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17
  • 全年订价:47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 消化系统疾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年27期文献
  •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候选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bnormal savda munziq,ASM)对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候选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联合维吾尔医学理论及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建立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并用ASM高(6.0g/kg),中(3.0 g/kg),低(1.5 g/kg)不同剂量对模型组全程干预20 wk,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通过RT-qPCR验证表达谱芯片筛选出的部分差异表达候选基因,结果 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发现,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成癌率明显高于对照肝癌组,ASM干预组成癌率明显低于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肝癌组比较,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上调表达基因438种、表达下调基因451种,对从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与ASM干预组表达变化相反的11种基因中选出6种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发现,在大部分组间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STAT3、CyclinD1、EGLN3、EMP1、NEFL、IGFALS基因可能是ASM抗癌的作用靶点.

    作者:娜孜拉木·玉苏甫江;王延蛟;祖力皮喀尔·阿卜杜热合曼;古丽尼格尔·雪合拉提;斯坎德尔·白克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上升,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NAFLD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NAFLD发病机制的关系,并为NAFLD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何剑;阳学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PubMed、EMBASE、CNKI、VIP、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01.并手检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ω-3PUFA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1个试验(7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1)肝脏组织学改善有效率:ω-3PUFA组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OR=2.64,95%CI:1.36-5.14;P=0.004);(2)肝脏生化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ω-3PUFA组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95%CI:-15.77-(-2.91);P=0.004]、[95%CI:-14.79-(-1.94);P=0.01]、[95%CI:-21.33-(-6.92);P=0.0001];(3)血脂指标f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ω-3PUFA组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95%CI:-2.38-(-0.21);P=0.02]、[95%CI:-1.7l-(-0.06);P=0.04]、[95%CI:-0.53-(-0.23);P<0.00001].结论 ω-3PUF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改善肝脏组织学和肝脏酶谱,同时改善血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但仍需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

    作者:何继东;朱毓江;刘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清CA199对继发性急性胆管炎的早期预判价值

    目的 探讨异常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继发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急性胆管炎,设为胆管炎组和黄疸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及肿瘤标记物水平,选取有统计学意义指标进一步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 肝功能指标比较:胆管炎组与黄疸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肿瘤标记物比较:胆管炎组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黄疸组(P<0.05).胆管炎组与黄疸组患者血清CA153、癌胚抗原及甲胎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CA199和CA125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628,诊断准确度高的临界值分别为50.61、24.08 KU/L,灵敏度分别为78.2%、57.3%,特异度为80.6%、68.4%.结论 血清CA199异常升高对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继发急性胆管炎有较大的预测性诊断价值,且操作方便、快速,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居晓丹;李鹏飞;张鹏斌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肝癌消融治疗的进展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五大常见的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肝切除术和肝移植被认为是HCC的优选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肝癌局部治疗手段.大量的技术改进提高了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消融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凤鸣;陈福真;李文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开腹肝脏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化管理

    疼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有关治疗引起的疼痛,尤其是术后疼痛备受关注.影响开腹手术术后疼痛的因素众多,包括:年龄、性别、术前疼痛评分、术前心理状态等基线因素,以及手术方式及类型等,基因多态性也参与其中.包括腺苷单磷酸活化激酶、p-p38-丝氨酸活化蛋白激酶及Toll样受体-4等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其中,激活了大量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从而产生了疼痛.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的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术后疼痛,并降低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开腹肝脏术后快速康复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陈美婷;金保;杜顺达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综合征,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发生、疾病进展及预防控制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S的多个组分均是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MS是ICVD的上游疾病,ICVD等脑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下游事件;中医对于二者(MS、AS)病因病机的研究发现:两者都有共同的病机-痰浊、瘀血;所以防治MS就是对ICVD危险的干预,符合国家提出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指导方针;从中医角度则更好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既病防变”的思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MS、ICVD的中西医诊断、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肖铁刚;王兵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药莪术几种活性成分对肝脏疾病防治作用的机制

    中药莪术几种主要活性成分如姜黄素、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对治疗肝脏疾病具有确定的疗效.研究发现姜黄素有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肝病、肿瘤等疾病;榄香烯能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反应,降低放化疗不良反应;莪术醇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可以通过抑制基因表达诱导瘤细胞的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吉马酮则在肝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等方面均有干预影响,从而呈现抗肝癌作用.

    作者:赵铁建;傅品悦;刘露露;郑洋;彭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念更新与争论焦点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全球常见的慢性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发生有关,同时也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根除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增加和肠道菌群紊乱.近期关于H.pylori根除治疗再次引发热议,本文将围绕H.pylori根除治疗观念的更新和相关争论问题展开讨论,期望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处理H.pylori感染.

    作者:楚艳;陈凤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onstipation,IBS-C)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09/2016-09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IBS-C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进行治疗;治疗4 wk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 vs 79.17%,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33% vs 10.42%,P>0.05);实验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8例,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17% vs 16.7%,P=0.032,x2=5.457).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IBS-C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单项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文芹;宣宁昕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免疫球蛋白辅助益生菌对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病程、细菌感染率及SIgA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辅助益生菌对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病程、细菌感染率及分泌性IgA(secretory Ig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1/2016-12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病程、腹泻次数、细菌感染率及SIgA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3、5、7和9d的腹泻次数分别为5.62次±1.38次、3.49次±0.87次、2.25次±0.74次和1.27次±0.51次,平均病程为4.15 d±0.93 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SIgA水平、轮状病毒含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SIgA水平高于对照组(4.25±0.39 vs 2.84±0.35),轮状病毒含量(0.13±0.03 vs 0.52±0.09)、白介素-6(15.02±3.62 vs 19.47±4.02)和肿瘤坏死因子-α(2.47±0.62 vs 3.26±0.7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3+(67.51±12.95 vs 59.15±10.83)、CD4+(36.95±6.51 vs 32.71±5.29)和CD4+/CD8+(1.47±0.38 vs 1.21±0.27)水平高于对照组,CD8+(23.16±3.01 vs 28.03±3.6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4例发生细菌感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儿有12例发生细菌感染,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辅助益生菌可以明显改善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提高SIgA水平,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益于肠道内轮状病毒的清除,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冬;王金珠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