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观察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1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睡眠量表进行睡眠状态的评估,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者的AIS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研究因素与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的关系.结果:110例肺结核患者的AIS睡眠质量评估结果较差,76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9.09%,不同性别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均是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程、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均对患者睡眠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上述睡眠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张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结合寰椎后桥X线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加深临床医生对寰椎后桥导致失眠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科进行颈椎X线检查后诊断为寰椎后桥患者,并分析其成因及临床症状.结果:在137例诊断为寰椎后桥患者中,X线片表现为单纯性寰椎后桥25例,伴椎间盘病变74例;伴有颈椎骨质增生28例.临床症状表现仅有头颈部不适者75例,失眠或上肢无力麻木者38例.结论:寰椎后桥的出现属于一种先天变异,但是它可以作为失眠的病因之一,因此,对于临床有失眠及头疼症状的人群理应引起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陶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失眠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共选取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失眠患者,并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胃安神汤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另选68例同期仅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以及失眠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3%、88.24% (P<0.05,x2=5.26);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17%、77.94%,观察组相对较高,且各组差异显著(P<0.05,x2=11.23),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失眠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胃安神汤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消化性溃疡Hp,缓解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失眠,且仅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小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用中药从五脏虚实辨证论治郁证50例与用盐酸氟西汀片52例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和相关其它症状改善方面作比较,充分证实中药辨证论治郁证有效率高、症状改善好的特点,说明中医药辩证治疗郁证的优势.
作者:陆伟珍;张雯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本文介绍刘艳骄主任以泻青丸为辅助方剂,治疗发作性睡病初期的经验.从肝风内动、肝郁气滞、肝失疏泄、余毒未清、经筋失养等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初步探讨泻青丸在治疗发作性睡病的重要作用.
作者:丰云舒;刘艳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前,社会老龄化日益凸显,广泛失眠的问题已经在全球引起各国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失眠虽不属危重疾病,但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慢性失眠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镇静安眠药物的依赖,并能诱发或加重多种躯体疾病.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许晓伍;黄妙纯;刘凤岚;马春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经过前面十节课的了解,我们对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轻微的睡眠呼吸障碍,我们可以通过体位、减重、戒烟戒酒、慎用镇静催眠药等一般方法进行缓解.那对于中重度的患者呢?在第十一课中,张晓雷主任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各类治疗中重度OSA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一线首选的治疗方法:CPAP(即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治疗(OAT)以及手术治疗.
作者:张晓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许志飞教授认为儿童的睡眠障碍是十分常见的,家长医生对儿童睡眠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儿童的特殊性,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儿童睡眠不同于成人的各个部分.
作者:许志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SRDB)是指发生在睡眠中的异常或病态呼吸事件达到规定标准的一类疾病.睡眠呼吸障碍是内涵很广的疾病概念,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疾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相关性低通气疾病、睡眠相关性低氧疾病和睡眠孤立症状及正常变异.
作者:王菡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从性别的角度讲,女性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因而,女性对于睡眠的感觉敏感度不同于男性.研究女性不同时期的睡眠障碍,对于促进女性睡眠健康有更重要的意义.1 女性睡眠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女性睡眠,对于进一步了解女性在睡眠状态下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女性激素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同时,也可以了解女性睡眠与睡眠障碍对女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
作者:刘艳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35~45岁之间女性睡眠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睡眠障碍越重,症状越多.疲劳、头晕、头疼、烦躁的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者伴有月经失调者达48.3%,二者相关较高.结论:睡眠障碍伴随症状,与睡眠质量的优劣呈正相关.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中老年女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就诊86例中老年女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与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降压与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2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障碍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39.5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中老年女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憨广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治未病指导下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血管疾病与失眠共病人群的影响.方法:80例心血管疾病与失眠共病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未病组,均给予运动和饮食干预方案,治未病组同时给予中医体质调理方案,2组均干预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未病组干预后各项症状较一般组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未病指导下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心血管疾病与失眠共病人群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许鸿燕;张在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方式转变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建立一套合理的睡眠健康管理方案,不仅着眼于失眠的治疗,更从其病因上阻断失眠的产生,防治结合,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
作者:苏全贵;陈东海;黄海松;张一耕;陈炳煌;王月珠;王绵绵;李奕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人造光源的光谱构成和自然光源一样,含有影响人体昼夜节律的成分,由于人造光源的普遍性应用,导致由于生物钟节律紊乱的睡眠障碍呈高发趋势,采用滤光眼镜,将可见光中的抑制人体分泌褪黑素的光谱过滤、优化,用以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失眠症、调节生物钟节律等.本文旨在总结滤光眼镜的机制及对于改善或治疗睡眠障碍、改善由于生物钟节律紊乱导致的疾病等应用的科学进展.
作者:李松;颜瑞斌;魏列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转化时间生物学是时间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夜班者健康调控是转化时间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夜班者人体生物节律与昼夜环境节律“失同步”,而出现复杂的生物钟健康问题,目前,主要发现的问题是:睡眠与觉醒对应生物钟健康关系紊乱,导致睡眠健康问题,消化系统紊乱、免疫机能下降、心率与血压生物节律紊乱等,更复杂的生理问题还有待研究,针对夜班者的健康问题,目前还没有可直接干预的药物,仍依靠生物钟行为调控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作者:余万霰;余奇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