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确定南印度某实施DOTS社区的基线培阳、涂阳结核病患病率以及年结核感染率(ARTI).方法:在Tiruvallur地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0个农村及3个城区.对所有≥15岁的成人进行相关症状调查及放射学检查,并对其中具有异常阴影和/或有胸部症状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在另外73个村和3个城区的整群样本中,对所有<10岁的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结果:培阳及涂阳患病率分别为605/10万和323/10万.二者均随年龄略有增高,且在所有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培阳及涂阳患病率的男女之比分别为5.5:1和6.5:1.10岁以下儿童的结核年感染率为1.6%,无性别差异.30多年来,培阳及涂阳患病率均有所下降,年递降率分别为1.8%和2.1%.结论:结核病是印度南部农村的主要卫生问题,其培阳及涂阳患病率分别为605/10万和323/10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消灭结核病之类的公共卫生威胁通常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课题.但这种想法现实吗?选择消灭结核病作为奋斗目标需要作出承诺、明确挑战并开展批评性评价.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包括大量的潜性感染、潜伏期长、现有控制手段和策略不力、贫穷及其与结核病的关系、对每况愈下卫生服务的依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负面影响以及现有方法所需要的长期承诺等.虽然结核病会导致死亡和疾病慢性化,但消灭结核病的目标却一定要定位于预防感染,保证下一代不被感染上来.消灭病原体所需要的敏锐反应,仅以减少死亡率或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是不够的;这只能通过预防和消灭感染来实现.即使国际上对结核病控制策略达成共识,我们也一定要记住这还是不够.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策略并发展新的手段,以此为基础制定新策略以实现消灭结核病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保证现有策略的实施,保证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改进该策略,并以新的头脑和思维来面对结核病控制的新方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描述南非西开普省送检标本的可疑与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方法:对1999年南非医学研究所检验室的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男性可疑结核病人数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45:1;确诊结核病人数的男女比例为2.08:1.涂片阳性对性别的比数比(OR值)为1.544.涂阳病例中的男性比例明显超过1996年人口普查中全人口中的男性比例.不仅仅在绝对数上男性可疑结核病人和确诊病例多于女性,就连男性可疑病人诊断为涂阳病例的比例也超过女性.近年来的文献报告了这种新发涂阳病人的性别年龄分布趋势.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核病性别发病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报告一致.女性可疑结核病人诊断为涂阳比例较低的结果提示,女性的可疑指数高,和/或男性的就诊延误严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地点:越南胡志明市目的:确定促进结核病控制公立-私立结合项目(PPM)中私人肺病专家的病人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由PPM项目中私人肺病专家治疗,和在国家结核病规划(NTP)机构中治疗的病人队列进行12个月的随访.以治疗卡中的信息为基础,确定病人管理质量和治疗转归.作为补充措施,还开展了对私人医生(PPs)和病人的问卷调查以及私人医生小组访谈.结果:在私人医生治疗的400例病人中,使用了36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本就没有采用直接观察下的治疗,利用痰涂片镜检进行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健康教育都不够.总治疗成功率为60%,丢失率为37%,比NTP机构明显为差.结论:PPM项目采用了培训、督导、标准化转诊和信息系统以及经济激励机制的综合措施,但私人医生仍然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转归.其原因可能包括未进行药物成本补偿以及缺乏实施细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确定结核病人的完成治疗情况,并分析中断治疗和病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在SEPAR结核病和呼吸道感染工作组成员工作的地区,对1999年6月1日至2000年5月31日期间开始接受治疗的结核病人进行前瞻性队列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对与中断治疗和病死相关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各因素的比数比(OR)及其95%CI.结果:本项研究涉及76家医院142名医生提供的1515例病例信息.82%的病人完成了全部治疗,14%中断治疗,5%死亡,0.5%治疗失败,8.7%由于迁出或其它原因中断了治疗.与中断治疗有关的变量是静脉吸毒(IVDU)(OR=6.00,95%CI:2.59-13.89)和移民(OR=8.57,95%CI:3.78-19.45);性别、年龄、无家可归、监禁、DOT或住院治疗与中断治疗无关.病人病死率的预报因素有酗酒(OR=6.38,95%CI:2.09-19.48);HIV感染(OR=7.08,95%CI:2.08-29.15)和年龄大于64岁(OR=10,95%CI:2.9-34.07),性别、吸毒、无家可归、DOT和住院治疗与病人的病死率无关.结论:在发达国家应对吸毒和移民病人采用DOT,另外,需要对酗酒、HIV感染、年龄大于64岁者实施严格监督以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背景:少数研究已经调查了医院内抗结核治疗不合作的有关因素.目的:确定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住院病人不合作治疗的有关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所有选入研究的病例均在一所教学医院开始抗结核治疗.不合作病例定义为病人中断治疗60天仍未返回治疗.经过培训的卫生保健人员采用标准表格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人进行随访调查.结果:从199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登记结核病人228例.经过查阅病历,剔除了其中的39例.对其余189例病人进行家庭访视;46例被确定为病例组,117例为对照组.在家庭访视以前观察到的抗结核治疗不合作者66(28.9%)例,家庭访视后不合作治疗者46例(20.2%).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不合作的主要预测指标是:1)没有提供返回治疗卡(OR=0.099;95%CI:0.008-1.2,P=0.07),2)病人感觉医生服务不周(OR=0.16;95%CI:0.33-0.015,P=0.001),3)未测血压(OR=0.072;95%CI:0.036-0.79,P=0.024). 结论:该医院的抗结核治疗不合作相关因素表明,非常需要系统的结核病控制规划.预计实施此类规划,采取特殊方法,将有助于强化抗结核治疗的完成率和治愈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结核病控制的全球目标是到2005年发现70%的估计传染性病例并治愈其中的85%.自采用DOTS策略以来,DOTS覆盖地域大幅增加,DOTS策略下的治疗成功率已接近既定目标,2000年为82%.DOTS下的病例发现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相对较低,2001年为32%.到2005年可能达不到70%的目标.病例发现率低不是由于对全球结核病例数量的过高估计,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结核病例没有被发现或报告的结果,因为全球结核病例数是在多个条件下得到的估计数.这里的各种原因包括人们去结核病机构就诊的渠道不畅,结核病人未被怀疑或正确诊断,结核病例未被报告,以及公共卫生项目或私人医疗机构与国家结核病规程缺乏联系等.自从提出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以来,病例发现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政府承诺力度增加了,也动员了一些额外的经济资源,增强了抗结核药物的利用途径,还提高了结核病控制的计划和协作力度.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重要者当属人力资源缺乏.尽管这个难题正在解决中,许多国家苦手缺乏受过训练的卫生保健人员.后,面对当前的挑战,已经发展了新的策略,例如公立--私立结合项目、社区结核病保健、社会动员、TB/HIV的联合干预措施以及<肺部健康促进实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维持并加强当前的努力.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