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堂”的白颖轩名气、医术虽不及作为院长的父亲和敢开十八反药的哥哥,但也是宫里“常进常出的”名医。第一次应邀到王府出诊,就因着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得当,被老福晋看好,并由衷地发出“我信得过你们白家了”的赞美。连见多识广的詹王也称赞“看你用药果然是医道精明”,还让管家备下双倍的谢礼。可风云突变,就在即将获得优厚回报的当儿,突遭王爷翻脸,受到了车被砸马被杀的奇耻大辱。用剧中人白家老爷的话说,是“砸”了百草堂的牌子,弄得整个北京城没有不知道的。那么,这位白颖轩医生到底是怎么啦?
作者:邵建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几年中国大陆医疗剧不断增多,成为收视率颇高的行业剧之一。对近5年多大陆医疗剧的剖析发现,我国医疗剧有强大的主创团队,保障电视收视率;构建了丰富的人物对话,注重语言叙事;沿用“P+P”叙事模式,却凸显感情线索;故事冲突与现实冲突同构,却给予浅层回应;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却追求完美主义;聘用专业医疗顾问,却残存专业错误。
作者:韦苗;闻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如今的阅读多少带些偶像情结,让大家读读葛文德(他的全名叫Atul Ganwande),得给个理由先,他是何方神圣?首先,他服务的机构在国人眼里颇为荣耀: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医学院,职位是外科教授。大伙印象中的外科大夫大多比较明快、潇洒,更显赫的是这位老兄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克林顿、奥巴马两届民主党政府的医改顾问。这说明什么呢?能耐与境界,够水准。不过,读书不是读身份,要读文章气象,还要读有品味的文字,是否优美、雅致?这一点不?糊。这位外科医生不仅手术做得漂亮,文字也够典雅,他是一位畅销书作家,风韵杂志《纽约客》的专栏作家。
作者:王一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史甚至是世界医学史的一颗绚丽瑰宝,它不仅给全世界预防和诊治各类疾病提供了实用而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又因其积淀了异常广博精深的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的知识,从而使得中国的传统医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从古至今,对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是周边国家的思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研究总结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与其内涵,既对继承发展传统医学事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对当下推进医改、探讨现代医学人文精神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思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感动。寒冬里的一杯热茶是感动,雨天里的一把雨伞是感动,饥饿时的一碗清粥是感动。平凡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总能发现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事情。
作者:余淇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行走在路上,我们会遇到伤痛。在浩瀚如海的护理队伍中,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面对病人的抱怨,家属的不理解,领导的批评,我有时会觉得好累,会发牢骚,会情绪不好。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犹如一辆火车,每一站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有美有丑。看到美的,我们要相信,世界就是这么阳光明媚,笑靥如花,看到丑的,我们也要努力让自己去相信,这一切总会有好起来的时候,一切不好的路总会有尽头。
作者:宋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骨科学是一门极具科学性、实践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进步,更离不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然而,医学人文是骨科发展的根本,骨科的服务对象是人,它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文观念的进步,离不开医学模式向人文医学模式的历史性转换。特别是很多骨科手术关系到人体组织的再生、功能的重建。手术疗效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之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更需要骨科医生重视医患沟通,重视人文,进一步提升医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医学人文对骨科进一步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邱贵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有人曾说,生命若给他无数张面孔,他永远选择疼痛的一张去触摸。生活若给我无数段记忆,我将选择你--杏湖,成为我的永恒,在我心里,永不褪色。多少人曾感慨,感慨医科大的生活太累,感慨医科大的时光太单调。走进你时,才发现,医科大的生活并没有让“大学生活”这四个字变味儿!
作者:袁利;赵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昨夜刚下过雨,今天天气正好,我们一行又骑车奔向了南开医院,进行?学期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任务--感知医生的工作过程。
作者:张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者,布衣草履,行市井之中,达阡陌之间,为命理之事,断阎罗之笔。古之大医,携针刀之囊,负草本之袋,箧无寸金,袖无铢铜。手以扶脉,眼以查症,耳以倾腑,口以试药,鼻以寻香。悬壶济世,以身成医,以医证道,可以谓之医道者,华佗、董奉,当以此度之。
作者:吕伟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王宁利,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2015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新作《临床与科研--临床需求导向的科学研究》。全书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包括绪论、课题研究、技术规范、重要课题组介绍及学术产出共计五篇。王宁利教授邀请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著作作序。于是,有了“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
作者:许嘉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六月份的某天,一如既往的忙碌,临近傍晚,无意中来到广济寺,寺中寥寥几人,行走于庙宇之间,闻着淡淡的檀香,感受难得的宁静与安详。偶遇庙中老僧,相谈甚欢,老僧谈及医生分分钟钟都在治病救人,干的是行善积德的事,是高尚的职业。我说:“现代人教育水平高了,对禅理的了悟都容易,都知道应该真善美,但是现实中,往往因各种利益纠纷难以去执行、难以坚持,所谓悟佛容易持佛难”。老僧摇头说道:“为什么有人不能坚持,就是因为没有彻悟,觉悟和坚持是统一的,就如水库的水开闸后不可能倒流,也如懂得知识可贵的学子自然会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学习,而不会懈怠”。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感悟良多。后来得知原来高僧是广济寺的方丈,而那一天恰好是观音菩萨的正果日。方丈已走远,他的话却让我反思良多。我成为一名眼科医生之时,便许下了让患者“生命不息,光明不止”的愿望。几十年来,我在医学和科研的道路上求索,形成了一种抹之不去的坚持,细想下来,却分不清这种坚持从何时开始,或许这就是潜移默化中的彻悟吧。
作者:王宁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拼资源的时代,垄断和占有资源便成了有些人的追求。中国医疗资源短缺世人皆知,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富人、名人和领导人被医院有的人看成了珍稀资源。为了利用、吸引这些资源,应运而生的便是星级病房、VIP病房、总统套病房及医疗贵宾会员卡等新生事物,同时,为高层领导医疗保健也成了可利用的资源。
作者:张雁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人们常用“谈虎色变”来形容老虎的危险与可怕,未曾想孙思邈面对吃掉自己毛驴的老虎时,不记恩仇,为老虎除病,而老虎也知感怀报恩,成为药王坐骑并帮助驮运药材。
作者:王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医生那么久,自认为已经经历过太多的生生死死,已经不会轻易被什么触动了,那天却在一个小姑娘的笑容里彻底崩溃,在外科楼的楼梯间里泪流满面。
作者:彭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妇科病房待的久了,就看到了很多张不同女性的脸,有的年轻靓丽又活泼爱笑,有的遍布皱纹却气质儒雅,有的容貌端庄却眼?忧愁……她们很多都是我生命中的过客,像一张张的幻灯片,闪过,又消失不见。但其中有一张脸庞,光头、浓妆、眼神却清澈单纯,就像装裱精美的油画,在我脑海的记忆大厅里牢牢悬挂,难以忘怀。
作者:朱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作为一名医生,我们的职业是治病救人。但是形形色色的人,错综复杂的社会,让这个本应得到尊重和爱戴的职业逐渐身陷囹圄,有时从医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几年前,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带教老师给我上了印象深刻的一堂课。
作者:周福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一转眼,毕业留校至今,已经过去了8个春秋。在这8年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从一个大学生到一名合格医生的蜕变,更多的,是关于医者的责任、关于健康、关于人生的感悟。
作者:贾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我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只已经发黄的空血袋。有好几次岗位调整,我都没舍得丢弃。内心的那种歉疚和感动,让我觉得它已不再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血袋。
作者:杨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人宝贵的是生命,把生命照顾好,维护生命的圣洁,是上天赋予每位身穿白大衣,救死扶伤的医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医生,平时接触多的是患者,对我们而言,患者是个弱势群体,需要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排忧解难,与患者心连心,尽职工作,尽责做事。让患者在我们悉心的医治下早日康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张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神农是我国“三皇”之一的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炎帝与黄帝并列乃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的说法由此而来。
作者:罗琼;顾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电影《心灵病房》(Wit)中有一组感人至深的镜头,主人公薇薇安临终前,白发苍苍的老师来到病房,她将薇薇安轻轻地搂在怀中,一起入神地朗读绘本《逃家小兔》,刹那间,一切归于纯粹,死亡的恐惧与忧伤消弥在《逃家小兔》温情的画面中。
作者:江思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看病贵,住一天院能买一辆车2009年,我远渡重洋,到纽约郊区一所中学任教,拿到了美国绿卡,组建了小家庭。在一次老乡聚会上,我和几个四川舍友吃麻辣火锅,结果第2天牙疼得要命。没办法,我捂着腮帮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牙科诊所。?以为只是牙龈发炎,开点消炎药或者打两针就没事了。怎知医生说从没见过这么不健康的牙齿,必须拔掉。护士一?说我要拔牙,忙跑过来问要不要麻醉,说打了麻药就不疼。我心想反正有保险,于是很豪气地说了声:“要!”
作者:虫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导读:作者对加拿大的医疗体制非常熟悉,非常了解急诊、亚急诊、门诊以及病房的运作。文中其实暗藏着几条纵横交错但却有条不紊的北美地区的患者就诊会诊以及转诊的医疗体系,以确保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时的诊治。那可爱的直升机就是该文的大亮点,即在抢救现场,若病情需要可以经直升机接送到相应的有能力处理该危急疾病的医疗中心,所以这也是加拿大医学中值得骄傲的地方。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寻找美医生”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宣传医务工作者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卫生计生委系统正能量,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界”的崇高精神。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一次不经意间,看到了中国医学摄影奠基人及开拓者蒋汉澄先生拍摄的《特殊病例(连体人侧位像)》。通过照片资料了解到这是中国医学史上记录早、完整的连体人病案。为了找到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笔者专门拜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主任刘爱民。
作者:马彦茹;李乃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正在医生办公室写病历,?见门外有人问护士“马大夫在吗?”我以为是患者家属来找我了解病情,就打开门说“我在这儿呢。”进来的是位中年女性,看着眼熟,但不是现在病人的家属。还没等我问,她就说:“马大夫,我是XXX家属,您还认识我吗?”
作者:马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为一位早产儿母亲,她所经历的生理、心理负担和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她脆弱无助的时候,儿科所有医护人员倾尽全力为生命保驾护航,陪伴她一起闯过难关。回想起当初的种种不容易,再看到如今孩子活蹦乱跳,想必都是感慨万千。在2015年儿童节之际,谨以此原创诗歌献给天下妈妈们。我们的努力固然重要,但重要的前提是因为有了你们孕育生命以及坚强不放弃,才会有宝宝们快乐的童年。
作者:孙之星;邹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编者按:自《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创刊之日起,北京协和医院的青年医生和我们共同策划了栏目“医学新青年”,用温暖的笔触讲述青年医生成长的故事。“医学新青年”微信号是北京协和医院团委&青年工作部成立和运营的品牌项目,正式创立于2014年6月,由北京协和医院部分青年医护人员、行政人员代表组成,倡导医学界的青年人做有理想、有大爱、有勇气、有远见、有担当的医学新青年。目前,品牌下设项目有:“医学新青年”微信公众号、青年医师跨界沙龙MED TALK、医学青年游学活动MED TOUR 、“书香协和”读书会等。品牌宗旨是:挖掘医学更多可能,让医学更有温度。欢迎广大医学青年加入,一起探索未来医学!
作者:王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者,妙手回春,救死扶伤。在历史以及当代视角中,“医生”对于公众的意义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职业范围,而与生命高度等同。人们依赖、仰仗医生的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有人说,人类的历史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而正是医生的付出与努力,才佑得千家万户安康。“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誓言仍铮铮在耳。
作者:李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位于英国伦敦的维尔康图书馆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令人愉悦也巧妙融合的展馆,藏品涉及历史、艺术和文化领域,囊括各种“稀奇古怪”。浏览冗长的图库,令人激动的莫过于发现艺术和医学常常能彼此交融。馆长西蒙·卓别林说道:“我们的藏品纪录了几世纪的人类文化图像,数量令人目眩,同时也是我们努力通过艺术与观察来了解身体、心灵与健康的见证。这些收藏既体现了初的医学原理,又诠释了一种和死亡黏连的古怪美感。”伦敦的维尔康图书馆2014年就宣布将在网络上公开近10万张高分辨率图片供“知识共享”组织使用,相信来自维尔康图书馆的这些“艺术兼医学”图片足以令学界兴奋不已。首次公开的医学绘画更是让观者在医学与美学之间肆意徜徉。
作者:Allison Meier;Frocrazy(译)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