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信息杂志

传染病信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
  • 主办单位: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7-8134
  • 国内刊号:11-3886/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1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支原体耐药性变异研究

    目的分析我院皮肤科2005年11月-2008年10月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化方法检测我院皮肤科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回顾性分析就诊患者年龄、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3年共检测临床诊断为NGU的患者1 353例.支原体阳性率为49.0%~54.6%,其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a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混合型(Mh+Uu)检出率分别为43.0%~47.0%、1.0%~1.4%和5.0%~6.2%.耐药检测结果表明,Uu对四环素类敏感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对大环内酯类敏感性变化显著,对喹诺酮类敏感性在3年中呈下降趋势.Mh主要对四环素类、交沙霉素敏感.结论支原体(尤其足Uu)已成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耐药性变化十分明显,临床医师应该关注本地区其流行病学变化及耐药性变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贺晶;杨洁;李恒进;冯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及其功能的初步鉴定

    目的构建牛物反廊器并评估其生物学功能. 方法采用自主建立的永生化HepG2细胞系为生物材料,以中空纤维构建生物反应器,观察肝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内生长情况,同时进行肝细胞功能检测,以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出的废弃血浆作为试验因素,试验性行牛物人工肝治疗. 结果该系统内肝细胞生长良好,每个生物反应器培养72 h后细胞数量达7.60×108个,肝细胞活力保持90%以上.AST、LDH低水平波动;利多卡因转化实验良好;对细胞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及支原体检测,均未发现异常.应用肝衰竭患者血浆500ml培养肝细胞6h,总胆红素平均下降98.6 μmol/L.结论建立的永生化肝细胞系应用中空纤维构建生物反应器,肝细胞功能良好,经进一步改进有望应用于生物人工肝治疗.

    作者:游绍莉;刘鸿凌;荣义辉;刘婉姝;胡燕;貌盼勇;辛绍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

    人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博卡病毒属(Bocavirus).2005年,瑞典学者Allande首次从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中分离得到该病毒.全球已有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报道,但对该病毒仍然知之甚少.本文对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黄弋;貌盼勇;王汉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强对西尼罗病毒的认识

    西尼罗病毒感染可引起西尼罗热和西尼罗脑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为近年来全球公共卫生的新威胁.本文对西尼罗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敛病机制、临床症状和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防治两尼罗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作者:栾翔凌;辛绍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目前,人们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了解尚不够深入,许多问题没有定论.本文就NTM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治疗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8年我国几种传染病的流行动向

    分析、总结2008年我国几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AIDS快速增长势头减弱;登革热在云南部分地区仍有较大规模流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在安徽某些地区暴发流行;人禽流感病死率高,危害严重;结核病疫情严重,耐药结核令人关注.

    作者:赵敏;陈菊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世纪的临床微生物学

    临床微生物学在过去20年取得了全面发展,但依然面临许多新问题,包括分子牛物学诊断的权利受限,缺乏专业人力资源,费用渊配,获得实验室资助,如何及时正确鉴定和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及新发和再发的传染病的及时诊断等.分子牛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微生物的检测创造了新的机遇.本文根据美国微生物学院2008年院士学术报告会报道,就新世纪临床微生物学的现状、难题和机遇、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趋势做一评述,并对学科发展提一些建议.

    作者:曲芬;李秀丽;汤一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注全球疫情,思考我国的传染病防控热点

    缺乏预防性疫苗的古老传染病、近40年多来刚明确病原的50多种新发传染病以及牛物恐怖袭击和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泄露事件,仍是当今传染病流行、暴发、威胁人类社会的三大祸源.本文聚焦了近年国际上较常见的传染病疫情,联系我国现状,畅谈了12条防控体会.

    作者:王永怡;陈文;张玲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0例恙虫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0例确诊为恙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恙虫病发病季节为5-11月,常见表现为高热、恙螨叮咬处焦痂和溃疡、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17例(56.67%)阳性.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肝损害、心脏损害、肾脏损害、继发感染、脑水肿、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该病首诊误诊率高达80%.氯霉素或多两环素的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为87%,病死率达13%.死亡病例均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均为2008年病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伴多器官损害,并发症多,容易误诊.

    作者:李剑萍;蔡卫平;王建;洪文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水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治疗组,治疗7 d,观察疗效.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显效率为65.57%,有效率为31.15%,总有效率为96.72%;阿昔洛韦治疗组显效率为46.30%,有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79.63%.经秩和检验,Uc=2.553>1.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水痘临床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赫兢;赵敏;周志平;闫慧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25例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经纤支镜空洞内灌注含抗结核药物凝胶配合全身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在痰结核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支气管黏膜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作者:梁建琴;王巍;王金河;张广宇;王安生;陈志;冯士生;王瑞岚;唐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5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巾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5月至8月收治的159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9例患者中,男104例,女55例,5岁以下者占91.2%,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在病程第3天(中位时间).主要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呕吐、颈抵抗、嗜睡、肌阵挛、抽搐、急性弛缓性瘫痪等.3例死亡,11例出院时遗留有神经系统表现,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5岁以下幼儿,临床上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和脑脊髓炎二种类型.脑脊髓炎患者病情重,可导致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症状.

    作者:段雪飞;李贲;徐艳利;王凌航;王玉光;钱晨;庞琳;李兴旺;陈志海;卢联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院内感染传播》导读

    2008年美国医学会著名杂志JAMA 300期19卷发表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等国内外7家专业机构共同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院内传播感染>[1].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报告的人粒细胞无形体人传人事件,也是中国第一次报道的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确诊病例.同期,美国纽约洲医学院著名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专家Krause和Wormser教授对该项研究发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发表了重要述评.本文就此作一导读.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山东省沂源县无形体病实验室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山东省沂源县人粒细胞无形体及其他立克次体病疫源地小样本试点调查,为全面深入开展立克次体病调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04、2005、2006年该地区调查收集的26例可疑患者标本进行血清IgG抗体及PCR回顾性检测分析.2007年7月进一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当地48名正常人、10只山羊及8只家狗的血标本以及170只蜱标本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结果 26例发热患者中,8例明确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6例为可疑病例.当地正常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率为26.7%,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8%.检测的10份家养黑山羊血清标本9份阳性.8份家狗标本中,人粒细胞无形体抗体7份阳性,而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血清抗体全部阳性.来自发热患者、山羊及媒介蜱标本PCR扩增16S rRNA及部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高度同源性(100%).结论沂源县农业人群普遍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及其他立克次体隐性感染状况.当地主要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及嗜群血蜱,两者可能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的重要传播媒介.黑山羊可能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的重要动物宿主,而家狗可能是人粒细胞无形体及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两者兼顾的重要动物宿主.

    作者:张丽娟;崔峰;王玲;张玲;张景山;杨淑霞;寒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国首期立克次体实验室质量评估

    目的评估全国9省、市CDC实验室(排名不分先后)立克次体检测技术质量.方法国家实验室统一向参加单位发放3种血清及5种PCR质控品及必要相关试剂,各单位在本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常规使用试剂及各种量器等条件下按质控要求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PCR进行检测,规定时间内反馈检测结果.我们对IgG抗体滴度值和PER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评估.结果 9个参加单位,除一个单位对S3血清质控品不合格外,其他均合格.除一个单位对P4 PCR质控品检测不合格外,其他检测均达到要求.结论参加本次质控的9个实验室,7个通过此次考核.2个实验室须进一步实验室优化调整.

    作者:张丽娟;杜燕华;李力;李娟;李伟红;陆群英;吕惠;史永林;吴斌;朱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为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为进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福寿螺肉而感染.在我国南方地区曾多有报道,而北方则相对少见.近年来由于进食其中间宿主福寿螺使该病进入北京、锦州等多个北方城市[1-2],而导致该病北移.北方绝大部分临床医师未曾见过此种病例,临床极易误诊.2006年6月中旬至8月底北京市曾出现小范围局部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我科收治2例,均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明贵;王安生;王巍;张韬;李燕峰;刘倩颖;张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