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17
  • 全年订价:47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 消化系统疾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年32期文献
  • 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因素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e stromal tumors,SIST)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01/2015-01收治的104例经病理证实为SIST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肿瘤大小、诊断方法、危险度分级等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腹部包块67例(64.5%)、消化道出血47例(52.8%)、腹痛47例(52.8%).病变部位以空肠多见,占45.2%,其次是回肠(29.8%)、十二指肠(25.0%).本研究中该病误诊率高达34.6%,极易误诊为妇科肿瘤(15/36)、消化系平滑肌瘤(6/36)等疾病,其误诊与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生长方式、检查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 SIST是多发于空肠且以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为常见临床表现的胃肠道间质瘤,其临床误诊率较高,故对于彩超、CT及消化内镜不能明确诊断的反复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患者及时行手术活检及免疫组化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常勇生;王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中自身抗体滴度的认识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经验,以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院2012-09/2015-09经肝穿刺确诊的DILI患者44例;根据ANA阳性与否及其滴度的高低水平分组,比较各组的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球蛋白(globulin,GLB)]、病理学表现及保肝治疗效果.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44例DILI患者中,ANA阴性者17例,ANA低滴度(1∶100)16例,ANA中滴度(1∶320)11例,其中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年龄)、肝脏生化学指标(ALT、AST、GGT、ALP)差异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LB、IgG、肝脏组织病理学、2 wk临床保肝治疗肝脏生化指标恢复情况方面表现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随着血清中ANA滴度的增高,DILI患者肝脏中自身免疫现象更加突出,肝穿刺病理学检验在诊断与评估病情中至关重要.

    作者:华静;徐芸;保洁;刘香漫;高素纪;侯宇格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辅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概况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独立亚型,常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严重影响NERD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NERD的发病机制、NERD伴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发病及治疗情况、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包括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心理暗示、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方法)等方面总结了NERD的研究概况,并指出目前对NERD的认识及治疗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对NERD的临床及研究中,应注意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并进行干预;对心理干预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形成统一认识;进行必要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研究以探讨NERD伴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心理辅助干预规范,从而提高NERD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广文;谢胜;廉永红;陈家坤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胃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胃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除了与环境、饮食、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外,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有些基因在胃癌中已经确定,但胃癌的遗传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拷贝数变异分析、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来识别癌症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变异,特别是在突变检测领域.本文就胃癌目前遗传学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于尚睿;黄晓俊;张亚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和治疗策略的改变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消化道的常见病,我国的H.pylori感染率依然处于高位水平.随着近期H.pylori与慢性胃炎关系的京都共识、H.pylori治疗策略的多伦多共识两部指南的推出,对我国H.pylori的防控策略值得开展进一步的思考.而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耐药、宿主和菌株毒力等因素的影响,H.pylori的根除成功率逐渐降低,对于无症状人群是否开展H.pylori干预、开展扩大适应证根除后是否具有良好的费用-效应比等问题需要讨论,是否在我国也施行“检测即治疗”的策略引起争论.本文就我国目前H.pylori的感染流行现状及相关治疗策略的改变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我国H.pylori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思路.

    作者:刘爱茹;杜奕奇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炎性生物标志物在克罗恩病诊断与疾病评估中的作用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临床表型之一,慢性、反复发作性是其临床特征表现,治疗目的在于诱导疾病由活动期进入缓解期,并维持疾病长期缓解.因此,做好疾病的诊断与活动性评估有重要意义.随着非侵入性炎性生物标志物在CD诊断、临床疾病活动评估及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疾病复发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炎性生物标志物尤其是血及粪钙卫蛋白在CD中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现有非侵入性炎性生物标志物在CD诊断、分型、疾病活动监测及复发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作一总结概括.

    作者:张怡;王培学;张红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蒙药清肝九味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06/2016-05门诊治疗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67例.实验组34例,均为男性,给予蒙药清肝九味散3g/次,1次/d,口服,共治疗12 wk;对照组33例,均为男性,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0.4 g/次,3次/d,口服,共治疗12 wk.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严格戒酒且不给予其他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蒙药清肝九味散改善FT值、降低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Ⅳ)、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指标优于常规西药还原型谷光氨肽片;在降低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an,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Ⅲpeptide,PⅢP)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组间比较,治疗后蒙药组较常规西药还原型谷光氨肽在减低HA、PC Ⅱ、CⅣ、LN血清学指标均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蒙药清肝九味散可以明显改变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FT值,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作者:戈宏焱;赵百岁;张仕华;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近况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多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认为RE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内伤有关,因脾胃虚弱、胃气上逆而发病;临床上采用专方治疗及辨证施治;并且从胃肠道激素、相关炎性因子与蛋白、下食管括约肌钙通道等方面开展RE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要的述评,同时将我们治疗RE的策略进行详细的总结论述,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袁红霞;田晶晶;闫早兴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十二指肠镜感染风险与清洗消毒

    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十二指肠镜作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不可缺少的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关于十二指肠镜引起的感染爆发事件报道,使得十二指肠镜清洗消毒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十二指肠镜由于本身的结构设计复杂,与其他多个工作部件和管腔相联,所有的部件与孔道必须经过细致的清洗消毒过程,否则容易导致清洗消毒的失败,并引发医院感染事件的爆发,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分析影响十二指肠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防止院内感染事件发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十二指肠的感染风险与清洗消毒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作者:马久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肠道微生态在大肠癌精准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在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得到关注,尤其是在作为肠道微生态载体的结直肠(大肠)中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一定进展,肠道微生态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被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临床已取得一定疗效的CRC相关精准治疗方式如肿瘤免疫疗法、肿瘤化学疗法、肿瘤益生菌干预等方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就CRC中与微生态相关的精准治疗方式及其潜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豪;张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胃癌耐药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胃癌细胞药物抵抗的存在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胃癌对化疗药物、靶向药物都可以产生抵抗,导致药物作用效果降低.胃癌耐药的机制已研究多年并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但迄今没有有效的药物能用于临床对胃癌的耐药特性进行逆转.因此在胃癌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耐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实现胃癌耐药的有效逆转可能改善胃癌的预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引起本领域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胃癌化疗耐药、靶向治疗耐药的机制进行了综述.然后对胃癌耐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预测.

    作者:李勇;檀碧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肿瘤相关性炎症与结肠癌

    慢性炎症是结肠癌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肿瘤相关性炎症(cancer related inflammation,CRI)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明确CRI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及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转录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环氧合酶-2以及微小RNA等是CRI中重要的信号通路.本文仅就上述信号通路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作者:崔曼莉;张明鑫;张超;王景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慢性腹泻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MM起病时表现多样,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本文报道一例患者,以不明原因慢性腹泻起病,各种化验多无特异性提示,在排除了多种因素后,因骨髓穿刺及活检提示浆细胞增生,可见浆细胞及浆母细胞,血清M蛋白阳性而确诊MM.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此类病例的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张梦巧;刘揆亮;王亚丹;宿慧;吴静;刘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复发性未分化肉瘤的1例报道

    多形性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UPS)是老年人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中医学属于“肉瘤”范畴.因为本病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高,因此中医药对于此病的报告很少.利用辨证论治,以健脾益肾法、滋肾阴、补气血为治疗原则,采用四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结合外用制剂治疗1例老年女性晚期UPS患者.提示中医药对于晚期UPS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丹;朱莹杰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