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
  • 国际刊号:2095-7130
  • 国内刊号:10-1207/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920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血清总 IgE 及特异性 IgE(sIgE)检测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指在探讨血清总 IgE 及特异性 IgE (sIgE)检测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归纳、总结,以及个人临床观察、记录、分析、总结而成。结论:发现血清总IgE 及特异性 IgE (sIgE)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否需要抗过敏治疗,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作者:邵文叶;周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睡眠生理讯号的非线性特征及复杂度理论的潜在应用

    人体中有许许多多潜在的讯号,他们与体内生理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生理讯号可以反映出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或病理特征。现代医学通过应用特定的设备测量生理讯号可以客观地描述生理或病理状态,然后就需要通过科学的量化方法来提供评测指标。在目前备受关注且发展迅速的睡眠医学中,生理讯号就是主要的日常采集数据之一。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医生和技师会采集到大量的数据,包括脑电、眼电、心电、肌电等电生理讯号,以及呼吸、胸腹运动、鼾声、血氧、体位等多种电讯号。生理讯号具有动态、非稳定性、非线性的特征,因此更适合应用非线性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处理和分析。

    作者:马彦;胡晰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OSAHS 伴血压异常患者经鼻 Auto-CPAP 治疗对血压改变情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 OSAHS 伴高血压患者,经鼻 auto-CPAP 治疗对其血压改变的情况。资料与方法:30例 OSAHS 伴高血压患者,其中包括已确诊高血压患者9例(维持既往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方案不变)及本次研究新发现高血压患者21例(既往无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暂不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每晚有效 auto-CPAP (RESmart GII,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连续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复查24 hABP,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改变情况。结果:1)30例患者 auto-CPAP治疗1周后,24 hABP 各时段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4 hSBP/DBP 降低5.73/3.43 mmHg,dSBP/DBP 降低5.40/3.53 mm-Hg,nSBP/DBP 降低7.03/2.73 mmHg。2)9例既往高血压患者与21例本次研究新发现高血压患者相比,1周治疗后仅 nSBP及 nDBP 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3)部分患者延长治疗至2、4周,仅治疗1周与2周 dSBP 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au-to-CPAP 治疗 OSAHS 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与改善。2)OSAHS 伴高血压患者经 atuo-CPAP 治疗(1、2、4周)后,血压的降低主要出现在第1周的治疗上,临床上建议以第1周 auto-CPAP 治疗结束后的24 hABP 数据作为参考,这对于 OSAHS 伴有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干预或调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3)在 auto-CPAP 对 OSAHS 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既往口服降压药物比无口服降压药物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大。

    作者:常远;孙瑶;卢烨;李红岩;佟雅婧;孙书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调整生活方式对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疗效

    目的:研究调整生活方式对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鸣耳聋眩晕”专科门诊就诊的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病程6个月以上,在外院接受过常规治疗无效,已停止治疗,且在随访期间未接受过任何其他治疗,有完整随访记录。干预方法为指导患者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具体包括合理饮食及睡眠、心理疏导消除压力等。睡眠和耳鸣的疗效评估方法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包含有四项常用睡眠疗效指标的睡眠质量调查问卷(Sleep Quality Investigation Inventory,SQII)和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结果:共纳入10例(男女各5例)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6.1±13.0)岁;就诊时睡眠障碍病程0.6~30年,平均(9.5±10.5)年;耳鸣病程0.6~20年,平均(7.0±7.4)年。仅靠调整生活方式,10例患者睡眠障碍和耳鸣均同时得以改善,起效时间为4~48 d,平均(17.8±13.1)天;在 SQII 的4项常用睡眠改善指标中,平均改善项目数达2;干预后的 TEQ 得分较干预前平均降低2.9分(P <0.05)。结论:经常规治疗无效的10例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仅靠调整生活方式干预,便在短期内耳鸣和睡眠障碍得以改善,疗效较满意。是否严格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需要大样本、长时间随访及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探索并发掘调整生活方式这一干预方法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荣萍;郑芸;刘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中医科失眠症状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心理健康情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失眠症状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我科门诊首诊患者遵循自愿原则进行问卷调查及 SCL-90量表填写。选择具有失眠症状的1485名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医院中医科具有失眠症状的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26.90%;其中男性40~49岁之间,女性50~59岁之间患病率较高;症状分布以睡得不稳不沉高,其次为入睡困难和早醒;并且具备春季就诊率高的特点;具有任一失眠症状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同时具有3种失眠症状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则除偏执因子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医院中医科失眠症状就诊率较高,主要集中于50~59岁女性和40~49岁男性人群,并且同时具有3种失眠症状的患者比具有任一失眠症状患者更多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赵静洁;杜仪;李杨帆;王永志;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 OSAHS 复发原因探讨

    腺样体肥大伴 OSAHS 是儿童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 OSAHS 复发的案例不在少数,现根据各文献报导,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 OSAHS 复发的原因主要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等手术未完全切除腺样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等临近器官疾病,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代偿增生,肥胖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炎症发生是避免腺样体切除术后 OSAHS 复发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雪;邵文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失眠的证候学特征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联性。方法:将137例失眠患者辨证分型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5种证候类型,采集一般资料并评定 HAMA、HAMD,分析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出现频次多,占38.0%;肝郁化火型及心虚胆怯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高;肝郁化火型与心脾两虚型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失眠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具有相关性。

    作者:陈铁光;李红岩;郭婵娟;孙书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睡眠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展望

    睡眠质量评价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其中主观评价又分为夜间功能与白天功能。客观评价方面,目前公认的金标准是多导联睡眠监测,另外还有夜帽、便携睡眠检测仪、微动敏感床垫等,但关于这些仪器的文献研究报道不多,其准确性等尚有待验证。主观评价方面,国内外失眠相关性量表共约76种,需要根据量表特征与研究需要具体选择。中医在睡眠质量评价方面更为关注失眠患者整体症状,整体生理机能。中西医在睡眠质量评价方面均有各自关注的重点,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使到睡眠质量评价工具更为便携,可穿戴,简易居家操作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作者:杨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成立--睡眠质量评价与学组简介

    睡眠与睡眠医学的发展是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学科领域。他与众多学科拥有着交叉和密切关系。这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睡眠质量评价。虽然国际上还没有睡眠质量标准,但评价是必需拥有的,它是发现问题的基础。PSG 的出现和使用对睡眠评价有着重要意义,甚至已成为有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云计算的引入、穿戴设备的应用、移动医疗的兴起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予了睡眠质量的评价一个发展新高潮。

    作者:段莹;马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睡眠质量评价及其发展

    睡眠质量包括了睡眠时间、睡眠结构、睡眠周期等睡眠期间的参数,还包括醒后对睡眠的主观感觉、白天精神状态等日间表现。因此,在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时,根据日间和夜间的不同特点,有着相应的评估方法。本文就睡眠质量的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和摘要,旨在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睡眠质量的评价方法。

    作者:孙书臣;段莹;马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与睡眠有关的大脑结构(四)药物与睡眠

    睡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人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标志,而睡眠障碍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甚至酿成意外伤亡事故。调查显示,约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0%的人选择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

    作者:李燕;段莹;郭静静;耿新玲;吴建永;高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德国睡眠中心管理

    睡眠中心是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及睡眠相关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医疗机构。睡眠中心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各类患者有关睡眠全面的数据,支持或确定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文将从人员配置、实验室配备、分级、医师认证、睡眠障碍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阐述德国睡眠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为睡眠医学中心的建设提供帮助。

    作者:张然;张琴;朱建南;孙晴晴;王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捷克共和国睡眠研究会与睡眠医学会

    作者:黄志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睡眠质量的评价方法

    睡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且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何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睡眠质量的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大方面。本文就标准化的睡眠中心常用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时辰的 CPC-睡眠质量测评分析的评价指标研究

    基于时辰的 CPC-睡眠质量测评分析技术是在 CPC-睡眠质量测评基础上,根据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方法,按亥、子、丑、寅、卯、辰6个时辰,每时辰2h 的方式,不仅能对以往 CPC 整夜睡眠质量评估方法进行细化评估,还能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睡眠健康评价体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本文重点介绍基于时辰的 CPC-睡眠质量测评分析技术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意义并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对 CPC-整夜睡眠质量测评报告和基于时辰的 CPC 睡眠质量报告的评价指标进行解读,为基于时辰的 CPC-睡眠质量测评分析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魏育林;龙杞;陈博;刘燕辉;朱嵘;刘颖;彭仲康;朱宇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动仪的临床应用

    体动仪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可以记录一段时间内身体活动的穿戴式设备,可计算睡眠、能量消耗等诸多参数。与传统多导睡眠监测相比,体动仪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体动仪的特点,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数据分析,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目前体动仪发展概况,并针对现有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供睡眠医学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和相关技术工程领域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段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睡眠障碍的常用评估量表

    随着近年来睡眠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目前已明确了七大类80余种睡眠疾病。近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均强调了睡眠障碍评估的重要性。然而广大基层医院由于人员和技术设备的限制,难以在慢性病患者中及时评估睡眠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介绍了13种睡眠量表,可用于常见睡眠疾病的筛查和评估,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作者:段莹;孙书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