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
  • 国际刊号:2095-7130
  • 国内刊号:10-1207/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920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年4期文献
  • 浅议阳虚失眠

    失眠症是指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是在脑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上,阳虚失眠也不少见,且以老年人多见.临证之时,因证施治,准确辨证论治,可以提高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

    作者:温泉;闫雪;金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证型失眠症心率变异性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失眠症不同证型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方法:将137例失眠患者按辨证分型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5种证候类型,采集一般资料并采集心率变异性(HRV)频域分析法中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低高频功率比值(LF/HF),分析中医证型HRV之间的差异.结果:LF方面,心虚胆怯组与肝郁化火组、痰热内扰组及心脾两虚组,阴虚火旺组与肝郁化火组及心脾两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HF方面,心虚胆怯组与其余四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LF/HF方面,阴虚火旺组与肝郁化火组、痰热内扰组及心脾两虚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证型失眠症的心率变异性存在较大差异,心虚胆怯型失眠患者迷走神经活动较强,心虚胆怯型及阴虚火旺型患者更容易出现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状态.

    作者:陈铁光;李红岩;郭婵娟;孙书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中医认识与实践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涉及到多种疾病,这些对于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中医虽没有涉及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病名, 但在有关文献中对此类疾病有所描述, 尤其是其中外治阻塞的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就中医古文献中对于呼吸类疾病的描述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作者:刘艳骄;杨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希腊睡眠研究学会

    Foundation year:1995 Webpage:www.sleep_med.gr Number of members:55 Composition of members(degree, specialties,subspecialties, etc.):The subscribed members are 55;16 members are psychiatrists, 23 pulmonologists, 10 neurologists and 3 internists.Two of our members are psychologists and one member is a bioengineer.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睡眠监测系统以及与之联动的环境家电用于提升睡眠质量的应用展望

    本文首先引用了各种公开的数据,说明了睡眠质量对于健康的意义,以及改善睡眠环境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改善睡眠的睡眠监测系统以及与之组成闭环反馈系统的环境家电.文中从睡眠监测的系统构成、实现与验证方法、干预手段以及联动策略等角度多方位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在陈述原理的同时也陈列了系统设计的大量理论依据.后,本文展望了这种睡眠监测及干预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金巍;池敏越;陈业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午睡习惯对人健康的影响

    在中国,午睡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午睡可以让人缓解困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但不适当的午睡也会让我们头脑昏沉,情绪低迷.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午睡会增加中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研究午睡习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从而提供科学的午睡指导,对于中国居民的健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午睡在我国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午睡的利弊进行综述.

    作者:文浩;樊双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讲座答疑第八讲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适应症及主要方法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一线治疗,这是充分肯定的,它的地位优于药物治疗.CBT-i可分为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是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针对失眠的认知和行为治疗,即将就诊者不正确的认知引导为正确的认知,将就诊者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引导为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完善整个精神活动.失眠的心理和行为疗法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疗法、放松训练、认知策略,以及这些方法的联合应用,我们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治疗是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CBT-i的核心.

    作者:孙洪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讲座答疑第七讲 中枢性嗜睡

    睡眠占据人生命的三分之一,不同年龄的睡眠生理需求是不同的.初生婴儿期的睡眠时间可能有18~20 h,而且并没有形成昼夜节律;到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睡眠时间从12~13 h减少到10~11 h,白天小睡从2~3次慢慢减少为固定1次的午睡;此后一生中每天睡眠时间固定为7~8 h,到了老年以后,睡眠时间会相对减少.不同个体睡眠需要量也是不同的,而且人类中存在睡眠变异者,就如长睡眠者,他的睡眠时间在成人中超过10 h,童年期的会比其他正常儿童的睡眠时间多2~3 h.

    作者:吴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讲座答疑第六讲 失眠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主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常委,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河北省中老年保健协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顾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睡眠梭产生机制及功能研究进展

    睡眠梭是非快速动眼睡眠显著特征性脑电形式之一,但其特征亦复杂多变,在不多年龄、不同疾病中有不同表现.其产生与丘脑核团关系密切,但丘脑外核团也参与调控.睡眠梭在睡眠稳定、学习记忆、脑发育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睡眠梭重要特征、产生机制及重要功能在近年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董献文;徐颖;夏趁意;赵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进展

    口腔矫治器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其成本低、无创伤、便于摘戴、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应有全面的追踪随访及监测措施,以减少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口腔矫治器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晓红;韩晶莹;侯晓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