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20.01);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059/R
  • 国内刊号:10-1059/R
  • 影响因子:1.54
  • 创刊:1995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jhyfbjbzz@163.com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一种应用于实验室结核病诊断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新型自动快速比色固体培养基系统的效果评价

    背景:土耳其安卡拉Gulhane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第三结核病医院微生物学及临床微生物系(此地区为结核病高发区).目的:评价Dio-T新型快速自动比色培养系统(CS)的效果设计:将Dio-TK培养系统和传统罗氏培养、Bactec460TB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此项研究中,从348名病人采集了449份标本(大部分为痰标本)进行分析评价.应用Bactec12D、罗氏、Dio-TK培养基和Dio-TK SLC(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分离到31(6.9%),23(5.1%),18(4.0%)和21(4.7%)株分枝杆菌.13株在Bactec12B、Dio-TK培养基、Dio-TK SLC和罗氏培养基上均生长的分枝杆菌的平均生长时间为8,9,15.1,17.0和26.1天.结论:Dio-TK可以作为日常使用的快速培养系统.但是,制造商应该对该系统进行改进以减少操作误差.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对比研究以对应用于药敏试验的药物浓度进行标准化.

    作者:O.Baylan;O.Kisa;A.Albay;L.Doganci;张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物肝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

    背景:肝毒性反应是抗结核药物(下简称ATD)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虽然已有许多关于肝毒性反应危险因素的报道,但关于肝毒性反应严重程度的影响尚无系统研究.目的:评估肝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慢性肝病、酗酒或滥用药物或营养不良)对ATD所致肝毒性反应严重性的影响.设计:对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期间在结核科门诊接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的471例活动性结核病人进行前瞻性队列分析.根据ATD所致肝毒性反应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评价肝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性.结果:危险因素暴露组ATD所致肝毒性反应(血清转氨酶>3倍的正常上限值)的发生率为18.2%(42/231例),而对照组为5.8%(14/240例),(OR=3.5;95%CI:1.9-6.7;P<0.001).暴露组的严重肝毒性反应(血清转氨酶>10倍的正常上限值)发生率为6.9%(16/231),而对照组为0.4%(1/240)(OR=17.7;95%CI:2.3-135;P<0.001).结论:肝毒性反应危险因素暴露组病人的ATD所致肝炎显著多见且较为严重.

    作者:A.Fernández-Villar;B.Sope(n)a;J.Fernández-Villar;R.Vázquez-Gallardo;F.Ulloa;V.Leiro;M.Mosteiro;neiro;马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催化气候条件下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的物理与化学稳定性

    目的:检测印度市场销售的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中的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的物理及化学稳定性.方法:包装或散装药品储存于有光照或避光的ICH/WHO催化条件下(40℃/75%相对湿度)3个月.结果:RMP、INH、PZA的初始含量界于标注剂量的90-110%之间.然而,药品的某些化学特性甚至在观察刚开始时就不稳定.有一种片剂还存在物理性质的不稳定.在催化条件下,散装产品性状改变严重,包装制剂也有物理及化学性状的变化,光照条件下物理改变更为明显.PZA或许还有EMB可促进INH与RMP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发现.结论:本研究提示非坚固包装的抗结核药物FDC性状不稳定,应对抗结核药物FDC的药剂发展、包装以及稳定性检测试验予以关注.

    作者:H.Bhutani;T.T.Mariappan;S.Singh;马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国武汉抗结核治疗中病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估

    目的:验证SF-36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及其在抗结核治疗中病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QoL)评估中的应用.设计:用SF-36量表(中文版)对102名结核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初期和治疗末的调查得分与103名对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SF-36量表的准确性(内部一致性>0.4)和可靠性(克朗巴赫系数α>0.7)均较好.除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外,疗前结核病人的得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中病人的得分显著升高(P<0.01).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OR=0.95)、白细胞数(P<0.01,OR=0.92)和症状数(P<0.05,OR=0.99)与SF-36量表总得分相关.在完成疗程的病人中,性别(P<0.01,OR=0.25)和血红蛋白(P<0.05,OR=0.88)为模型中与总得分有关的因素.结论:结核病人治疗前SF-36量表得分低,表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qoL)下降,躯体健康得分影响大.量表得分随疗程增加.中文版SF-36量表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监测病人HQoL的可靠工具.

    作者:D.Chamla;张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球市场上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质量控制:体外研究结果报告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中大范围供应使用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FDC)的质量,尤其是FDC中利福平的溶解特性.方法:对4家药厂供应的4种制剂采用不同的溶媒(0.1NHCL及0.01NHCL、磷酸缓冲液(PB)及含20%植物油的PB)、不同振荡强度(USPⅡ型仪)进行溶解度研究.并对FDC进行了4周的催化稳定性研究(40℃/75%相对湿度[RH]),评价其物理、化学和溶解稳定性.结果:根据药典中的质控试验(CQC)对待评价制剂进行检测.利福平的溶解程度不受溶媒影响;有两种产品的利福平溶解速度有轻微降低.75%以上的药物成分在除30rpm外的各种振荡强度下,代表饱食状态的含20%植物油溶媒中45分钟内溶解.在制药厂建议的包装条件下,各制剂至少在4周内性能稳定.结论:所检测的制剂均通过了质量控制试验并证明其性能稳定.虽然有的制剂溶解速度有所降低,但其溶解程度未发生改变,但这就需要胃及肠道不同PH条件下的多点溶解,以保证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稳定性.

    作者:Y.Ashokraj;S.Agrawal;M.V.S.Varma;I.Singh;K.Gunjan;K.J.Kaur;S.R.Bhade;C.L.Kaul;J.M.Caudron;J.Pinel;R.Panchagnula;马玙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