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20.01);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059/R
  • 国内刊号:10-1059/R
  • 影响因子:1.54
  • 创刊:1995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jhyfbjbzz@163.com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00年1期文献
  • 伦敦无家可归者中的结核病:一个关于筛检和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模式

    背景:伦敦南区无家可归者收容所。目的:发展一种适宜于在无家可归者中筛检肺结核病人的有效方法。设计:用观察性研究评价筛检方法的可接受性、病例检出率和治疗完成情况。筛检方法包括肺结核病症状问卷、结核菌素试验和在现场冲洗、判读的X线胸片检查。结果:1O名受检者(0.5%)被确定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中7人为50岁以上的男性白人。结核病症状问卷调查作用甚小。9名病例是通过X线胸片检查发现,而只有3名病例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在检出的10名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8人完成了治疗。另外5名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但胸片检查正常的受检者开始了预防性药物治疗。结论:X线胸片检查是有用的筛检方法,如果将之针对于高危人群将是有效的。采取激励方法似乎能提高筛检的接受率。结核菌素试验对于鉴别需要药物预防或BCG免疫接种的受检者有意义。只要对受检者进行正确的管理,病人会有很好的依从性。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里斯本耐多药结核病的爆发:通过限定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发现

    背景:1996~1997年,里斯本各医院的主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阳性的病人中发生的耐性多药结核病(MDR-TB)。目的:在里斯本市的几家医院,包括一家监狱医院,发现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传播与爆发流行。设计:用限定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耐异烟肼、利福平和其他一种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指纹。结果:共43个MDR-TB菌株被分型。HIV阳性病人占67%,HⅣ阴性病人占12%,其他病人的HIV情况未知。大约88%的菌株属于3种基因特征相似的簇,揭示可能是近的传播。一个主要簇(A簇)的菌株占72%的病例,其中45%的病例来自监狱医院。这些簇的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以及有时对乙胺丁醇耐药。对A簇的所有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探讨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结论:结果表明,近在里斯本医院的MDR-TB传播,主要发生在HIV阳性病人。此外,主要的MDR-TB簇菌株并非局限于HIV感染的个体,这些菌株在一些有免疫力的病人中也被分离出来。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蒙古1995年DOTS试点项目

    目的:为了在采用前苏联结核病控制模式的国家建立与WHO和IUATLD推荐相一致的结核病控制模式。前苏联用放射学方法实行主动发现病人并且长期观察和治疗病人。设计与方法:DOTS策略试点项目在蒙古东部的东方省实施。在6周期间对慢性咳嗽3周及以上者用痰涂片镜检进行筛选。涂片阳性病人接受6个月(2SRHZ/4RH)方案的督导化疗。对开始治疗2,5,和6个月后的痰涂片检查结果评价效果。结果:从1241名有症状者中筛选出169例涂阳肺结核病人(14%)。其中大多数(92%)通过痰菌阴转证实已被治愈。5例完成治疗但未经痰涂片检查随访,死亡和丢失各4例。结论:DOTS策略被成功地引进前社会主义模式的国家,为在蒙古实施全国SOTS策略铺平了道路,并可作为其卫生服务传统相类似的独联体国家的范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印度尼西亚Sulawesi实施强化期每周督导一次的不住院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高治愈率

    背景:印度尼西亚Sulawesi的四个省。目的: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实施强化期每周督导一次、继续期每二周督导一次的不住院治疗。设计:按照规定的数量标准由试点项目逐步扩大。结果: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11 87例新发涂阳病人及320例复治涂阳病人(其中259例为复发病人)实施短程化疗。强化期结束时,新病人及复治病人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7.5%和80.0%。在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 251例新发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为85.2%,再加上7.9%的完成治疗率,则总的治疗成功率为93.1%,239例复治病人的总成功率为86.6%。结论:治疗结果表明在Sulawesi采用的策略是有效的。目前,其中两个省应优先提高病人发现率,而另外两个省的重点则是实现该策略的全面覆盖。讨论该项目成功的原因是在其他地区推行此策略的前提。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病人及卫生保健系统的延误

    背景:1994年4月纽约市所有结核菌培养阳性但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病人(n=184)。目的:检验与病人就诊延误(病人延误)和开始抗结核治疗延误(卫生保健系统延误)相关的因素。设计:医疗记录的回顾性调查及对病人的访视。结果:总延误天数的中位数是57天(4~764天),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病人35名,涂片阴性病人79名(P<0.001)。病人延误天数的中位数是25天(0~73天)。卫生保健系统延误天数的中位数是15天,涂阳病人6例,涂阴病人31例(P<O.001)。使用logistic回归,年龄在55~64岁之间(经校正的让步比[ORadj]为10.6,95%的可信区间[CI]为1.3—86.9)、母语不是英语的病人(ORadj2.5,95%CI 1.0--5.8)与病人延误天数较长相关。无家可归(ORadj7.1,95%CI1.05—33.5)、首次就诊未拍摄胸部X线片(ORadj2.4,95%CI1.0--5.4)、涂片阴性(ORadj10.2,95%CI 4.4—23.3)、以及无咳嗽症状的病人(ORadj2.9,95%C 1.2—6.8)与卫生保健系统延误天数较长相关。结论:为了减少延误时间,应教育病人尽早就诊,并提供与病人文化背景相适宜的卫生保健和语言服务。内科医生对结核病应保持高的警惕性,并进行相应的诊断试验。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荷兰结核病在不同年龄人群间的传染:应用DNA指纹法的分析

    背景:1950年至1980年间荷兰结核病感染率的下降比发病率的下降快得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这一现象是否能用年龄组内的不同传播所解释。方法:应用RFLP法将荷兰1993~1996年所有菌株进行分型,同一指印的菌株被鉴定为同一来源,由此确定2个荷兰患者年龄上的相关性。结果:两簇人群81对菌株患者年龄的平均差异是13.9岁。而所有可能配对患者资料的年龄平均差异是25.5岁。Fisher氏检验相关系数为0.62(95%可信区间[CI]值为0.46~0.74)。结论:结核病传染源更易传染给和他们年龄相近的人群。由于在1950~1980年间,病例的平均年龄在增加。传染源可能对过去常观测年感染率的儿童的感染更少。在低结核国家中儿童、青少年结核病的年感染率的资料不适于该人群中的老年者。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谁没有完成结核病的治疗?南非农村社区直接面视下治疗规程中治疗中断的危险因素和趋势

    背景:南非,赫拉比萨结核病规划目的:确定结核病治疗中断的危险因素和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自1991年开始的控制规划的数据库。描述了目前治疗中断的趋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了各种治疗中断的危险因素。对1994—1995间治疗的病人应用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法,对治疗中断作了分析。结果:3610例病人中有629例没有完成治疗(17%),其比例从1991/1992年的11%(79例)上升到1996年的22%(201例)。治疗中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在1994—1996年和1991—1993年之间进行比较的(其比值为1.9,95%的可信限为1.6—2.4)HIV阳性与阴性相比,(其比值为1.8,95%的可信限为1.4—2.4)督导由乡村诊所与社区卫生人员相比(比值为1.9,95%的可信限为1.4——2.6),男女性的比值为1.3,95%的可信限为1.1—1.6。极少数病人的中断治疗发生在治疗的前2周,治疗中断率维持在每14天增加1%。结论:近来,规划中治疗中断的频率已经上升,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诊断年,或许反映了规划执行中病例数增加的影响.在高移民地区确保坚持治疗仍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督导化疗规划的一项挑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解释结核分枝杆菌DNA指纹簇

    许多研究已在其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共享DNA指纹的基础上定义了患者簇。成簇相当于近的传播,并且对伴随结核分枝杆菌正在高度传播人群亚组来说,与成簇有关的因素已作为指标被找出。在进行和解释这些研究中值得考虑的提醒应予以注意。例如,根据标志物的稳定性和长时间在人群中的菌株数量,某些并非近期传播的原因使菌株组可能完全相同。如果病例对特定人群是新移民或在研究中不是所有人群中的病例都被包括的话,确定由近期传播引发的病例可能不作为成簇被见到。所见的成簇数量将根据研究持续的时间。在研究的设计、所包括病例的比例、补充和所使用成簇的界定上,研究应给出精确的资料。成簇的数据应至少被年龄、性别和移民状况分开。为了大的获得信息,研究应涉及一个人群中所有病例的高比例、与传统的流行病学接触调查结合进行(如果可能的话)、并且提供人群中结核病发病资料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状况、耐药性及社会和种族组资料。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评价国家结核病规划:孟加拉国的经验

    定期评价结核病控制的效果以便估价国家规划取得的进展和制订未来计划。这种评价需要简单可靠的方法。本文概述了孟加拉国1997年实施的国家结核病规划的评价方法与结果。作者结论认为,类似的评价不仅有助于验证常规登记制度的报告,而且有助于制订发展方针和未来计划。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