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自2002-2005年以来收治Vitk1缺乏引起新生儿颅内血肿患儿76例,其中都曾经CT检查或手术探查确诊为颅内血肿,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琼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是我国70年代开展的用于诊断研究眼底疾病的一项先进技术[1],是用于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的血管及血循环状态,在诊断治疗选择和病情观察中至今成为眼科常用的检查项目,本组通过1956例荧光造影术,深刻体会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造影过程,熟练掌握该项护理操作技术,全面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乃是保证造影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邢风霞;包玉霞;李建华;杨玉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传统的多浆膜腔积液常需反复穿刺抽液,易致损伤等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1月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25例多浆膜腔积液病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甄玉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许多医院相继开展,我院自1995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作者:吴凡琦;郑颖健;蒋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组96例脑出血均经CT确诊,小量出血(10-20ml)48例,男30例,女18例.中等量出血(21-40ml)40例,男16例,女24例.大量出血(41-50ml)8例,男5例,女3例.平均住院15天.
作者:孟素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传统的颅外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损伤大,术后病死率高.我院自2003年10月开始应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而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自2005年2月-2006年6月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汪晓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各种观念飞速转变的时代.迅速调整观念,改变陈旧的服务模式,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药物泰素帝是从欧洲紫杉的针叶中提取并经半合成获得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它抗癌谱广,在细胞内浓度高且潴留时间长,对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作用效果明显.
作者:李巧英;吕晶;王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小,对血管刺激性弱,并可随血管走行弯曲,便于肢体活动,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患者对静脉穿刺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现对我科近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艳书;李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骨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迅速缺血、坏死.若不及时处理和诊断,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和坏疽,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吕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3年10月-2005年6月,我们对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设;王志成;高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能否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病情进展,是防止心肌梗塞的关键所在.因此,配合治疗,对心绞痛的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02年5日-2002年12日收治了96例心绞痛患者,经严密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赵迎芬;邓卫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外科是我县早开展胆系疾病腹腔镜手术的科室,几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系、阑尾、及妇科多范围疾病的腹腔镜治疗中心,并研制了以理气运肠为基本方的中药系列制剂,以解决腹腔镜术后病人主要不适腹胀的效果远优于西药对照组,通过了市级科研立项.
作者:蔡冬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文介绍30例无痛人流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笔者认为通过加强护理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人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芹;刘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是常见而又复杂的问题,常表现为急性闭塞或心绞痛复发.本文报告了5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病人的护理体会:①术前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3天使用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急诊行支架置入术者立即给予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嚼服;②术中护理: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选择合适的球囊和支架;③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吸烟患者嘱其戒烟;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坚持降压、降脂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做好出院指导,定期门诊随访.
作者:石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特殊,增生的腺体压迫尿道口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排尿困难.
作者:王永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抗生素的不断出新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中药制剂因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莲必治为纯中药制剂,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疗效肯定,有关报道也很多,但有关莲必治副作用的报道却甚少.
作者:曹晶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治疗费用高,预后差,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作者:白红霞;詹江波;杨光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存在.肿瘤、糖尿病都是消耗性疾病,会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如何通过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顺利手术,康复快,并发症少,促进患者心身健康,是本文所探讨的.
作者:蒋桂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1例发生精神障碍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术后用药、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与同期105例精神活动正常的患者作比较.结果:年龄大、肌酐水平下降快及并发症的病人均在术后有发生精神障碍的倾向(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是多因素所致,应加强老年护理,合适的心理调控,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积极防治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向泗雍;张文燕;程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对1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了该手术方法的术后护理,即双J管、输尿管导管、留置导尿管、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62例输尿管结石中,140例(86.4%)成功地完成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例配合ESWL碎石治疗,12例改开放手术,5例发生输尿管穿孔.结论:认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较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减少了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向泗雍;程雪梅;俞旺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即DKA,多发生于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是常见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42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益飞;唐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的为肺血栓栓塞(PER),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抗凝、介入和手术治疗.抗凝治疗是PER基本的治疗方法,掌握PER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PER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层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群秀;周晓琴;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以胰腺自我消化为基础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以胰腺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短时间内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高达20-30%[2].
作者:李春燕;全怡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人工全髋置换术主要用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疾病等,人工髋关节代替原有的疾病关节,重新获得关节功能,越来越被患者和医生接受.
作者:杨义;解永林;赵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和胰头部部分良性病变的标准术式,是腹部外科高难度手术之一.由于其创伤大、消化道重建吻合口多,胰漏、胆漏、肠漏等是危及病人安全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围手术期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曹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TUVP术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60例TUVP病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护理.结果:促进病人短时间恢复,缩短住院日.结论:对TUVP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以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润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对23例应用同种异体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患者的观察.认为入院认真的宣教、术前正确的指导可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使病人能积极的配合医疗方案,并加强术后观察,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成功率为95.7%.死亡率4.3%.术后同种管道吻合口通畅,无压差、无扭曲和受压,同种瓣膜活动良好出院,出院后随访无死亡,紫绀消失,生长发育良好,能正常生活、学习.
作者:南远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而老年女性又较老年男性为多见.其主要原因为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高,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因此不需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的情况下就可发生骨折.
作者:孙迎春;薛海燕;邹淑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在手术室,乙肝的传播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体液、血液进入机体,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流入肝脏和其他脏器、如胰腺、胆囊、肾上腺基底膜、血管、皮肤、骨髓及血细胞等,并在部分组织细胞内复制.HBV虽能在肝细胞内复制,但乙肝病毒的组成损伤并非是HBV复制的结果,而是机体内一系列免疫反应所致.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感染HBV后转归亦各异.也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传染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血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急症手术的病例时而发生.由于该类病人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情危重,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则变化迅速,有很强的传染性等临床特点,所以在救治及护理此类患者的过程中给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护人员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做出诊断,及时施救,减少死亡发生.同时,在抢救护理该类患者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工作人员及其他患者、周围环境不被乙肝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
作者:汪玉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与护理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护士掌握正确的搬动、制动方法,教会患者正确床上运动、体位交换、下地行走方法;做好出院指导.使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68例患者无出现关节脱位并发症,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质量.
作者:曾小莉;朱新海;韦花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刘锎锎;陈永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疼痛是手术病人常见的症状,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如何有效地治疗和控制术后疼痛,它将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尤其是护士对影响术后疼痛因素要有充分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护理与治疗病人.
作者:谢萍;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根据2004-2005年护理缺陷事件,分析产科护理中造成高风险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增强产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防止纠纷的发生.方法:针对产科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结论:完善了产科安全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邹芳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介绍对护士仪表仪态美的注重,旨在重视和掌握仪表仪态美的技巧,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效果.
作者:陈德智;杨蓉;冯灵;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面对当前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伤病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部队官兵对保健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军队的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作者:赵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X射线的诊断技术,在现代科学中已成为一个重要学科,不仅对于疾病的诊断起着决定作用之外,目前还被广泛用于术中定位如骨折复位、异物取出术、介入性放射等操作中.因此,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李素霞;马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基层和直接的领导者,是护理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实施者,其管理思路与方法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对终实现护理管理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晓华;夏江琳;雷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对87名本大中专护生带教管理,总结合理施教经验,满足教学需要.结果此带教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管理方法可采用.
作者:吴端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护理工作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能为解除病人痛苦,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华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家庭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患者自我监测能力、血糖控制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自我监测能力、血糖控制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瑞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在护理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运用心理、言语、行为三种训练方法,为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护理.可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促进康复的速度.方法:采用个体护理和集体护理两种不同的方式.结果:通过实践三种方法在临床护理中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结论:通过运用此三种方法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作者:曹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改善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神经外科护理的发展.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总结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特点.结果: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结论:要改善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燕;刘如南;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中医调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5月,406例药物流产,35例药物流产不全清宫的资料.结果:药物流产不全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药物的副反应.影响药物流产不全的因素:蜕膜及瘀血残留.结论:重视流产后的中医调护.
作者:容丽瑜;吴小琼;胡晓霞;赵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癌症化疗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4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系统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护理干预无副作用,患者可在轻松愉快中得到治疗,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作者:王珺;亓军;贺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科于2004年6月-2006年8月对56例病人尝试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为创伤、休克病人迅速打开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瘙痒是皮肤病常见的症状,诱发瘙痒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许多皮肤病及某些系统性疾病,外因包括理化生物等诸多因素.
作者:蓝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食管癌胃癌发病年龄以50岁以上多见,术前常有摄入、消化、吸收减少,消瘦甚至恶液质.术后肠内早期营养支持对预防吻合口瘘,促进机体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青;高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口腔是人体中细菌、病毒和各种微生物寄居数量多的部位,口腔科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诊室.所以,严格进行口腔器械消毒,切断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疾病传播的途径,既是医德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体现.
作者:吴家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提高识别假药品的能力,现将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些从外观上识别假冒药品的经验简单绍介给大家.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儿科病人尤其是新生儿,采集血标本是比较困难和麻烦的.近几年国内对新生儿血标本的采集已开始选择桡动脉,因为损伤较小,易于操作,成功率高.
作者:奚玉秀;邹佶;汤莹;诸荣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对1296例增强病人现存心理需求的分析,护士进入特殊角色,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使接受健康教育率达到100%.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为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窦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当前产科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孕产妇大多数为初产妇,对这些产妇来说,术后缺乏自我康复护理、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产妇的恢复和母乳喂养的推广.
作者:丁海燕;于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肺心病病人的健康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方法:对92例肺心病病人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程序后,病人对所患疾病健康知识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程序,能有效提高肺心病病人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黎贵湘;陈本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剖宫产产妇由于平卧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腰酸背疼,感觉不舒服,为此,我们于2005年7月-2005年2月对20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活动进行观察,旨在探讨产妇术后的感染、腹胀、静脉栓塞、泌乳量,从而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增加母乳喂养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明莺;仇晓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在我科留观室推行的健康教育中,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作者:郭华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健康教育做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对于内科疾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护理过程中尤其重要,因为内科疾病大部分是终生性的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与护理,在这里笔者就自身实习以及工作的这段时间中对健康教育的心得与理解做如下综述.
作者:朱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激励机制,加大医院管理力度,提升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顾勤芬;柏玛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复杂和激烈,这不仅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医院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孙健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模式和办法,以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实施糖尿病的基层防治.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人健康档案,签订社区护理协议,由社区护士为糖尿病人提供团体咨询活动,达到心理治疗,帮助和指导糖尿病人制订合理的食谱以达到饮食治疗,指导病人实时规范的监测,合理用药,正确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等综合防治措施达到糖尿病的社区防治.结论:开展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是基层防治糖尿病的有效途径,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糖尿病人乐于接受.
作者:罗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危.为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对消毒供应室的达标要求,我院加强了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以新的标准为目标,从基础抓起,加大投入,领导重视,齐抓专管,加强质量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重视人员培训,使供应室的工作达到了标准要求,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黄丽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时查找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凤英;张凤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医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院管理的一大重要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更增强了感染的机会,随着新的抗菌素不断问世,再加上临床医师和个体诊所医师不按照抗菌素的使用原则,滥用抗菌素,导致细菌的耐药率不断增高.本文就此1例切口感染长达2月之久伤口无法愈合作为报道.
作者:邓金清;王玲;吴水芝;陈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文旨在探讨左氧氟沙星胶囊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症状较重的重症患者直接收入院治疗,所选患者均对喹诺酮类药物无过敏,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上,无癫痫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无肾功能不全病史,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除外.
作者:李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产后尿潴留患者79例,随机分为新斯的明组(对照组)及酚妥拉明和新斯的明联合组(治疗组).结果:用药后15、30、60min排尿率:治疗组分别为77.50%、95.00%、97.50%,对照组分别为2.56%、30.76%、76.7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酚妥拉明、新斯的明联合使用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优于单用新斯的明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花;叶莅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副作用较大,故化疗期间对患者进性妥善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1.提高对心理护理的认识,把心理护理作为综合护理的有力措施之一.
作者:郭新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由一门交叉边缘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日益显示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黄石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对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在疾病发展不同时期实施的心理护理,认为:糖尿病患儿的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持续性,体现个体化、人性化,从而帮助患儿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与疾病作斗争,有利于疾病的有效控制.
作者:李书华;杨水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病人行膀胱镜检查时,对他们负性情绪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2例住院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检查前另施加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1小时血压、脉搏均较对照组平衡,波动小(p<0.01),且术前1小时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时,心理干预能有效稳定病人情绪,使BP、P保持较稳定状态,提高检查安全性,利于膀胱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向泗雍;俞旺娣;程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当临床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穿刺成功率大于静脉穿刺时,行动脉-动脉穿刺血液透析同样为一种快捷建立血液通路的好方法.其血液透析效果良好,病人无不适反应.
作者:刘杨保;丁品荣;邱先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5年5月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2例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2例均临床治愈.结论:能严格掌握适应症,慎重选择病例,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及时辅检、输血和手术条件保障,非手术治疗在部分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中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曹政;陈贤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未来的心理护理主体-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沈永兰;施贵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受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病程、疾病分期、有无并发症的影响.结论: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缓解他们焦虑抑郁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顾亚芳;陈利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提高职业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将会为职业辅导效果的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运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测试陕西中医学院1-4年级407名在校本科生.结果:(1)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不高,绝大多数因子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中医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心理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想从事的职业自信心不足;(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在职业决策知识分问卷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男大学生人际交往策略知识较女大学生丰富.结论:针对中医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问题,急需发挥学院的权威引导功能,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活动.
作者:马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住院白血病患儿父母焦虑状况.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调查30例住院白血病患儿的父亲和母亲焦虑状况.结果:住院白血病患儿父母的状态焦虑(SAI)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中来自农村的患儿父母SAI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父母,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SAI得分高于中专及以上的父母,母亲的SAI得分高于父亲.住院白血病患儿父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上应充分评估父母的焦虑状况,根据其不同情况给予全面的支持和照顾.
作者:王雪梅;赵秀芳;辛学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我国营养科学的发展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评价,并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柏玛丽;顾勤芬;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