用率。

    作者:郭晓慧;来常娥;秦晓燕;胡建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液细菌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推广价值

    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尿液细菌直接涂片镜检与尿细菌培养鉴定、药敏结果,探讨尿液细菌直接涂片镜检的临床推广价值,进而得出结论:尿液细菌直接涂片镜检可对病原菌区分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及药物分析作出初步判断,镜检方法简便易行,且结果报告迅速,能快速、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此方法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罗雪影;黄杰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方法将就诊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宫颈环扎术+保守疗法)40例和对照组(保守疗法)23例,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果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生晚期流产3例、早产8例、足月产29例,对照组发生晚期流产9例、早产9例、足月产5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妊娠10~16周行宫颈环扎术20例,发生晚期流产0例、早产6例、足月产14例,妊娠17~25周行宫颈环扎术20例,发生晚期流产6例、早产9例、足月产5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孕期尽早实施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延长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作者:冯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择期剖宫产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5,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85,围术期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采纳价值。

    作者:宋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科羊水栓塞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降低羊水栓塞(AFE)发生率的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5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4例。急性羊水栓塞12例,迟发型3例。孕28周前发生1例,孕晚期14例。其主要诱因为使用缩宫素或因宫缩强自然破膜者占8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4例,高龄经产妇3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加强产时保健、保护、支持、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是预防AFE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牛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先兆早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孕龄增长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婴儿存活率、新生婴儿体重与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起效快,能够延长孕期、保胎率高,且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对女性IgA肾病合并肥胖患者内分泌的影响研究

    目的:讨论血液透析对女性IgA肾病合并肥胖患者内分泌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女性IgA肾病合并肥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搜集患者血液透析后的内分泌情况,并展开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女性IgA肾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体重得到稳定,70例患者从透析前的(85±1.6)kg下降为(75.3±1.0)kg,总体效果良好;患者的新陈代谢得到缓解,便秘、口臭人数减少,从透析前的85例(70.8%)减少到透析后的41例(34.2%);所有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均得到改善,但改善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改善明显为52例(43.3%),改善效果一般为63例(52.5%),改善不明显患者为5例(4.2%)。结论女性IgA肾病合并肥胖患者在经过血液透析后,不仅会将生理指标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可以促进内分泌,减少各种不良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为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讨论妊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做出相应的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疗,患者的终结局存在差异。在53例患者当中,13例患者因妊娠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患者因妊娠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活动迹象,剩余25例患者病情稳定。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得到积极结果,10例患者出现流产,剩余43例患者成功分娩。在成功分娩的43例患者当中,共计23例患者母子平安,其余20例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新生儿出现5例胎盘血流灌注,6例出现宫内窘迫,4例出现低体质量,5例出现心力衰竭。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妊娠患者造成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由于该病自身的特殊性,加上妊娠患者的身体虚弱、胎儿抵抗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今后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深入研究,健全临床上的治疗体系,根据妊娠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诊疗干预,避免对孕妇或者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

    作者:邵德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医患关系越发紧张,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妇产科的治疗具有复杂的特点,并且伴随着高风险,所以在很多的妇产科护理治疗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是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的重点。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治疗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6月我医院收治的5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给予常规的子宫按摩、宫腔填塞、应用缩宫素等常规治疗无效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或宫颈注射,重复使用可间隔15 min,比较用药前后出血量情况。结果(1)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无差异。(2)56例患者中,50例患者在用药后疗效显著,显效率为89.28%;有4例患者应用两次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注射后效果轻微,总有效率为96.42%。有2例患者多次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没有任何效果。(3)56例产后出血病例中肝功能异常组产后出血量高于肝功能正常组。结论(1)肝功能异常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好,特别是对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孕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试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近年收治的9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要想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就要及时查找出血原因,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此外,要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加强产前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肥胖伴糖尿病女性患者中西医结合干预模式的建立

    目的:探讨女性肥胖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中西医干预模式建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肥胖伴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抗高血糖药物、低盐低脂饮食等措施对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糖脉宁加减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2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肥胖伴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接受中西医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血糖及血脂,改善病情,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绒毛膜癌流产后社区中医干预模式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有效的绒毛膜癌流产后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社区医院接诊的21例绒毛膜癌流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1例予以常规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强中医干预,采用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予以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绒毛膜癌流产后患者加强中医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