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20.01);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059/R
  • 国内刊号:10-1059/R
  • 影响因子:1.54
  • 创刊:1995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jhyfbjbzz@163.com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纽约市公——私医疗单位通力合作控制耐多药结核病介绍

    背景:一项多家医疗单位合作的加强耐多药结核病(MDR-TB)管理计划的城市结核病控制规划;目的:评估由多家医疗机构提供治疗的原发性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研究队列为1992-1997年间结核病患者,纳入条件为,1)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耐异烟肼及利福平;2)第一次收集MDR-TB标本前接受抗结核治疗≤30天.结果:100多家医疗机构及提供治疗单位共报告了85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HIV阴性者中治疗完成率达70%,HIV阳性者中则为30%.队列中有57.2%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前死亡,26.5%完成治疗,16%迁出、拒绝治疗或失访,还有0.2%的患者仍继续治疗.HIV阳性者中,在研究后期确诊或肺内有空洞是完成治疗的独立相关因素.完成治疗的227例中,有8例(3.5%)复发(复发率为1.01/100人年),2例为药物敏感菌株.结论:虽然由多家医疗单位给予治疗管理,一项综合的MDR-TB控制规划仍提高了HIV感染者及非HIV感染者的疗效,在完成推荐治疗方案的患者中,复发率并不多见.

    作者:S.S.Munsiff;S.D.Ahuja;J.Li;C.R.Driver;马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卫生服务改革后泰国南部结核病诊断中的病人延误和卫生机构延误

    地点:泰国南部省份的7家公立医院;目的:评估结核病诊断延误,确定和延误有关的因素,特别关注药店使用和健康保险的覆盖在病人延误中的作用;设计:使用结构式调查问卷,对总共202名新诊断的涂阳和涂阴肺结核病人进行访视调查.结果:病人延误、卫生机构延误及总延误的中位数分别为4.4、2.8和9.4周.病人延误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在31-60岁之间、病情较轻、以前有过相似症状及首次接诊不合格等.短时病人延误与健康保险无关.病人有健康保险及第一次在低级别公共卫生机构就诊(如社区医院、健康中心、初级卫生保健点或私人诊所/医院)时,卫生机构延误较长.结论:应当告知公众如何识别结核病症状以缩短病人延误.泰国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应该对私人医疗机构包括药店进行督察,以便更好地控制结核病.应当对药店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可疑结核病人的识别和转诊知识培训.需要提高低级别公共卫生机构和私人医生的结核病诊断能力.应当建立一个合理的转诊系统.

    作者:M.Rojpibulstit;J.Kanjanakiritamrong;V.Chongsuvivatwong;张宗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在布基纳法索肺结核症状者就诊于医疗卫生机构后能得到妥善的管理吗?

    地点:从布基纳法索53个卫生服务中选择的6个地市.目的:评价布基纳法索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PTB)的水平.设计:回顾2001年一级卫生服务中心和实验室的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诊断治疗中心(CDTs)的治疗登记本.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是11.7/100000.248730例成年病人中有10.6%是由于咳嗽就医;1.1%有慢性咳嗽症状.在慢性咳嗽病人中,66%已被转诊并作痰涂片镜检,其中69.7%已被登记在CDT.转诊并追踪到位于CDT的病人中,有22.5%的病人为阳性诊断结果.在这些阳性病人中,87.1%者已在同一CDT接受治疗.结论:由于病人丢失发生在结核病诊断的各个阶段,所以布基纳法索的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较低.病人发现依赖卫生医疗机构人员的工作效力和向CDT转诊可疑症状者的情况.

    作者:S.M.Dembele;H.Z.Ouédraogo;A.I.Combary;B.Sondo;J.Macq;B.Dujardin;徐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莫西沙星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及延长早期杀菌活性

    目的:评估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莫西沙星等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杀菌活性及延长早期杀菌活性.设计:随机开放临床试验.40例成年新诊断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每组10例)分别每日单一接受异烟肼300mg,或左氧氟沙星1000mg,或加替沙星400mg,或莫西沙星400mg的7天治疗.治疗前2天及单药治疗7天期间,每日收集痰液进行定量培养.计量单药治疗开始的头2天(0-2天)及治疗后5天(2-7天)的菌量下降情况,以评估各药的早期及延长早期杀菌活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关于病人治疗分组信息采用单盲法.结果:异烟肼的早期杀菌活性为0.67log10cfu/毫升/天,高于莫西沙星(0.33 log10cfu/毫升/天)及加替沙星(0.35 log10cfu/毫升/天).与每日1000mg左氧氟沙星的早期杀菌活性(0.45log10c叫毫升/天)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4).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早期杀菌活性(0-2天)与延长早期杀菌活性(2-7天)相似.总体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延长早期杀菌活性高于异烟肼.结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及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虽然略低于异烟肼,但均有良好的早期杀菌活性,并具有较高的延长早期杀菌活性.有理由对这些药物敏感的结核病人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研究.

    作者:J.L.Johnson;D.J.Hadad;W.H.Boom;C.L.Daley;C.A.Peloquin;K.D.Eisenach;D.D.Jankus;S.M.Debanne;E.D.Charlebois;E.Maciel;M.Palaci;R.Dietze;马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0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判定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在中国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中的群结构特征.设计:采用spo1igotyping和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441株分枝杆菌分离株行基因分型鉴定.分离株取自2000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耐药性和流行病学资料已知.结果:spoligotyping法共鉴定408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占64.9%(265/408).卡方检验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在性别、年龄、地区所占的比例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是耐多药(MDR)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北京基因型在耐多药和药物敏感性分离株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7.8%(42/54)和60.2%(213/354).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北京基因型与不同地区存在联系,但与耐多药无关.结论: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在中国流行至少50年,并且与地区有关.

    作者:W-M.Li;S-M.Wang;C-Y.Li;Y-H.Liu;G-M.Shen;X-X.Zhang;T-G.Niu;Q Gao;D.van Soolingen;K.Kremer;H-J.Duanmu;王甦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